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網趙萬波:百年老茶館

2020-12-25 澎湃新聞

津門網趙萬波:百年老茶館

2020-09-11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百年老茶館的門面

百年老茶館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板橋鎮青龍街,相傳,板橋古鎮曾是絲綢古道上的重要驛站。在東漢時期,以商為市逐步在板橋出現長街。乾隆年間,在街北中段建魁星閣,耍青龍,又因長街蜿蜒似龍欲騰空上天,稱為青龍街。又因古時柳葉垂拂的美景,素有「北津煙柳」、「梅花古渡」、「文獻之邦」的美譽,有著歷史悠久的集市傳統。

走進茶館,這裡沒有城市的喧譁與躁動,感受到的是淳樸的民風,茶館的光線很昏暗,老式木架結構,凹凸不平的土牆貼滿的已經發黃了的舊報紙,還有那幾張紅色年代的黑白照片,參差不齊的橫梁上懸掛著一個瓦數不大的節能燈泡,老舊的木桌木板凳刻滿了歲月的痕跡,泥巴地板已變成了黑色卻很整潔,燒水的灶臺也搭得十分簡樸,整間屋子充滿了年代感,桌椅也古色古香。茶館的茶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價格卻是地地道道的實在、無論你喝幾壺、續多少杯,都是兩塊一個人。

茶館不大,但人氣很旺。每天每張桌子都是坐滿了人,在這裡幾乎可以坐一整天,三三兩兩的茶客竊竊私語,可以打發時間,也可以與老朋友嗑嗑瓜子聊聊家常。在這裡,你會自然而然地忘記了時間,忘卻了忙碌,只剩下記憶深處那抹靜謐和淡淡的茶香味道…… 

第四代經營者萬文風

簡樸的燒水灶臺

裝著茶葉的白色布袋

茶館內仍是昔日的泥巴地板

年近九旬的老人享受著悠閒的時光

老茶客只對「它」情有獨鍾

茶館雖小,但生意很好

外地遊客也喜歡到老茶館喝茶

茶館也是青年人喝茶、聊天、玩遊戲的好去處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這裡偷閒

整間屋子充滿了年代感

桌椅也古色古香

牆上的老照片講述著更早時期的故事

體會他們不曾經歷的那些歲月

處處都有歷史的痕跡

老茶館的鋁茶壺

熱情周到的服務

無論你喝幾壺都是兩塊一個人

近200年的老茶館依舊是古樸的模樣

 

趙萬波,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 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員,中國攝影旅遊網曲靖工作站站長,雲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曲靖供電局高級政工師,曲靖市攝影家協會特設黨支部書記、秘書長。自參加工作以來,長期從事新聞宣傳和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在各類媒體發表作品數以千計,獲得地市級以上獎勵近200項(次)。

關鍵詞 >> 津門網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津門網趙萬波:玉溪工匠
    津門網趙萬波:玉溪工匠 2020-08-31 1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老茶館(酉林記錄於四川雙流彭鎮) 留住記憶 · 老行當攝影賽
    ▲▲▲▲▲▲點擊上張圖片,即可查看比賽徵稿規則收稿郵箱:chinaxhm@vip.163.com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些傳承上百年甚至千年的行當正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斑駁的臺面,朔料殼的暖瓶,吱吱作響的竹椅,茶客們的老汗煙組成了這座老茶館的獨特風景線。
  • 成都遍地老茶館成網紅聖地,倒茶成表演絕活,一碗茶水只要2元
    在成都有很多老茶館,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歡迎,許多老茶館也有著上百年的歷史,成為城市傳統文化的象徵。在大街小巷行走,三不五時,就能發現一家老茶館,裡面坐著許多當地的老大爺,在裡面邊喝茶邊聊天,還有些是正搓著麻將。比較有名的就是成都人民公園內的鶴鳴茶社,是成都最老的傳統茶館之一,裡面古樹參天,夏天坐在樹蔭下喝茶,非常涼快。
  • 津門網宋道君:樂山大佛百年之後再次「洗腳」
    樂山大佛百年之後再次「洗腳」(2020年8月18日,樂山大佛百年之後再次「洗腳」。樂山大佛第一次「洗腳」,還是在民國六年,即1917年7月21日至22日)。因此可以說,2020年8月18日的河水淹到大佛腳,是樂山大佛一百年後的再次「洗腳」。8月18日樂山城大面積受災,特別是樂山市市中區大佛壩村受災非常嚴重,其共有6個組,745多戶人家,戶籍人口2112人,常居住村民有1000多人,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大佛壩村6組在大佛壩村的下遊最南端,是樂山8.18特大洪水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淹水深度在2米左右。
  • 【新聞紀實】津門網吉秋樺:留痕
    新舊更迭,因拆遷走出城中村的人,也會隨著居住條件的的改善,逐漸去適應新的生活方式。(2020、11、9拍攝於鐵爐廟村) 津門網作者 吉秋樺 西安人 陝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陝西省人文地理攝影協會會員 中國著作權協會會員 西鹹新區攝影家協會會員 多幅作品入選全國攝影大賽、刊登《中國攝影報》。
  • 新疆有個百年老茶館,遊客和本地人愛去喝茶,外地人不知它的本名
    沒有去過喀什百年老茶館的喀什旅行,不是完整的喀什旅行。在喀什的一個拐角附近,有這樣一個知名的老茶館,但凡來喀什旅行的人都會前來打卡。房子是一個二樓的具有異域風情的樓房,外面塗著綠色的漆,可以看到樓上有五顏六色的具有維族特色的地毯和窗子,大門是在喀什最常見的那種門。
  • 你的害怕我的靠近:在喀什百年老茶館,遇見親愛的路人!
    影片開頭阿米爾的父親和導師看風箏比賽的地方,就是這座百年老茶館。從北京到烏魯木齊、伊犁、庫車、再到喀什,初到新疆時的那種緊張與不安,早已被喀什的安寧祥和撫平。喀什古稱疏勒,古絲綢之路南北道在這個「玉石般的地方」交會。不知何時,絲路商人帶來了江南的茶葉,飲茶漸成當地人傳統,延續至今已有千年。都說不到喀什不算真正來過新疆,我卻要說,沒來過喀什這家百年老茶館更不算真正到過新疆。
  • 津門網魏育新:涼山的阿姆惹
    津門網魏育新:涼山的阿姆惹 2020-11-09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津門網何秀明:城市美容師
    津門網作者 何秀明,網名:茉莉綠茶。特別喜歡拍攝人文紀事作品。現已在津門網刋登有21組作品。想用自已的雙眼發現生活中的美,用鏡頭定格美的瞬間,把美傳播出去,讓自已的夕陽生活更有意義。堅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 「津門網」他畫大寫意戲曲人物線條具有張力動感十足,與關良不同
    就跟隨津門網的腳步去看一下,高馬得先生筆一下的京劇人物。
  • 津門網劉日升:黑白人生(七)
    津門網作者劉日升,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華僑攝影學會理事、國際攝影家聯盟(GPU)會員、美國攝影協會(PSA)會員、遼寧省攝影家協會會員、遼寧省僑聯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亞洲一帶一路攝影大聯盟副主席。
  • 津門網韓修平:回龍掛壁公路與回龍精神
    津門網作者 韓修平,男,漢族,1958年生於河南輝縣市。他80年代初走上攝影藝術道路,並先後成為國際攝影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 成都現存最「年長」茶社,已有百年歷史,每天上千名遊客慕名而去
    百年鶴鳴茶社四川是中國茶的發源地之一,早在3000年前歷史上就有四川人種茶的記載。而成都作為中國茶館第一城,早在春秋時期就開張了世界上最早的茶館。說成都是一座泡在茶碗裡的城市一點也不為過。鶴鳴茶社一角老王便與其中一個服務員大姐聊了起來,據她介紹,這裡每天有大約上千人來此喝茶聊天,有人民公園周邊的成都市民,幾十年如一日,只要有空便來鶴鳴坐一坐;因離天府廣場和寬窄巷子不遠,絕大多數還是全球各地的遊客,都是慕名而來,品四川最著名的毛峰,感受老成都的市井生活氣息,在百年歷史的長河中
  • 從成都往返一百多個公交站到彭鎮百年老茶館,瘋狂的人不只我一個
    在成都街頭隨便抓一名攝影「老法師",問他去過彭鎮老茶館沒?一臉迷茫的人還真不多。老茶館門口,文革時留下的,如假包換剛上大一的時候,我都忘了怎麼查到這裡,翻網圖看那些作品真是不得了。我們簡直開了掛般(比起之前的辛酸),沒多久就到了~老茶館後門的老店鋪們補一組當時的練習圖片吞雲吐霧的四周,不用懷疑,定是圍了一圈相機
  • 百年孤寂,百年王菲
    悲哀是真的,淚是假的,本來沒因果,一百年後沒有你也沒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