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回鄉什麼樣?他僱保鏢防鄉親,她回鄉耍大牌,他家被鄉親砸

2020-09-13 宅家自娛眾樂

明星回鄉什麼樣?他僱保鏢防鄉親,她回鄉耍大牌,他家被鄉親砸。

現在臨近年終歲末,很多人都有思鄉之情,其實明星一樣,無論成多大的名,但因父母或者長輩都在農村,也是每逢佳節倍思親,不過他們走的是時候是窮娃娃,現在功成名就了,回鄉探親又會有什麼變化呢?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1、沈夢辰

沈夢辰作為當紅主持人,在娛樂圈也是小有名氣,她本人又那種開朗,喜歡搞怪的女孩子,因此回到家鄉也是選擇邊搞怪,邊乾乾農活接接地氣,不過她卻因這兩張照片,被網友吐槽慘了,網友紛紛表示這是擺拍的,難逃炒作之嫌。

2、勒東

勒東平時都是一臉嚴肅成熟,更是被網友稱為「老幹部」,但是返鄉以後,卻變一個普通人,會回家吃吃路邊攤,而且被曝光還是一個老煙槍了,據說還是一個麻將老手,跟親戚朋友在一起,也是沒有一點明星的架子。

3、高圓圓

高圓圓一直大家公認的「女神」,不過她卻是不高冷接地氣的「女神」,成名以後高圓圓經常回鄉祭祖,只是現在身邊多了老公趙又延,兩人回鄉後也是,沒有一點明星架子,還不忘跟鄉親們一起合照,而且時不時還撒把狗糧。

4、陳小春

大家都以為陳小春是香港人,但其實他是廣東惠陽人,他在香港成名後,一直想把父親也接過去,但是父親不喜歡香港,於是他就買地,在惠陽給父親建了一棟豪宅,還將弟妹都送出國留學,家中的親戚更是能幫就幫。可見陳小春是極為重視親情的人。

5、趙麗穎

趙麗穎現在是正當紅的小花旦,而她家鄉是廊坊農村,樸素善良的她,成名後還想著家鄉,還為家鄉修了一條路,而她回到家鄉更是很接地氣,幹起農活來依舊非常熟練,當然也也有可愛的一面,玩起泥巴來一點也不嫌髒。

6、嶽雲鵬

嶽雲鵬也是貧苦出身,闖蕩北京時幹過餐廳服務員,還被人欺負,但幸運的是獲得郭德綱的提攜,一躍成為德雲一哥,據說去年收入3000多萬,僅次於郭德綱,比于謙賺的還多,不過金錢並沒有讓他迷失自己,反而不改原本的樸實。

因為母親與幾位姐姐在農村,嶽雲鵬可謂是經常返鄉的一員,回家幹起農活來依舊非常嫻熟,賺到錢以後,更是不忘給五位姐姐每人買一套「豪宅」,而對家中的長輩也一樣,每次回家都會給長輩拜年,可謂是成名不忘本。

7、李湘

李湘雖然是湖南臺前一姐,現在已經不怎麼露面了,但是回鄉的排場還是非常大的,當時轟動詹橋鎮,當地領導更是親自迎接,還為她大擺宴席給她接風,因為人太多將小屋子擠得的水洩不通,可見其有多麼大牌。

然而當她再次回家祭祖的時候,卻遭遇前呼後擁式的待遇,很多鄉親更是全程跟拍,整個人群浩浩蕩蕩的,而她見狀也十分生氣,怒斥鄉親們不要在拍了,都給我把手機放下,可謂是第一位與鄉親吵架撕破臉的明星。

8、唐嫣、羅晉

當然還有更大牌的明星,就是當紅小鮮肉羅晉與唐嫣,兩人相戀以後,羅晉更是帶著唐嫣回家見父母,沒想到鄉親拉著橫幅迎接,就問你夠不夠大牌?不過兩人的表現還是很接地氣的,這背鋤頭的造型還是蠻帥的。

9、劉強東

劉強東即使企業家又是網紅,還娶了「奶茶妹妹」,因此時常上娛樂頭條,而在他結婚以後,曾帶著妻子回鄉見父母,劉強東小時家裡窮,去念大學是全村湊了500塊錢和76個雞蛋,因此他回鄉感恩家鄉人,給每位60歲以上的老人發1萬塊的紅包。

而且還投資10億建設家鄉,更將京東的呼叫中心,搬回家鄉給鄉親創造就業崗位,可謂是知恩圖報,有良知的企業家,而且回鄉的他,也是沒有一點架子,拾柴燒火依舊很嫻熟。

10、周潤發

周潤發現在已經是國際巨星了,但他也苦出身,家鄉是香港的南丫島,他回到家鄉依舊是沒有一點明星的架子,依舊是不改淳樸的本性,跟鄉親們相處也非常隨便,且從一身裝扮上就能看出,非常接地氣也非常樸素。

11、馮小剛

馮小剛是內地的大導演了,但回鄉後卻無人識?孤零零坐在那沒人跟他打招呼,其實並非這樣,仔細一看動圖才明白,原來是有保鏢在旁邊護著,有人剛想靠近就被保鏢擋下了,有人拿手機拍照也被婉拒了,而桌子上更是有標牌,因此才看著像被冷落了一般。

12、大衣哥

大衣哥算是草根明星的代表了,他成名後未搬到城市,而是回家鄉居住,因此他依舊生活在農村,但卻成了村民的搖錢樹,一年就借出去了100多萬,有的人一開口就是20萬,不借就罵他太小氣。

而大衣哥借出去的錢,卻大多是有借無還,很多人更是抱著替他花錢的心態借的,而他想為家鄉做點貢獻吧,就修了一條路,結果卻被村民吐槽修的太少了,還吐槽他說大話花小錢,而且還不知道誰把他的功德碑給砸了。

路修好了以後,村民又有新要求了,讓他給村裡每人買一臺小轎車,再給一萬塊錢油錢,才會念大衣哥的好,大衣哥當然沒能滿足大家的要求了,結果有一天夜裡,不知道誰就用磚頭,把大衣哥家的玻璃砸了,嚇得他一身的冷汗。

相關焦點

  • 衣錦還鄉的5大明星,他帶保鏢防鄉親,他家被鄉親砸,她耍大牌
    娛樂圈中有很多明星成名發財之後會大張旗鼓衣錦還鄉,就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但有的明星回鄉之後卻顯得特別低調。馮小剛當初衣錦還鄉的時候場面一度不受控制,鄉親們實在是太熱情了。為此,馮小剛帶來了保鏢防著鄉親們。
  • 回鄉駐村,回報鄉親 ——記興賓區正龍鄉大安村工作組組長葉棟財
    回鄉駐村,回報鄉親 ——記興賓區正龍鄉大安村工作組組長葉棟財 2020-12-16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鄉偶書》背後,是賀知章走了50年的回鄉之路
    而另一篇代表作《回鄉偶書》的背後,更是隱藏著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記錄了他走了近50年的回鄉之路。賀知章出生于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早年遷居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武則天證聖元年(公元695年),賀知章中乙未科狀元,是浙江歷史上第一位有資料記載的狀元。
  • 鄧超:《回鄉之路》的笑與淚
    這個國慶中秋雙節假期,幾乎所有的人都踏上了回鄉之路。各個火車站人海湧動的潮流,各條高速路上漫長的堵車長龍,各種擁堵的煩惱和回鄉的幸福,都訴說著這個假期的不平凡。有人說,這是推遲了九個月的春運。而我想說,回鄉的路,真好!
  • 鄧超:《回鄉之路》的笑與淚
    這個國慶中秋雙節假期,幾乎所有的人都踏上了回鄉之路。各個火車站人海湧動的潮流,各條高速路上漫長的堵車長龍,各種擁堵的煩惱和回鄉的幸福,都訴說著這個假期的不平凡。有人說,這是推遲了九個月的春運。而我想說,回鄉的路,真好!
  • 什麼樣的明星僱保鏢?一定是為壯聲勢的明星,實力派從不需要保鏢
    明星僱的保鏢究竟是防誰的?看起來是防鳳毛麟角的瘋狂粉絲,但主要還是為了壯聲勢……各位觀眾,我真的忍不住笑出聲來了……突然覺得明星在臺下的演技比在臺上的演技棒多了——甭管是不是真的需要保鏢,都得像模像樣地僱一個,好像不僱就對不住自己的「咖位」一樣。
  • 湖北鄖西:226個鄉親扶貧協會帶領鄉親共同富裕
    2015年,在家鄉扶貧協會的感召下,他攜資回到老家,和弟弟陳群一起辦廠,為當地500多名村民提供了工作崗位。50歲的村民陳會珠,丈夫患有重度心臟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兩個孩子都在鎮上讀小學,上學、放學需要接送。她每天要接送孩子,要做飯、照顧家人,不能外出打工,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 江蘇籍志願軍英雄,退役不當劇院經理,回鄉與窮苦鄉親務農
    為了紀念他,釜谷裡山改名為「劍強嶺」。 薛劍強與妻子張紫曈 五、魏玉德不當影劇院經理,志願回鄉 魏玉德,江蘇沭陽人,20軍266團2營6連副排長。
  • 盧凱:返鄉養牛致富 帶動鄉親增收
    盧凱是興仁市大山鎮豬槽箐村的創業能手,2016年,在外辦紙廠的他選擇回鄉創業,從此開始了他的養牛事業,5年多來,他不僅成了村裡的養殖大戶,還帶動了鄰裡鄉親共同增收致富。
  • 海外鄉親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
    在2008年世界文昌鄉親懇親節活動期間,前來參加活動的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暢所欲言,為家鄉的發展建言獻策。  林鴻鵬(泰國海南商會理事長):讓海外新生代多接受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在泰國華裔青少年的華語不是很好,學習漢語環境不是很暢通。
  • 丁金賢:種植羊肚菌 帶領鄉親共創致富路
    他在裝飾行業摸爬滾打了多年,事業已經很成功。可是,當他想到家鄉石板河村的鄉親們收入還不高的時候,他想為石板河村做點事。於是,他放棄了自己的裝修生意,毅然回鄉發展羊肚菌產業。    2019年,丁金賢租了鄉親們的30畝地,投資了60多萬元,建了幾十個遮陽網大棚種植羊肚菌。
  • 嶽雲鵬:小嶽嶽回鄉記
    橋頭、田間、路中間……加起來起碼有上百口人,周遭三四個村的村民都趕來瞅明星了,隨便問了幾個人:「等啥?」答:「嶽雲鵬表弟結婚!」「都認識嶽雲鵬?」村民們笑:「咋不知道呢!他是我們這最大的名人了!」嶽嶽身邊這位是他的另個弟弟。這次嶽雲鵬回鄉操辦婚禮、拍節目,一直是弟弟前前後後地張羅,幫節目組和村裡各部門溝通,足見兄弟情深。
  • 鄧超:「土味」喬樹林讓《回鄉之路》充滿溫情
    此次國慶中秋「雙節」疊加,讓許多曾被疫情困在他鄉的人們踏上了回鄉之路,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他在回鄉的途中遇到了大師姐,這個曾經在高媽媽背上長大的那個小男孩,墨鏡配上金鍊子,西裝配上公文包,有了一絲大老闆的模樣,但無論從穿著還是行為上來,喬樹林還是保留著無法掩蓋的「鄉土氣息」,甚至還被大師姐和助理認為是個「騙子」。
  • 仁懷市:培養「領軍人才」 建設家鄉回報鄉親
    柯傑飛的父親早逝,家中只剩下年邁的爺爺和母親,作為家中的長子,為了方便照顧家人,柯傑飛毅然決定回鄉發展。  「以前家鄉路不通、水不通、網不通,自然條件很惡劣,許多年輕勞動力都選擇外出打工。現在這些制約因素都解決了,憑藉我的技術知識和在外面積累的資源,回村創業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柯傑飛說。  2018年初,回到家鄉的柯傑飛經過詳細考察後,在農村產業政策的扶持下,發展起了生豬飼養項目。
  • 鄧超的《回鄉之路》,用土味浮誇演繹出了真誠動人
    即便被戳穿回鄉住在窯洞裡,也能巧妙的用思鄉之愁來掩飾寒酸。他從一個土味浮誇的暴發戶搖身一變成為一名低調的抗沙英雄。閃回鏡頭中,在飛舞的黃沙中,他省吃儉用用自己的積蓄和鄉親們治沙抗沙,一次次跌倒再爬起來。果樹質量不好,他用一種強硬且擔當的語氣安慰哭泣的鄉親們,這點錢算什麼。當最後投影儀上出現真實的抗沙英雄時,現實與銀幕形成了一種強有力的呼應。 其實,我們現實生活中不乏喬樹林這種人,打腫臉充胖子,為了能讓別人過上好日子,寧可苦著自己。
  • 中秋回鄉記丨拎著大包小包,坐著擁擠的客車,卻感覺不到累
    出了農村,在鄉親們眼裡是「能人」,你不「能」,鄉親們都不答應,哪怕你只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回鄉時不一定要鳴鑼開道,起碼親朋好友們的禮物不能少,否則別說自己過意不去,祖父母的臉上也無光。很多在城裡混的不如意的鄉民,即使囊中羞澀、生活艱難也要咬牙在城市中待下去,其實追根究底為的是個面子,看上去荒唐可笑,卻讓無數人客死他鄉再無迴轉。
  • 大學生回鄉辦「村晚」傳孝道文化 看哭鄉親(圖)
    大學生回鄉辦「村晚」傳遞孝文化  反映農村不孝敬老人問題的曲藝小品《老來難》,讓父老鄉親淚流滿面  石家莊學院多才多藝大學生趙華,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父母跟爺爺的關係也曾不太融洽。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感化了母親和爺爺,家庭越來越溫馨。
  • 決勝脫貧攻堅|回鄉的小路那頭,是鄉親們的甘蔗田
    他剛到家不久,行李還沒安置好,就轉身走進了一人多高的甘蔗林。覃大哥家的甘蔗林到院子之間,還有一段百餘米的崎嶇山路。收割完的甘蔗數十根扎為一捆,動輒幾十上百斤,僅靠人力難以搬運。他家餵養的幾匹馬此時派上了大用場——崎嶇的山路坑坑窪窪,人走起來都費勁,馬兒卻能駝著好幾捆甘蔗健步如飛。
  • 塘河鉤沉丨回鄉情何怯(上)
    就請吳天五先生公子,畫家吳思雷畫了一幅櫻筍圖,題上這首詩,託瞿溪籍回鄉探親臺胞帶給琦君,殊不知琦君已移居美國。其實,早在1986年,臺灣當局宣布解除戒嚴前,琦君在美就已同大陸親友通信,但是餘悸未消,小心翼翼。她曾在信中說:「我對國內的親族,如不先來信,我都不敢寫信,生怕對你們不便。現收到來信,才敢回信。」她在給親人的信中確實一直在絮叨如何回鄉探望與祭拜。
  • 《我和我的家鄉》之深度之最:《回鄉之路》揭喬樹林們創業者群像
    故事講述了一群從沙漠中走出的人,回鄉參加四十周年校慶的故事。他為了報答老校長的養育之恩,拿出全部的二十萬積蓄召回鄉親們,研究千裡黃沙的治理和發家致富的捷徑。即使沙漠蘋果的實驗一次次失敗,幹活的時候他依然是衝在最前面,遭受損失的時候他不能和鄉親們一起哭,只能做那個對鄉親們喊出「別擔心,你們旱澇保收」的喬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