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
「好人有好報」嗎?
近日,武漢發生的一件事就印證了這一說法。
7月5日,武漢一女乘客在地鐵站撿到一男士錢包,匆忙交給了工作人員,而後武漢地鐵運營值班人員找到了失主劉先生並歸還錢包。巧的是,劉先生說自己早上撿到個手機並歸還了失主,沒想到自己的包丟了也被撿到歸還。
劉先生這天的經歷,可謂是詮釋了什麼叫「好人有好報」,更被稱為最快速「好人有好報」。他自己也說,「我覺得做人還是要做好事,好人有好報還是有道理的。」
女乘客撿到錢包 視頻截圖
錢包失主劉先生 視頻截圖
不少網友也表示,你善待別人,同樣也會被人善待。
還有網友講述了自己或家人的類似經歷。
沒錯,
好人有好報,
雖然不一定會馬上實現,
但善良的人終歸會得到「獎勵」。
他救人不含糊,咱幫他沒商量!
2016年3月19日上午,54歲的山東即墨某村村民閆志東在瓜田幹活時,忽然聽到鄰村一名女童大聲呼救,他立即跑過去救人,奮力把3個落水孩子都救了上來。閆志東說:「那一刻根本來不及多想了,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救人。」當年5月,閆志東被授予「即墨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來源:半島晨報
去年秋天,閆志東的女兒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為了給女兒治病,他花掉了家裡的全部積蓄還借了20多萬元,就連賴以為生的西瓜大棚也賣掉了。
消息傳出後,不少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在當地媒體的接連報導後,更多的市民主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短短15小時就獲得了30萬的捐款,還有很多網友為他們加油打氣。閆志東所在的村子,全村120多戶村民齊捐款,短短幾天籌得了善款2萬餘元。
有網友說:「不能讓見義勇為的英雄需要幫助時感到無助。」
淮南「義丐」挺過重病難關
可能很多淮南人知道他,一個「傻」乞丐——謝海順,1941年出生於貧苦農家,沒上過一天學。在20多年裡,他靠乞討收養了8名棄嬰和一名智障女人,將5個撫養成人(其中有3名棄嬰因病夭折)。他說:「小貓小狗也是命,孩子咋能扔掉,俺要養!」
汶川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地震、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謝海順先後十餘次將賣唱乞討所得的4000多元捐助給國內外災區的群眾。他的義舉在安徽淮南地區被廣為流傳、家喻戶曉,人們都尊稱他為淮南「義丐」。
去年,70多歲的謝海順病重,已經出嫁的養女專門回來照顧他和癱瘓的養母。謝海順入院後,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不僅醫院的醫務人員為他進行了愛心捐款,不少人慕名而來為他捐款,還留下了祝福和鼓勵。正所謂「好人有好報」,去年12月底,謝海順經過救治,甦醒了。今年1月,有媒體了解到,謝海順又挺過道道難關,在醫生幫助下身體慢慢好起來。
在ICU時,由於不便說話,謝海順在題板上寫道:不能懷(壞),人有發動(病)的時候,人人都有小災難。謝海順
男子捐髓救人 白血病母親配型成功
2015年9月,襄陽男子龍光祿答應為徐州一16歲白血病女孩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想到兩個月後,他的母親也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在陪伴母親看病的日子裡,龍光祿體會到了等待捐獻的患者家屬的心情,這更堅定了他的決心,「現在我就是患者全家的希望,能幫我一定要幫。」面對妹妹的反對,他說:「從小父母通過言傳身教告訴我們要多做善事,善有善報。」
來源:楚天金報
2016年4月,龍光祿在醫院成功捐獻了277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浮液後,他高興地得知:與母親合適的骨髓配型找到了!這一切,讓龍光祿更加堅信:好人會有好報。
幫忙救人竟救到親人
今年6月,廣東中山一輛小車不慎落水,司機被救逃生,而女乘客仍被困在後排。隨後,民警和群眾十多人合力敲碎天窗,才將女乘客救上岸,這時一名救人男子發現被救的女乘客正是自己的妻子,經醫護人員搶救女乘客轉危為安。
2015年,中國臺灣一位擔任義消的張姓男子下班時聽到車禍撞擊的聲音,趕往協助時,發現受傷的人竟是自己的父親。他表示,還好當天他聽見有車禍的聲音時,回頭想去幫忙,而不是聽而不聞的離開,很感謝救護車幫忙將父親快速送醫。
自己的善舉,救了家人,這或許也是「好人有好報」的一種詮釋。
善良終究不會被辜負
好人會有好報嗎?可以肯定的說,有。這種「好報」不一定是看得到的,也不一定是馬上實現的,又或者還沒有現實的「好報」出現,但做了好事之後內心擁有一種平靜和快樂。比如人們一定會說,好人一生平安,而沒有人說壞人一生平安。
「好人有好報」也是有科學依據的。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生命倫理學教授史蒂芬·波斯特和小說家吉爾·奈馬克就從現代科學和醫學的角度,對人的「付出」和「回報」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深度發掘。他們綜合了100多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推出書籍《好人有好報嗎》。在書中,兩位作者根據研究結果,大膽地拋出一種信息:「付出與回報之間存在著神奇的能量轉換秘密,即一個人在付出的同時,回報的能量正通過各種形式向此人返還,只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自己渾然不知……」 比如,他們發現,樂於付出對人心臟病的抗病力竟然是阿司匹林的兩倍、能夠減輕病痛對老年人的影響、不容易患抑鬱症更不會自殺。
也有人說,好人不一定有好報。確實,不是每一個善舉都會立刻得到回報。但是從社會和人類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們每個人都付出一點愛心,社會就會變得越來越美好,這種美好的社會就是對我們每個人包括子孫後代的回報,而不是拘泥於自身的對等回報。這就是終極意義上的「好人有好報」。
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為了讓好人真的有好報,我國正在不斷完善機制,不僅建立了一系列的獎勵措施,還通過立法,用法律的手段保護好人權益,讓好人不受傷害。
他們助人為樂,不求回報;他們見義勇為,不怕犧牲;他們誠實守信,一諾千金……這些善良的人用平凡無私的舉動,創造了不平凡的事跡,用自己的善行向社會傳遞著正能量。他們或許也並未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回報,只想問心無愧。
但請相信
好人有好報是真實存在的,
你的善良終究不會被辜負!
(來源:中國之聲微信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