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好人真的有好報嗎?

2021-01-11 人民日報

你相信

「好人有好報」嗎?

近日,武漢發生的一件事就印證了這一說法。

7月5日,武漢一女乘客在地鐵站撿到一男士錢包,匆忙交給了工作人員,而後武漢地鐵運營值班人員找到了失主劉先生並歸還錢包。巧的是,劉先生說自己早上撿到個手機並歸還了失主,沒想到自己的包丟了也被撿到歸還。

劉先生這天的經歷,可謂是詮釋了什麼叫「好人有好報」,更被稱為最快速「好人有好報」。他自己也說,「我覺得做人還是要做好事,好人有好報還是有道理的。」

女乘客撿到錢包 視頻截圖

錢包失主劉先生 視頻截圖

不少網友也表示,你善待別人,同樣也會被人善待。

還有網友講述了自己或家人的類似經歷。

沒錯,

好人有好報,

雖然不一定會馬上實現,

但善良的人終歸會得到「獎勵」。

他救人不含糊,咱幫他沒商量!

2016年3月19日上午,54歲的山東即墨某村村民閆志東在瓜田幹活時,忽然聽到鄰村一名女童大聲呼救,他立即跑過去救人,奮力把3個落水孩子都救了上來。閆志東說:「那一刻根本來不及多想了,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救人。」當年5月,閆志東被授予「即墨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來源:半島晨報

去年秋天,閆志東的女兒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為了給女兒治病,他花掉了家裡的全部積蓄還借了20多萬元,就連賴以為生的西瓜大棚也賣掉了。

消息傳出後,不少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在當地媒體的接連報導後,更多的市民主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短短15小時就獲得了30萬的捐款,還有很多網友為他們加油打氣。閆志東所在的村子,全村120多戶村民齊捐款,短短幾天籌得了善款2萬餘元。

有網友說:「不能讓見義勇為的英雄需要幫助時感到無助。」

淮南「義丐」挺過重病難關

可能很多淮南人知道他,一個「傻」乞丐——謝海順,1941年出生於貧苦農家,沒上過一天學。在20多年裡,他靠乞討收養了8名棄嬰和一名智障女人,將5個撫養成人(其中有3名棄嬰因病夭折)。他說:「小貓小狗也是命,孩子咋能扔掉,俺要養!」

汶川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地震、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謝海順先後十餘次將賣唱乞討所得的4000多元捐助給國內外災區的群眾。他的義舉在安徽淮南地區被廣為流傳、家喻戶曉,人們都尊稱他為淮南「義丐」。

去年,70多歲的謝海順病重,已經出嫁的養女專門回來照顧他和癱瘓的養母。謝海順入院後,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不僅醫院的醫務人員為他進行了愛心捐款,不少人慕名而來為他捐款,還留下了祝福和鼓勵。正所謂「好人有好報」,去年12月底,謝海順經過救治,甦醒了。今年1月,有媒體了解到,謝海順又挺過道道難關,在醫生幫助下身體慢慢好起來。

在ICU時,由於不便說話,謝海順在題板上寫道:不能懷(壞),人有發動(病)的時候,人人都有小災難。謝海順

男子捐髓救人 白血病母親配型成功

2015年9月,襄陽男子龍光祿答應為徐州一16歲白血病女孩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想到兩個月後,他的母親也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在陪伴母親看病的日子裡,龍光祿體會到了等待捐獻的患者家屬的心情,這更堅定了他的決心,「現在我就是患者全家的希望,能幫我一定要幫。」面對妹妹的反對,他說:「從小父母通過言傳身教告訴我們要多做善事,善有善報。」

來源:楚天金報

2016年4月,龍光祿在醫院成功捐獻了277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浮液後,他高興地得知:與母親合適的骨髓配型找到了!這一切,讓龍光祿更加堅信:好人會有好報。

幫忙救人竟救到親人

今年6月,廣東中山一輛小車不慎落水,司機被救逃生,而女乘客仍被困在後排。隨後,民警和群眾十多人合力敲碎天窗,才將女乘客救上岸,這時一名救人男子發現被救的女乘客正是自己的妻子,經醫護人員搶救女乘客轉危為安。

2015年,中國臺灣一位擔任義消的張姓男子下班時聽到車禍撞擊的聲音,趕往協助時,發現受傷的人竟是自己的父親。他表示,還好當天他聽見有車禍的聲音時,回頭想去幫忙,而不是聽而不聞的離開,很感謝救護車幫忙將父親快速送醫。

自己的善舉,救了家人,這或許也是「好人有好報」的一種詮釋。

善良終究不會被辜負

好人會有好報嗎?可以肯定的說,有。這種「好報」不一定是看得到的,也不一定是馬上實現的,又或者還沒有現實的「好報」出現,但做了好事之後內心擁有一種平靜和快樂。比如人們一定會說,好人一生平安,而沒有人說壞人一生平安。

「好人有好報」也是有科學依據的。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生命倫理學教授史蒂芬·波斯特和小說家吉爾·奈馬克就從現代科學和醫學的角度,對人的「付出」和「回報」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深度發掘。他們綜合了100多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推出書籍《好人有好報嗎》。在書中,兩位作者根據研究結果,大膽地拋出一種信息:「付出與回報之間存在著神奇的能量轉換秘密,即一個人在付出的同時,回報的能量正通過各種形式向此人返還,只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自己渾然不知……」 比如,他們發現,樂於付出對人心臟病的抗病力竟然是阿司匹林的兩倍、能夠減輕病痛對老年人的影響、不容易患抑鬱症更不會自殺。

也有人說,好人不一定有好報。確實,不是每一個善舉都會立刻得到回報。但是從社會和人類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們每個人都付出一點愛心,社會就會變得越來越美好,這種美好的社會就是對我們每個人包括子孫後代的回報,而不是拘泥於自身的對等回報。這就是終極意義上的「好人有好報」。

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為了讓好人真的有好報,我國正在不斷完善機制,不僅建立了一系列的獎勵措施,還通過立法,用法律的手段保護好人權益,讓好人不受傷害。

他們助人為樂,不求回報;他們見義勇為,不怕犧牲;他們誠實守信,一諾千金……這些善良的人用平凡無私的舉動,創造了不平凡的事跡,用自己的善行向社會傳遞著正能量。他們或許也並未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回報,只想問心無愧。

但請相信

好人有好報是真實存在的,

你的善良終究不會被辜負!

(來源:中國之聲微信公號)

相關焦點

  • 「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人人知曉,難道好人就不該有好報?
    在民間流傳的這句「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乍一聽好像是有點道理,難道這才是人世間的真理?為什麼老百姓都會這樣說呢,它到底有何依據,我們來一探究竟。馬良聽到瞬間心都寒了,平日朝夕相處的鄰居居然這樣對待自己,還是去金山寺看看吧,他走著走著,沒想到有修行的小和尚也閉門謝客,把門緊鎖,馬良一聲又一聲地喊著:「開門啊,開門啊,救救小子吧」小和尚也是絕情啊,在門縫裡默默地看著他,這時的馬良已經體力不支,倒在了地上,可悲啊。佛曰:「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好人卻沒有好報,壞人逍遙快活。
  • 為什麼「好人沒好報」?佛教講的因果,真的存在嗎?
    在佛門中,有這樣一個眾人熟知的觀點,那就是因緣果報。因果是佛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也是整個佛法最基本的價值觀。如果沒有因果的存在,佛說的很多東西就都不成立了。虛假的東西不會長久保存,只有真理才會延續不斷。佛法既然能夠流傳千年之久,我想這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
  • 好人有好報還是禍害遺千年?
    因為這一天,寶藏大男孩——高以翔(喜歡他的粉絲們都親切的稱呼他為高高)因參加某衛視「追我吧」節目意外身亡,這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至今,抖音上都能一遍又一遍刷到關於高高的動態,可見,雖然這麼久時間過去了,但這位溫文爾雅的大男孩卻依然在眾多高妃粉們的記憶深處。到底高高有什麼樣的魅力,離開這麼久,依舊讓粉絲們難以忘懷?
  • 《一個勺子》|好人真的沒好報嗎?
    緊接著又有自稱傻子的家人陸續出現,說拉條子把傻子賣了。麻煩接踵而至,拉條子自知上當受騙卻有口難言。拉條子的遭遇以及他們一家荒謬、醜惡、殘酷、陰暗的生活底色被賦予了「黑色」的東西,表面上看似極具喜劇性,但其實是以一種冷漠的、逗笑的、無可奈何的嘲諷和自我嘲諷的態度來對待它們。《一個勺子》在喜劇在外殼下,仍然會使人為之落淚,為之切齒。
  • 為什麼說:「好人沒好報,因果有玄機」?
    都說好人不長命,壞人多善終?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辛辛苦苦做一個好人,真的值得嗎?很多人都問過自己,為什麼自己明明心地善良,卻經常被惡人欺負,自己明明沒有做錯事,為何總是會倒黴?正印證了一句話:好人多磨難,惡人樂逍遙。
  • 好人沒好報,是真的
    誰承想,這一幹就是二十年。 錢重要嗎?錢太重要了。 但老黃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見到殘疾乞丐老黃要硬給他塞錢;導演何苦給老黃當了一個月的學徒,本來說好工錢全是老黃的,但是一個月後,老黃還是強行還了一半的工錢給何苦。 導演為了跟隨記錄 「棒棒們」討生活時的不易,也和他們一起居住在每月300元價格的自立巷53號裡。
  • 為何有些「好人沒好報,壞人卻樂逍遙」?佛教高僧揭秘真相:要懂
    導語曾經我問過寺廟裡的一位高僧:"您認為為什麼存在著好人沒好報這種現象呢?"他笑了笑,回答:"也許你自己給予他人的,並不是他人真的需要的,而是自己認為他人需要的。"我恍然大悟,又問他:"那你怎麼看待壞人樂逍遙這句話?"他又答:"是壞人暫時樂逍遙,等報應來了,該還回去的還是要還回去。"高僧為我揭秘:"佛教認為,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好人沒好報?因果業報到底怎麼一回事
    有人問不是說好人一生平安、壞人靠邊站,為什麼我們看到的總是好人沒好報呢,壞人逍遙自在呢?這佛教說的業報,咋就不能精準報應呢?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惑,請看過來。佛教講因果業報,通常默認為是三世的,即前世、今生、來世,善惡因果是貫通了這三世而受到果報的。
  • 好人會有好報嗎?
    好人會有好報嗎?「從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顧之前,他把所有時間都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沒有絲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貸。他曾經用舞臺構築課堂,用歌聲點亮希望,如今,他的歌喉不如往昔嘹亮,卻獲得了最包含敬意的喝彩!」這是2005年感動中國人物組委會給叢飛的感性而客觀的頒獎詞。
  • 《奇妙幽靈》好人有好報系列
    不過故事立意不錯,看過知乎上一個問答「如果好人沒好報,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做好人」,「我們堅持一件事情,並不是因為這樣做了會有效果,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帶有奇幻意味的喜劇電影,施善會得報,不過好人難做,誰都是自私的,就跟扶不扶一樣,希望這個世界多一點美好吧。
  • 佛教:正解好人沒好報!
    為什麼『好人沒好報』?這是一個流傳千古的話題,歷來頗多爭議,答案也各不相同!就連西漢·司馬遷也在《史記·伯夷列傳》中寫道:「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連司馬遷都表示懷疑,上天對於好人的報償,到底是怎樣的呢?
  • 好人沒好報?因果業報到底怎麼一回事?
    ■為什麼總說好人沒好報呢?有人問不是說好人一生平安、壞人靠邊站,為什麼我們看到的總是好人沒好報呢,壞人逍遙自在呢?這佛教說的業報,咋就不能精準報應呢?佛教講因果業報,通常認為是三世的,即前世、今生、來世,善惡因果是貫通了這三世而受到果報的。夢參老和尚曾說起這麼一件事情,有一個人在甲地為非作歹,無惡不作,喪盡天良。甲地的人呢,就議論蒼天無眼啊,怎麼讓惡人享盡榮華富貴啊。後來因緣種種他良心醒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決定換個環境重新開始,於是前往乙地生活。他積德行善,與人為善。可是未曾料到,不久慘遭橫禍而死。
  • 「好人有好報」愛心公益活動再次起航
    為了向好人致敬,向抗疫先進人物學習,《威海晚報》創刊25周年之際,晚報傳媒再次發起「好人有好報」愛心公益活動,呼籲全社會行動起來,為我市在抗擊疫情中湧現出的典型人物,如始終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志願者、各行各業的典型代表,以及我市各級道德模範、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等好人們,贈閱2021年度《威海晚報》。
  • 司機為救嬰兒被罰,家屬拒絕作證,世間最寒心的莫過於好人沒好報
    真是沒想到,艾先生是好人做好事,竟遭受患者家屬如此冷酷無情的對待。這世間最寒心的,莫過於好人沒有好報!1、世道變壞,從好人沒好報開始想必大家還記得,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叢飛。1994年至2005年期間,叢飛作為一名普通歌手,義演300多場,義工服務超過6000小時。
  • 《大宅門》「大仁大義」的白穎園:什麼樣的好人,才有好報
    文丨花欲燃吖老話講「好人有好報」,勸人向善,行正事,走正路,才能睡的安穩,活的踏實。也是這封信又牽扯出了往事,替白家大爺死的那個囚犯留下了一個老母親,朱順這些年一直供養著,那老太太說救了白家人不可讓白家知道,說了句「施恩不圖報」,於是朱順認了她為乾娘要給她養老送終。救了白景怡後,朱順將老母親託付了給白家,白家僱了人,也給了銀子,二奶奶說必須要給老太太伺候到死,這是白家的恩人。
  • 佛教:為何「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這裡面是有說法的
    佛教:為何「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這裡面是有說法的。首先,佛教是主張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成佛也離不開因果,菩薩在因地廣修智慧和福德,當智慧和福德圓滿後才會成佛。因為佛是兩足尊,智慧和福德圓滿。
  •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好人什麼時候會有好報?
    而我選擇寫這部的原因,或者說更推薦這部的原因在於,《黑水》更多在於話題本身,除了再次警醒我們對於特氟龍的慎用和託拉斯的為所欲為,並沒有太多的亮點,換兩個二線演員也不會有太大的區別。而這部《理察·朱維爾的哀歌》卻更加走心了,男主男配都演的很好,一個耿直的好人和一個善良的律師,會有很強的帶入感,跟著情節的起伏揪心。
  • 俗語說:「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有理嗎?好人真的難做嗎?
    俗語說:「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有理嗎?好人真的難做嗎?佛家言:「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在佛家看來,是福是禍都是自己招來的,是善是惡也都是自己決定的,就像影子一樣跟隨在我們身後。
  • 人在做,天在看,好人有好報!
    文/飛魚做人,以有心待他人者,他人必有心待之;以無心待他人者,他人必無心待之;視人如草芥者,人必視之如草芥;視人如摯寶者,人必視之如至寶;人這一生,皆是因果,一切的一切,都是輪迴之間種瓜者得瓜;種豆者得豆;種蒺藜者得刺;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天道有常,天道者,自然規律;地道不欺,地道者,生活環境;人道不爽,人道者,人心向背。
  • 《寂靜人生》:為什麼好人不一定有好報?
    我看了電影《寂靜人生》就有這樣的疑惑,相信有同樣疑惑的不會只我一個。看完這樣的故事,我在想好人為什麼得不到好報?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他孤身而來又孤身而去,無論是誰都會面臨生死,可是生與死之間,又該如何度過?生活中的人都不是虛幻的,而是存在於一個時空,都有著利益的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