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連隊話英雄

2021-01-15 鐵肩重拳

渤海灣畔,遼東腹地。一支英雄的紅色連隊——某合成旅「紅九連」正在這裡野外駐訓。夜幕下,連隊「平型關大戰突擊連」戰旗迎風飄揚,莊嚴不語,卻又仿佛在訴說著那壯烈的英雄故事。



一天,觀看《新聞聯播》後,連隊照常開展「開心一刻鐘」新聞述評活動,他們結合連隊光榮戰史,拉開了「與時空對話、向英雄致敬」大討論的序幕。



一場場血腥的戰鬥、一面面斑駁的錦旗、一件件老舊的實物……電視螢屏上,連隊的戰鬥歷程、英雄人物和歷史榮譽被一一呈現出來,讓全連官兵既面色凝重又熱血沸騰。



剛分到連隊的新學員排長慄新朝,學習了連隊光榮戰史後深受激勵,主持人開場白剛落音,他就第一個站起來說道:有「猛子」之稱的老連長曾賢生在平型關大戰中,一人就刺死10多個鬼子,身負重傷後與敵人同歸於盡。


「下面,請允許我這個連隊新人,向老連長行一個軍禮,表達緬懷。」說罷,慄新朝轉身向著連隊「移動榮譽牆」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從延安革命老區吳起縣入伍的列兵劉鑫,從小就深受紅色基因感染,來到連隊後藏於內心的家國情懷愈加濃烈,他在發言中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抗戰英雄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緬懷先烈,銘記英雄,也是在銘記歷史。」去年,連隊士官支委吳繼星來到山西省靈丘縣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和戰鬥舊址,了解連隊英雄先輩的光輝抗戰足跡,帶回珍貴資料供官兵學習,幫助大家解讀抗戰精神,感悟使命擔當。



前不久,在旅裡組織新裝備比武中,下士盧棟鵬奪得車長專業冠軍。討論中,他感慨萬千:「只有精武強能,才能挑起歷史交給我們的重擔,更是對英雄最好的告慰。」



「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沒有鮮血與生命的付出,就沒有現在的和平與繁榮,我們不是開拓者,但是一定要做守護者,捍衛祖國、守衛和平。」指導員劉天成的總結引起官兵強烈共鳴。



一次討論帶來一次靈魂的升華。官兵們講英雄故事、談體會認識、話使命擔當,積蓄前行力量。大家紛紛表示,要銘記歷史、珍視和平,在偉大的強軍興軍徵程中續寫輝煌,為建設世界一流的人民軍隊貢獻力量。

鐵肩重拳權威發布,轉載請註明來源!


主 管 | 陸軍第七十九集團軍政治工作部

主 辦 | 政治工作部宣傳處

來 源 | 鐵肩重拳(ID:tjzq79)

刊  | 第 45 


責編:姜萬裡

編輯:滕   健   趙憲章

電話:0331-633289(軍)

          0419-3933289(地)

相關焦點

  • 英雄連隊踐行英雄宣言
    志願軍總部追授楊根思「特級英雄」稱號,命名楊根思所在連隊為「楊根思連」。 英雄遠去,精神永存。70年前,楊根思喊出了「三個不相信」的英雄宣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70年來,英雄宣言血脈相傳,成為激勵官兵奮發有為的強大動力。」
  • 英雄的連隊英雄的兵
    武警上海總隊執勤二支隊七中隊官兵牢記光榮隊史、厚植紅色基因,在強軍興軍徵程中爭當英雄傳人——英雄的連隊英雄的兵「在零下40攝氏度的極寒天氣下,志願軍將士被活活凍成冰雕,犧牲時仍然緊握鋼槍,保持戰鬥姿態……」日前,上海總隊執勤二支隊七中隊官兵走進抗美援朝紀念館,現場聆聽赴朝參戰志願軍老兵朱俊賢講述震撼人心的戰鬥故事
  • 英雄連隊踐行英雄宣言——記第83集團軍某合成旅「楊根思連」
    新華社鄭州11月4日電題:英雄連隊踐行英雄宣言——記第83集團軍某合成旅「楊根思連」新華社記者劉小紅駕駛步戰車馳騁「戰場」展開戰鬥進攻,裝甲步兵協同實彈射擊,「敵」多個目標被摧毀,曾擔任國慶70周年閱兵戰旗方隊擎旗手的中士付東旭
  • 「大渡河連」:不敢當先鋒打頭陣,就不配做英雄連隊的兵
    最近這5年,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我也從一名邊防排長成長為一名紅軍連隊的指導員。記得報到當天,連長組織呼點「17勇士」名單,那一聲聲震撼人心的答「到」聲,讓我仿佛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歡慶黨的十九大」特刊——
  • 傳承發揚「硬骨頭精神」的英雄連隊
    今年年初以來,人民陸軍一支英雄連隊再次走進千千萬萬人的視野。習主席給連隊全體官兵回信,勉勵他們牢記強軍目標,傳承紅色基因,苦練打贏本領,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把連隊建設得更加堅強。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連隊「時代楷模」稱號,號召全社會向他們學習。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表彰該連為「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 英雄事跡激勵他不斷奮進 一一記英雄連隊成長起來的優秀戰士李世全
    李世全軍裝照英雄事跡激勵他不斷奮進一一記英雄連隊成長起來的優秀戰士李世全
  • 這裡有一份來自英雄連隊的新年祝福,請查收!
    這是一支光榮的英雄連隊,在戰爭年代,南徵北戰,從松花江畔到武陵山下,從貴州邊境到朝鮮臨窪東岸。參加大小戰鬥100餘次,殲敵1000餘人,俘敵1500餘人,繳獲各種武器800多支。湧現出了王學斌、肖明勇、張紅文等英模人物。進入和平年代,該連榮立集體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該連即為第76集團軍某合成旅裝步五連。74載風雨兼程,今日的王學斌連傳承紅色基因,在強軍上闊步前行。
  • 【走進抗日烽火中的英雄連隊】英勇善戰偵察連:繼承先烈遺志 苦練...
    組建於1933年的第77集團軍某旅「英勇善戰偵察連」,先後參加大小戰鬥500多次,是一支戰功赫赫的英雄連隊。今天,連隊官兵再一次集合在戰旗下,重溫那段氣壯山河的歷史,汲取蓬勃奮進的偉大力量。 聆聽歷史故事,傳唱英雄戰歌。
  • 這是一支從戰火中走出來的的英雄連隊
    陸軍第75集團軍某旅鋼八連是一支從戰火中走出來的的英雄連隊,70多年來一代代八連官兵傳承「作戰勇猛,能攻善守」的英雄精神,在改革轉型的徵途上奮勇向前,讓鋼鐵意志在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穿插敵後,直搗縱深(資料圖)官兵堅守陣地,打退敵人九次反撲(資料圖)「鋼八連 鐵英雄」榮譽稱號(資料圖)英雄連隊的光輝戰績是戰爭中血與火礪練的結晶,1947年2月,三保臨江戰鬥中,八連奉命擔任攻打柞樹林任務,官兵們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在短短幾小時內一舉攻佔柞樹林
  • 楊根思: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最美奮鬥者,第一個命名連隊的特級英雄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中原路) 楊根思: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最美奮鬥者,第一個命名連隊的特級英雄 這場戰鬥後,楊根思首次獲得「戰鬥英雄」的稱號。
  • 《戰火熔爐》以連隊視角呈現抗美援朝英雄群像,導演董哲這樣說
    《戰火熔爐》塑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四連」這樣一個英雄團體,呈現了一批英雄群像。抗美援朝出國作戰是新中國面臨的一次嚴峻考驗,董哲認為,志願軍當時最大的優勢,就是相對敵人更先進的組織形式和更積極的精神面貌。「我們的戰士知道自己為何而戰,在最艱難的環境下不會輕言放棄。他們有著最堅定的信念、最強大的組織力和執行力。」
  • 視頻|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英雄連隊篇①
    武警濟南支隊某部是一支從戰火硝煙中走出的英雄連隊,其前身是1937年組建的清苑農民抗日武裝,曾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立下赫赫戰功,有著「鋼鐵四連」的光榮稱號,先後1次榮立集體一等功,2次榮立集體二等功,8次榮立集體三等功。
  • 致敬抗美援朝英雄|「英雄老兵」陳運時 連隊裡的第一「神槍手」
    編者按:今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為了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大眾網聯合青島退役軍人事務局策劃推出《致敬抗美援朝英雄》系列報導,精選了一批駐青榮立二等功以上抗戰老兵,通過講述他們的英雄事跡,向抗美援朝英雄致敬。
  • 英雄連隊的生活記憶憂新 一紀念珍寶島自衛反擊戰49周年探友記
    「人生能有一段當兵的閱歷難得,能在英雄連隊成長更是一種自豪,我們永遠珍惜那段難以忘卻的歲月」。
  • 志願軍鐵血連隊:120人阻擊2000美軍6小時,英雄事跡感動幾代國人
    只不過,這場戰鬥因為魏巍的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而紅遍全國,志願軍連隊的英雄事跡感動了幾代國人。松骨峰位於朝鮮北部价川以南,龍源裡北邊1公裡的地方,是軍隅裡地區通向平壤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等到志願軍大部隊集中優勢兵力向美軍展開絕地反擊後,美軍就沿著公路經過松骨峰向南撤退。
  • 一級戰鬥英雄於喜田,迷路後帶著連隊攻下11個山頭,打到剩7個人
    抗美援朝中我志願軍湧現出了無數的英雄,今天要說說的就是被評為一級戰鬥英雄的於喜田。到底有多傳奇呢?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由於情報有誤,攻錯了敵軍陣地。結果一路猛衝見到山頭就拿的傳奇故事。於喜田是山東棲霞人,剛入伍的時候是1945年7月。
  • 援越抗美戰爭中的英雄連隊——克夫火車站搶修保衛戰紀實
    14連連長接令任務後,立即將連隊分為兩班作業,不間斷地輪流突擊搶修。但是,十四連官兵沒有被嚇倒,更沒有退縮,仍然堅如磐石,不怕險阻,不怕犧牲,和兄弟連隊一次又一次戰勝敵機狂轟爛炸,勝利完成克夫火車站搶修保衛戰。使美軍「滾雷行動」以失敗而告終。經克夫火車站的大批糧食、武器等戰略物資源源不斷從四面八方運到這裡編組轉運到越南南方各戰區,為解放越南南方提供了雄厚的物資保障。
  • 走進「中元山英雄連」——一封寫給未來的信
    昔日英雄的雕塑,如今佇立在陸軍某海防旅「中元山英雄連」連史館門口。他們就在這裡,守望著連隊的榮譽,守望著一代又一代官兵。 抗美援朝戰場的炮火硝煙,在老兵許輔志88載人生中,只佔據了很小一部分。但是,「中元山英雄連」的印記,永遠烙在了他的身上。 7月初,「中元山英雄連」現任指導員陳振宇在網際網路上搜索連隊歷史。
  • 一個英雄連隊的「歷史情景劇」,他們這樣續寫未來「劇本」
    走進「大嶝島戰鬥模範連」——一個連隊的「歷史情景劇」■解放軍報記者 楊 悅 通訊員從上世紀走來,二中隊的情景劇列表沿著老連隊足跡一路更新。歷史風雲的舞臺上,他們留下的每一個重要足印,都被編撰成劇目,成為連隊發展的真實寫照。舞臺之上,一場場「歷史情景劇」精彩紛呈;舞臺之下,這支隊伍也走過了幾十年的風雨歷程。對於「大嶝島戰鬥模範連」每一名官兵而言,他們既是情景劇的表演者,也是「大嶝島戰鬥模範連」歷史的締造者。
  • 紅毯鋪地,迎接「盤腸大戰英雄」後人
    素有「盤腸大戰英雄」稱號的羅連成是羅元明的父親,羅林熾的爺爺。1952年9月,羅連成隨部隊開赴抗美援朝前線。由於作戰英勇,連隊任命他為三班班長。1953年5月,羅連成所在連隊接受了反擊三八線下勿閒北山敵軍的任務,羅連成代表全班請戰擔任突擊班。戰鬥中,在接連炸掉敵人兩個碉堡後,羅連成不幸被側面射來的子彈打穿了小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