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長津湖,痛擊「北極熊」。武警上海總隊執勤二支隊七中隊官兵牢記光榮隊史、厚植紅色基因,在強軍興軍徵程中爭當英雄傳人——
英雄的連隊英雄的兵
「在零下40攝氏度的極寒天氣下,志願軍將士被活活凍成冰雕,犧牲時仍然緊握鋼槍,保持戰鬥姿態……」日前,上海總隊執勤二支隊七中隊官兵走進抗美援朝紀念館,現場聆聽赴朝參戰志願軍老兵朱俊賢講述震撼人心的戰鬥故事。這位耄耋老人曾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3軍69師207團通信連擔任衛生員,因表現突出榮獲軍功章。
「英雄的連隊,打出了中國軍隊的軍威!」當得知七中隊前身是參加過長津湖戰役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7軍238團1營機炮連時,朱俊賢難掩內心的激動,向在場的官兵豎起大拇指,「你們的先輩當年全殲了美國陸軍最精銳的『北極熊團』!」
看著老人激動的神情,官兵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指導員舒洋告訴老人,支隊「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開展得如火如荼,「黨史軍史天天學」「隊史故事人人講」等活動深入人心。中隊通過查閱文獻、走訪老兵、搜集史料等形式,深挖紅色資源富礦,追尋歷史塵封印跡。官兵對隊史如數家珍,自覺把對革命先輩的崇敬之情轉化為練兵備戰的高昂鬥志。
「大家請看,這裡真實還原了當年的坑道作戰情況。」透過坑道內昏黃的燈光,官兵看到了當年志願軍宿營地和物資給養點的環境。朱俊賢介紹,面對敵人猛烈的炮火攻擊,志願軍將士沒有被嚇倒,反而越戰越勇、越戰越強,和敵人打起了「地下遊擊戰」。
上等兵楊鑫聽後備受鼓舞,他從革命先輩的事跡中認識到,沒有什麼困難是克服不了的、沒有什麼難關是邁不過去的。過去,5公裡武裝越野課目一直是楊鑫的弱項,無論怎麼練成績都不見起色,讓他有些灰心喪氣。聽完朱俊賢老人的講述後,他當場向班長保證,一定要實現自我突破,爭做訓練標兵。
紀念館二樓展廳掛著一面旗幟,「楊根思連」四個大字鮮豔奪目。「軍人就要不怕犧牲、勇於衝鋒!」朱俊賢將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用生命換取陣地安全的戰鬥故事娓娓道來,引發了排長成竹的強烈共鳴。他感慨道,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無數白衣戰士披掛上陣,上演「最美逆行」,這就是對先輩精神的一種傳承。
歲月因銘記而永恆,精神因傳承而不滅。走出紀念館,座座豐碑林立,朱俊賢介紹,碑上刻印著全部上海籍志願軍將士的姓名,其中大部分人長眠於異國他鄉。憶及戰友,回想起戰火紛飛的歲月,老人的淚水奪眶而出,令在場的官兵無不動容。他們人人手捧白菊,緩緩行至碑前,躬身敬獻、駐足凝思。
「碑上刻的不是一個個冷冰冰的名字,而是一個個鮮活跳動的生命!」看著70年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將士名錄,支隊政治工作部主任張軍捷深受觸動,「他們將最美好的青春獻給了祖國和人民,值得每名官兵銘記於心。我們一定要繼承先輩遺志、高擎紅色火炬,繼續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來源:人民武警報
作者:馮來來、戴汝迅
圖片:胡思江
可能還喜歡
1、智慧文化為新時代軍營插上「數字翅膀」
2、讓消費扶貧託起「穩穩的幸福」!
3、金秋十月,繼往開來!精彩盡在《中國武警》!
4、原創軍歌《軍號軍令》,唱出令敵膽寒的力量!
5、今日霜降丨一組海報,帶你走進秋末練兵場
本信息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監製:劉鳳橋、鄒零
執行監製:張金嶺
主編:關樹聲、王文
值班編輯:溫東琪
郵箱:wjxinmeit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