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林黎勝、黃永剛執導,林黎勝、吳瓊等編劇的都市女人情感戲《海上嫁女記》亮相春推會。該劇由山影製作、強視傳媒、銳風行、山東文投聯合出品,山影大成承制,錢曉鴻任製片人。
《海上嫁女記》由王雷、蔡少芬、張檬、樊霖鋒、李心艾、翟子陌等主演,講述了一個事業成功、充滿人格魅力的70後母親何念晴(蔡少芬),與青春張揚、崇尚愛情獨立的90後女兒何冰冰(張檬)之間,爭奪婚姻主權、重新認識自我、感悟愛情真諦的故事。
劇中,何念晴作為娛樂圈的金牌經紀人,既要處理她與女兒的代際問題,又得面對與小自己7歲的暖男沈方舟(王雷)之間的姐弟戀,還要兼顧事業,頗為全能,堪稱「女王」。此外,女明星、消費男色的女性角色等都是該劇的特色設置,旨在通過各色女性在戀愛中的百態來傳達現實焦慮,觸及現代人的精神世界。
此次,林黎勝保持自己一貫的自編自導風格,《海上嫁女記》的內容不同於它帶著些傳統意味的片名,這部劇走在社會熱點現象的前沿,犀利而全面地覆蓋女性群體在都市生活中的各類困惑,帶著強烈的話題性和時尚感。那麼,一個男導演如何生動地表達一部女人戲,並讓觀眾產生共鳴呢?獨舌採訪了林黎勝導演。
林黎勝導演
《海上嫁女記》是一部帶有鮮明標籤的都市女人戲,劇中的女性角色很多,主創旨在通過描述20歲、30歲、40歲幾個年齡段的女人陷入愛情中的故事,表現各年齡段女人的情感困惑,觸及當下人的生活困境,甚至涉及到性別糾紛和對性的態度。因此,這部戲從一開始就與傳統家庭倫理劇有很大的差別,有一些內容稍微碰到邊緣創作。
「其實,我們還有個備選名字,與D·H·勞倫斯《戀愛中的女人》同名,我覺得這個名字更能代表我們這個戲的核心內容。在現在的中國,雖然女性看起來自主權很高,但其實她們一直是被消費的對象,因此,我們想通過各年齡段女人的情感困惑,來觸及她們的現實焦慮」,林黎勝說。
與劇中涉及到三個年齡段的女性角色相對應,在劇本創作時,「除了我都是女性」,林黎勝笑言,「與我同為電影學院老師的吳瓊是40歲女性代表;學新聞出身的編劇魏京那是我廈大學妹,她是30歲女人的代表;而王京是電影學院剛畢業的學生,她是20歲女人的代表;基本上劇本由我們四人團隊完成。之後,修改劇本時還聽了一些年輕人的意見,男女都有,因為戲裡有性別糾紛的觀照。」
在開機前,《海上嫁女記》的劇本基本已成型,因此在拍攝現場按劇本用心生產、保進度是重要工作。「在拍攝現場討論劇本一浪費時間,二衝動下的劇情修改是不成熟的。在我看來,電視劇電影的劇本是建築圖紙,施工前要保證圖紙的可行性和嚴謹性,沒有在施工現場改圖紙的。」林黎勝如是說。
在當下浮躁叢生的電視劇製作環境中,拍攝現場兵荒馬亂的劇組不在少數,在這點上,《海上嫁女記》處理得井井有條實屬不易,這也為良好的劇集質量提供了客觀支持。
在談到《海上嫁女記》的具體定位時,林黎勝說,「當下中國人的精神焦慮問題很嚴重,孤獨、冷漠等充斥著人們的內心,這部劇通過對各種社會現象的描寫,比如父母離婚、單親家庭、母女相處如姐妹等,讓觀眾更為深刻地體會現實社會,反思這些問題背後的深意。」
值得一提的是,莫小棋在劇中飾演了一個消費男色的女性角色,這對於之前常常作為被消費對象的莫小棋來說,既是顛覆,又是挑戰。「消費男色是當今社會不得不提的一個熱點現象,我們在劇中折射這一社會現狀,既旨在剖析內在原因,又希望表達我們的立場,傳達主流價值觀。」林黎勝說。
鮑德裡亞的《消費社會》一書中,曾指出在物質豐富的社會中,人們的精神世界其實很困惑,他們消費的往往不是對象本身的實用價值,而是其背後的符號意義。林黎勝坦言這一論點對《海上嫁女記》所要表達的主題有輔助作用,「以莫小棋飾演的角色為例,她在消費男色的同時也在因為自己的身材、容貌被消費著,這個人物架構的過程很有趣,可能也會有小爭議。」
不過,林黎勝強調,「這個角色不是個反面人物,實際上,我們這部戲中的女性角色都很強勢,但她們又都是複雜的,不是簡單的雙面性,主動、被動沒有那麼絕對,好人、壞人也沒有明確的界限劃分。」
《海上嫁女記》的團隊搭建相當不易。首先,年齡相當,又擁有合適氣場的演員很不好找。尤其是女主角何念晴的人選。其次,林黎勝對幕後製作團隊的要求比較高,不過在山影的支持下,最後基本上都定下了各自領域的大拿。攝影和美術團隊是拍攝上海戲的老手;造型指導來自臺灣;剪輯師是《老炮兒》和《好先生》的剪輯張文。
蔡少芬以《甄嬛傳》中的「皇后」一角為眾人熟知,此次飾演娛樂圈女王何念晴遊刃有餘,談起蔡少芬與何念晴的「相遇」,林黎勝感概頗多,「說實話,在國內找適合『何念晴』這個角色的演員真的很難,首先,她是一個20多歲女孩的媽媽;其次,她要與一個小她7歲的男人談戀愛。這兩點就讓很多女演員接受不了,所以找到蔡少芬是我們的幸運。」
作為香港演員,蔡少芬的普通話是一個難題,林黎勝說,「蔡少芬的角色我們會找合適的配音演員,但她在拍攝時是自己用國語說臺詞,剛開始有些磕絆,但後面就越來越熟了。」
在大多數觀眾的印象中,王雷多出現在年代戲中,文藝又帶著些懷舊氣質,本次,他飾演暖男沈方舟,在裡約和上海這兩個現代感很強的城市穿梭,讓人頗為意外。「我與王雷結緣於2015年的白玉蘭頒獎典禮,當時他以《平凡的世界》男主人公孫少安的口吻朗誦了一段內心獨白,我覺得這個演員很英氣,現在國內有英氣的男演員已經很少了,很符合沈方舟作為理工男的特性。」林黎勝說。
蔡少芬和王雷的都是經驗豐富的實力派,但要把何念晴和沈方舟這對相差7歲的姐弟戀演繹得讓人入戲也不容易。「為了讓這對姐弟戀更有新鮮感,我們給他們設置了手銬這個情感小道具。蔡少芬和王雷在兩個人物關係發生變化的節點表現得很好,從他們認識、互相產生好感到表白的幾場戲都讓我印象深刻。尤其記憶猶新的,是他們在跑步機上的一場戲。王雷向蔡少芬表白,蔡少芬將他銬在跑步機上,兩個人之間的感覺抓得很準。」林黎勝笑言。
除了蔡少芬和莫小棋,劇中還有兩個主要女性角色,即張檬飾演的何冰冰(何念晴女兒)和李心艾飾演的大明星Angela(何念晴公司的一姐)。
「何冰冰留學歸來,獨立張揚,很有主見。Angela則是另外一種類型。她在劇中是作為消費對象呈現的,因此她在探求自我的過程中,完全迷失在自己建構的世界中」,林黎勝說。
劇中消費男色和娛樂圈中的一些爭鬥戲份,甚至是女明星的價值觀可能引發爭議,對此,林黎勝說,「《海上嫁女記》希望展現當下社會的一些現狀,基本上每一年齡段的觀眾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至於爭議問題,我不擔心,我們特意將拍攝主地點放在上海也有自己的考量。上海處在國內物質消費發展的前沿,我們想探討這個環境下女性是如何被定位和定位自己的,因此,爭議肯定會有,但不影響劇集價值觀的表達。」
在鏡頭、畫面、場景搭建方面,林黎勝崇尚「極簡主義」,「我們主要想突出簡單、整潔的線條感,包括男主人公沈方舟的公寓和女主人公何念晴的別墅,沈方舟以灰色為主調,何念晴和女兒所住的別墅會融入一些暖色調。」
極簡的場景、畫面是為了讓觀眾忽略背景,靜心感受劇中角色的內心世界,「我們的劇要探討『消費』這個話題,因此儘量剝離開物質、生活對呈現效果的影響」,林黎勝說。特別的是,劇中的公寓是由真實公寓改造的,看似不接地氣的布景背後,是劇組儘量貼近內心真實的努力。
《海上嫁女記》第一集是在裡約的戲份,何冰冰、何念晴、沈方舟等主要角色被放置在這樣一個熱情如火又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戲劇性自然生發。但在這熱鬧、漂亮的背景下,卻是一次暗藏危機的拍攝。「在裡約的貧民窟,黑幫和警察各有自己的地盤,且互相承認,絕不越界。我們的拍攝地正好在中間地帶,兩邊都要搞定。警察在一邊保護,另一邊就有黑幫持槍戒備」,林黎勝說,「張檬有一場戲需要從一條街上跑過來,邊跑還邊用葡萄牙語喊,後來我們才知道那條街是黑幫販毒的路線,在我們拍攝的幾周間,那個地方死了3個人,想想就後怕,這些年輕演員還是很勇敢的。」
林黎勝導演的作品多採用自編自導的方式,對此,他說,「編導一體能保證創作的純粹性,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作品的理解,一部作品反映一個人的思想剛剛好,太多的思想注入會讓戲顯得比較混亂,也很危險。不過,太過於執著自己想要的東西也會帶來弊端。」
《海上嫁女記》拍攝期達140天,輾轉裡約、上海、大理等地,用地域性來表現人物的不同階段,拋開物質束縛,專心耕耘現代人的精神世界,關注當下社會的焦慮、孤獨,深入觸及現實,以引起觀眾的共鳴。
【文/jin】
微信公眾號【影視獨舌】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影視獨舌】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體複製轉載,需徵得我們同意並註明出處。(請回復「轉載」,了解具體要求!)微信號:dusheme
有觀點、有態度、有溫度的行業交流平臺
【影視獨舌】
由資深媒體人、影視產業研究者李星文主編,提供深度的影視評論和產業報導。追求高冷、獨立、有料,助大家漲姿勢、補營養、覽熱點。涵蓋微信公號,微博,博客,網站,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度百家,新浪、網易、騰訊、搜狐自媒體等11大平臺。
點擊「閱讀原文」獲得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