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黑暗之中飄浮我的期待。」
2020年一部臺劇《想見你》在疫情之下火遍了各大網絡和朋友圈。
有人說,至此之後,臺劇很有可能超越韓劇。
《想見你》是一部非常燒腦的懸疑劇,有著4集真香定律的它,讓觀眾欲罷不能。
居中的人物也是特色鮮明。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黃雨萱,而是那個一直愛慕著李子維的陳韻如。
對比黃雨萱和李子維,陳韻如是截然不同的兩類人,前者陽光向上,外向的個性讓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
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得周邊人的喜愛,身邊總能圍繞著很多朋友。
後者敏感而自卑,嚮往友情、愛情,卻因為內向怯懦的個性始終邁不出第一步。
不過,青春裡,很多女孩也都是從陳韻如變成黃雨萱的。
甚至有的人,一輩子都是陳韻如,但是她也靠著自己的努力過得很好。
在《想見你》無數次的循環都是主角們想要去改變。
他們想改變陳韻如的死,改變莫俊傑的死,改變相互遇見的軌跡。
就像很多時候我們問自己的那個問題,如果可以回到過去,最想要改變什麼?
不過就像陳韻如劇中說的:「大家為什麼都喜歡改變之後的自己呢?」
其實,像陳韻如的女孩,不用改變也可以過得很好。
因為她擁有了像莫俊傑那樣的朋友。
在我的高中時期,同桌月是一個和陳韻如非常像的女孩。
她害羞,很少和班上的人說話,常常是一個人,非常孤傲,冷僻。
班上的女生私下裡議論她,真的是太自閉,害羞了。
不了解月之前,覺得她是一個很難相處的人。對她也沒什麼好感。
之後變成了同桌,有一次月回鄉下老家,帶了很大一罐她媽媽做的鹹菜炒肉。
她突然拉著我的手說:「中午要不要一起吃飯,我媽媽給我做了鹹菜炒肉。」
當時那一瞬間,和我連續做了一個月都沒怎麼說話的人,居然邀請我吃她的菜,我感到十分的開心。
在食堂的那個中午,我誇著月媽媽的手藝,開心地說道:「阿姨做的飯,真好吃!」
也就是那時候,月和我就結下了一份友情,之後,我常常拉著月參與活動,很多時候我鼓勵她,我經常對她說:「你可以的。」
後來,月開始對我敞開心扉,我才發現她不僅漂亮、善良、做事認真,還是一個非常努力的學霸。
漸漸地月臉上的笑容越拉越多,但是在別人面前,她依然內向、害羞。
之後,月去了一所很好的大學,我很擔心她的內向,給她寫信,發信息。
月說:「沒有你的城市覺得很孤單。」
我在信裡鼓勵她,多去社交。之後她做到了,月交往了一個男友,像莫俊傑那樣溫暖的男友。
整個大學,月只有那個男生一人,那個男生也很內向,但是他們卻非常登對。
畢業後,他們彼此取暖,兩個人去學校做了老師。過著平淡的生活。
再見月的時候,她慢慢有了變化,但是那份羞澀和善良是無法掩蓋的。
其實,有時候,我們就是自己,也有著很多的優點,沒有必要變成大眾喜歡的樣子。
年少的時候,很多人覺得自己過得像陳韻如,但是很多人依然努力生活著。
最後即使沒有太多的朋友,卻也能一個人享受一份愛好,也能正常工作。
很多人慢慢發掘和探索自己,變成了黃雨萱,但偶爾她也會想念那個活在自己世界裡安安靜靜的陳韻如。
那些像陳韻如的女孩,她們其實也很可愛,也在努力地嘗試著自我改變。
或許她們的步子很慢,但是那一份真誠和羞澀,卻是她們身上可貴的品質。
她們渴望被愛和關懷,世界應該給這樣的女孩多一些善意。少一些冷眼和忽視。
人生在世,比起變成大眾喜歡的樣子,不如活成自己更美好。
陳韻如身上也有著很多的優點,安靜、內斂、沉穩、善良、學習好。
很多的優點也是可以伴隨她一生的。
像陳韻如的女孩,只要堅持好自己的方向,最後也是可以過得圓滿。
而那一份改變,只是發自內心的改變,和變成別人喜歡的樣子無關。
所以,陳韻如也很好,長大之後的陳韻如,也會過得越來越好。
畢竟,上帝給你關了一扇門的時候,定會給你開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