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創業故事:「中匯易格」探索「金融+地產」新模式

2021-01-10 上海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新聞6月7日電(李玉  李婷婷)隨著房地產市場不斷升溫,金融層面政策轉緊,不少房企及地產人加速轉型、投入二次創業中,80後夫妻邵振宇和常可就是其中的探路者。

  就在2016年,這對夫妻選擇關閉自己還算紅火的房產中介公司,創立中匯易格財富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匯易格),由熱門的房地產行業轉型從事不良資產管理業務,進軍金融領域,探索「金融+地產」新模式。

  帶著好奇,記者來到位於上海長寧區南豐城寫字樓的中匯易格,採訪這對年輕的創業者,聽取他們一路走來的創業故事。

  餐飲起步房產中介創業

  邵振宇是1998年來到上海,當時只有18歲的他,在餐廳做廚師的時候認識了正在餐廳做服務員的常可,兩人一見鍾情。2006年,在餐飲行業做了8年的夫妻倆嘗試創業,經過深思熟慮和充分準備,將創業方向定位在當時上海較火的房地產行業。

  由於當時房地產行業的門檻不高,給了創業者很多機會。2007年10月,夫妻倆在上海仙霞路開了第一家店,取名「豪年華」,門店的租金和前期裝修、置辦辦公設備,花光了他們的積蓄。破釜沉舟的他們就指望著通過第一個月開單來維繫下個月的生活及門店基本開銷。

  夫妻倆起早貪黑,累了就睡在車裡,餓了隨便吃一點……首月門店賺了8萬塊錢。夫妻倆的努力,使得公司運營越來越好,開業一年多盈利30多萬。2009年4月,他們將目光轉向了市場相對成熟、成交量活躍的天山板塊,將門店遷至在長寧區天山路。

 

 

  「當時又是把之前全部積蓄投了進去。」邵振宇那時起有意識地打造自己的品牌「豪程地產」。2010年,豪程地產加盟「臺灣住商集團」,門店擴張至6家,設立了售後的運營總部,團隊擴大到近三百人。我們的口號是:「住商不動產行銷天下、豪程一份子越戰越強、挑戰自我、突破極限、加油!加油!加油」!....。.

  從房產中介轉型房地產金融

  品牌的建立使得業務不斷進步,豪程地產的經營業績越來越穩定,「每年銷售規模約2億元,收傭在2000萬左右。」邵振宇介紹。但自2013年,公司開始採取合夥制,門店自負盈虧,公司利潤也在削減。至2015年,公司運營遭遇到了瓶頸。

  常可介紹,公司的管理能力跟不上業務的擴張;公司門店數增多,但淨收業績不變;採取合夥制自負盈虧之後,儘管迎合了市場,但員工的粘合度不高,導致公司的利潤率逐漸下滑;而一系列樓市嚴控政策的出臺,讓當時的夫妻倆萌生了公司再轉型的想法。

  經好友建議,邵振宇和常可開始接觸房地產金融行業,原本只有高中學歷的夫妻倆考了金融專業類大專,又報考了上海交通大學房地產金融總裁研修班,「之前都沒有接觸到金融,這段時間的學習雖然很痛苦,但是真正地讓我們擁有了金融專業背景。」

  2016年,他們在上海成立了新公司——中匯易格財富管理有限公司,帶著自己的團隊正式轉型。

  探索「金融+地產」新模式

  中匯易格創立伊始,沒有清晰的方向,「根據此前積攢的客戶,剛開始就是做房地產債權,主要為百強房企投融資服務。」後來,夫妻倆又定位在不良資產處置,「考慮到我們只懂房子,所以,我們只圍繞房地產、不動產做不良資產處置。」

  直到2017年7月,中匯易格申請到「其他類」私募牌照,公司才清晰地定位為一家房地產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專注於長三角的不良資產市場,滿足高淨值客戶投資於不良資產基金的金融需求。

  隨後,中匯易格相繼與海岸基金、上海國有資產、廣西廣投、淳石資本達成戰略合作。2017年9月22日,公司成立首支其他私募投資類FOF基金,主要投向戰略合作夥伴。由於此前擁有房產經紀經驗和良好的口碑,公司積累了一大批高淨值客戶,譬如海岸投資、保集集團、恆大地產、星河灣、陽光城、三盛地產、福晟集團等等。

  儘管房地產基金風險相對比較小,但公司依舊重視風控,「我們的風控團隊都是多年從事房地產,服務於4大AMC公司的法務和風控團隊,人員比例佔到了公司整體人員的2/1。」邵振宇說。

  中匯易格採用「三道風控」模式,「我們一般要求項目公司的全額抵押、集團公司的擔保以及集團法人的連帶責任。」邵介紹,公司客戶只做百強房企,通過公司實力篩選,從源頭上規避風險,確保資產的良性。

  面對一些地方不良資產集中爆發,公司在處置辦法方面創新突破,從收集、整理、處置,從債權變成產權,再升級城市更新,努力將不良資產處置與城市更新相結合。

  中匯易格還開發了更好的底層投資第二塊業務:票據類收益權投資基金,並發行基金投資於電子銀行承兌匯票該等票據的收益權。

  常可表示,將票據和基金嫁接在一起,也是為了基金的安全係數更高、底層資產更穩定、從而讓公司基金管理量提升,成為主動管理型基金。由於公司在財富端能力較弱,目前也在洽談篩選財富端優勢的股東入股。未來,中匯易格將繼續探索「金融+地產」的新模式,不僅只是房地產行業,而是以房地產為核心的全產業鏈。(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於俊

相關焦點

  • 80後張暄妮的創業人生
    今天80後勵志網來介紹一個女企業家的創業故事,她叫張暄妮,80後創新型女企業家、湖南廣電圈的網紅。
  • 劉根森:造夢金融王國 | 地產二代速寫⑨
    他就是商界有名的「神鵰俠侶」——劉志強與翟美卿的長公子,香江集團少帥,也是手握30億美元資產的香江金融集團 「掌舵人」——劉根森。雖為知名的地產「富二代」,但他卻十分低調,很少在媒體上露面。1990年出生的劉根森,是個標準的90後,也有著富二代慣有的海歸背景。從幼兒園到高中,他一直生活在香港,直到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美國波士頓大學。
  • "微易保險師"蟬聯「2020萬物生長大會準獨角獸企業榜單」
    摘要:6月29日,杭州迎來了這場久違的創業創新領域的年度盛事——第四屆萬物生長大會,大會發布了「2020杭州獨角獸&準獨角獸企業榜單」重量級榜單。致力於探索保險領域網際網路新模式的"微易保險師"蟬聯榜單,領跑科技金融領域的"準獨角獸"陣營,同時,"微易保險師"CEO王瑋華榮獲"2019年度創業人物"。
  • 微眾銀行探索助力扶貧新模式
    微眾銀行作為國內首家網際網路銀行和民營銀行,一直致力於為大眾和小微企業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同時,微眾銀行也是一家極具社會責任心的銀行。為響應國家脫貧攻堅的號召,微眾銀行積極以創新金融扶貧的新模式參與精準扶貧行動,為貧困地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WeBank
  • 「海歸精英」創業新路徑:從底層做起,催生垃圾回收新模式!
    「海歸精英」遇「垃圾分類」創業風口彭凱,90後合肥本土小夥,2016年從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留學回國,潛心創業。回到合肥後,他首先嘗試了商貿創業,在家人的扶持與幫助下,從事與父輩相關的酒水貿易行業,事業也算風生水起。
  • 創業眾生相:70、80、90後的創業故事 《後會無期》後會有期
    如同一個創業者朋友的遭遇,創業失敗了,員工盡散離去,恍然回顧過去的人生,感覺做了一場夢。90後周然的故事:曾經的創業典範從天堂跌落到了地面創業,一場遊戲一場夢很多人和浩漢一樣,十年的風雨,十年的努力,都消散於無形,到最後只能被迫樂觀:「其實就這麼平平淡淡活著也挺好的。」2016年,2017年,這是很多創業者真實的寫照。
  • 李亭哲新劇開機 化身金融奇才艱辛創業
    飾演男主角的李亭哲也在開機儀式上亮相,劇中李亭哲飾演金融奇才丁雲夢,將演繹一段年輕人為了追求夢想,而踏入網際網路行業的創業故事。「走火入魔」 演繹金融傳奇《青春追夢人》講述了90年代末,以丁雲夢為代表的中國社會最低層草根民眾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的傳奇故事,刻畫了小人物在改革開放大潮下眾生百態、更展現出他們的夢想和情懷,以及他們孜孜求索、敢為人先的精神追求。
  • 一大波房企總裁辭職創業!地產開發還有第二春?
    之後不久,劉森峰在朋友圈貼出其和張巧龍、王本龍的合影,並說,三人都在2020年末從地產集團總裁崗位離開,選擇創業。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小房企的高層離職後也選擇了創業,只是他們的名氣沒那麼大,因此不太引人注目。 其實,無論是總裁辭職,還是辭職創業,都不是什麼大新聞。畢竟,近年來,總裁和新東家的蜜月期越來越短。
  • 【創業在青島】于洋:創業是條不歸路 深度學習方能行遠
    魯網1月7日訊(記者 劉亮亮 祁琳)創業,是一個人與一群人的故事,也是一個人與一座城的故事。創業過程中,也許會經歷孤獨、脆弱、委屈、冷眼、嘲笑……但,只要仍然在奔跑,終將成為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源起:一名建築設計師的本能和初心  80後于洋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青島小哥」。2004年,他從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然後進入一家國企設計院,主要負責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做城市規劃必然要了解城市的歷史,所以我系統研究了青島的城市發展脈絡和主要時間節點。
  • 2020中國地產金融峰會在上海舉辦
    (高金)主辦的「2020中國地產金融峰會」29日在上海成功舉辦。此次峰會匯聚眾多來自海內外學術研究機構、金融機構和地產行業的重量級嘉賓,以「融合與創新」為主題,在全球後疫情時期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經濟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聚焦全球資產配置與資產證券化的發展,促進地產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為峰會致開幕辭。
  • 「糖心理」創始人虞卉:「80後」姑娘創業「糖心理」的故事
    虞卉,「80後」上海姑娘,心理健康服務平臺「糖心理」的創始人、CEO,前畢馬威金融組經理,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經濟系。虞卉就讀的早稻田大學從日本回國後,虞卉最先在財經媒體工作,別人眼中安穩的「體制內」工作卻讓她很不習慣,她又選擇進入「四大」之一的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並很快適應了審計工作的繁重和枯燥,一直做到金融組經理。
  • 金融對話地產 中國太平首次布局陸家嘴CBD
    80年民族保險品牌對話金融地產作為實施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戰略的橋頭堡,陸家嘴始終處在對話國際資本,特別是金融資本的最前沿。在這一歷史機遇面前,謀劃企業的遠期發展格局,布局陸家嘴CBD,已成為眾多知名金融企業的首要選擇,中國太平保險集團(以下簡稱中國太平)便是其中富有傳奇色彩、實力雄厚的民族保險品牌之一。
  • 小水智能5G消息開啟金融保險行業新模式
    近來,隨著5G技術的進一步發展,5G消息作為5G時代全新的企業應用服務入口,吸引了眾多金融機構的聚焦關注。小水智能根據AI通訊行業的優勢,致力於探索5G消息在金融保險應用場景中的商業落地,開啟多業務生態、多功能交互的線上金融新時代。
  • 北京人在河北|武慶雲:回鄉探索現代農業新模式
    視頻攝製: 河北日報記者郝東偉 馬彥銘北京志達方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武慶雲回鄉探索現代農業新模式在隆堯柳行農場林業分場,武慶雲又體會到了豐收的喜悅。2015年,武慶雲回到隆堯,從幫著家鄉的農業企業在線上銷售農產品等業務入手,在農業生產和農業企業管理上開始了全新探索。利用公司在電子商務方面的優勢,武慶雲把隆堯一些農業企業的土雞蛋、公雞、老母雞賣到了全國各地。對現代農業發展,武慶雲一邊探索,一邊思考。
  •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浙江省數字賦能促進新業態新模式...
    推動傳統零售和電子商務資源整合,創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模式。鼓勵發展工業、直播等電子商務新模式,更好服務個性化、品質化消費需求。到2022年,全省網絡零售額達到2.6萬億元,跨境網絡零售出口額達到1400億元。推廣金融科技強化行動支付之省建設,加快二維碼、生物識別、支付標記化等技術應用,加強海內外支付技術和商業模式合作。
  • 蘇州園區插上金融翅
    未來,雙方將以聯手組建的元創基金為依託,加強在不動產金融、產業股權投資等領域多元化、多層次的深度合作,進一步加速創新催化、助推產業轉型。市委常委、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小玫、盧淵等出席活動。
  • 從《少年的你》到《清平樂》,中匯影視的版權生意經
    ©鏡像娛樂原創少年宋仁宗見義勇為救下梁家後,因想念生母做的蜜餞,讓后妃用藥材醃製蜜餞,引得達官顯貴紛紛效仿,醃製的藥材也水漲船高,
  • 起底新鴻隆祥:海鮮兄弟的地產故事
    三弟李金傑在二哥李金樞的直言善勸下,也放棄了薄利的海蜇生意,於2015年創立新鴻隆祥,投入到地產開發中。摸爬滾打,新鴻隆祥現在也在急速的上升階段,還把2020年的目標錨定為120億。2018年,大哥李金隆的兒子李伯瑞,則在經歷了幾年的金融、汽車、餐飲創業之後,也自立門戶,創辦起了國鴻新瑞。
  • 從沙場起步,「80後」殘疾小夥的創業故事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賈謹嫣 陳鋒 北京報導2020年,疫情來襲,「80後」殘疾小夥程報童2月13日積極捐款2萬元用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程報童成為勵志榜樣,他投資成立安徽省宣城市志文建材有限公司,並招收12名貧困殘疾員工。
  • 集齊港澳臺金融力量,東莞正構建多元化金融服務體系丨「東莞金融80...
    支持地方法人機構做大做強  「走出去」深化莞港澳金融合作  「東莞金融80條」指出,支持地方法人銀行機構在大灣區設立分支j機構,進一步探索發展空間,深化莞港澳金融合作和交流。  為了培育兩大法人金融機構做大做強,「東莞金融80條」提出支持地方法人銀行機構增資擴股,發行債券,探索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不斷增強資本實力,加快成為規模效益好、金融牌照全、服務能力強的金融旗艦企業,實現資產總額超9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