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陣地在!他抱著炸藥包與40多個敵人同歸於盡,年僅28歲……

2020-12-23 澎湃新聞

人在陣地在!他抱著炸藥包與40多個敵人同歸於盡,年僅28歲……

2020-10-04 0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烽煙滾滾,戰鼓催徵。

異國他鄉的戰場上,

他用生命踐行豪邁誓言。

巍巍身姿,鐵骨錚錚,

他以血肉之軀,

為戰友開闢前進的道路。

千裡機動,飛彈遊擊,

神秘部隊首創神奇戰法,

擊落「幽靈」戰機。

英雄是國家精神的象徵,英雄是民族不屈的脊梁。戰場上,英雄們用熱血揮灑豪情,用生命書寫壯美。

這支部隊,是我軍第一支以英雄的名字所命名的連隊。在這支部隊的營區裡,寫著這樣三句話,「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楊根思連」的前身,為1933年3月,在福建寧德組織的寧德縣遊擊隊,後改編為閩東獨立師1團2營3連。1934年,中央紅軍主力長徵,國民黨集結重兵,「圍剿」閩東獨立師,閩東紅軍英勇奮戰,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三年遊擊戰爭。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這支部隊先後參加了半塔集保衛戰、決戰黃橋、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等一系列戰役戰鬥,屢建奇功。

說到楊根思,我們都非常熟悉,他犧牲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戰後他被授予志願軍「特級英雄」稱號。

楊根思的本名叫做羊庚璽,參軍的時候因為登記人員聽錯了,所以給他登記成了楊根思,這樣才有了如今我們都非常熟悉的英雄的名字。

1950年抗美援朝戰場上,在一次負責切斷美軍南逃退路的任務中,他身背炸藥包,拉燃導火索後縱身向爬向陣地的敵人衝去,與40個敵人同歸於盡,完成了任務,自己也因此壯烈犧牲,時年28歲。

為了表彰和紀念楊根思烈士,志願軍領導機關授予他「特級英雄」稱號,楊根思生前所在的部隊,被命名為「楊根思連」,這也是我軍第一支以英雄名字命名的部隊,楊根思的家鄉被命名為「根思鄉」。

楊根思用自己的生命踐行了「有我在就有陣地在」的誓言,他的精神也被今天「楊根思連」的戰士們一直傳承。

在連隊半個多世紀的光輝歷程中,英雄傳人始終牢記英雄囑託,踐行「三個不相信」的英雄誓言,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圓滿完成搶險救災、重大演習、海外維和等重大任務。

點擊瀏覽視頻

精彩內容搶先看

更多精彩內容

鎖定CCTV-7國防軍事頻道

《講武堂》

《戰旗獵獵向沙場》之

《勇者無畏》下集

首播時間:周日晚上17:54

重播時間:下周一、周四、周六

上午7:58

猜你喜歡

原標題:《人在陣地在!他抱著炸藥包與40多個敵人同歸於盡,年僅28歲……》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裡面,陳樹生為什麼抱著炸藥包跳下去和敵人同歸於盡
    電影中有一幕讓我至今無法釋懷,就是陳樹生抱著炸藥包和敵人同歸於盡的那個片段。於是,我找遍記載,努力探訪英雄當時的心態。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在10月28日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中,日軍一組十幾人的小分隊潛至四行倉庫樓下,企圖安裝炸藥,進行爆破。
  • 英雄烈士譜|與敵人同歸於盡的爆破大王楊根思
    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為了全人類解放,我們要守住這個陣地。」這是年僅28歲的楊根思,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帶領戰友宣誓的一席話。為了保衛陣地,他毫不畏懼地抱起炸藥與敵人同歸於盡,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展現了共產黨人革命理想高於天的英雄氣概。苦大仇深,參加革命隊伍1922年冬,楊根思出生在江蘇省泰興縣五官鄉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 楊根思: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最美奮鬥者,第一個命名連隊的特級英雄
    父母早亡,八歲的楊根思就成了孤兒,當了放牛娃。12歲時,他跟哥哥一起到上海,在工廠裡做童工,生活十分艱苦。後來工廠倒閉,楊根思又回了老家。 1944年2月(22歲),楊根思加入新四軍,成為老一團一營3連3排9班的一名戰士。2月22日,在第一次作戰中,楊根思手持一根長矛,國民黨守軍潰逃時,與敵人搏鬥。他用長矛插入敵人胸膛,繳獲了自己參軍後的第一桿槍。
  • 《八佰》中陳樹生抱著手榴彈和敵人同歸於盡,可信度到底有多少
    ,和敵人同歸於盡,不過當時提到士兵叫石先達。後來李春林、萬振英兩位老兵的回憶錄中,說是鬼子在牆角挖坑埋設炸藥地雷,班長陳樹生身捆炸藥衝進敵群,和日軍同歸於盡。這兩個說法的人名和細節雖然不同,不過都提到了有戰士用手榴彈和日軍同歸於盡,似乎當時確有其事。
  • 抗美援朝英雄楊根思一人用5公斤炸藥包與40美軍同歸...
    之後準備要拉響炸藥包扔進國民黨剩餘的一個圓形大碉堡時,聽到碉堡裡面的國民黨守軍亂糟糟的吵架,有的說「要投降」,有的說「不要投降」。這時候,楊根思當機立斷地飛閃靠近此處碉堡,並迅速飛起一腳踢開碉堡門,高舉著炸藥包大喊「繳槍不殺,誰敢頑抗,統統報銷」。這時候,碉堡裡的整個排的國民黨守軍全被楊根思的英勇無畏嚇破了膽,一個個乖乖地爬出來繳械投降。戰後,楊根思被評為「華東一級人民英雄」稱號。
  • 他25歲,為了使命,冰凍三尺挖溝築城,最後用炸藥與敵人同歸於盡
    當時伍先華只有15歲,懵懵懂懂的年齡,卻在國民黨隊伍裡面受盡了屈辱和折磨。他想逃離,他想出人頭地!1949年,伍先華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他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次年,又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0年7月10日,抗美援朝運動開始。10月人民志願軍紛紛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 電影《八佰》中為什麼要跳樓炸敵人,不直接丟炸藥下去?
    電影《八佰》上映了,非常火爆,並且讓所有人都淚目,其中有個細節更是讓人感慨,我們來看看是什麼。,並且他還抱著炸彈,與敵人同歸於盡了。並且,這種人跳下去抱著炸彈,與敵人同歸於盡,是一種藝術烘託並且我們的戰士在以前的實際戰爭中,是有抱著炸藥與敵人同歸於盡的例子的,比如董存瑞等。
  • 他連續打退了美王牌師的8次猛烈進攻
    一開始美軍就用猛烈的炮火將我軍大部工事摧毀,他帶領全排迅速搶修工事。「連長,敵人越來越近了,咱們開火吧?」「不要著急,要節約子彈,等靠近了再打!」50米、40米、30米、20米……敵人越爬越近。「狠狠地打!」楊根思突然下令,我軍戰士一起開火,敵人倒下一大片,第一次進攻迅速被打退。
  • 他拉響炸藥包與日軍同歸於盡,犧牲前給老母親送去20塊錢生活費
    6月6日,日一個小隊突入到黃土坡山口,攻下了高莊村陣地。37師第3團團長齊國遠立即調來1個營攻打盤踞在高莊村的日軍,想要拔除這個據點。日軍負隅頑抗,圍攻3晝夜後,雙方互有傷亡,陣地卻依然沒有攻下來。
  • 「八百壯士」的背後,管虎犯了5個歷史錯誤
    有些人認為這部電影就好像一個拼貼的電影,看似完整,其實內部稀碎。 這部電影主要節取全面抗戰的開始,四行倉庫保衛戰這一個歷史事件。 或許很多人並不清楚知道,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結束,也標誌一個重大戰役結束-----淞滬會戰。 影片主要講述淞滬會戰中,為了掩蓋五十萬國軍西撤,一支隊伍奉命死守傷害最後的陣地---四行倉庫。 這些隊伍與日軍血戰4天,吸引不少中外媒體關注。
  • 「八百壯士」的背後,管虎犯了5個歷史錯誤
    或許很多人並不清楚知道,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結束,也標誌一個重大戰役結束-----淞滬會戰。 影片主要講述淞滬會戰中,為了掩蓋五十萬國軍西撤,一支隊伍奉命死守傷害最後的陣地---四行倉庫。 這些隊伍與日軍血戰4天,吸引不少中外媒體關注。而為了壯聲勢,這支四百餘人的孤軍也對外稱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
  • 電影🎬《八佰》的導演管虎犯了5個歷史錯誤!
    第二,綁著炸藥包跳下去的只有一個人電影裡有一場情節令人觸目,一群士兵綁著各種炸藥包,跳樓與敵人進行「自殺式襲擊」。但事實上,歷史上綁著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只有一個人,他叫陳樹生。他是湖北利川人,1934年參與國民革命軍第88師,在1937年10月28日四行倉庫保衛戰中,日軍有一支十幾人的小分隊潛伏四行倉庫樓下,安裝炸藥,企圖爆破。
  • 《血戰長津湖》大猜想:把陣地交給楊根思!
    鄧超深入敵後,鐵血《集結號》!馮導此前的兩部軍事影片中,《集結號》裡張涵予飾演的穀子地和鄧超飾演的志願軍軍官,也曾在朝鮮戰場大顯身手,他們所在的偵察小分隊,奮不顧身深入敵後,精確引導我軍炮兵炸斷敵方大橋,為橫城反擊戰立下奇功,殺得美國鬼子和南韓偽軍大敗虧輸,真正讓大家了解到,所謂牛逼哄哄的「太陽的後裔」其上輩李承晚之流,是怎樣的一副嘴臉和德行,薩德勾結來勾結去,又有它斯密達個渣用!
  • 奇襲60陣地:講述了爆破小組對敵人的60號陣地,進行爆破的故事!
    《奇襲60陣地》是一部獨具特色的澳大利亞戰爭片,取材自真實戰爭故事,講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協約國的隧道爆破小組排除險境,在敵人駐守的60號陣地之下埋設數噸炸藥,並最終爆破成功的故事。由傑瑞米·西姆斯執導,傑奎琳·麥根斯、傑拉德·勒帕斯基等人主演。
  • 《八佰》為什麼跳樓炸敵人,能直接扔炸彈下去嗎
    電影《八佰》上映了,非常火爆,並且讓所有人都淚目,其中有個細節更是讓人感慨,我們來看看是什麼。其中就是陳樹生為了炸開鬼子,直接從樓上跳了下去,用自己的身體砸開了敵人的鐵板,並且他還抱著炸彈,與敵人同歸於盡了。那麼為何陳樹生為何要跳下去呢?
  • 老兵回憶上甘嶺戰役:範弗裡特彈藥狂轟濫炸,志願軍怎麼堅守陣地
    志願軍利用597.9高地周圍的大小山頭構築了12個陣地,年僅19歲的胡修道就在其中,他和班長李鋒、新戰士滕土生負責堅守3號陣地。因為是他第一次作戰,內心難免有些波瀾,當敵人第一次發起進攻,緊握爆破筒的手此時已滲出了汗水。眼看著敵人越來越近,班長李鋒一聲大喝、等什麼還不給我扔,胡修道連忙一個勁地往敵群中扔手榴彈、手雷、爆破筒……「不知過了多久覺得有人在拉我手,定下神來原來是班長。
  • 16歲活捉敵中將,17歲端掉敵指揮部,20歲獨自守陣地敵人寸步難行
    新中國成立後,在四百萬大軍中,只選出了307名戰鬥英雄,而在這300多人中,獲得「特等戰鬥英雄」稱號的,也只有78人,而張國福是這78名英雄中的精英成員,得到這個榮譽稱號時,他才1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