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司馬懿為何奪權?從忍無可忍到爆發

2021-02-23 通史全球

司馬懿是高陽之子重黎的後裔,即夏官祝融。遠古至商朝世代襲承夏官這一職位,到了周朝,夏官改稱司馬。周宣王時,先祖程伯休父平定徐方有功,恩賜司馬為族姓。司馬懿的十二世祖司馬卬隨項羽滅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內。

司馬懿,三國時期輔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視為不安於人臣的隱患,晚年又被曹叡臨終託孤,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時間來證明自己是個忠臣,最後卻重演了曹家篡漢的一幕。曹芳時代,司馬懿在和曹魏宗室曹爽的明爭暗鬥中,演繹了老子所謂「居善地,心善淵,動善時」,表面的浮華最終抵不過司馬懿的輕輕一擊。人常說「亂世出英雄」,天下大亂,社會不按常規運轉,機會就出乎意料地來了。司馬懿在當時就是亂世中的一位英雄,被名士楊俊譽為「非常之器」。對司馬懿來說,開始運氣不怎麼好,因為他恰好遇上曹操這個一代梟雄,只好老老實實在曹操手下做事。可是時機一到,他的全盤陰謀與雄心大志都在血腥屠殺中得以實現了。看司馬懿的一生,正如《老子》所言,只有保持虛空狀態,才能不斷接受,順勢而變,最終得逞。

據後來史書記載,因為曹爽不願意把權力跟司馬懿分享,而且司馬懿對他也造成壓力,一個長輩,德高望重,功勳卓著,他得想辦法把司馬懿架空。理由說得很堂皇。司馬懿德高望重,年輩又高,地位反在我下面,這不好啊,我很不安啊,應該提高他的地位。讓司馬懿擔任大司馬,三公之一,執掌軍權。又有人建議,說前幾任的大司馬,都死在任上,好像不祥。再往高擱一點,擱到太傅。太傅可以解釋為帝師,很高了。太傅就是那些功勞特別高的,半退休狀態。當時行政機構是尚書省,主持這個機構的叫錄尚書事,等於國務院負責人。把司馬懿抬高到太傅的位置,不合適再管事了。錄尚書事就到了曹爽的手裡。曹爽把自己的一批親信都提拔起來,放在要害的位置上。這樣整個行政架構就到了他手裡了。

曹爽盡力削弱司馬懿,而司馬懿的態度卻非常謙卑,任由曹爽擠兌。司馬懿是一個心思很深的人。在司馬懿看來,曹爽奪權對他正是機會。如果說,曹爽不那麼進逼他,可能他的機會反而少。老子謂「將欲歙之,必故張之」,要使你的對方消退下去,先要讓他擴張開來。吹一個氣球,它吹得不夠大的時候,很有彈性,不容易把它弄破。要把它弄破,最好的辦法就是鼓勵吹,氣球太大了,太漂亮了,再吹大,輕輕一捅,「砰」就爆了。讓對方無限膨脹,無限擴大,司馬懿採取了兩種方針。一個是在朝政方面,他保持退讓的狀態,當時何晏、丁謐、畢軌、鄧颺這些人都是曹爽提拔上來的,算是京城中的名士,威風得不得了,個個風度閒雅,談吐動人。何晏是古代重要的哲學家,但這些文採出眾的人,參與到政治中,真行嗎?在司馬懿的鼓勵下,曹爽就不斷地膨脹起來,郭太后被他遷到永安宮去了,得罪了太后,他要付出代價的。

司馬懿平定曹爽亂政是挽救曹魏政權,信守託孤承諾,維護曹芳的皇位,不是單純為了個人集團的權力。首先他放棄權力回家養病的時候,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在朝中都是中級官員,司馬氏集團還是弱小的。此時談不上要建立司馬氏專權,嘉平之變後司馬師兄弟也沒有掌權擔任要職。實際上直到司馬懿集團的主要成員開始受到曹爽的排擠打擊的時候,司馬懿依然是容讓,就象他對孫禮說的,要「忍不可忍」。最初曹爽還只是專權,剝奪眾多豪強貴族的政治地位,剝奪他們的祭祀榮譽。固執發動對蜀國的戰爭等,這些亂政司馬懿都沒有能阻止,表明曹爽已經不尊重司馬懿了,並且後來準備要篡位。

曹爽要篡位也是明顯的,他的衣食和儀式排場幾乎和皇帝相同,皇宮御用尚方器物充斥其家,自行從宮中取曹睿的才人到自己府中,甚至到了偽造詔書,把皇宮的才人五十七人送到鄴城,擅自取用太樂樂器,武庫禁兵。後來還把郭太后遷居冷宮囚禁,派遣親信監視小皇帝,這時唯一對他篡位構成威脅的就只有司馬懿了,他一面派親信去察看司馬懿的動向,一面排擠打擊司馬懿的親屬、親信,都是為了篡位做準備,郭太后、劉放、孫資等過去有權勢的,都相繼被他廢黜了,司馬懿因為早早就回家養病了,所以他受到打擊是最晚。曹爽最後只有把司馬懿集團也瓦解了,稱帝篡位才能開始,孫禮、盧毓等相繼被排擠,矛頭甚至指向司馬懿的親戚杜恕,這是在正始九年底,後來盧毓審理曹爽黨徒,了解到他們謀反篡位準備在三個月內行動,曹爽不是《三國演義》中那個軟弱、窩囊的廢物,他指揮軍隊伐蜀,專權打擊孫禮,也是野心勃勃、專橫跋扈的權貴。

司馬懿所以還有赦免他的念頭,不是因為曹爽沒有要篡位的陰謀證據,主要是不願承擔殺託孤大臣專權的名聲,也了解曹爽的實際是志大才疏,看到曹爽建立的小集團與各主要派系都有矛盾,也沒有百姓擁護他,不會有威脅,而且曹爽的篡位計劃也沒有能實際執行,他也還沒有廢帝自立,在嘉平之變的時候,曹爽也沒有挑起內戰,總算是和平解決了矛盾。司馬懿也曾經發誓不追究曹爽,這樣才表示要赦免他,給他送去糧食。可是從祭祀名單就可以看出,曹爽專權期間得罪的人太多,最終朝議依然處死了他。不要以為司馬懿廢黜曹爽只是他個人要奪權,只是司馬氏和曹氏爭權這麼簡單。參與廢黜曹爽的有司馬懿集團和大多數派系,郭太后、蔣濟、高柔等都是各大派系的代表,朝議也是各派系共同參加,曹操擔任丞相、魏公的權勢比司馬懿這時要大得多,依然要受到朝議的制約,他要恢復肉刑,但是朝議多數人反對,曹操也只能暫時放棄。

司馬懿更是不能不接受朝議,曹爽打擊、壓迫其它派系,最終被他們要求處死,《三國志》曹爽傳中,詳細記載了曹爽亂政,準備篡位,以及朝議將他處死的經過。

相關焦點

  • 司馬懿:平定遼東,奪權曹魏,殺伐果斷,可謂後三國時代第一強人
    他在後三國時期,與蜀漢的丞相諸葛亮相愛相殺,與諸葛亮生前一直鬥法鬥到了諸葛亮逝去,諸葛亮逝去之後,司馬懿就成為了後三國時期的首席軍政界的第一強人。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司馬懿是個什麼樣的人,筆者將結合歷史來闡述分析這個問題。
  • 司馬懿為何能終結三國?
    毫無疑問和曹操一樣,司馬懿在後世的小說中和舞臺上,都是以老奸巨猾、陰險毒辣的反面形象出現的。趁著現在《大軍師司馬懿》電視劇熱播,博雅君也想聊聊這個話題。三國專家方北辰,易中天在百家講壇品三國時曾多次引用他的研究成果。
  • 解讀三國:如果曹丕再活二十年,司馬懿還可不可能奪權?
    由於歷史在時間的長河中不斷的更迭,所以,朝代也在不同的變化著,而朝代的統領人也在不斷變化著。但是,如果真的要說起古代的君主們,那麼最受歡迎的一定就是三國中的三位君主了。這三位君主可以說是留下了不少輝煌的成就。可能真的是因為是血脈傳承的原因,所以,他們的兒子比起他們一點都不弱,尤其我們喜愛的一代霸主曹操的兒子。然而,在他的眾多兒子之中最讓曹操欣慰的人,那可能就是曹丕。
  • 司馬懿劉平兄弟反目,曹丕黑化,《三國機密》開啟神反轉!
    各位好久不見,我們《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今晚繼續更新啦!看了今晚的劇情,可以說是瑟瑟發抖了!
  • 三國 | 《虎嘯龍吟》中的孫禮為何站在司馬懿一邊?
    至於那隻老虎,書中沒有交代,大約是被魏國的千萬熊虎之士射死了罷。可惜曹叡天不假年,沒多久就要升遐了。曹叡臨終之前的布置是立曹真之子,宗室曹爽為大將軍,與司馬懿共同輔政。曹叡對曹爽也算是操碎了心,生怕他能力不足,羽翼不豐,於是將孫禮也召喚到御床前,任命他為大將軍長史,散騎常侍,實際上是給曹爽在軍中找了個靠山。
  • 司馬懿吃三國·珍藏版大全集
    為何最終屬於沉默的司馬懿?  ★《司馬懿吃三國》熱鬧的三國,為何最終屬於沉默的司馬懿?  ★《司馬懿吃三國2》:身在曹營,司馬懿暗通孫、劉。  ★《司馬懿吃三國3》:赤壁暗戰,司馬懿陰了曹操一把。  ★《司馬懿吃三國4》:隱忍二十年,司馬懿野心畢露。  ★《司馬懿吃三國5》:大結局三國歸晉。  ★好看的關於司馬懿的歷史小說,暢銷50萬冊!
  • 《新三國》有多少名場面?曹操的雲長我不能走,司馬懿拍死曹真
    今天說到的《新三國》就是一部典型的「名場面劇」,裡面的名場面簡直多不勝數,而且每一個都非常有意思。然後男的左右為難,女的看到男的這樣馬上又爆發我們以前一起做過XX的事難道你全忘了嗎?回答我!司馬懿一巴掌拍死曹真《新三國》後半段的魏國劇情,主要是講述司馬懿怎麼奪權。
  • 在三國的亂世中,為何司馬懿成為了最大的贏家呢?
    司馬懿為什麼成為了最大的贏家呢?雖然司馬懿所做的是軍師,但是他有梟雄的胸懷和野心,事事小心謹慎,才會讓他的才能充分發揮出來,故而能得天下!司馬懿能夠在三國中脫穎而出,成為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其個人的政治謀略,軍事水平自然是不必多說;不過憑一己之力,或者一個家族的力量就能夠終結一個亂世也是不現實的。司馬懿能夠成功是繼承了曹操建立起的強大北方政權,不論是在經濟、軍事、文化吳國與蜀國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司馬懿最初在曹操哪裡並沒有被重用,司馬懿只是影忍暗中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
  • 郭嘉、司馬懿、諸葛亮誰更厲害?誰才是三國第一軍師?
    郭嘉、司馬懿和諸葛亮三人到底誰才算是三國第一軍師呢?
  • 三國熱劇,司馬懿為何成為主角?
    近期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吸引了眾多「三國迷」,然而這部劇的主角不是曹操、不是諸葛亮,不是劉備,而是司馬懿!說到三國的軍師,傳統視野多局限於蜀、吳,魏營的重筆也多落在曹家,為何《軍師聯盟》聚焦曹家和司馬家族之間的博弈,以司馬懿為三國首席代言人?司馬懿(字仲達)生於179年,小曹操24歲。
  • 三國中到死都沒有出山的兩位頂級謀士,究竟有多厲害?
    三國中有許多謀士,如我們熟知的臥龍、鳳雛、小麒麟、冢虎、鬼才、毒蛇等,其中最頂尖的六個謀士分別是諸葛亮、龐統、姜維(或周瑜)、司馬懿、郭嘉、賈詡。除了這6位高手外,還有陳宮、徐庶、荀彧、荀攸、田豐、許攸、李儒等眾多一流高手。
  • 三國中死得最撲朔迷離的戰將 曹操得力戰將張郃究竟怎麼死的?
    三國中死得最撲朔迷離的戰將 曹操得力戰將張郃究竟怎麼死的?時間:2020-04-01 17:35   來源:歷史百家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國中死得最撲朔迷離的戰將 曹操得力戰將張郃究竟怎麼死的? 在一部三國大歷史中,英雄之死是最讓人扼腕嘆息的。
  • 曹丕臨終前,留了幾個人防備司馬懿,他們為何沒有阻止司馬奪權?
    在臨死之際,曹丕緊急召曹真、陳群,以及司馬懿等三人前來受領遺詔。也就是說,在最初的時候,曹丕是打算讓這三人作為輔政大臣來輔佐曹叡的。而就在這時,徵東大將軍曹休來到曹丕的寢宮前問安。而曹丕得知是曹休後,才臨時把三人變為四人。或許,曹丕的臨時起意,也是為了妥當,鞏固曹氏政權。正言間,內侍奏徵東大將軍曹休入宮問安。曹操對司馬懿防而無大用,曹丕對司馬懿且防且重用。
  • 司馬懿奪權篡位落下千古惡名,他弟弟司馬孚為何受到世人一致讚譽
    在整個三國時代,能與諸葛亮的才幹相提並論的僅有寥寥數人,司馬懿就是其中之一。
  • 三國時期,有幾人能鎮住司馬懿?僅有這六位
    司馬懿是曹操手底下重要謀士之一,為曹操貢獻了很多計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曹操也是非常信任他。但在曹操死後,司馬懿獨攬大權,再到後面更是讓司馬家族直接奪權,建立了西晉王朝。由此可見,在曹操死後,司馬懿是有多麼放飛自我。作為一個手擁大權的謀臣,司馬懿在曹魏的地位無可撼動。
  • 《三國》司馬懿 VS 《軍師聯盟》司馬懿
    在我這兒,司馬懿一直不黑,司馬懿本身沒有做什麼有辱臣節的事情,他和司馬孚差不多,說是一輩子魏臣也差不多。曹丕和曹睿在歷史上真沒對不起司馬懿桓大司馬:對比一下胡玫阿姨拍的《蓋世英雄曹操》,為了突出曹操把劉備醜化成翔,曹操都肉身成聖了。其實這部也有胡玫阿姨的情節,確實曹操不是主人公就有黑點,司馬懿是主人公就完全沒有了。
  • 司馬懿奪權,當時人為何紛紛叫好?
    曹爽一黨歇菜了,而原本「奄奄一息」「命不久矣」的司馬懿則搖身一變,成了帝國最有權力的人。兩年後,司馬懿去世,他的長子司馬師接過權柄。就這樣,在司馬氏父子的經營下,曹魏上下已盡為司馬氏所把持。魏蜀吳三國中,最強的曹魏竟然最先事實上「滅亡」,這真是歷史的滑稽之處。而更弔詭的是,在當時的人們看來,曹魏落得如此境地,那是活該。
  • 三國中笑到最後的家族,司馬家有什麼獨到之處,真相竟然是這樣
    三國戰火紛飛,不管是魏國還是蜀國魏國,每一個國都有一統天下的實力,可最後《三國演義》中的最後一章,三國統歸西晉宣告了三國最終的失敗,魏蜀吳都成為了歷史的悲哀,而在之前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司馬家到底有什麼獨到之處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隱忍的梟雄:我們能從司馬懿身上學到什麼
    了解了這個背景,你就能明白,為何曹操要急著徵辟司馬懿了。   史書記載司馬懿「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4/5 搶班奪權,開啟三國時代倒計時熟悉三國史的人都知道,司馬懿不僅會打這種縮頭烏龜式的防守戰。之前,他曾以雷霆之勢擒獲叛將孟達。後來,他又以圍城的方式擊潰了遼東的公孫淵。這些戰役都堪稱三國史上的經典。
  • 《三國戰紀群雄逐鹿》軍師聯盟 大司馬懿檔案揭秘
    三國是一個能臣名將輩出的年代,既有呂布、關羽、張飛等一騎當千的猛將,也有諸葛亮、司馬懿、周瑜、郭嘉等妙算無雙的軍師。IGS正版動作連擊卡牌手遊《三國戰紀群雄逐鹿》,為玩家集結三國能臣名將。今日,為大家揭秘魏國大軍師司馬懿檔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