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無聞的「除熱」劑——昇陽散火湯

2021-02-12 中醫出版

導讀:昇陽散火湯

出自金·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


龔廷賢曾對「發熱」做過這樣的辨證分析:一論夜則靜,晝則發熱者,此熱在氣分也,宜小柴胡湯。方見傷寒。依本方加梔子黃連、地骨皮。一論晝則靜,夜則發熱者,此熱在血分也,宜四物湯。方見補益。依本方加梔子黃柏、知母、黃連、牡丹皮、柴胡。一論晝夜俱發熱者,此熱在氣血之分也,宜四物湯。方見補益。合小柴胡湯。方見傷寒。依本方,加黃連、山梔子仁,一劑而安。

別名:柴胡升麻湯、柴胡昇陽湯。

藥物組成:升麻五錢,葛根五錢,獨活五錢,羌活五錢,白芍藥五錢,人參五錢,甘草三錢(炙),柴胡三錢,防風二錢五 分,甘草二錢(生)。

主治:血虛或胃虛過食冷物,鬱遏陽氣於脾土之中,致使 四肢發困熱,肌熱,筋骨間熱,表熱如火燎於肌膚,捫之烙手, 熱厥。

製備方法:上咀,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大溫服, 不拘時候。 

用藥禁忌:忌寒涼之物。 

備註:《脾胃論》中此方柴胡用八錢,柴胡升麻湯(《蘭室秘 藏》卷下),柴胡昇陽湯(《證治準繩·類方》卷一)。 

處方來源:《內外傷辨》卷中。

一婦,每夜分即發熱,天明暫止。自投四物湯,反加嘔惡。診得左關微急,而右寸關俱弦數有力。詢之經後食梨,午後遂熱 起,正丹溪所謂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之中。此病多 因血虛而得者,遂以昇陽散火湯。一服熱已。後用四物去地黃, 加枳術、陳皮,健脾養血,調理而愈。(《醫學六要·治法匯》 卷二)

三子輯五,年六歲時因麻痘後患陰虛發熱……人事昏昏,捫 之亦熱,較夜則輕。餘細察之,是陰居六七,陽居二三之證。經 曰:火鬱則發之。昇陽散火湯,是得對之方。果煎服一劑,熱退 身安,神氣清爽。再煎八珍湯,加黃芪、五味子,兼服六味地黃丸,至今不發。(《齊氏醫案·發熱》卷三)

本文部分文字摘自《歷代名醫時方一劑起痾錄》

……以下是正經廣告時間……

給大家推薦《歷代名醫時方一劑起痾錄》,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購買

內容介紹

本書在汗牛充棟的古今中外歷代時方醫案文獻中披沙揀金,嚴格篩選出「一劑治癒」,或是「一劑顯效」的驗案,不僅是理論聯繫實際的真實寫照,而且還反映了醫家的臨床經驗及思維活動。因其中又包括了對經典時方的闡發、具體疾病的辨證分析、時方的加減應用、藥物性味功效的探討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濃縮、涵蓋了中醫理論和臨床各方面的知識,這對於時方醫案的研究、中醫基礎理論的理解、古今中外歷代醫家學術思想的掌握以及臨床各學科的深化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掃碼下單)

相關焦點

  • 火鬱發之——李東垣昇陽散火湯
    昇陽散火湯治療四肢發熱、肌熱等症,但昇陽散火湯共十味藥,其中多風藥以辛散。若因血虛得之,恐風藥之溫燥更傷陰血,病因多為過食冷物,而致陽氣抑遏,進而形成鬱火,出現發熱等症。       「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素問·調經論》),寒邪收引凝滯,過食寒涼或感受寒邪,耗傷脾胃之陽氣,中軸不得運轉,則脾胃之陽氣為陰邪阻遏,凝滯而不行。此處之鬱火乃寒邪收引所致。
  • 肖相如:「甘溫除熱」應該是:甘溫+除熱
    「甘溫除熱」一語,源自李東垣的補中益氣湯可以治療發熱。 補中益氣湯,出自《內外傷辨惑論》和《脾胃論》,由黃芪、炙甘草各五分,人參、當歸身、橘皮、升麻、柴胡、白朮各三分組成。補中益氣湯的適應證是飲食勞倦損傷脾胃和元氣,「始得之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
  • 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出自李東垣的《脾胃論》,功能昇陽益氣,調補脾胃。
  • 李東垣的一方,是昇陽散溼之劑,身體疼痛不用愁
    羌活勝溼湯,為祛溼劑,出自於李東垣的《內外傷辨惑論》,具有祛風,勝溼,止痛的功效。主治風溼在表的痺證。表現為肩背痛不可回顧,頭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難以轉側,舌苔白,脈浮等。要處理這些問題,張元素的九味羌活湯也可治風寒溼邪襲表之證,但九味羌活湯解表之力較本方為著,且辛散溫燥之中佐以寒涼清熱之品,故主治外感風寒溼邪兼有裡熱之證。本方重在疏散表溼,從祛風勝溼角度立法,是傷風頭痛,身重,身痛的通用之方。羌活勝溼湯的藥物組成為羌活、獨活酒洗、藁本 酒洗、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川芎二分,酒洗、蔓荊子三分,碎、生薑三片。
  • 昇陽升新聞盤點 | 九一專刊
    這裡是昇陽升新聞盤點,我是主播梁婷怡。一、近期集團要聞值得關注1、為熱烈慶祝中國第93個建軍節,昇陽升工會於8月1日組織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座談會。10餘人參加了此次向老兵致敬座談會,在深區域的退伍軍人暢談了當兵的歲月,暢聊了在昇陽升的點滴,同時也暢想了在昇陽升的發展。
  • 骨頭湯與營養補充劑,到底哪一個更有營養?
    俗話說:「骨頭的精髓在湯裡」。今天的骨頭湯早已成為一道家常菜,其湯鮮味美、營養豐富廣受人們的歡迎。雖然營養補充劑,是現代工業的產物,歷史談不上悠久,但是卻呈現爆發式的增長,看電視上的廣告就知道了。有一種觀點認為,吃營養補充劑就不用喝骨頭湯,就像有的人乾脆不吃蔬菜就吃營養補充劑一樣,這兩種情況都是一種典型的認知盲區。它們認為人造的營養補充劑可以超過蔬菜。殊不知,營養補充劑在製造、提取、運輸的過程中,面臨的最嚴重的挑戰就是氧化反應。
  • 經方傳真:瀉心湯類方
    證屬裡熱上犯,治以清洩裡熱,與瀉心湯:大黃10克,黃連6克,黃芩6克,生地炭10克結果:上藥服三劑,大便通暢,心煩已,睡眠好轉。因時有胸悶,改服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青,服一月,鼻衄未作,血壓在150~160/100~110毫米汞柱波動。【方解】此於瀉心湯去黃芩,固亦瀉心,但以沸水漬之不煎,氣味俱薄,故只能瀉熱而解心下痞。《傷寒論》第154條: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 前胡建中湯
    但需要明確的是補土可絕對不只是補脾胃,五行之中皆有土行,東垣也不只是談脾胃病,比如硃砂安神丸、當歸六黃湯證就不在脾胃。《醫方集解》講補中益氣湯的加減法裡有「陰火加知母、黃柏」的字眼,所以說裡虛證產生的火皆屬「陰火」,非獨脾胃一處。     然而脾胃往往不獨自為病,常見脾腎夫妻同病,太陰溼土本就是水土合德。故東垣有言「下焦包絡之火上衝」,是何故?因土為水之中州,可制約水髒——腎。
  • 補中益氣湯的七個運用!
    補中益氣湯出自李東垣的《脾胃論》,功能昇陽益氣,調補脾胃。主治因脾胃氣虛所致的表熱自汗,心煩口渴,頭痛惡寒,少氣懶言,四肢乏力,飲食無味,脈虛弱或洪大等症。筆者運用此方,治癒了許多疑難雜症,今列舉所治如下。
  • 治頑固牙疼的方子,清熱+散火,剛柔相濟,送給病中人
    所有這些,水煎服,每日一劑。結果,患者服用一劑之後,感覺痛減,當天晚上可以入睡。此後再服三劑,諸證悉平。再後來,我老師囑咐患者,務必在今後保持清淡飲食。這裡頭有什麼學問呢?我給你簡單解析一下。還有一手,就是散火。沒錯。這個火啊,你除了要清它,還要散它。這就好比是夏天的屋子裡太熱,你把門窗打開,空氣流通,熱性自然就沒了。所以說,你還會看到很多辛散流通之品,比如升麻、細辛、川芎、白芷、荊芥、防風。這些都是有辛散之性的。
  • 補中益氣湯可治療多種疑難雜症
    6劑,水煎服。患者服藥時月經剛來,服藥3劑,月經即淨。服完6劑後,又來求治。再開給上方10劑,囑兩個星期服完。三診時精神、體質均大有好轉。共服上方30劑,月經正常,身體恢復健康。筆者用上方治療因氣虛下陷所致的月經過多症,計27人,時間最短者6個月,最長者3年4個月,用藥少則10劑,多則45劑,均告痊癒。
  • 從清潔服務到人居環境,昇陽升正式更名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靜嫻為了更好地適應「物業城市」發展需求,記者今日獲悉,「深圳市昇陽升清潔服務有限公司」已於11月13日正式變更為「深圳市昇陽升人居環境服務有限公司」。談及此次更名,昇陽升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城市的綜合管養,早已從初期的市政一體化管理:如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城市公共綠地養護、市政基礎設施養護、城市市容市貌管理等;逐步過渡到包含了社區治理、城市專項設施運維等更專業、更精細、更智慧的城市服務,越來越多知名企業正在布局城市服務領域。「此次更名將是一次重大的戰略飛躍。」
  • 此物有南北之分,李時珍說它「發表而又和裡,清熱卻又昇陽」
    此物有南北之分,李時珍說它「發表而又和裡,清熱卻又昇陽」。在中藥寶庫裡,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這些名字,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也許就是一個名字,或者和某個具體的證候聯繫在一起。但真實情況顯然不是這樣的。
  • 這碗補中益氣湯,可治療多種疑難雜症!
    因此用補中益氣湯治療是首選之方,往往投藥即效。李某,女,58歲,農民。患者腹脹、腹痛、腸鳴、便溏、下墜感,食後和勞累後加重,平臥可使症狀減輕,已2年3個月。經鋇劑X線檢查,診為Ⅱ度胃下垂,以往經中西醫治療收效欠佳。於1985年12月求治。見患者身體痩弱,面色憔悴,精神困頓。診脈四至,寸不應指,舌淡紅。開補中益氣湯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