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歷史特約作者:中原路)
楊根思: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最美奮鬥者,第一個命名連隊的特級英雄
楊根思,1922年11月6日出生在江蘇省泰興縣羊貨郎店的一戶貧苦人家。父母早亡,八歲的楊根思就成了孤兒,當了放牛娃。12歲時,他跟哥哥一起到上海,在工廠裡做童工,生活十分艱苦。後來工廠倒閉,楊根思又回了老家。
1944年2月(22歲),楊根思加入新四軍,成為老一團一營3連3排9班的一名戰士。2月22日,在第一次作戰中,楊根思手持一根長矛,國民黨守軍潰逃時,與敵人搏鬥。他用長矛插入敵人胸膛,繳獲了自己參軍後的第一桿槍。
1945年6月(23歲),新四軍在浙西與國民黨軍隊展開激戰。在一場戰鬥中,楊根思奮勇當先,用兩枚手榴彈炸掉敵人重機槍扼守的哨口,被評為團戰鬥模範。11月,楊根思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6年,在攻打泰安天主教堂的戰鬥中,楊根思的臉被子彈擊中,血肉模糊,只能連眼睛一塊兒包紮上。蒙著眼睛的楊根思,仍然要求參戰,在班長的指揮下,他扔出去2顆手榴彈,攻下了全城的制高點——天主堂。
這場戰鬥後,楊根思首次獲得「戰鬥英雄」的稱號。
同年10月,在魯南郭裡集戰鬥中,楊根思不怕危險,冒著國民黨軍嚴密火力封鎖,連續三次運送拉雷。由於拉雷受潮,第一次和第二次均未成功爆炸,楊根思冒死第三次運送。最終三次拉雷一起爆炸,炸毀敵人的碉堡。楊根思因此獲得了「爆破大王」的稱號。
1947年1月,在魯南齊村戰鬥中,楊根思連續爆破敵人碉堡群,炸毀敵旅部核心工事,使得部隊迅速全殲了齊村守敵。他機智勇敢,俘虜守敵一個排,立大功一次,被評為「華東一級戰鬥英雄」。
1948年底,在淮海戰役中,他奉命率一個加強排攻擊敵軍,機智地摧毀了一組暗堡群,殲敵一個排,被評為「華東三級人民英雄」稱號。
1949年,新中國成立。1950年9月,楊根思作為代表參加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與800多名戰鬥英雄和勞動模範一道,受到毛澤東和朱德的親切接見。當他返回部隊浙江駐地時,部隊已奔赴朝鮮戰場,他和戰友一路追趕,在山東追上大部隊,跨過鴨綠江。
這時,韓戰正如火如荼。志願軍打完第一次戰役後,美軍發起「總攻勢」,向鴨綠江全線推進,期望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麥克阿瑟以第8軍在西、第10軍在東,對志願軍發起了鉗型攻勢。
1950年11月25日,楊根思奉命率部開往東線長津湖地區。11月28日,楊根思接到命令率3排,負責堅守長津郡下碣隅裡外圍1071.1高地東南屏障的小高嶺。
11月29日,戰鬥打響,持續了一天一夜,楊根思率領全排接連擊退了美軍8次進攻!全排戰士全部陣亡,楊根思也負傷在身,彈藥也幾乎用盡。美軍又發起了第9次進攻,40多人爬上了陣地。楊根思抱起一個五公斤的炸藥包,衝入敵群,同歸於盡。
楊根思用自己年僅28歲的年輕生命,完成了切斷敵人退路的阻擊任務,用生命保住了陣地。
1952年5月9日,志願軍為楊根思追記特等功,並追授「特級英雄」稱號,並將他生前所在連命名為「楊根思連」。
這是我軍第一支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連隊。
1953年6月25日,朝鮮追授他為「朝鮮共和國英雄」。1964年,以楊根思為原型的電影《英雄兒女》播出,感動了全國人民。
2009年,楊根思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2019年,楊根思被評選為「最美奮鬥者」 。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800篇作品,營員「中原路」的第5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