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等了
幸好你還在
我大喜過望
2019.04.15 陣雨 忌遺忘
提起澳門,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紙醉金迷的賭場,金碧輝煌的酒店。對於澳門的印象大都分觀感都是從媒體中得來的,而媒體提到最多的就是澳門的博彩業,包括很多電影只要涉及賭博賭場之類的畫面很多事選擇在澳門拍攝。但小編在澳門暴走了一天,我才知澳門不單單只有奢華的賭場,還有濃鬱的市井氣息。
歌曲《一個人的行李》很符合我這次澳門之旅的心境。「我要一個人去東京鐵塔看夜景,我要一個人去威尼斯看電影」。剛剛過完19周歲的生日,拿著自己兼職一個月的工資,第一次一個人去旅行,第一次去澳門暴走一天。
在小編出發去澳門的前一天晚上,突然狂風暴雨,氣象臺發布黃色暴風暴雨預警信號。小編猶豫了半天,最後決定按原計劃出發。
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島、路環島三部分組成。我主要去逛了澳門半島以及自己到處走走停停。
小編早上7點40分從中山坐城軌到珠海站,在珠海站步行到拱北口岸過海關,拱北口岸入關處就可以兌換澳門幣。小編順著人流很順利的過了海關。
到達澳門的時候,我趁著沒有下雨坐公交車前往西望洋山。坐一次公交車需要6元澳門幣,小編沒有零錢只能一次投幣10元澳門幣,有點心疼。大約坐了半個小時的公交車,到達了西望洋山山下,小編跟著導航走到了山頂,一路走兩邊一棟棟別墅都是澳門富人居住的地方,一些別墅門口還有配著搶的保安。
山底下往山上看
路上的別墅
山頂有一個教堂——聖母堂,是電影《十月初五的月光》的取景地。可惜我到達的時候那裡是關門的。在山頂上正面可以看到澳門塔,背面可以看到新葡京。
山頂上的風景
小編心疼公交車費,所以決定步行前往議事廳附近。那邊的景點比較緊湊。一路走一邊看澳門的建築物,看看澳門居民的日常生活。找不到路的時候就問問別人,一直有人說港澳居民不屑於大陸人,但我碰到的人都很好,他們會停下來耐心聽我講,然後用不熟練的普通話給我指路。澳門居民素質也挺高,過馬路的時候,哪怕是小街道,大家都會耐心等候紅綠燈。
步行了差不多半小時終於到達玫瑰聖母堂,教堂的外觀黃色的色調,搭配白色,顯得端莊大氣。教堂對遊客免費開放,不得大聲喧譁。小編用中國式英語與教堂的工作人員交流後得到他的允許,小編拍了幾張照片。
從教堂出來天空就下起了雨,小編接下來的旅行都變成了雨中漫步。在教堂步行了差不多5分鐘到達了聖保祿大教堂遺址(大三巴)。大三巴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外型融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的風格,是最具代表性的「澳門八景」之一。雖然是下雨天,但是遊客的數量卻絲毫不會減少。
找了一個角度,錯開了人流大三巴的左邊的大三巴斜巷走上去就是澳門博物館,可以遊覽了解一下澳門的發展歷史,通過牌坊旁邊的炮臺山還可以到達大炮臺,站得高看得遠,另一種視角看看澳門。
大三巴的右手邊下去是戀愛巷,建築物色彩斑斕,很多情侶在那裡拍照。大三巴前面有一條手信街,街上的店鋪真的太熱情了,每家店門口都有人端著剛做好的熱乎乎的肉脯、杏仁餅等等讓你品嘗,特別熱情,吃了不夠還可以再來點那種,一路嘗過來大概就飽了。穿過手信街就到達議事廳前地,對面是民政總署,右邊是澳門郵局。遊客可以到郵局購買郵票,寄送澳門特色的明信片。
經過一天的暴走,腳開始酸了,小編只好提前結束自己的澳門之旅,下午5點過了海關到珠海坐城軌回中山,完成了19歲的一個心願。
一路走過之後,便理解了蔡瀾所說的「 澳門一面已經繁華奢侈,一面還是那麼老舊,那麼有人情味」。如果不走過那些老街,可能以為澳門就是那些燈紅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