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源氏物語》開始談日本文學,所謂「物哀」文化到底是指什麼?

2021-01-11 青年讀書會

熱愛文學,歡迎關注青年讀

這一期我們開始講講日本文學。對於我們這個一衣帶水的鄰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漢朝時,與我們便有了外交聯繫。據說,秦始皇派徐福東渡尋仙藥,便去了日本,成了日本倭人的始祖,這當然只是傳說。真正有文字記載的外交關係是發生在東漢光武帝時期,後漢書記載「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予印綬」,1784年在日本博多灣志賀島(今福岡市東區)發現刻有「漢委倭奴國」五字的金印也證實了這點。

唐朝時,我們的交往就更加密切。日本派遣唐使(相當於現在的留學生)過來,學習我們的文化、制度,技藝。又有鑑真東渡日本,將佛學傳播到日本,並給日本的醫學,修建,雕塑等各方面都帶去了深遠的影響。可以說日本的文化脫胎於中國唐代的文化,這點從日本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源氏物語》中也看得出。

《源氏物語》是世界上第一部紀實長篇小說,作者紫式部,是服務於日本宮廷的一名女官。紫式部是其官職名,真名已不可考。該書對於日本的文化影響深遠,被譽為日本文學的鼻祖。成書於公元11世紀(公元1001年~公元1008年之間),此時日本處於平安時代,中國是宋真宗鹹平年間。該書以平安王朝全盛時期為背景,描述了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經歷和愛情故事。

源氏的母親是銅壺帝的更衣,出身卑微,卻蒙皇上特別寵愛,朝朝夜夜侍候身邊,並為桐壺帝生下一個容華如玉,蓋世無雙的皇子。別的妃子,卻妒火中燒,愈加忌恨。更衣在生子不到三年,便不堪凌辱,悒鬱而亡。小皇子沒有外戚做靠山,很難在宮中立足。銅壺帝不得不把他降為臣籍,賜姓源氏。

源氏的容貌讓人看了吃驚,豔光四射不能正視,所以又為他取名叫「光」。他不僅長得秀逸照人,並且聰穎異常,能夠過目成誦歷久不忘,桐壺帝十分喜愛。十二歲源氏行冠禮,取當權的左大臣之女葵姬為妻。但是源氏並不喜歡葵姬。他喜歡上了父親續娶的女御藤壺,據說是因為藤壺長得像源氏的生母。不久,源氏與女御藤壺亂倫,生下一子,這便是後來即位的冷泉帝。

源氏生性放蕩,處處偷香竊玉,先後與二十幾個女子發生關係。紫姬便是其中一位。源氏曾與一位不明身份的女子夕顏在荒屋幽會,夕顏卻不幸暴亡,源氏也因此大病。病癒在進香時偶遇一女子,長相酷似自己日思夜想而不得相見的藤壺。而此女子正是藤壺女御的侄女,源氏一見傾心,其實這個時候紫姬不到十歲。後來紫姬的外婆北山尼君逝世,源氏將紫姬收為養女,朝夕相伴左右,以寄託對藤壺的思慕。

後藤壺帝退位,朱雀天皇登基。源氏失勢。又因與右大臣女兒朧月夜偷情之事敗露,源氏被迫離京,到荒涼少人的須磨、明石隱居。前面也說了,源氏生性放蕩,處處偷香竊玉。在明石隱居時候,恰好當地有一明石入道隱居鄉野,是源氏的遠親。有一女兒,名喚明石姬,琵琶技藝舉世無雙,又長得儀表不凡。源氏為了排遣寂寞,又與明石姬結合,並生下一子。

不久朱雀天皇病逝,冷泉帝登基。源氏回朝輔佐,勢力如日中天,門庭若市。源氏將六條妃子的舊宅擴建成了集四季景物為一體,蔚為壯觀的六條寓所。並將昔日戀人統統接到六條院和二條院居住。可好景不成,紫姬不久因心力交瘁而病,內大臣之子柏木趁源氏探病與三公主幽會,被源氏發現。柏木因懼悔交加,一病不起,英年早夭。三公主生下與柏木容貌無二的私生子薰,因不堪心理折磨,落髮為尼。而源氏深感自己與藤壺亂倫之罪的報應臨頭,不久紫姬又病逝。源氏失去了精神支柱,了斷塵緣,出家了。

《源氏物語》的寫作風格類似於宋元的話本,採取散文和韻文結合形式,書中也大量引用了漢詩,及中國古籍中的史實典故,讀起來有一種很濃鬱中國古典文學氣氛。作者紫式部對於漢文化的造詣也非常深,全書更是以白居易的《長恨歌》作為指導思想。「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源氏家族都可以看成是玄宗皇帝的一個縮影。當然,全書從頭到尾瀰漫出的那種均勻的、淡淡的哀愁,貫穿著纏綿悱惻的抒情基調,是本書特有的,而且影響深遠。

例如,在《銅壺》卷中有這樣一句:「蟲聲唧唧,催人淚下」;「聽著風聲、蟲聲、更另人愁腸百轉」

在《柏木》卷中有句:「看到你,像庭院中小樹那樣一無所知的樣子,我更加哀傷。」

這些面對不同時節,景物,隨著人的心情不同,產生的情緒也不同,這種淡淡的哀傷之情的表現手法,被後來日本的文學家所繼承,並有了專門的名詞——「物哀」,成為了日本傳統美學的審美意識,也成為了日本文學的特色。

作者:牧風

本人原創/轉載需標明出處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日本文學裡的「物哀」到底是什麼意思?
    你聽說過「物哀」嗎?這兩個字,聽起來似乎有些怪怪的,好像從來沒有聽過,也沒有見過。其實,這是一種來源於日本的文學理念,物哀文化是一種精神上的感受。日本的物哀文化對本土的文學、影視、詩歌等的創作有很大的影響。如《源氏物語》中悲與美的情懷,巖井俊二的電影《情書》中朦朧、含蓄、哀傷之美。是枝裕和《如父如子》中對情感的抉擇,人類糾結的內心與兒童的天真爛漫,還有那淡淡的憂傷。物哀文化是一種審美。日本人喜愛白色,白色像雪,純潔而高貴。但雪有藏著寒冷的肅殺之氣,也容易消融。
  • 淺談物語文化《輝夜姬》與《源氏物語》
    例如家喻戶曉的《輝夜姬》,便是日本當今現存最古老的物語——《竹取物語》的化身。而隨著對日本文化的深入學習,以《源氏物語》為主要代表作品的物語文化,使人對日本文學史中的物語文化產生了興趣。在日本文學史上,物語主要指自平安時代(794 ——1192)至室町時代(1336——1573)的傳奇小說、和歌式小說、戀愛小說、歷史小說、戰記小說等。日文「物語」一詞,意為故事或雜談。
  • 品讀《源氏物語》,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便是由此書構造
    《源氏物語》,被譽為日本的《紅樓夢》,它在日本的地位,和《紅樓夢》在中國的地位極其相似,甚至更加重要。《源氏物語》對於日本人的影響,不僅僅是其文學價值,更構建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直到現在,依舊影響著日本人的思維。
  • 品讀《源氏物語》日本平安時代貴族的愛與欲
    這部一千多年前的巨著,由當時擔任宮廷女官的紫式部撰寫而成,描繪了桐壺帝之子源氏及其後代的情感悲歡,尤其是源氏與各種女性的愛恨糾葛,以及平安社會政治鬥爭對其命運的影響。《源氏物語》直接影響了日本核心藝術理念物哀美學風格的形成,可以說是日本民族文化的奠基之作。如何看待小說主人公源氏?
  • 《源氏物語》:從紫姬的命運說起,看物哀美學在小說中的演繹
    《源氏物語》是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被稱為「日本的紅樓夢」,成書於公元1001-1008年,這本書圍繞光源氏展開,講述了他錯綜複雜的情史,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與此同時,還展示了平安時代貴族階層的生活。書中人物眾多,小說著重描述了源氏和這些女子香豔的情史。很多人看到了源氏的濫情,以及眾多女子離奇悲苦的命運,卻看不到裡面提到的香道,雅樂,豔舞等。
  • 《源氏物語圖典》——日本物語文學的高峰之作
    圖文並茂 雅俗共賞  再現日本文學的審美特質和文化特質  日本古典名著圖典的「繪卷」,就像幾度絢麗的彩虹。  日本的所謂「繪卷」,由「繪畫」和「詞書」組成,既可以滿足人們對文本的審美需求,也可以擴大審美的空間,讓人們在圖文並茂的「物語繪卷」中得到更大的愉悅,更多的享受,更豐富的美之宴。
  • 世界上最早的小說《源氏物語》
    本姓藤原,因其父兄皆曾任式部丞,故稱藤式部,又因其作品《源氏物語》中紫姬為世人傳誦,遂又稱紫式部。其出身日本平安時代中層貴族家庭,自幼熟讀中國古代文獻,對白居易詩歌頗為喜愛,同時還十分熟悉音樂、佛教和《日本書紀》。年輕時嫁給長她20多歲的藤原宣孝,有一女,3年後丈夫去世。後入宮任一條彰子皇后女官,《源氏物語》就是在其寡居至宮中生活時寫就。流傳千年的愛之物語
  • 《源氏物語》|光怪陸離的貴族生活記載及中日合璧的藝術特色
    後進宮做了彰子皇后的侍讀女官,因見識耳聞當時上層貴族生活,《源氏物語》應運而生。《源氏物語》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長篇寫實小說,因其全篇有多處對漢學、詩賦運用,國人喜歡稱其為日本《紅樓夢》,事實上《源氏物語》比曹雪芹的《石頭記》早了700多年,比中國的第一批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和歐洲長篇小說先驅《十日談》都早約300年。
  • 源氏物語中那些讓人動情的唯美詩句
    《源氏物語》是由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紫式部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開啟了日本文學的「物哀」時代,並影響了包括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宮崎駿在內的大批的日本作家等各個領域的藝術家,其以「真實」為基礎的「物哀」精神更是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繼承和發揚,並對日本文化造成了深厚的影響,成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
  • 從《源氏物語》到蜷川實花:與欣賞對象的孤寂融為一體
    蜷川實花的攝影作品物哀是日本民族的一種集體審美意識,從日常起居到文學創作,你會發現物哀無處不在,簡直是日本文化的一種審美源流。日本傳統版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物哀文化中的這個「哀」,即阿波禮,並不是簡單的傷感,更不是指悲慟;它僅僅是一種感嘆,僅僅是日本人在看到生活中的任何事物
  • 《源氏物語》是寫實小說,是作者眼裡的物哀
    作者 | 故壘-西-邊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源氏物語》女主紫姬,也叫做紫兒、若紫,是一位美麗溫順的女子。光源氏第一任正妻葵姬過世後,在實質上是光源氏的側室,後來在六條院裡是春之町的女主人。最震撼的在於《源氏物語》第四十二章,只有一個題目:雲隱。譯者的註解,全錄如下——「根據小說中故事情節的發展,此章應寫源氏之死,但此章卻只有題目而無正文,因此也沒有述及源氏死去的時間。作者何以如此?普遍的看法是:書中前面部分已描述了許多人的死,其中主要人物紫夫人之死,描寫得尤為沉痛。
  • 被稱作日本《紅樓夢》,豐子愷譯《源氏物語》出版
    《源氏物語》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是日本不朽的「國民文學」,開啟了「物哀」的時代,對後世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堪稱東瀛《紅樓夢》,和《平家物語》並稱日本古典文學雙璧。近日,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豐子愷先生經典譯本《源氏物語》。
  • 日本紅樓夢《源氏物語》,男主私生活辣眼睛,卻是物語文學的頂峰
    《源氏物語》誕生於平安京時代的日本。「平安京時代」又簡稱「平安時代」。「平安京」指的是現在的「京都」。平安時代起自於桓武天皇把都城從奈良遷到平安京,結束於鎌倉幕府的建立,中間一共有四百多年的時間。「平安時代」相當於中國的中晚唐時期一直到南宋初期這個歷史時段。
  • 《源氏物語》日本平安時代貴族的愛與欲
    《源氏物語:全譯彩插珍藏版》(全2冊)作者:(日)紫式部 譯者:康景成 版本:紫圖圖書|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年7月有所依靠的優雅 《源氏物語繪卷·鈴蟲一》復原圖 近代 平安時代女子的宿命:除非依靠男子愛護照顧,女子才能生涯安穩。
  • 日本文化中「侘寂、幽玄、物哀」三者有什麼區別?
    雖然和中國文學中的「觸景生情」都具有物我合一的特點,但是「我」的存在卻是被淡化的。這裡可以看兩個例子:中國:「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日本:「山谷明月光,流螢皆彷徨。」觸景生情的重點在情,就像蘇軾說過一句類似的話,寫物的話,千萬是不能只止於物的。
  • 我被《源氏物語》中的渣男感動了?!
    男主是日本一千多年前的小說《源氏物語》中的光源氏,一位超級美男子,從名字也可知,光源氏=光芒之源,就是閃瞎眼的那種帥。穿越到現代的光源氏,除了剛開始有一點點不適應,很快就靠著平安時代的撩妹技能,在女人堆裡混得吃喝不愁,風生水起。
  • 從源氏物語裡感受日本文化溫柔隱忍
    むらさきしきぶ在公元1000年左右日本的平安時代,那時候出現三個才女,其中就有紫式部,她寫了日本歷史上這部巨著,其實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小說了,就是源氏物語,「源氏物語」。「源氏物語」就是源氏的故事光,源氏的故事。
  • 純音樂 |《源氏物語千年紀》主題曲,曲風華麗高雅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這首音樂來源於《源氏物語千年紀》,正是由於《源氏物語》,日本才正式有了「物哀」的情節。與物同情,無所寄託的愛憐,悲憫,哀嘆構成了日本文化的基調。源氏物語 《源氏物語》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學名著,對於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是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在日本開啟了「物哀」的時代。
  • 源氏公子的幼女之愛 森茉莉談《源氏物語》
    森茉莉認為「單論源氏公子和紫姬那份又像戀情又像父女情的感情」,《源氏物語》就讓大多西歐文學作品黯然失色。讓我們通過最懂男人的森茉莉來看看源氏公子是如何把一個少女養成他愛的樣子。我不管是讀書還是做什麼都不努力,似乎把「努力」二字忘在了娘胎裡。尤其是《源氏物語》,「話說從前某一朝天皇,後宮妃嬪甚多……」我看了一眼開頭,馬上生出一股畏懼,心想那是大文學家才能寫出的開頭。
  • 美人如花隔雲端 從三個維度解析《源氏物語》以花喻人的獨特魅力
    用花來比喻美人不僅是文學傳統,具備文學上的意義,還暗含著日本獨特的美學思想,以及深刻的社會意義。接下來,我將從三個維度解析《源氏物語》以花喻人的獨特魅力。而源氏更是將這個傳統演繹到極致,她筆下的這些女子,都有屬於她們的花。這樣的寫作手法不僅能描摹出她們的美貌,也能傳遞她們的精神和內涵,讀來讓人齒頰生香。《源氏物語》這本書大概是1001-1008年間寫成,比中國的紅樓夢還早大概700年,是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