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雞湯究竟有多猛?中日韓三國都為之淪陷
小編之前就給大家安利過日劇《四重奏》
【比悲傷更讓人悲傷的是空歡喜】
▼▼▼
樂隊中的每個人其實都不願意放棄自己對於音樂的堅持,可他們也清楚,只是憑這個程度的自己,是不能成為一流的,甚至連專業都算不上。
對於音樂的執著和生活一權衡,與其稱之於夢想,不如說是絆腳石更貼切。
最近熱播的《歡樂頌2》裡也延續了以往的金句路線,臺詞句句戳心戳肺,身為富二代的曲妖精,有顏有身材還有小智慧,只要稍稍努力世界的大門就會向她敞開,而平凡如你我只能想小蚯蚓一樣碌碌無為。
▼▼▼
幾個女生就像是我們身邊的人物縮影,誰不想變成安迪,但我們可能只是樊勝美。
說完了日劇和國產劇,作為娛樂大國的韓國當然也不甘落後,這次他們放下了玩起來駕輕就熟的霸道總裁橋段,演起了小人物的故事。
《三流之路》
▼▼▼
是不是覺得小編已經很久沒有推薦過韓劇了,不是小編偷懶,因為真的是沒劇可推!回想一下上一部覺得好看的劇,好像都已經是半年前的事情了。(《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是去年十二月開播的,《舉重妖精金福珠》和《心裡的聲音》都是去年十一月。)
《三流之路》風格輕鬆搞笑,故事完成度高,讓人看起來很舒服,讓劇荒了很久的小編感覺眼前一亮。
說起這部戲的男女主角,大家也據對不會陌生。男主樸敘俊曾經出演過《kill me heal me》和《漂亮的她》,這也是是女主金智媛在《太陽的後裔》之後首次擔任女主。
劇情乍一看可以總結為青梅竹馬的嫌棄日常。這裡有韓劇的套路,可是又沒那麼套路。
女主想要求摸頭殺,可是男主卻不解風情。
早晨女主在做早餐,男主洗好澡圍了一條浴巾就出來了。借著身高差兩個人越貼越近,,兩人四目相對,兩頰緋紅,眼看著浪漫橋段就要在這一刻發生。
可是畫風一轉卻變成了互相吐槽。(不過話說回來樸敘俊的身材和金智媛的顏真的沒啥好嫌棄的啊!)
反正就是互相嫌棄,女主角一撒嬌,男主角就一副受不了想把人扔出去的架勢。
可當你覺得兩個人可能真的不來電的時候,他們又讓你眉頭一皺,覺得事情並不簡單。
女主在停車場被人欺負,男主一個飛腿就衝了上去。下雨天男主正吃著飯,一邊跟大叔吐槽但是還是乖乖開車去接了女主。
受了委屈,不想讓女主跟別人在一起,一言不合攔腰就抱。
面對這樣的竹馬,女主的態度也很可疑。她警告他說:「以後你不要碰我……這樣子你也不會有什麼心思,但是,我會暈的……所以不要碰、不要越線!」
大概全世界只有他們不知道自己喜歡彼此吧。(微笑)
誰不想遇到這樣一個人,他知道你的全部喜好和合適各樣的秘密,彼此之間不需多言只要一個眼神一個表情,對方就一瞭然。那個人見過你好的壞的所有的樣子,他會嫌棄你哭的時候太醜,但仍願意在你需要依靠的時候借出自己的肩膀。
雖然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這樣一位帥氣的竹馬的機率很小,但不能否認這卻是很多人最嚮往的那一種愛情。
他人眼裡的普通人,卻是我眼裡的珍寶。你是我任何時候的依靠,我是你拼命勇敢的理由。你給我買包包和高跟鞋,我帶你吃牛肉和紫菜包飯。
原來我是被需要的人,原來我還能被人肯定。
那我們就抱著取暖吧。
「不要走 陪我玩吧」
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我們之間沒有多管閒事
青梅竹馬的故事就相當於一層糊了二十年的窗戶紙,所有人都在等著這層紙破掉的一天。而愛情劇中最好看的部分,也正是如此。《請回答》系列如此受歡迎,軍功章的一半都可以說是青梅竹馬的。
不過儘管有著如此蘇的劇情,小編看著看著卻不舒服起來。我哪料到這是一碗現實毒雞湯啊!
女主角崔愛拉的夢想是成為一個新聞女主播,而長大後卻成為了百貨商店的前臺諮詢員。
男主角小時候夢想能成為跆拳道國家隊隊員,長大後的工作卻是開著車挨家挨戶清除蟎蟲。
這部劇就像是我們平凡人生的一面鏡子,照出碌碌無為的自己。
不用功讀書真的就不會輕鬆獲得成功。
打架本領再強面對上司還是無可奈何。
追求夢想之前,首先需要考慮的是現實問題……
作為小職員的女二和男友吵完架攔上計程車跑掉,一面哭著一面還得擔心車費……
高東萬和崔愛拉從小喪到大,這樣的人生其實……比比皆是呢!夢想沒有實現,所以才叫夢想啊。人氣運動選手和播音員,現實生活中都是十萬挑一的成功記職業,哪那麼容易就被實現呢?
現實中從來不是耍個帥就能解決問題,崔愛拉受氣的時候還有個男閨蜜高東萬給他出頭,出完頭呢?還不是要去派出所裡蹲號子……你都不敢聯想現實,恐怕現實裡忍氣吞聲、強顏歡笑才是常態……
《三流之路》的劇情梗概介紹裡強調,這是平凡人的成功記故事,所以我們應該會看到男女主角在之後的劇情裡奮起直追、創造輝煌新人生的故事大轉折吧。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會存在這樣的反轉呢。
別灰心,人生就是這樣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的。
只是想看個劇而已啊,讓人聯想起那麼多現實的不愉快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種充斥著小確喪的劇情的興起,背後是喪文化的流行。在以前,我們只要看偶像劇裡的公主王子上演浪漫的戲碼就足夠滿足,可是現在,如果再照搬十幾年前的套路,不少人就會吐槽劇情太假。
很多時候我們看劇,除了是衝著演員的顏值,更多的是尋求看劇時候的代入感。我們想在泡沫般的夢幻中尋求安慰,也希望有人能夠一陣見血的點醒自己。
不過看劇不是生活,大家也不用太過在意,take it easy ,學著向劇中的主人公一樣調節心態和情緒,以樂觀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去面對每一天可能也是編劇的本來意圖吧……
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本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