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70年盤點14:江蘇
作者:相忘於江湖
第二次戰役,38軍成為「萬歲軍」,20軍同樣打出了神一級的表現。
38軍和20軍一個在西線穿插分割斷敵退路,一個在東線埋伏阻擊陸戰1師。一個是38軍112師335團1營3連,一個是20軍58師172團1營3連。
前者打出了一個「松骨峰特功3連」,後者打出了一個小高嶺「楊根思連」。抗美援朝期間,特級和一級戰鬥英雄,20軍比38軍多出10倍,可見長津湖更加慘烈。
志願軍第一個「特等功臣」和「特級戰鬥英雄」,是來自江蘇的楊根思。
一、兩大轉折點:長津湖與上甘嶺
志願軍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對抗世界第一軍事強國,靠的是大無畏的意志和不怕死的精神。長津湖、上甘嶺是最慘烈的兩大戰鬥,從一定意義上說,甚至超過了「萬歲軍」的松骨峰阻擊戰。
抗美援朝一共有51位一級戰鬥英雄,大半出現在參加第二次戰役長津湖之戰的20軍、27軍、26軍,以及參加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的15軍和12軍。
抗美援朝兩位特級英雄,第一個是長津湖楊根思,第二個是上甘嶺黃繼光。
20軍有11位戰鬥英雄,特級英雄楊根思,一級英雄卜廣德、於泮宮、毛張苗、孫振祿、餘新發、沈樹根、周厚剛、魏玉德,一級模範王興紀、張益仁。
26軍有6位,一級英雄王德明、王兆才、劉慶亮、陳德忠、秦建彬、雷寶森。27軍有5位,一級英雄於喜田、孔慶三、高景灝、譚炳雲,以及一級模範孫鳳鉅。
冰血長津湖
15軍有5位戰鬥英雄,特級英雄黃繼光,一級英雄孫佔元、邱少雲、柴雲振、崔建國。12軍也有4位,一級英雄伍先華、楊春增、胡修道、黃家富。
兩次戰役參戰部隊,湧現31位特級戰鬥英雄、一級戰鬥英雄和一級模範,佔志願軍全部特級戰鬥英雄、一級戰鬥英雄、一級模範總數57人的54.4%,超過一半。
上甘嶺戰役
二、江蘇元素,抗美援朝的超級正能量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這三個「不相信」,已成為人民軍隊戰無不勝的鐵血精神。志願軍九兵團20軍58師172團1營3連連長楊根思,就是踐行「三個不相信」的傑出代表。這位戰鬥英雄,來自江蘇泰州泰興市楊貨郎店。
楊根思烈士碑
楊根思,原名羊庚璽,參軍時登記人員聽錯寫成了楊根思。任華野1縱1師排長,多次榮立戰功,被評為華東一級戰鬥英雄,爆破英雄、全國戰鬥英雄等稱號。
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戰役,20軍58師172團1營3連連長楊根思,率領3排堅守長津郡下碣隅裡1071.1高地東南小高嶺,切斷美軍南逃退路配合主力殲敵。
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楊根思帶領全排阻攔美「王牌」軍陸戰1師,擊退美軍8次進攻,全排損失殆盡。最後抱起炸藥包跳入敵群,與40多個美軍同歸於盡。
1952年,志司為楊根思追記特等功,追授「特級英雄」稱號,生前所在連命名為「楊根思連」。1953年6月25日,朝方追授英雄稱號,該榮譽包括彭總,一共只有12人。同時朝方還授予楊根思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
楊根思
三、二級戰鬥英雄成為「保護對象」
長津湖戰役過後,20軍59師177團2營副營長周文江被緊急調回師部。
周文江,1924年出生於江蘇姜堰。1944年3月入伍,抗日戰爭期間參加過巡都、三剁河、興化、如皋等戰鬥。解放戰爭,更是有名的「爆破大王」。
在淮海戰役,周文江率19人俘虜敵軍450人,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解放戰爭期間,先後榮立一等功5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多次。
1950年,周文江與楊根思、陳寶富、毛杏表4個人,代表20軍參加了全國戰鬥英雄大會。入朝參戰後,楊根思與敵人同歸於盡,60師179團2營副營長毛杏表在11月28日的乾磁開戰鬥中遭到敵機轟炸犧牲,59師第177團參謀長陳寶富重傷被送回國。
為了保留一個全國戰鬥英雄,周文江被從前線緊急調回,成為重點保護對象。
周文江
四、漣水英雄血灑「劍強嶺」
薛劍強,1922年出生於江蘇漣水,1940年參加革命,歷任漣水縣縣大隊指導員、營長、團長。1944年4月,高楊戰鬥,薛劍強帶領連隊打援,當新安鎮、丁頭莊等據點出動600餘人增援時,遭到薛劍強和友軍伏擊,薛劍強主動出擊打垮了敵軍。
1951年1月3日,第三次戰役進軍漢城的戰鬥中,116師參謀長薛劍強與347團團長李剛,在釜谷裡圍殲英軍29旅皇家來復槍團「1個連隊」,戰鬥打響後才發現是「1個聯隊」。我軍開始俘虜了200多人,但是在英軍瘋狂反撲下,347團傷亡也很大。
薛劍強在樹下用望遠鏡觀察敵情時,被爆炸的彈片擊中頭部,壯烈犧牲,年僅30歲。116師師長汪洋聽聞噩耗,痛心不已。為了紀念他,釜谷裡山改名為「劍強嶺」。
薛劍強與妻子張紫曈
五、魏玉德不當影劇院經理,志願回鄉
魏玉德,江蘇沭陽人,20軍266團2營6連副排長。
1950年11月28日,266團攻擊社倉裡的戰鬥中,遭到美3師加強團的強力反擊。魏玉德帶二班作為突擊組,負責炸毀地堡的火力,為大部隊開闢前進的道路。
第五次戰役,魏玉德調到180團8連1排當排長。
1951年4月21日凌晨,魏玉德帶領4個班進攻上海峰北5個山頭。敵人有2個連,在魏玉德指揮下加強排一個個打掉敵人地堡,1小時就佔領了5個山頭。
此戰,消滅敵人20多人俘敵7人,繳獲重機槍3挺,六〇炮2門,無後坐力炮1門,以及許多槍枝,排長魏玉德的英勇果敢和巧妙指揮,是戰鬥成功的重要因素。
抗美援朝戰爭,魏玉德兩次立一等功,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所帶的排榮立集體一等功一次,集體二等功一次。戰爭結束後,組織上本來安排魏玉德擔任縣影劇院的經理,但他忘不了在農村的窮苦鄉親,要求復員回老家,與鄉親一起務農搞合作化。
魏玉德
魏玉德回到家鄉沭陽一直在基層勤奮工作,後來還擔任了縣委委員。1991年,71歲的魏玉德去世,讓他寬慰的是,願望終於成為現實,鄉親們翻身過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