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李霞老師創作的年畫《玩藝兒》參加中國第十三屆美術作品展,並被選為進京展作品。
針對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的創作,作者選擇了年畫這一民間藝術表現形式。這幅年畫通過表現通俗的市井孩童與街頭賣藝人的場景,體現出我國對於傳統文化藝術的廣泛傳播。任何藝術只要進入了大眾視野,並且成為大眾娛樂的主要方式,這種藝術就會變得極其富有生機。為什麼景德鎮陶瓷文化會如此盛行,不僅僅是宮廷內的貴族皇室使用,更重要的是數以千萬計的老百姓的傳播,使得這一陶瓷文化盛行。這幅年畫中所表現的小孩兒的玩鬧、賣藝者的街頭耍弄,便是當時社會市井生活的縮影。人民安居樂業、百姓的豐收喜悅、小孩兒的活力氣氛,在這幅年畫中被體現了出來。選用年畫的主題,可以更好的表現出老百姓對於民族傳統娛樂方式的廣泛傳播與應用,使人可以聯想到十分安詳與歡樂的畫中場景。
年畫是祖國悠久的歷史傳承文化。在漫長的歲月裡,隨著年節風俗的演變而誕生形成的一種中國民間特殊的象徵性裝飾藝術。年畫的表現方法有木版畫年畫,木印,水印套色,半印半畫,石印,膠印,手繪等。《玩藝兒》作品表現方式選擇民間藝術造型風格進行創作。這幅年畫作品的主題構圖由貨郎,玩藝兒,四個奔跑的孩童和幾個小動物,一個小推車構成。在設計形式上以適合紋樣的設計方式進行。畫面強調人物的形象及各種物象設計要美觀,線條的對比、疏密、穿插、排列都要講究。年畫強調線條的曲與直對比,通過對傳統民間木版畫線條的研究,線條的版畫味道讓其年畫特點更為突出。
在年畫的人物造型設計上,人物以圓形臉型為主,注重人物動態的表現。在表現奔跑的孩童時,用粗細相間的木板線進行勾勒,並把人物動態中的關鍵動態線表現準確。運筆的中鋒和側鋒認真勾勒出畫面中的角和線。刻意表現出刻版的感覺。
畫面的色彩整體設計以大紅純色為主,在年畫的色彩口訣中"紅主新",配以黃、黑、綠、紫、藍色做點綴。色彩的搭配和塗色方法以木板畫的模印效果塗色。畫中的貨郎神態調皮歡喜,擔著貨奔跑著,貨物的飄帶隨著飄舞。歡樂的小鳥緊緊追隨。可愛的小狗小貓放在推車子的孩童前面。還有幾個緊追貨郎的孩童。被貨郎擔的玩藝兒吸引,緊緊追隨。
年畫是中國古代一種寓意吉祥的形象。畫中的各類玩意兒品種,雖距今時代久遠,但它們的古老歷史文化仍可以在很多生活場所或博物館見到它們。當今孩童們喜玩的玩具,是從近代的民間玩具品種不斷傳承至今的,見到它們便有一種熟悉的藝術美感油然而生。誠然,在如今大廈林立的今天,我們很難見到這種場面,但這些舊時的回憶與傳統的娛樂方式的傳承,正是我們祖國的非遺文化繼承與發展的基礎。
民間孩童的娛樂、賣藝人的藝趣兒,無不充滿的對兒時歡樂生活的嚮往,對美好生活純粹的憧憬。今時今日,我們是否更應該多那麼一份對於生活的純粹,那是兒時快樂的嚮往,是孩童盡情的快樂與賣藝人生存的憧憬。讓我們在面對更多的選擇與利益時,保有自己的一方淨土。
大眾的傳播、文化的傳承、純粹的生活理念,它們相互融合,使這幅年畫創作《玩藝兒》在勿忘初心的情結中,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