趙剛之前,獨立團一直都是李雲龍既當團長,又當政委,不是上級沒有委派,而是無一例外,換哪一個政委,李雲龍和他們都『尿不到一個壺裡』。
一開始,他們也處的很不愉快。
可是慢慢相處過來,兩個人脾氣還挺對,看不爽互相罵、互相吼,罵完、吼完,又坐下來喝酒,勾肩搭背唱著歌,第二天跟沒事人一樣。彼此心照不宣。
戰火中一道出生入死那麼多回,想不建立深厚的情誼都難,那就是過命的弟兄。
趙家峪突圍那次,趙剛負重傷,危在旦夕,李雲龍一把鼻子一把淚,後來一門不出,二門不邁,籌劃布局打平安縣城,衝冠一怒不單為紅顏,也為負傷的趙政委。
後續,趙剛聽到李雲龍在醫院搶救,情況萬分危急,立馬放手手頭工作就趕去看望李雲龍,同樣也是抱頭痛哭,聲淚俱下,罵他為什麼就這樣走了,又懇求他不要就這樣丟下自己。
亮劍中最為感人的一幕也可以說是『李雲龍與趙剛『這對難兄難弟。
得知趙剛自殺後,李雲龍把自己關在書房,先是看著一張張過去與趙剛拍的合影,這是他們從抗日戰爭開始走到現在的縮影。
隨即李雲龍像一頭髮瘋的野獸,扯開衣襟死勁的抓撓,然後聲嘶力竭的哭喊:「老趙,我這裡痛啊,老趙,求求你了,別走」。
書上說:「李雲龍一夜之間白頭,田雨分明的感到丈夫李雲龍心中的大廈已經轟然倒塌」。
趙剛只有一個過命交情的李雲龍,對李雲龍來說,趙剛也是唯一。
楚雲飛於李雲龍來說也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他們都是立體、豐富、形象飽滿、完整獨立,散發著自我人格魅力的人物。
書中都有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審視趙剛和楚雲飛,鮮明的形象呼之若出。
馮楠心想:「這個統兵數萬的青年將領身上表現出的氣質,絕不能用儒將這樣簡單的稱呼所涵蓋,在他沉靜如水的神態下,早年的書卷氣和多年戎馬生涯帶來的殺伐之氣表現的同樣分明、強烈.,真是個不可思議的男人,沒有早年的寒窗苦讀和常年在血與火中拼殺的雙重閱歷是絕難創造出這樣的男人的」。
所以能夠理解田墨軒老先生為什麼初一見到趙剛,就有一種耳目一新之感。
對於楚雲飛,在曼林小姐的眼睛裡:
「這位將軍身上的貴族風度絕不同於上流社會沙龍裡那些借裙帶關係而身居高位的公子哥的貴族風度,這是一種受過良好的教育和久經沙場的閱歷混合起來的冷靜和自信,彬彬有禮中還略帶點兒玩世不恭」。
若說李雲龍與趙剛是識英雄、重英雄,那麼李雲龍與楚雲飛則是英雄惺惺相惜,相愛相殺。
李雲龍和楚雲飛都不止在一處表達了同樣的情感:「如果不是戰爭,對方一定是自己的朋友」。
楚雲飛不同於趙剛,也不同於孔捷、丁偉,他們無疑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李雲龍也十分敬重和慶幸擁有這些朋友,但在他看來,也只有楚雲飛才能與他一較高下。
所以在戰場上李雲龍與楚雲飛相遇的時候都表現得格為亢奮,楚雲飛則帶一點惋惜悲愴。
他們對於自己的信仰都持有堅定不移的態度,立場鮮明,誓死捍衛一個軍人的榮耀。
儘管私下裡彼此敬重、相互稱讚、只是各為其主,有著各自的信仰,上了戰場都義無反顧,履行作為一個軍人的職責。
如果對方倒下,那麼自己的軍隊就能少一個強勁的對手,對方少了一個能打仗的將軍,那麼己方的傷亡就能減少,繼而增大戰爭勝利的可能。
所以在戰場相遇,他們都拼命的將對方置於死地,結果真的在戰場相遇,兩個人都被對方送入鬼門關。
等到脫離了生命危險,卻都是第一時間打聽對方的情況怎麼樣。
英雄惜英雄莫過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