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頂鶴
在生物分類學上丹頂鶴為鶴科鶴屬,是東亞地區特有的鳥類,主要繁殖於我國黑龍江的三江平原和嫩江中下遊地區、俄羅斯的遠東等地,冬季一般飛到比較溫暖的南方越冬。
名字由來
丹頂鶴的名字由來很簡單,因為鶴頂上有一片紅色,古代中「丹」字有紅色的意思,所以就被取名為丹頂鶴。
形態特徵
丹頂鶴體長1.2-1.6米,體重約7-10公斤,屬於大型涉禽。全身幾乎純白色,頭頂裸露無羽呈朱紅色,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黑色,站立時尾部黑色。
丹頂鶴翅膀很大,飛翔力強,常小群排成「V」或「一」字形飛翔,在飛行時它們的頸和腳都是伸直的,飄飄然姿態極其優美。
棲息環境
丹頂鶴主要棲息於沼澤、湖泊、草地、灘涂、蘆葦等地帶。
生活習性
丹頂鶴常成家族群活動,遷徙季節,常由數個或數十個家族群結成較大的群體。有時集群多達40-50隻,甚至100多隻,但活動時仍在一定區域內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動。
丹頂鶴秋季9月末10月初開始離開繁殖地往南遷徙,遷經北戴河的時間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最早到達江蘇鹽城越冬地的時間在10月底,大批在11月下旬到達。春季於2月末3月初離開越冬地遷往繁殖地,到達東北繁殖地的時間在4月初至4月中旬。
丹頂鶴的主要食物有魚、蝦、昆蟲、軟體動物、蝌蚪、沙蠶、蛤蜊以及水生植物的莖、葉和果實等。
丹頂之謎
丹頂鶴的紅頂是羽毛嗎?近距離觀察的時候,卻發現頭頂上的紅色東西並不是羽毛,根據專家研究那片紅頂從手感到質感都與丹頂鶴其它部分的羽毛不一樣。經過各方認證,原來那片紅色確實不是羽毛,而是肉瘤。只不過看起來很像羽毛,所以容易被大家誤解。
丹頂並沒有大家看上去那麼簡單,它是可以變大變小的,這個變化由丹頂鶴的大小、心情和季節決定。丹頂鶴的幼鳥是沒有丹頂的,只有達到性成熟後,丹頂才會出現,這是一種生理現象,是由垂體前葉分泌的促性腺素作用於生殖腺,促其分泌性激素作用的結果。春季發情時丹頂鶴紅色區域較大,而且色彩鮮豔,冬季則較小。丹頂鶴在輕鬆時紅色區域較大,色澤鮮豔,恐懼時則較小。丹頂鶴健康時紅色區域較大,生病時則縮小,而且色彩明顯暗淡。
人文含意
丹頂鶴在中國歷史上被公認為一等的文禽,明朝和清朝給丹頂鶴賦予了忠貞清正、品德高尚的文化內涵。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由於丹頂鶴壽命長達50-60年,人們常把它和松樹繪在一起,作為長壽的象徵。
本文照片和視頻拍攝於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這裡也是丹頂鶴越冬的天堂。根據專家估計目前野生的丹頂鶴只有2千隻左右,每年有近40%的野生丹頂鶴飛抵鹽城溼地越冬。這裡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頂鶴越冬地,還是國際最重要的鳥類遷徙通道之一,每年在此棲息、繁衍、越冬和遷徙的鳥類超過300萬隻。由於我們到鹽城時並不是丹頂鶴在此越冬的時間,非常遺憾沒有見到野生丹頂鶴的身影。
為了保護丹頂鶴這一珍貴物種,鹽城保護區一方面通過人工飼養丹頂鶴,增加該種群的數量,另一方面在人工種群中挑選優秀的個體使其逐步野化。
到鹽城過冬的丹頂鶴大部分來自黑龍江,也有來自遙遠的俄羅斯遠東。每年10月底開始,丹頂鶴便會南飛,到鹽城尋找過冬的「棲息地」。到來年2月底,丹頂鶴將開始陸續從鹽城再次遷徙至北方繁殖,進行生命新的輪迴。
秋詞二首·其一
唐代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