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受虐極限,豆瓣9.2的它不止「黑深殘」|黑深殘|阿比斯|來自深淵...

2020-12-22 騰訊網

作者/ 懷剣

編輯/ 思考姬

排版/ 貴腐

「這些矛盾的感覺疊加在一起,就是崇高」

「黑暗」、「深刻」、「殘酷」三個詞的縮寫「黑深殘」,常被用做一類動畫的代稱。這些動畫通常劇情壓抑,並伴有超過一般向作品的殘忍血腥描寫。

《哥布林殺手》漫畫,描寫人類與好色而殘忍的哥布林戰鬥的暗黑故事

對應的作品,大家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可能是《東京喰種》《寄生獸》《惡魔人 crybaby》《哥布林殺手》《來自新世界》等等。

而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賞析的動畫,筆者則認為它有著其他「黑深殘」動畫所不具備的魅力非常值得一看。你可能已經聽過它的大名了——

《來自深淵》(メイドインアビス,即Made in abyss)。

偏幼齒的畫風可能讓很多人錯估了它

《來自深淵》原作漫畫,由漫畫家土筆章人(つくしあきひと)創作,並於在線漫畫雜誌《WEB COMIC GAMMA》進行不定期連載。

其動畫版於2017年播放了13話內容後,在2020年1月才又上映了延續TV動畫故事的劇場版《來自深淵:深沉靈魂的黎明》。(2019年還上映了其兩部劇場版,因其內容為TV動畫的總集篇,這裡不做多提)

劇場版海報

儘管是小眾的「黑深殘」題材,《來自深淵》卻獲得了傲人口碑:TV動畫版和劇場版《來自深淵:深沉靈魂的黎明》分別拿下了9.2和8.8的豆瓣高分;TV動畫在國內眾多資深宅青睞的ACGN評分網站bangumi(被愛好者稱為「二次元的豆瓣」)上評分為8.2,排名甚至超過了《冰海戰紀》《涼宮春日的憂鬱》

當下排名

這部動畫帶來的獨特觀感,在日本商業動畫中也是難得一見的。

儘管它仍然有著一貫日式幼齒畫風,但是它的故事架構與最終驚人的劇情走向,與主流日式商業動畫迥然不同最終留給觀眾的不是一時愉悅,而是戰慄與深沉的思考空間。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這部作品的獨到之處。

《來自深淵》的地獄觀感

《來自深淵》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奇幻的架空世界中: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都已探索完畢,只剩下茫茫大洋中一個縱向巨穴「阿比斯」

阿比斯內儘是外界見不到的奇妙景觀生物,其中散落著古時候留下來的各種神奇道具,可以賣出好價錢。

阿比斯表層和圍繞它的環形小鎮

因此,阿比斯吸引了為數眾多的「探窟家」前來探索。圍繞著阿比斯的入口,一個環形的小鎮漸漸形成。

探窟隊伍

但阿比斯也很危險

比起威脅探窟家生命的種種生物更為可怕的,是「阿比斯的詛咒」:從阿比斯內部向上運動,會對人造成負面影響。潛入越深,越容易發現稀有的遺物,但詛咒也越可怕。

阿比死的詛咒,輕則讓人頭暈嘔吐;

重則讓人渾身疼痛、產生幻覺、七竅流血,甚至會讓人失去人的外表和意識;

有時候甚至是直接死亡。

記載在書上的阿比斯全貌圖

在透露著如此不祥氣息的背景下,故事的主角卻是一群稚嫩的孩子

機械人雷古 與 人類女孩兒莉可

故事從12歲女孩莉可的身上開始。

她的母親,是傳奇探窟家萊莎,由於父親早逝、母親又還在阿比斯探險,莉可一直居住在小鎮的孤兒院。

故事開始,莉可遇到了失去記憶的機器人少年雷古,後者好像來自於阿比斯底部,但卻失去了所有記憶。

同時,小鎮收到了一個從阿比斯深處傳上來的包裹,裡面有象徵母親萊莎身份的白笛(傳奇探窟家才擁有的等級勳章),還有一個紙條,上面只有一行字——

「在奈落之底等你。」

「奈落之底」是對阿比斯最深處的稱呼。莉可認為,這是母親萊莎給自己的信,母親在阿比斯的最深處等著自己。

正好,失去記憶的雷古也想知道自己究竟是什麼,想到阿比斯深處一探究竟。於是莉可雷古開始了去往奈落之底的、無法回頭的旅途。

途中,二人經歷了幾次性命危機,好在依靠莉可豐富的阿比斯知識,和機器人雷古可伸縮的機械手臂,兩人艱難化解。

當他們趕到了阿比斯二層時,在那裡的一個監視基地,見到了曾與莉可的母親萊莎一起冒險的另一名探窟家奧森

深界二層「倒逆之森」的監視基地·

在監視基地暫住時,莉可看到了一個駭人的怪物:沒有頭,沒有內臟,只有骨骼和肌肉,卻還在爬來爬去。

第二天,莉可從奧森口中知道了那個怪物是什麼,以及自己出生時的情形。

母親萊莎帶孕冒險,在阿比斯深處生下了莉可——但是是個死胎

可只要把死胎放進阿比斯遺物「免除詛咒之籠」裡,就可以聽到嬰兒啼哭的聲音。奧森和萊莎將死胎裝進「免除詛咒之籠」,合力將它帶回地面,這才有了莉可。

而昨晚的怪物,也只是一塊準備拿來當晚餐的肉,被奧森放進了「免除詛咒之籠」,它逃出來後繼續活動了一小段時間。

「免除詛咒之籠」

莉可,當初的死胎,與這個肉塊怪物無異,都是被「免除詛咒之籠」暫時賦予活動能力的死物。莉可的生命,是阿比斯所賜。甚至,奧森說,放進「免除詛咒之籠」的東西,出來後都會向著阿比斯中心移動。莉可想去奈落之底,或許就像肉塊會往那裡爬一樣,都是在遵循阿比斯所下的神諭

儘管感到震驚,莉可前往奈落之底的意志仍然沒有改變。他們通過了奧森的考驗,來到了深界四層。

在深界四層,他們經歷了更加可怕的事情

莉可的掌心被毒針刺中,而且為了迴避強敵,他們只能向上移動。

而受到阿比斯詛咒而七竅流血的莉可,做出了一個殘酷的決定: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她讓雷古切掉她中毒的手。

而且,不是從肘關節處切斷,是先把小臂的骨骼折斷,再從斷骨的地方下刀——因為這樣能保留一部分小臂,更利於使用各種工具……

而這樣的犧牲,還只是個開始。

《來自深淵》與古希臘悲劇模式的契合

《來自深淵》確實很「黑深殘」:真相是黑暗的,阿比斯是殘酷的,角色們的希望與悲傷、脆弱與堅韌是深刻的。

但它與其他的「黑深殘」動畫有著很大的不同

比如在《寄生獸》和《東京喰種》中,悲慘事件更多是隨機的。最開始時,主角都是一個普通人,並不必然地會成為故事的主角。《寄生獸》的主角泉新一沒有非被寄生不可的理由,《東京喰種》的主角金木研也沒有非要跟利世小姐約會的理由,故事完全可以不從他們身上展開。

金木研與利世小姐約會

但《來自深淵》中,主角的受難是註定的。

《來自深淵》的故事中流傳著一句話:「阿比斯所給予的一切,都會由阿比斯收回。包括生命。」女主莉可出生在阿比斯的深處,靠著阿比斯遺物才獲得生命、回到地面;雷古在深淵深處被目擊過——他們都是「made in abyss」的,是阿比斯的產物,是故事主角的不二之選

與其他作品中主角難以預測的命運發展不同,阿比斯的地獄般的結構,事先給定的,莉可和雷古冒險的路徑和沿途會遇到什麼,在知道世界觀後就不難猜測

莉可出發前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這些與眾不同之處,使得《來自深淵》與古希臘悲劇有些相似。

古希臘的悲劇與現代人理解的悲劇有很大差別。哲學家瓦爾特·本雅明說,現代舞臺上沒有上演過任何與古希臘悲劇類似的悲劇。古希臘悲劇不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而是昭示在眾神、在命運面前,人是如何的弱小、無力,卻又能如何地堅毅決絕,不懈掙扎,迎向必然的受難。

因而,古希臘悲劇的審美體驗也與現代人熟悉的悲劇不同。它不滿足觀眾體驗悲傷的願望。比起讓人憂愁、憐憫、流淚,古希臘悲劇更容易讓人感到戰慄、敬畏和鼓動。

例如,古希臘的悲劇中沒有無罪責的懲罰。主角的受難事出有因儘管那些原因看起來微不足道,也會牽扯出眾神和命運嚴苛的詰難。

如果說「made in abyss」是莉可和雷古背負的原罪,就很容易理解:他們一路的苦難都是應受的懲罰, 不是飛來的橫禍。那句流傳的「阿比斯所給予的一切,都會由阿比斯收回」,就像是俄狄浦斯的父王得到的神諭。

俄狄浦斯,歐洲文學史上典型的命運悲劇人物,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並娶了自己的母親。

故事的開始神諭就說:「兒子長大後會殺父娶母」,主人公們極力避免,但還是最終應驗。

犧牲,是古希臘悲劇中常見的理念。為了讓饒恕無可挽回的過錯,主角必須蒙受苦難,甚至獻出自己或親人的生命——哪怕他們看起來全然無辜。能阻止這一切的只有神無常的慈悲。而主角在犧牲的時候,極少猶豫。

犧牲理念在《來自深淵》裡也有所體現。

莉可和雷古必須以自己的意志,捨棄地面的日常生活。而深界五層和六層的連接處,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祭壇。一旦深入到深界六層,就會受到阿比斯的詛咒,不可能再以人類的形象回到地面。

受阿比斯詛咒長出耳朵、尾巴和毛髮的娜娜奇

在「失去人形」的案例裡,娜娜奇的情況是最輕微的

進入深界六層所需的白笛,也要由犧牲生命獲得。這個祭壇,本身就是為犧牲而設。進入阿比斯深處的莉可和雷古,必須不斷地犧牲,以此與阿比斯達成暫時的和解,繼續他們的旅行。

莉可的母親「殲滅卿」萊莎的白笛。擁有白笛的探窟家屈指可數。

一些「黑深殘」作品裡,主角會有宣言式的重要臺詞,表明自己的志向。比如《哥布林殺手》的「我不拯救世界,只管殺哥布林。」

而正如古希臘悲劇中沉默的英雄,莉可和雷古沒有豪言壯語或是悲泣控訴,只是單純地把旅途進行下去,把評判的權力留給觀眾。

一些「黑深殘」作品中,主角都會投身於對世界及其法則的改變,透露著「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傲氣。

《東京喰種》裡金木研的著名臺詞

《自新世界》海報,「反抗虛假的神」

而《來自深淵》中的主角們,卻從來不打算反抗殘酷的製造者:阿比斯。他們小心翼翼地遵循阿比斯的法則,根據阿比斯的特性規劃自己的行為。

在劇情的推動力,《來自深淵》的設置也很特別。

其他作品通常會設置一連串的故事,隨著故事的延伸,敵人接連出現,主角不斷遭遇敵人,展開戰鬥,獲得戰鬥力的提升,也逐漸接近「世界的真相」。故事的展開、戰鬥力(或戰鬥經驗)的提升、對世界的認識,三者齊步邁進,最終達到的是改變世界、戰勝宿敵。

《哥布林殺手》,哥布林殺手殺死哥布林王

《來自深淵》則是看了設定,就會被深度劇透的作品。阿比斯每一層的可怕之處,主角們都心知肚明,莉可和雷古本人的戰鬥力,在阿比斯面前一直都不值一提。《來自深淵》整個故事的推動力,自始至終都是莉可和雷古去往奈落之底的願望,是他們的為之踏上旅途的「初心」他們的旅途也必須到達奈落之底。

「黑深殘」中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受難,常常是精神折磨。比如《東京喰種》裡的「1000減7等於多少」。

並且,這類作品經常會儘量延長「受難」橋段,讓觀眾的壓抑體驗達到一個高峰後,讓主角力量瞬間「爆發」,主角遭遇終於「翻盤」,觀眾也在主角力量展現的瞬間,徹底得到舒心的釋放。

《東京喰種》,壁虎折磨金木研

《東京喰種》,金木研覺醒反殺壁虎

之前的負面情感,也可以被視為鋪墊、積累的過程,重新被認為是正面的、不可缺少的經歷。從而,痛苦得以宣洩,壓抑得以升揚。

《來自深淵》的受難則多是直接的身體傷殘,並且沒有「爆發」的一刻。它只呈現角色們受到的痛苦,而不提供痛苦的宣洩。觀眾只能生生咽下角色的痛苦,然後陷入無盡的痛定思痛。

這樣的痛苦,展現的只有世界(「神」)的殘酷、冷漠、無慈悲。世界的殘酷和主角的堅韌同時交織於眼前,卻沒有宣洩的空間,如此之下擠壓出的審美感受,顯示出的是就只是主角意志的可敬了。

而這就是《來自深淵》與其他「黑深殘」在觀感上根本的不同。

莉可在阿比斯詛咒的影響下失去痛覺,咬緊牙關時把後牙咬碎了。

如此種種與古希臘悲劇的相似之處,造就了《來自深淵》獨特的觀感。

童話與宗教

因為劇情推動力設置非常簡單,《來自深淵》看起來更像一個童話。

一個小女孩和一個小男孩,為了找自己的媽媽,為了弄清楚自己是誰,開始去往遠方的冒險。

動畫明亮美麗的色調也讓人覺得這像是個童話

但除了上文所述的,它與古希臘悲劇的種種相似之處外,《來自深淵》骨子裡,還宗教的主題

這讓它又多了一層超越其他同類作品的深刻

《來自深淵》裡的宗教是什麼呢?第7集,頂級探窟家奧森說:

「這裡的人們啊,基本是不信神的。

與此同時,你知道他們信奉什麼嗎?

正是腳下的這個深淵,阿比斯啊。

正因奈落之底充滿未知,令人恐懼,才顯得擁有神性。」

《來自深淵》的宗教主題可以在很多地方找到驗證。

環繞阿比斯建造的小鎮裡,人們會在葬禮上將死者的骨灰和 「不屈之花」的花瓣混在一起,灑向阿比斯。在阿比斯的一些地方分布有被稱為「祈禱者遺骨」的屍骨,他們都呈現出雙手合十舉在面前的姿勢。

「祈禱者遺骨」

這個世界中甚至有「阿比斯信仰」:人們相信人死後靈魂會回歸奈落之底,再重新進入輪迴。

最初,人們帶著淘金者的狂熱進入阿比斯;最後,人們把自己最深刻的思想、最悠遠的懷念、最崇高的敬畏都交給了阿比斯……阿比斯不正是人類最後的救贖嗎?

《來自深淵》中的人類,已經將除阿比斯之外的地方盡數探索完畢。但阿比斯不合邏輯、難以理解卻又真實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阿比斯與人類迄今為止探索過的所有地方都不一樣,它是世界觀上的破口,是宣告人類認識世界的失敗的破口。

因為阿比斯的存在,人們不能宣稱世界已經都被他們掌握,不能輕蔑地說出「太陽之下沒有新鮮事」,不能無所事事覺得垂手而天下治。阿比斯將人們從麻木、庸俗、散漫中拯救出來。在這個已經祛魅的世界裡,人們重新發現了神,重新學會了虔敬。

小鎮的葬禮

《來自深淵》的世界中,各種事件都缺乏歷史記載。所謂歷史,都是口耳相傳的傳說。比如,地面上沒有人知道頂級探窟家奧森活了多久,只有她拉起裝載30人的吊艙、撐起10米高的巨石的傳說。探窟家們的故事就像神話、史詩一樣在人們之間流傳,這是一種古老的文學形式。這樣的設定讓觀眾覺得,莉可和雷古他們的故事也會成為一個神話、一個史詩。

淘金者把自己的命放上賭桌跟阿比斯賭博,研究者設置實驗讓阿比斯回答問題。莉可和雷古將神賜予他們的整個生命,附加上自己深沉的希望,擺在祭臺上,準備接受阿比斯的任何舉動——包括將祭品全數收走,什麼也不賞賜。他們是神最虔誠的信徒,也是神最歡迎的挑戰者。

結語

與古希臘悲劇類似,《來自深淵》既頌揚神的威名,也體現人的不屈意志。故事主角和阿比斯之間的不留餘力的對抗,展現的是一片絕望中仍不屈服的希望。

深界四層的「不屈之花」花海

《來自深淵》的觀眾對阿比斯的殘酷感受越深,就會對整個故事懷著越多崇高的敬仰,就會對希望有更深的認識。

阿比斯和它絕對的殘酷令人驚嘆、恐懼,同時也發人深省。這種感覺就是崇高(sublime)。

康德說,當我們面對無法以知性把握的宏大事物時,認知上的不協調使我們的理性被調動起來。這時我們感受到自身的弱小,因而痛苦;但我們理性運作起來,又讓我們感受到超越性的愉悅這些矛盾的感覺疊加在一起,就是崇高。《來自深淵》裡,阿比斯正是喚起崇高的強大力量。

莉可和雷古等人經歷了不可避免的痛苦、失敗、缺憾,並將它們作為不得不直視的東西遞給觀眾;同時,他們也告訴觀眾,面對這些不可避免的痛苦、失敗、缺憾時,他們的眼中仍然滿溢著希望。

這種希望是以積極主動的姿態面對殘酷,不是「這一切都會過去」,而是「這一切我會克服」;不是「會有別的平坦點的路」,而是「我將在這條崎嶇的路上走到底」;不是「有天一定能再見的」,而是「我們可以好互道永別」。

《來自深淵》展現的希望一點也不廉價,它產生自無法癒合的傷痛。這種希望是永遠直視傷痛、主動選擇傷痛,在承認世界的殘酷之後仍對世界擺出主動的態勢;是知道沿途沒有任何意義上的好事,仍然為到達終點踏上旅途。

這種深沉的希望,在日本商業動畫中是難得一見的。藉助獨特的世界觀設定,《來自深淵》將古希臘悲劇般命中注定的受難加在懷著童話願望的孩子身上,讓這樣的希望在他們身上閃耀。

這是《來自深淵》最大的魅力所在。它是一部講述希望的「黑深殘」,一部與眾不同的「黑深殘」。

- END | 動畫學術趴 -

相關焦點

  • 挑戰受虐極限,豆瓣9.2的它不止「黑深殘」
    而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賞析的動畫,筆者則認為它有著其他「黑深殘」動畫所不具備的魅力,非常值得一看。你可能已經聽過它的大名了—— 《來自深淵》(メイドインアビス,即Made in abyss)。
  • 反烏託邦神作《來自深淵》,這裡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希望!
    而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賞析的動畫,具有其他「黑深殘」動畫所不具備的魅力,非常值得一看。你可能已經聽過它的大名了——《來自深淵》(メイドインアビス,即Made in abyss)。偏幼齒的畫風可能讓很多人錯估了它儘管是小眾的「黑深殘」題材,《來自深淵》TV動畫版和劇場版卻分別拿下了9.2和8.8的豆瓣高分。儘管它仍然有著一貫日式幼齒畫風,但是它與主流日式商業動畫迥然不同,最終留給觀眾的不是一時愉悅,而是戰慄與深沉的思考空間。
  • 「黑深殘」動漫中「深」是深刻,哪些動漫讓你感受到了「黑深殘」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我是一天一點動漫,不知道大家對「黑深殘」的動漫有什麼樣的看法,在我看來,真正好看的「黑深殘」動漫一定是有深刻內容的,因為這個「深」,不是神經病的深,在我看來,應該是深刻的「深」,話不多少,給大家推薦幾部好看的「黑深殘」動漫。
  • 【也談美漫之老文新看】我們真的喜歡黑深殘嗎
    總之就是黑深殘呀。」「這未免有些扯吧。」「怎麼就扯淡了,蝙蝠俠難道就不應該黑深殘一點嗎?哇你這種小孩子真的是幼稚哎!@#¥%.」「???」以上對話發生於我和某個漫畫網站上的讀者關於近期蝙蝠俠刊走向的討論。拋開對我的指摘不談,這番對話讓我開始思考起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應該怎麼看待黑深殘,或者說,怎樣看待美漫中的黑深殘?
  • 借《哥布林殺手》聊聊日本動畫中的「黑深殘」
    然而,國內豆瓣7.9和國外Crunchyroll 4.3(滿分5分)的高分卻又似乎讓這些口誅筆伐有些站不住腳。那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哥殺》中出現的那些「黑深殘」呢?與其直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如將視野擴大到整個動畫界,借著這場輿論的風暴尚未停歇,好好的談一談日本動畫中的那些「黑深殘」。
  • 黑深殘系列盤點!
    《東京喰種》,《FATE ZERO》,包括今年續作《心理測量者第三季》,都可以用一句「黑深殘」了結,既是噱頭也代表深度。但黑深殘是廣義的卻也是狹義的,如何詮釋理解黑深殘呢?這是一個問題。接下來我便選擇幾部有熱度代表性的作品淺談作品其中的「黑深殘」。 最初了解到魔法少女這一屬性,還是因為《美少女戰神》中月野兔,那個宛如鄰家少女般任性可愛的女孩,在閃爍的魔法中產生變化。
  • 《囚犯醫生》4月稱王,韓劇走向黑深殘|韓劇屋
    因為資源齊全和更新速度較快,它在韓劇迷中一直備受好評。然而4月19日晚,韓劇TV官博宣布了一則消息表示,以後不再更新。此消息一出,引起網友熱議,不少追劇少女更是表示「已經哭暈在廁所」。《囚犯醫生》《囚犯醫生》講述了一個成為權術犧牲品的善良醫生,用特殊方式以惡治惡的復仇故事。
  • 動漫中的黑深殘事件!這些女生的命運太悽慘了……
    圈內觀眾將屬於這種風格的作品稱之為「黑深殘」,在每一個「黑深殘」女性角色的背後,往往會對應一個殘酷的事件。而真正的黑深殘還發生在戰鬥之中,伊莉雅被吉爾伽美什虐殺至死的那段劇情,是大多數月廚都忘不了的噩夢。
  • 魔女之旅第9集:伊蕾娜與薰衣魔女穿越過去,上演黑深殘劇情
    小編看了一下這集果然是黑深殘劇情啊!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集的劇情吧。話說伊蕾娜一個人坐在街邊餓著肚子,一看自己的錢袋子裡已經一分錢都沒有了。這時伊蕾娜突然撿到了一張傳單,上面寫著:「招募超短期兼職魔法師,如有意向,請前往下方的地址。」
  • b站上線《來自深淵》劇場版,這部製作超精良的動漫,你看過嗎
    最近b站又又又有大動作了,《來自深淵劇》劇場版全系列將在b站獨家播出,其中《深沉靈魂的黎明》過段時間就要上線了,我就問你們高不高興呢?嗯,我高興的地方是:b站既然會播出,那麼被引進的可能性那應該也蠻大的咯?
  • 這款國產Gal打著「黑深殘」的標籤眾籌,製作人到底在想些什麼?
    從目前官方公開的宣傳來看,《憶戀》是一款標榜「黑深殘」風格的戀愛作品,仔細研究似乎又不是這麼簡單。對此輕文採訪了NKB製作組的主催windchaos,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款作品。問:在《憶戀》的宣傳過程中,我們看到作品打上了「黑深殘」的標籤,不過很多人對於這個題材並不買帳,最初是出於什麼考慮創作了《憶戀》?W:其實嚴格意義上講,「黑深殘」只是這部作品的標籤之一。
  • 動漫解析 為什麼大家會喜歡看黑深殘向的作品
    「這深淵,它充滿了無窮的魅力。」  自從虛淵玄擔任劇本的《魔法少女小圓》使得「三集定律」深入人心後開始,傳統作品中歌頌愛與希望的魔法少女們無疑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黑暗的時代。  事實上,不只是黑深殘。
  • 以為這部新番提到代價應該是黑深殘,結果是橘裡橘氣的
    黑之契約者嗎?還是黑深殘的發展?近些年來,馬猴燒酒付出的代價那可是相當沉重,早就讓小編產生一種潛意識——這代價似乎預示著黑暗的故事發展。然而看完第1集後,原來是一位穿得很卡哇伊的雙馬尾公主,站在臺下看似應援棒在閃爍的舞臺上,準備開始公主的表演,結果只是普通演講,還以為要妮可妮可妮~後面的故事是約書亞(優秀啊)與公主的日常故事,包括體現該作的核心——蘿蔔戰。
  • 【動漫】為什麼大家會喜歡看黑深殘向的作品?丨雜談
    土筆章人原著的《來自深淵》則在將奇幻繪卷徐徐鋪展開來的同時,為我們展現了人類對未知事物強烈的探索欲帶來的繁榮,並揭露了欲望之下的黑暗與繁榮背後的犧牲。 這些明目張胆地將各種殘酷、悲傷的故事搬上大銀幕的作品,無一不是令人印象深刻,且叫人悲痛欲絕的佳作。
  • 豆瓣9.2:來自深淵,阿比斯深淵中奇妙的深層設計我們來分析分析
    阿比斯深淵中共有七層,每一層都居住著不同的生物,同時每一層有有著不同的「詛咒」,這種詛咒會在上升的時候體現出來,並且每一層的上升詛咒各有不同,越接近深淵底部詛咒越恐怖。生活在深淵中的動物也各不相同,每一層都有不同的特點,但是在動畫片中,對於深淵各層的描述並不詳細,我們今天就來根據已知線索,做一些小小的推測。
  • 無腦鳳傲天教你如何把黑深殘變成猛男番!
    烈娜在漫畫裡不止一次的展現出她內心有著黑暗的地方,也不止一次地暗示隊友們生命易逝。這就要提到麥露除鳳傲天之外另一項特質——天然呆。這一點就從她希望能力能取平均值可以看出。究竟是怎樣一個無欲無求的人才想要能力取平均值呢?
  • 創造深淵阿比斯的男人——《來自深淵》作者初訪談
    來自深淵第一卷封面這是一部講述了生活在孤兒院中的少女莉可,與她在深不可測的巨大洞穴「阿比斯」中撿到的失去記憶的少年機器人雷古,向著深淵阿比斯發起有去無回的挑戰的架空幻想冒險童話。動畫裡的故事才剛剛開始,而在7月29日發售的最新第六卷的原作故事中,讀者們可以讀到更加深入深淵之中、更加艱險與更加充滿戲劇性的展開。此次我們將邀請作者土筆章人老師,對有關這部《來自深淵》是如何誕生,是否還有更多像雷古、莉可、娜娜奇這樣充滿魅力的角色,以及這部作品的內涵進行深度交流,這也是本作作者首次接受採訪。
  • 《來自深淵》兼具美感與殘酷
    作為探索類的題材,《來自深淵》沒有把重點放在人物和冒險過程上,深淵——世界的面貌與隱藏背後的規則——才是真正的主角。因此,雖然本作的畫風是充滿童趣的治癒系,但作者是以一種冷靜到近乎冷酷的目光審視一切。故事的主角是十二三歲的兒童,充滿愛與勇氣,可是世界對於孩子們並沒有太多的溫情。
  • 豆瓣9.2,這部邪典動漫給予觀眾的不僅僅是致鬱和壓抑
    這是面向曾經看魔法少女或美少女戰士等美好童話長大孩子的成人動畫片,熟悉的童話背景,反烏託邦的套路,沒有一黑到底,殘酷中仍然滲透的人性光輝;這無疑獲得了觀眾的青睞。阿比斯深淵是《來自深淵》世界中唯一的神秘,圍繞深淵而存的人們不信鬼神,只敬畏阿比斯。深淵中有數不清的珍稀遺物與怪奇生物,令人眼花繚亂,但讓人們無法全然參透深淵的原因則是「阿比斯的詛咒」。從阿比斯深淵向上移動,會對人體造成負面傷害。潛入越深,發現遺物的機率遞增同時,詛咒也會遞增,從簡單的頭昏腦脹,到產生幻覺,七竅流血,死亡等。
  • 來自深淵第2話:從阿比斯歸來的孩子
    如果說上一集的來自深淵還很輕鬆和陽光的話。這一集的來自深淵就很沉重了。將標題,莉可的身世以及詛咒聯繫在一起,這部番現在已經讓我有點不敢看了,但是因為他幾乎完美的世界架構和優秀的製作又讓我不得不看,真的是一件非常蛋疼的事情了。劇透慎入。本集一開始,來自深淵的OP終於出來了。也透露了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