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好人沒好報,因果有玄機」?

2020-12-20 悟空說禪

都說好人不長命,壞人多善終?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辛辛苦苦做一個好人,真的值得嗎?很多人都問過自己,為什麼自己明明心地善良,卻經常被惡人欺負,自己明明沒有做錯事,為何總是會倒黴?

正印證了一句話:好人多磨難,惡人樂逍遙。我們還聽過另外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福禍無門,惟人自召。難道這句話真的是一句安慰的話嗎?其實並不是,其中因果自有玄機,看完你就懂了。

世間之事,總是遵循著一個真理:凡物有起因,必有結果,毫無差錯。這種因果關係,是無法反駁的,世間一切聖賢,都遵從此道,無一例外。

古人常說:「善惡若不報,乾坤必有私。」既然說善有善報,為何還會有善人多磨難的情況?為何唐僧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好人,經常會遇到各種磨難和坎坷,甚至還有有一些人英年早逝,而有些人作惡之人,反而能發家致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兩個字就能解釋一切,那就是:時間。時間能證明一切,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如果你懂得,世間還有永恆的時間存在,就不會再去懷疑因果。

《三字經》上說:竇燕山,有益方。教五子,名俱揚。其實這個竇燕山生活在五代時期,竇燕山的前半生命運坎坷,三十歲還沒有成家立業。

一日竇燕山在夢中得知了緣由,他夢到自己的祖父對他說:「你過去惡業太重,所以半生無子。你需及早行善,才能轉變業力。」竇燕山聽後,從此立志行善。

從此以後,竇燕山拾金不昧、扶困濟危,日行三善,數年後竇燕山又夢到自己的祖父對自己說:你三十歲前,乃無子之命,如今這幾年來因為你每天都在積陰德,所以你的五個兒子,都能榮耀顯達。

竇燕山聽後恍然大悟,原來善惡之報,或是現世報,或是未來報。終究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竇燕山從三十歲起,積德行善,八十二歲時,沐浴更衣,壽終正寢,他的五個兒子和八個孫子,都尊貴顯赫。所以後世都稱讚,竇燕山教子有方。

《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道德經》上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其實善有善報,真實不虛,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今日行善,十年不見善果,百年也必有善終,今日作惡,十年不見惡報,百年也必有災殃。

佛家常說:「欲知過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我們還有明白另外一個道理,磨難不一定是壞事,善人多磨難,其實是善人多福報,因為磨難可以消除業障,一個人經歷的磨難越多,他的成就越大,所以人們常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苦難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你能承受多大的苦難,就能享受多大的福報。感恩閱讀與分享。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好人沒好報」?佛教講的因果,真的存在嗎?
    如果沒有因果的存在,佛說的很多東西就都不成立了。虛假的東西不會長久保存,只有真理才會延續不斷。佛法既然能夠流傳千年之久,我想這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古往今來無數比我們有智慧的文人、比我們有錢的大富長者,比我們有地位的皇室都對佛法以及僧人非常恭敬。單單從這一點來看,佛教所講的因果就很不簡單。
  • 好人沒好報?因果業報到底怎麼一回事
    常聽人說 佛弟子學佛以後 要多想想因果業報 也常聽人說 善惡到頭終有報 高飛遠走也難逃 關於業報你是否真的了解
  • 好人沒好報?因果業報到底怎麼一回事?
    常聽人說佛弟子學佛以後要多想想因果業報也常聽人說善惡到頭終有報高飛遠走也難逃關於業報你是否真的了解一起來探討下大家對於業報的一些困惑業報,是業與報的並稱,意思就是說,我們身、口、意所造之業感召到的報應。
  • 真有因果的話,為什麼不直接一點,讓惡人有惡報,好人有好報?
    摘錄自心上蓮花次第開博客問:我問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因果報應是真理,為什麼佛不直接一點呢?那麼含蓄地表達出來,導致現在因果還不明顯,反而好人沒有好報成了普遍的真理,好報沒有現前惡報反而來了,惡人惡報沒有現前,天天活得很瀟灑,什麼都有,日子過得也比較好;老實巴交的人都過得不太好,而且現在都看不起老實人,甚至找對象都不好找了,請師兄為我們解說,剷除我心中的疑障。心上蓮花:1、師兄這麼提問,是認為佛是這個世界的主宰,或認為佛是這個世界規則的制定者?
  • 因果業報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好人沒好報?
    常聽人說佛弟子學佛以後要多想想因果業報也常聽人說善惡到頭終有報高飛遠走也難逃關於業報你是否真的了解一起來探討下大家對於業報的一些困惑業報,是業與報的並稱,意思就是說,我們身、口、意所造之業感召到的報應有人問不是說好人一生平安、壞人靠邊站,為什麼我們看到的總是好人沒好報呢,壞人逍遙自在呢?這佛教說的業報,咋就不能精準報應呢?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惑,請看過來。佛教講因果業報,通常默認為是三世的,即前世、今生、來世,善惡因果是貫通了這三世而受到果報的。
  • 為什麼「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不可不知,看完你就明白了!
    惡有惡報,為什麼有些人作惡太多非但得不到報應,還活得好好的,為什麼有些人做的善事很多,非但得不到福報,卻厄運連連呢?其意在於好人的生活比壞人更累,他需要為他人考慮,操心,忙碌。而禍害則只為自己而活,他不用耗費心神去忙別的事。所以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 佛教:為何「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這裡面是有說法的
    佛教:為何「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這裡面是有說法的。首先,佛教是主張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成佛也離不開因果,菩薩在因地廣修智慧和福德,當智慧和福德圓滿後才會成佛。因為佛是兩足尊,智慧和福德圓滿。
  • 佛教:正解好人沒好報!
    為什麼『好人沒好報』?這是一個流傳千古的話題,歷來頗多爭議,答案也各不相同!就連西漢·司馬遷也在《史記·伯夷列傳》中寫道:「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連司馬遷都表示懷疑,上天對於好人的報償,到底是怎樣的呢?
  • 為何有些「好人沒好報,壞人卻樂逍遙」?佛教高僧揭秘真相:要懂
    導語曾經我問過寺廟裡的一位高僧:"您認為為什麼存在著好人沒好報這種現象呢?"他笑了笑,回答:"也許你自己給予他人的,並不是他人真的需要的,而是自己認為他人需要的。"我恍然大悟,又問他:"那你怎麼看待壞人樂逍遙這句話?"他又答:"是壞人暫時樂逍遙,等報應來了,該還回去的還是要還回去。"高僧為我揭秘:"佛教認為,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對不對?看完你就豁然開朗了
    有句話叫做「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生活中,有些人看到一些行善的人,生活諸多磨難,而一些做惡事的人,卻活得好好的,於是便會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產生質疑,覺得這都是騙人的。其實,這是眾人對因果之道的了解不多,而產生的誤解。
  • 佛教:為什麼「好人沒好報,壞人樂逍遙」?看完就明白了!
    善良的人總是會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會時刻提醒自己為人要善良,不動邪惡之念。佛家也非常重視因果,「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然而有人卻發現,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並非如此,常常看到的是好人沒有得到應有的好報,「人善被人欺」,而壞人卻活得逍遙自在,沒有得到該有的懲罰。
  • 佛曰:為何好人沒好報,壞人卻大多能善終?
    佛曰:為何好人沒好報,壞人卻大多能善終?前言:人們都說「好人有好報,十人有九富」,然而在現實的生活之中,真相卻不是如此。世界上的報應卻不是那麼的真實,在善有善報的同時,還流傳著另外的一種話:「好人沒好報,壞人樂逍遙」。就連佛家都曾經解釋過,為何好人沒好報,壞人卻大多能善終。說起來在佛教的角度上來看待這個問題,好人有好報是無法成立的,畢竟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很多壞人,最終的結局也都很好,這到底為何呢?
  • 因果報應:為何好人沒好報,壞人活長久?聽聽老和尚怎麼說
    這種種皆是告訴我們「因果報應」它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老和尚曾說「一個人一生,善善惡惡既做好事也做壞事,咱們心裡頭一會兒菩薩心腸,一會兒煩惱來了就狠狠地發惡願,錯綜複雜,每個人都是。」為什麼當下大家都不相信「因果報應」,如當下廣傳的「為何好人沒好報,壞人活長久。」等等。
  • 佛教:善惡到頭終有報,為什麼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可是這句被人傳頌的話,又怎麼解釋有一些活在世上的好人,行善積德一輩子,最後卻不長命?而有一些禍害做了之後,卻導致千萬年都遺傳,這又該怎麼說法呢?今天就來解釋解釋。其實這些因果輪迴,都脫離不開自身發展,「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要想認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原創|為什麼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大學》講什麼?38)
    莊子曾講過一個故事,說是天帝本來混沌,看不到、聽不見。有兩個小夥伴,一個名叫忽,另一個名叫倏,它們想給天帝做好事,所以幫它開鑿了眼睛和耳朵,讓他能夠聽到世間的美音、看見世間的美景。結果,沒過幾天,天帝居然死了——它是被煩死的。確實,就說下雨吧。東邊的人正在鬧旱災,天天擺出各色祭品求老天開眼,下幾場大暴雨。西邊的人卻正在鬧水災,也是天天賄賂老天出大太陽。
  • 「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人人知曉,難道好人就不該有好報?
    在民間流傳的這句「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乍一聽好像是有點道理,難道這才是人世間的真理?為什麼老百姓都會這樣說呢,它到底有何依據,我們來一探究竟。說起神筆馬良,大家一定都有所耳聞,小時候的馬良家裡比較窮,家徒四壁,屋子裡四面透風,一到下雨天,屋子就灌滿水,宛如一個大型遊泳池,他也總是有了這頓沒了下頓。有一天,他想要去街坊鄰居那討點吃的,可沒想到這剛出門,鄰居都趕緊緊閉大門,嘴裡還念叨:「咱們都這麼窮了,還要施捨別人,自己都顧不住,哪有糧食來管他。」
  • 人在做,天在看,好人有好報!
    文/飛魚做人,以有心待他人者,他人必有心待之;以無心待他人者,他人必無心待之;視人如草芥者,人必視之如草芥;視人如摯寶者,人必視之如至寶;人這一生,皆是因果,一切的一切,都是輪迴之間種瓜者得瓜;種豆者得豆;種蒺藜者得刺;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天道有常,天道者,自然規律;地道不欺,地道者,生活環境;人道不爽,人道者,人心向背。
  • 不明因果者,常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以此來質疑因果存在
    世間不明因果者,常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以此來質疑因果報應的存在。這是非常片面和狹隘的觀點,因為眾生沒有宿命、天眼等神通,無法確切知道過去未來,僅局限於今生或一個時期的觀察,多有偏頗。世俗的眼界中觀察好人沒好報,有幾種可能:1、因果通三世,前世的惡業今生成熟,今生的善業來世成熟。
  • 周而復始,報應不爽:老人說,「好人沒好報」,只因人犯了四個錯
    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句話我們是經常說的,那就是「善心沒善報,好人沒好報。」有些時候就在思考,不是說人心本善,只要人為善,一切都能順其自然,能得到命運的垂憐,上天的眷顧嗎?可當人踏出社會後,卻完全把自己代入了「東郭先生」和「農夫」的身份中,以至於自己的「善心」多被人辜負,甚至自己還「好人沒好報」。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說有個不懂感恩,只會過河拆橋的白眼狼來求你辦事,你會怎麼做?倘若他們碰到了精明老練的人,那麼便會無功而返。
  • 佛教修行|略說因果業報
    因為佛法包括宇宙間一切有為無為的真諦,釋迦佛陀在娑婆世界說法四十九年,說了八萬四千法門,總括起來,不離因果二字,也就是佛法。簡單的說,宇宙間的一切因果就是佛法。學習佛法主要是要明白因果理趣、學習因果,知道世事無常、輪迴痛苦,知道善惡業力、因感果報,因此尋求解脫之道,求證道果,圓滿菩提,利益眾生。唯有明了一切因果而不被因果所遷,才能了生脫死。所以,因果即是佛法,佛法即為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