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線譜:價值投資中的成長型股票投資,費雪是成長型價值投資之父
五線譜趨勢交易 今天
通常,從股市上賺錢,有兩類途徑:
第一,價值投資賺錢。具體又主要包括3種方法:
a) 長期持股、領取股息,方式之一;
b) 預見到某上市公司未來有巨大發展潛力,買入其股票,依託公司經營迅速發展,給股東帶來巨大增值回報,方式之二;
c) 投資者認為某上市公司的當前股價嚴重被低估,買入其股票,等待市場重新發現其價值後給予公正合理的股價,賺取其中的差價,方式之三。
第二,投機交易賺錢。基本上,上述價值投資方式之外的股票賺錢方法,多數都歸入到投機交易中。投機交易的方式五花八門,花樣層出不窮。有追漲停板的交易方式,有跌停板上抄底的交易方式,有追熱門股、龍頭股的交易方式。甚至不排除有人真的用扔飛鏢的方式來交易。
今天的重點是介紹價值投資中的方法二:投資成長型公司實現增值。
該方法,理解起來,非常簡單,買入某上市公司的股票,隨著該上市公司從小豬一天天發展成長,變成一頭更加值錢的大肥豬,再用更高的股價賣出持有的股票來賺錢。現實中,上市公司往往會分拆股票,這樣,也許最後賣出的時候,股價沒有太多變化,但是投資者手中持有的股票數量增多了,持股市值總金額增加了,從而實現投資的增值。
在香港股市上市的騰訊公司,從2004年開始,隨後的十多年之間,基本上都可以算作是成長型投資成功的典型範例。04年剛剛上市的時候,該公司全部的市值,僅僅約62億港幣。伴隨著公司經營的火箭式發展,公司的市值規模也是水漲船高。
假若04年,按當時的市價投資62萬購買騰訊公司的股票(約佔該公司總的股份的萬分之一)。持股到17年8月份按市價拋售,3萬億 * 萬分之一 = 3億,該投資者最後可以拿回3億港幣的真金白銀。這3億還不包括這十幾年間上市公司派發的股息回報在內。
看起來,成長型投資的股市賺錢方法,超級簡單,買入,持有,賣出。如果我們真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往往越是貌似簡單的地方,越是充滿玄機和奧秘。反過來想一想,如果成長型投資方法真的很容易就讓投資者賺錢,賺大錢,為什麼股市中大多數人都不用這種方法賺錢呢?
幾千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一一擺在投資者面前,如何從中發現未來的騰訊式的有賺錢效應的成長股?萬一不幸投資了樂視網這樣的假成長股,那就完蛋了,別說增值,搞不好本金都未必能夠剩下多少。
菲利普·費雪,美國人,成長型價值投資之父
1907年,費雪誕生在美國的舊金山。
1928年,費雪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商學院,進入舊金山國安盎格國民銀行擔任證券統計員。1931年,費雪創立費雪投資管理諮詢公司。
1955年費雪投資的德州儀器股票到1962年上漲了14倍。
上世紀60年代中後期,費雪開始投資摩託羅拉,並持有該股達21年之久,期間股價上漲了19倍。
1961年和1963年,費雪兩次受聘於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直到1999年才退休。
2004年3月,費雪與世長辭,享年96歲。
「我的投資哲學85%來自格雷厄姆,15%來自費雪。」——巴菲特
班傑明·格雷厄姆是「低風險」的數量分析家,他側重:固定資產、利潤以及紅利分析。他的興趣在於形成容易被普通投資者所接受的安全投資獲利的方法。為了減少風險,他建議投資者徹底多元化組合,併購買低價的股票。
菲利普·費雪是「高風險」的質量分析家,他和班傑明·格雷厄姆恰恰相反。他側重:可以增加公司內在價值的分析,發展前景、管理能力。他建議投資者購買有成長價值期望的股票。他建議投資者在投資前做深入的研究、訪問。他建議投資者投資組合集中化,僅買入一種或極少的品種的股票。
費雪的投資理念:
1)買入並長期持有
2)集中持有的投資組合
3)買入那些引人注目且增長前景良好的公司股票
4)買入那些自己非常了解的公司股票
在費雪看來,會計報表中的統計數字並不能真實反映上市公司的全部。投資者需要從各種渠道搜集信息,全面了解所投公司的業務、發展前景、管理和競爭情況。不幸的是,正如費雪所言,「大多數的投資者根本沒有對他們的投資對象做很到位的研究」。費雪從1955年就持有摩託羅拉股票直到2004年,期間獲得較大收益,在這背後是對摩託羅拉的全面研究和深入分析。
關於指導如何研究與分析上市公司,費雪提出了15個具體的問題
1. 所投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是否具備足夠的市場潛力,這一潛力能為公司帶來多大的增長?
2. 管理層是否有決心開發新產品或者新的生產線,在生產增長的同時是否能進一步提高整體銷售能力?
3. 公司的研發能力是否有效,並且和公司規模相匹配?
4. 要投資的公司是否有一個要超過一般水平的營銷機構?
5. 這個公司是否有相當高的利潤率?
6. 公司所在做的是否能保持或者提高利潤率?
7. 這個公司是否有優秀的員工與和諧的人事關係?
8. 公司創始人與管理層的關係是否良好?
9. 公司管理能力是否內置於不同部門之中?
10. 公司的成本分析和財務控制做的好嗎?
11. 看看這個公司的其它方面,特別是在本行業內是否有獨到之處,這可以為投資者提供重要的投資線索,也可以知道該公司在市場競爭中是否能很出色。
12. 公司是否在利潤方面有長期展望,或者僅僅是一個短期預測。
13. 公司的發展是否需要更多的股票發行?因為發行過多的股票就會大幅度稀釋已有股東利益。
14.公司的管理層是否在公司順境的時候與投資人進行充分溝通,但在公司遇到問題或者有讓投資人失望的問題發生的時候就「失聲」了呢?
15. 公司管理層的誠信是否無可挑剔?
費雪提出的投資人十不原則
一、不買處於創業階段的公司。
二、不要因為一支好股票在未上市交易,就棄之不顧。
三、不要因為你喜歡某公司年報的格調,就去買該公司的股票。
四、不要因為一家公司的本益比高,便表示未來的盈餘成長已大致反映在價格上。
五、不要錙銖計較。
六、不要過度強調分散投資。
七、不要擔心在戰爭陰影籠罩下買進股票。
八、不要忘了你的吉爾伯特和沙利文。
九、買進真正優秀的成長股時,除了考慮價格,不要忘了時機因素。
十、不要隨群眾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