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社會治理 法治先行」宣傳年活動開展以來,瀋陽市按照中共遼寧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開展「社會治理 法治先行」宣傳年活動的通知》(遼法辦發〔2019〕17號)及全省開展「社會治理 法治先行」宣傳年活動動員會議部署要求,堅持大力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切實發揮法治宣傳教育的基礎性作用,積極探索、科學謀劃,在全市部署開展「社會治理 法治先行」宣傳年活動(以下簡稱「宣傳年活動」)。
一、超強謀劃,法治宣傳年活動部署有力
全省開展「社會治理 法治先行」宣傳年活動動員會議召開後,瀋陽市高度重視,第一時間通過月例會及微信工作群迅速動員部署。同時,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憲法、黨章和黨內法規、優化營商環境等法律法規為重點宣傳內容,認真制定工作措施,精細分解工作任務,在全面徵求各地區、各部門意見建議後,以依法治市辦的名義制定下發了瀋陽市實施方案,確保落實責任,創新載體、抓實舉措,取得實效。各區、縣(市)及有關市直單位結合年終歲尾謀劃工作思路,將宣傳年活動與本地區、本單位職能任務統籌考慮、有機融合,分別制定了本地區、本部門的實施方案,切實提升了抓好宣傳年活動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有效推進了瀋陽市「社會治理 法治先行」宣傳年活動有序開展。
二、超強舉措,法治宣傳年活動推進有力
年初恰逢新冠疫情蔓延,瀋陽市法治宣傳工作迅速參與全市疫情防控戰役,將疫情防控工作與「社會治理 法治先行」工作緊密結合,並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全力推進。全市各級法治宣傳機關及廣大法治宣傳工作者認真貫徹落實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總體部署和方案有關要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忠誠使命、勇於擔當,運用多種載體、深入戰疫一線,大力宣傳疫情防控法律知識,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基層工作,在全社會營造了全員防控、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的良好氛圍。
一是及時部署,靠前指導。按照司法部《關於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發揮公共法律服務職能作用的通知》,瀋陽市第一時間召開全市各區、縣(市)司法局主管領導線上會議,通過雲平臺傳達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建立「疫情防控普法工作」微信群,及時部署推進疫情防控法治宣傳工作;迅速制發《關於在「社會治理 法治先行」宣傳年活動中做好「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法治宣傳工作的通知》,號召全市各級法治宣傳部門和廣大法治宣傳工作者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快速反應、積極響應,結合「社會治理 法治先行」宣傳年活動,充分利用各種平臺載體,大力宣傳疫情防控法律法規和法律知識,確保疫情防控普法工作重視到位、措施到位、宣傳到位、保障到位。
二是創新載體,應對有力。
新媒體普法形成新強音。全市各級法治宣傳部門充分運用微信、抖音、今日頭條等組成的新媒體矩陣,經常性開展疫情防控法治宣傳,在全社會迅速營造全員參與、依法防控的濃厚氛圍。全面整理彙編疫情防控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和法律知識,依託「瀋陽普法」微信公眾號,快速建立並運行「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法律知識彙編雲通道」查詢系統;充分發揮「盛京說法」欄目普法品牌效應,組織優秀法治宣傳律師志願者組成「依法防控律師團」,推出「瀋陽戰『疫』,盛京說法」系列主題宣傳短視頻,目前已在瀋陽廣播電視臺「雲盛京」公共網絡平臺上線播出32期,在廣大市民中引起熱烈反響、獲得一致好評;聯合市工商聯、市總工會設計發布企業防疫普法問答微信小程序,內含涉企抗疫法律知識200問,切實為企業提供「一鍵式」「一站式」法律問題查詢服務。「瀋陽普法」、「盛京說法」抖音號、「瀋陽普法」微信公眾號等全市各類新媒體平臺發布疫情防控信息及短視頻逾25000條,累計播放量達240萬次,切實將廣泛宣傳與精準投放相結合,推動形成全社會聯防聯控的有利局面。
社會面宣傳實現全覆蓋。堅持線上線下法治宣傳同步推進,立足居民群眾關心關注的法律規定和法律問題,充分運用宣傳板、宣傳欄、LED顯示屏等宣傳載體及條幅、海報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疫情防控法治宣傳;特別是針對農村農民等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各涉農街道均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高頻次、高密度宣傳相關法律知識和衛生常識。截至目前,全市共印製宣傳單等普法宣傳資料逾340萬份、懸掛宣傳標語65000餘條、利用5000餘塊LED顯示屏播放防疫宣傳標語、出動宣傳車近900輛次,有效提升社會群眾對疫情的重視程度和預防自覺。
司法行政隊伍逆行當先鋒。面對疫情,全市司法行政隊伍以「司法為民、抗『疫』有我」為使命,堅守崗位、敢於擔當,積極投身基層一線疫情防控工作,真正把優質法治宣傳和高效法律服務送到居民家中、群眾手中。大東區司法局黨總支全員「參戰」,負責本區津橋街道16個社區封閉管理工作;蘇家屯區、法庫縣、康平縣司法局黨員幹部帶頭成立「防疫突擊隊」,逐人逐戶開展排查宣傳工作,24小時不間斷站崗守卡;渾南區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侯運魁多次深入基層司法所實地督導檢查疫情防控工作;和平區司法局幹部陳石、鐵西區司法局科長張士武、法庫縣「王公正」調解室主任王金福等同志主動請纓參加一線疫情防控工作,成為法治的宣傳者和群眾的守護者,以實際行動踐行司法行政隊伍的初心和使命。
三是聯動有力,部門普法責任制深入貫徹。全市各地區、各單位認真落實普法責任,立足地區、領域、行業實際,抓住重點內容、創新宣傳方式,積極合作、協同布防,確保疫情防控普法工作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為戰勝疫情貢獻法治力量。和平區、渾南區、蘇家屯區等司法局組織各司法所聯合轄區派出所、街道辦事處開展排查工作,逐人逐戶走訪登記、宣傳疫情防控法律知識;遼中區、渾南區、康平縣等司法局印製《致全區市民的一封信——關於加強疫情防控、全面倡導公共法律服務工作遠程服務的通知》,對「12348遼寧法網」及APP各項服務申請及使用進行詳細說明,實現足不出戶享受法律服務;新民市司法局聯合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局等各相關單位集中開展「保護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安全」主題宣傳活動,採用「以案釋法」等形式有效將普法融入執法、管理、服務全過程。市房產局全體黨員幹部按區包片在全市2349個物業小區和3006個開放式小區開展巡查,大力宣傳疫情防控相關法規;市婦聯面向醫護人員、患者、社區工作者等易受疫情影響人群及廣大婦女、家庭開通12338婦女維權服務熱線,全市14部熱線電話第一時間綁定個人手機,24小時專人值守,並增設抗擊疫情法律服務和心理服務功能,關愛引導重點人群科學防疫、依法抗疫;遼中區市場監管局在全區農貿市場經營場所組織開展野生動物專項執法檢查行動,重點檢查野生動物及活禽售賣,集中打擊非法獵捕、收購、出售、加工、運輸野生動物或其產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共出動執法人員4165人、執法車輛352車次,檢查各類市場主體8089戶,張貼關閉活禽交易市場和野生動物交易通告98份,普法與依法治理工作成果正在逐漸轉化為聯防聯控、全員防控,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的強大合力。
三、超強舉措,法治宣傳年活動落實有力
有效運用節點,將宣傳年活動主要內容與全市抗疫防控工作、國家憲法日宣傳工作、重要法律頒布實施日、專項工作相結合,深入開展法律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進企業、進軍營、進網絡活動,迅速掀起法治宣傳工作新高潮。
一是將宣傳年活動主要內容與全市「12·4」國家憲法日及「憲法宣傳周」活動相結合。與市委宣傳部、市依法治市辦共同會籤活動方案,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開展開放日活動,創作普法歌曲等特色節目,於去年12月2日及4日分別舉辦憲法宣傳周啟動儀式暨「憲法進校園」主題日活動和「憲法護航徵程,法治點亮未來」——12·4國家憲法日暨瀋陽市法治宣傳志願者協會成立三周年成果展演等大型活動;各區、縣(市)及有關市直單位及時跟進、上下聯動,大力推動憲法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迅速掀起法治宣傳工作新高潮。「12·4」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活動期間,全市共開展憲法宣傳活動2000餘場次、受益群眾20餘萬人次,自製憲法宣傳單、折頁、海報、條幅、展板10萬餘份,利用報紙、電視、網絡、LED顯示屏、街旗等方式全面開展普法宣傳,切實營造法治宣傳教育的濃厚氛圍。
二是與深入開展法律七進工作相結合。以「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題,與瀋陽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聯合開展了憲法法律進機關大型法治宣傳活動,製作了宣傳憲法、公務員法、黨內法規為主要內容的24塊展板和憲法宣誓區、互動區,此次巡展活動,將在瀋陽市各大機關巡迴展出。策劃了12次進鄉村、進社區、進單位、進企業大型法治宣傳活動,並逐一組織實施。
三是與專項法治宣傳工作相結合。組織全市各區縣、市直各部門開展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國家安全法、反電信詐騙、社矯法、維護「兩會」期間安全穩定等專項法治宣傳活動。全市共開展各類法律宣傳活動200餘場次、受益群眾200餘萬人次,自製宣傳單、折頁、海報、條幅、展板10萬餘份,製作發布普法短視頻、信息200餘條,利用報紙、電視、網絡、LED顯示屏、街旗等方式全面開展普法宣傳,切實營造法治宣傳教育的濃厚氛圍。
四是與「關愛明天 普法先行」活動相結合。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任組長,市委宣傳部、市委政法委,市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市法院、市檢察院、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環保局、市衛健委、市應急局、市稅務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關工委主管領導為成員的瀋陽市「關愛明天 普法先行」活動領導小組,分別在司法局、教育局、關工委設立了辦公室,分工把手各司其職。瀋陽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共瀋陽市委宣傳部、中共瀋陽市委政法委、瀋陽市依法治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瀋陽市教育局、瀋陽市司法局、瀋陽市婦女聯合會、瀋陽市總工會、共青團瀋陽市委員會等9家單位聯合下發了《關於全面推進瀋陽市第四屆「關愛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的實施方案》。截止目前,全市製作了100集青少年普法微課,在瀋陽司法局門戶網站和瀋陽市教育局教育網發布。利用瀋陽「雲課堂」為全市小學、初中、高中學生上法治課14堂,在教育局的雲課效果測試調查中,受到學校和家長學生的好評和歡迎。組織編撰了小學生低年級、高年級,初中、高中、大學法治課讀本共5個系列。建立了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共召開6次督導推進會議,各地區及各相關單位要主動自查自糾,及時發現問題,認真整改落實。
五是與貫徹落實部門普法責任制工作相結合。起草制定了瀋陽市2020年部門普法責任制清單,全市各區縣也相繼制定出臺了普法清單,市直部門制定了落實辦法和以案釋法制度。進一步推進和深化部門普法責任制工作的落實。
四、超強創新,法治宣傳年活動推廣有力
一是創新理念、豐富內涵,夯實新媒體普法基礎。按照市司法局實現「掌上學習」「指尖普法」的發展方向和工作目標,集中資源、集中力量打造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普法平臺,廣泛搜集常見法律問題及解決途徑,開通「在線法律專家極速答疑解惑救濟通道」;存儲錄入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我市普法講師團信息及普法漫畫、動漫、微電影、微講座、電子法治雜誌等海量法治宣傳資源,網上普法答題、司考課堂、法律查詢解讀等功能實現一鍵完成。同時,充分發揮文化引領作用,深入挖掘法治文化元素,以「行法治之路,助騰飛發展」為寓意,設計瀋陽普法LOGO和瀋陽普法、瀋陽法治宣傳志願者卡通形象「小普」「陽陽」,並廣泛應用於我市普法工作各領域,特別是各類新媒體普法平臺載體,著力為新媒體普法夯實文化基礎;精心創作拍攝普法動漫、校園普法微電影、法治宣傳志願者風採展播等系列宣傳片20餘部,確保新媒體普法素材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宣傳片在我市地鐵顯示屏全方位播出後,觀看群眾已達百萬人次。
二是樹立品牌、做強載體,匯聚新媒體普法強音。「瀋陽普法」微信公眾號,開設「法律查詢」「便民服務」「互動普法」等模塊,創立「紅波說法」等主打欄目,先後增設語音解讀、在線答題等功能,並配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及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開闢宣傳專欄,做到更新及時、內容豐富、製作精良。「瀋陽普法」微信公眾號開通以來,共更新普法宣傳信息227期、1400條,累計閱讀量達80萬次。「瀋陽普法」「盛京說法」普法抖音帳號,聚焦社會熱點難點法律問題,以專業視角選材、用專業標準設計,目前已發布普法短視頻180期,累計播放量逾2000萬次,「盛京說法」「瀋陽普法」抖音號並分別在中央政法委和抖音運營方評選活動中獲得全國第四名、第十三名的優異成績,切實為普法注入瀋陽特徵和時尚元素。近期,「瀋陽普法」微信公眾號「紅波說法」欄目及「瀋陽普法」「盛京說法」普法抖音短視頻等高質量普法產品受到「學習強國」遼寧學習平臺稿件徵集審核及發布部門高度關注,特將市司法局設為供稿通訊站,成為全市「學習強國」遼寧學習平臺第19個通訊站。遼寧平臺還為我市優質普法產品量身開闢了「法治微課堂」欄目。「學習強國」國家級平臺優選我市79個普法微視頻,分別發布到百靈秀、學法律和看法紀3個欄目。4月1日,發布當日瀏覽量已達10餘萬次,穩居同類視頻之首,目前位列「學習強國」關鍵字搜索第一位。
三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升新媒體普法質效。春節以來,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和特殊情況,市司法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有關要求,將疫情防控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作為重中之重,集中新媒體普法資源和法治宣傳力量,多渠道、高頻率開展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截至目前,「瀋陽普法」、「盛京說法」抖音號已發布疫情防控短視頻33條,累計播放量達170萬次;「瀋陽普法」微信公眾號更新疫情防控信息22次、共計88條,在全社會迅速營造全員參與、依法防控的濃厚氛圍。同時,積極創新宣傳手段,全面整理彙編疫情防控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和法律知識,依託「瀋陽普法」微信公眾號,快速建立並運行「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法律知識彙編雲通道」查詢系統;組織優秀法治宣傳律師志願者組成「依法防控律師團」,推出「瀋陽戰『疫』,盛京說法」系列主題宣傳短視頻,目前已在瀋陽廣播電視臺「雲盛京」公共網絡平臺上線播出46期,在廣大市民中引起熱烈反響、獲得一致好評;聯合市工商聯、市總工會設計發布企業防疫普法問答微信小程序,內含涉企抗疫及復工復產法律知識200問,切實為企業提供「一鍵式」「一站式」法律問題查詢服務;以「依法防控、科學有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為主題,精心設計、精準投放疫情防控微信朋友圈公益普法廣告,有效覆蓋20萬沈城市民;選派優秀律師及時錄製兩期、14課時青少年法治教育課程,並納入全市中小學「瀋陽雲課」在線教學內容,惠及全市80餘萬中小學生及家長,切實為社會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和學生線上教學貢獻法治力量。
來源:瀋陽市司法局
微信搜索
「遼寧普法」
原標題:《瀋陽:以普法宣傳為先導、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硬核力量》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