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6月7日電(李玉 李婷婷)隨著房地產市場不斷升溫,金融層面政策轉緊,不少房企及地產人加速轉型、投入二次創業中,80後夫妻邵振宇和常可就是其中的探路者。
就在2016年,這對夫妻選擇關閉自己還算紅火的房產中介公司,創立中匯易格財富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匯易格),由熱門的房地產行業轉型從事不良資產管理業務,進軍金融領域,探索「金融+地產」新模式。
帶著好奇,記者來到位於上海長寧區南豐城寫字樓的中匯易格,採訪這對年輕的創業者,聽取他們一路走來的創業故事。
餐飲起步房產中介創業
邵振宇是1998年來到上海,當時只有18歲的他,在餐廳做廚師的時候認識了正在餐廳做服務員的常可,兩人一見鍾情。2006年,在餐飲行業做了8年的夫妻倆嘗試創業,經過深思熟慮和充分準備,將創業方向定位在當時上海較火的房地產行業。
由於當時房地產行業的門檻不高,給了創業者很多機會。2007年10月,夫妻倆在上海仙霞路開了第一家店,取名「豪年華」,門店的租金和前期裝修、置辦辦公設備,花光了他們的積蓄。破釜沉舟的他們就指望著通過第一個月開單來維繫下個月的生活及門店基本開銷。
夫妻倆起早貪黑,累了就睡在車裡,餓了隨便吃一點……首月門店賺了8萬塊錢。夫妻倆的努力,使得公司運營越來越好,開業一年多盈利30多萬。2009年4月,他們將目光轉向了市場相對成熟、成交量活躍的天山板塊,將門店遷至在長寧區天山路。
「當時又是把之前全部積蓄投了進去。」邵振宇那時起有意識地打造自己的品牌「豪程地產」。2010年,豪程地產加盟「臺灣住商集團」,門店擴張至6家,設立了售後的運營總部,團隊擴大到近三百人。我們的口號是:「住商不動產行銷天下、豪程一份子越戰越強、挑戰自我、突破極限、加油!加油!加油」!....。.
從房產中介轉型房地產金融
品牌的建立使得業務不斷進步,豪程地產的經營業績越來越穩定,「每年銷售規模約2億元,收傭在2000萬左右。」邵振宇介紹。但自2013年,公司開始採取合夥制,門店自負盈虧,公司利潤也在削減。至2015年,公司運營遭遇到了瓶頸。
常可介紹,公司的管理能力跟不上業務的擴張;公司門店數增多,但淨收業績不變;採取合夥制自負盈虧之後,儘管迎合了市場,但員工的粘合度不高,導致公司的利潤率逐漸下滑;而一系列樓市嚴控政策的出臺,讓當時的夫妻倆萌生了公司再轉型的想法。
經好友建議,邵振宇和常可開始接觸房地產金融行業,原本只有高中學歷的夫妻倆考了金融專業類大專,又報考了上海交通大學房地產金融總裁研修班,「之前都沒有接觸到金融,這段時間的學習雖然很痛苦,但是真正地讓我們擁有了金融專業背景。」
2016年,他們在上海成立了新公司——中匯易格財富管理有限公司,帶著自己的團隊正式轉型。
探索「金融+地產」新模式
中匯易格創立伊始,沒有清晰的方向,「根據此前積攢的客戶,剛開始就是做房地產債權,主要為百強房企投融資服務。」後來,夫妻倆又定位在不良資產處置,「考慮到我們只懂房子,所以,我們只圍繞房地產、不動產做不良資產處置。」
直到2017年7月,中匯易格申請到「其他類」私募牌照,公司才清晰地定位為一家房地產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專注於長三角的不良資產市場,滿足高淨值客戶投資於不良資產基金的金融需求。
隨後,中匯易格相繼與海岸基金、上海國有資產、廣西廣投、淳石資本達成戰略合作。2017年9月22日,公司成立首支其他私募投資類FOF基金,主要投向戰略合作夥伴。由於此前擁有房產經紀經驗和良好的口碑,公司積累了一大批高淨值客戶,譬如海岸投資、保集集團、恆大地產、星河灣、陽光城、三盛地產、福晟集團等等。
儘管房地產基金風險相對比較小,但公司依舊重視風控,「我們的風控團隊都是多年從事房地產,服務於4大AMC公司的法務和風控團隊,人員比例佔到了公司整體人員的2/1。」邵振宇說。
中匯易格採用「三道風控」模式,「我們一般要求項目公司的全額抵押、集團公司的擔保以及集團法人的連帶責任。」邵介紹,公司客戶只做百強房企,通過公司實力篩選,從源頭上規避風險,確保資產的良性。
面對一些地方不良資產集中爆發,公司在處置辦法方面創新突破,從收集、整理、處置,從債權變成產權,再升級城市更新,努力將不良資產處置與城市更新相結合。
中匯易格還開發了更好的底層投資第二塊業務:票據類收益權投資基金,並發行基金投資於電子銀行承兌匯票該等票據的收益權。
常可表示,將票據和基金嫁接在一起,也是為了基金的安全係數更高、底層資產更穩定、從而讓公司基金管理量提升,成為主動管理型基金。由於公司在財富端能力較弱,目前也在洽談篩選財富端優勢的股東入股。未來,中匯易格將繼續探索「金融+地產」的新模式,不僅只是房地產行業,而是以房地產為核心的全產業鏈。(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於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