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網劉日升:黑白人生(七)

2020-12-28 澎湃新聞

黑白攝影剝離了世界的五彩斑斕,拉開影像與現實的距離,空間從而獲得凝練,呈現出最純粹而生動的畫面。

 

喀什噶爾老城東南端黃土高崖上有一處維吾爾居民小巷,叫高臺民居,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相傳東漢名將班超、耿恭曾在此留下足跡。高臺民居現有居民603戶,人口2450多人,全都是維吾爾族。圖片為傍晚時分出門玩耍的兒童。

拍攝地:新疆喀什

「儘管貧窮卻感到滿足的人是富有的,而且是非常的富有,而那些儘管富有,卻整天擔心什麼時候會變窮的人才凋零得像冬天的世界。」這是莎士比亞在《奧賽羅》劇中的經典金句。馬達加斯加的貧民雖然住草屋、無溫飽,但是滿足感、幸福感極強。

拍攝地:馬達加斯加穆隆達瓦

在孟加拉科克斯巴扎市內掃街期間,遇到放學回家的孩子們。他們熱情、單純、友善,尤其喜歡讓人拍照。

拍攝地:孟加拉科克斯巴扎

距離博卡拉風景區幾十公裡外,有一處尼泊爾新的建築地標,是一座鋼絲橋,Long Bridge。體驗走在橋上是需要膽量的。鋼絲橋橫跨峽谷,搖搖晃晃,重心不穩。有了這座橋,為二岸居民出行和生活帶來極大便利。

拍攝地:尼泊爾博卡拉

紐西蘭的皇后鎮是一個被南阿爾卑斯山包圍的美麗小鎮,也是一個依山傍水的美麗城市。皇后鎮全鎮到處都是觀光地點,春天百花盛開,夏季藍天豔陽,秋季色彩繽紛冬季氣候清爽。乘坐纜車到達皇后鎮山頂是一個空中餐廳,俯瞰全景,心曠神怡。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一瞬間,它會照亮你的眼睛……

拍攝地:紐西蘭皇后鎮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份56個,其中世居民族有漢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瑤族、壯族等18個民族。貴州的節日也很多,如正月的舟溪蘆笙節,二月的南開小花苗跳場,三月的臺江姊妹節,五月的施洞龍舟節,七月旁海的蘆笙節,八月凱裡蘆笙節,九月黃平谷隴蘆笙會等等。圖片為梳頭的古董苗婦女。

拍攝地:貴州紫雲

每天晚上的六點,恆河夜祭的歌聲準時在恆河岸邊響起。在印度傳統音樂和銅鼓聲的伴奏下,身著華麗神服的祭司們用聖火、法螺和鮮花表達對恆河的崇敬。他們手持蛇燈、拂塵,隨著音樂翩然而舞,聖歌的吟誦在恆河上空飄蕩,令在場觀賞的遊客深深的陶醉其中,雖然不懂他們在吟唱著什麼,但那種濃墨重彩的氛圍卻是讓人永生難忘。

拍攝地:印度瓦拉納西

在尼泊爾人民的生活中佔據主要位置的宗教是印度教和佛。據統計,尼泊爾居民中印度教徒佔90%,佛教徒佔7—8%,其他教徒佔1—2%。但是,在尼泊爾,印度教和佛教往往相互混合在一起,特別受從遠古就流傳下來的萬物有靈崇拜為背景的密宗的影響,人們往往同時崇拜兩種宗教的神。像尼泊爾這樣一個人兼有多種崇拜和參加多種宗教典禮在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這種多種崇拜表現了尼泊爾人民在宗教信仰上的寬容。

拍攝地:尼泊爾加德滿都

摔跤、賽馬、射箭是蒙古族的三大運動。草原上的人們把蒙古式摔跤稱作「搏克」,它是蒙古族三大運動之首。不管是祭敖包,還是開那達慕,「搏克」都是不可缺少的主項。

2006年,蒙古族搏克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拍攝地:內蒙古鄂爾多斯

馬達加斯加窮人多除了社會原因之外,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全在一個「懶」字上。人窮不可怕,可怕的是懶惰的習慣,人一旦有了懶惰的情緒,就很難再進步。懶惰,只會讓人更加的貧窮,會讓人的生活漸漸喪失生機!

拍攝地:馬達加斯加穆隆達瓦

孟加拉位於南亞,是一個經濟不發達、國土面積小、人口又稠密的國家。在孟加拉的首都達卡,街頭有一道獨特的風景——人力車夫。達卡街道上每天都跑著近百萬輛人力三輪車,因此,有人把它稱為「三輪車之都」,也有人把孟加拉稱為「三輪人力車上的孟加拉」。圖片為找客的人力車和修鞋攤。

拍攝地:孟加拉達卡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這裡不但有大佛塔,還有著名的維桑海灘。目前緬甸經濟還屬於欠發達階段,真相如何?去菜市場看一看。緬甸菜市場管理較混亂,幾乎所有的菜市場都是無序狀態。小販畫地為界,隨便用一塊布就支撐一個攤位。賣水產的和賣鮮花的攤位相鄰,賣水果的和賣蔬菜的混雜,使外來客無章可循。最有趣的是緬甸人算術不好,她們賣菜都是扒堆來賣,這樣計算起來方便。

拍攝地:緬甸蒲甘

行走在街頭,我們常常能遇到各種街頭藝人,他們憑藉自己的一技之長立足社會,通過賣藝謀取生活費用。街頭藝人比較傳統藝術表演者有分別,後者會出現於室內場地,而街頭藝人表演的場地是免費的,未必得到政府許可。

拍攝地:紐西蘭皇后鎮

「一山擔兩海,一港寫春秋,一個旅順口,半部中國近代史」,形象的描繪了這座不該忘卻的小城,完美詮釋了旅順口在中國近代史所擁有的地位。白玉山坐落在旅順口區城區中心,山巔矗立著著名的白玉山塔。白玉山塔原名「表忠塔」,是日本殖民者在日俄戰爭結束後,為表彰在戰爭中為天皇效忠的士兵而修建,現在,這座塔儼然成為了日本侵略的歷史罪證。白玉山塔上放飛和平鴿,祈福世界和平,祝福旅順旅途平順!

拍攝地:遼寧旅順

被沙漠和戈壁所包圍的塔裡木內陸河兩岸的狹長綠洲帶上,生活著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被稱之為「刀郎人」。「刀郎人」會說話就學唱歌,會走路就學跳舞,可以說「刀郎文化」從他們一出生就深深印在骨子裡,融在血液裡。圖片為年過八旬的老人,跳舞的一招一式還是那麼的幽默、瀟灑、矯健。

拍攝地:新疆喀什麥蓋提

最近幾年因為人口紅利,孟加拉成為紡織服裝業外遷的又一理想地。別看它窮,孟加拉卻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紡織品出口國。紡織,是孟加拉出口的頂梁柱,創造了數百萬就業機會。女人最拿手的就是針錢活,紡織服裝業成為孟加拉女工的天下。在孟加拉,一個熟練女工的月收入在500元人民幣左右,這是孟加拉中等以上收入。圖片為早晨上班路上的工人。

拍攝地:孟加拉達卡

在印度一些節慶日和婚喪嫁娶的場合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穿著鮮豔的「莎麗」,化著濃妝,但從臉上看仍有很多男性特徵的舞者。這就是人妖,又稱海吉拉斯,他們是印度社會中一個特殊人群—印度閹人。圖片為印度閹人在灑紅節上。

拍攝地:印度阿格拉

愛,不需要太多的藉口與理由,愛的前提就是要有緣分。如果沒有緣分就不可能相遇,也不可能相識,更談不上相愛。然而,愛是要靠感情來作為基礎,並且要靠感情來維持。如果有了愛,有要捨得為了愛而付出,是要用自己的真心與誠心付出而獲得。圖片為蘭花花和她的情郎哥。

拍攝地:內蒙古鄂爾多斯

孟加拉國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溼熱多雨。全年分為冬季(11月~2月),夏季(3月~6月)和雨季(7月~10月)。年平均氣溫為26.5℃。冬季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節,最低溫度為4℃,夏季最高溫度達45℃,雨季平均溫度30℃。冬季強烈冷空氣襲擊,對於當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缺乏禦寒條件,早晚時分會經常看到人們生火取暖。

拍攝地:孟加拉達卡

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依然存在著很多原始部落,依靠原始生活習慣保留至今。他們的住所依靠竹蓆或泥巴搭建而成,席地而睡或用稻草鋪在地上用來睡覺,男人海上撲魚,女性在家照看孩子。

拍攝地:馬達加斯加穆隆達瓦

緬甸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在緬甸的郊區和農村,這裡的人們依然處在物質和文化生活匱乏的環境中。糧食來源依靠刀耕火種的方式獲得,雖然也養豬、養雞,但狩獵還是村民們肉食的主要來源之一。住茅草屋和鐵皮屋為主,屋內基本無家具,用家徒四壁來形容毫不為過。

拍攝地:緬甸蒲甘

印度教認為,人需要經過多次輪迴才能進入天堂,得到神的關照。而有些人希望能走捷徑,在此生就得到神諭和真經,苦行僧就被認為是這樣一條捷徑。「苦行」一詞,梵文原意為「熱」,因為印度氣候炎熱,宗教徒便把受熱作為苦行的主要手段。一般比喻為實踐某種信仰而實行自我節制、自我磨練、拒絕物質和肉體的引誘,忍受惡劣環境壓迫的人。

拍攝地:尼泊爾加德滿都

習慣了城市生活的我們,走過印度尼西亞的農村地區時,被當地純淨的異國風情所深深吸引,不但感嘆著這種原始而又古樸的生活方式,但對於當地人來說,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圖片為趕集路上的當地人。

拍攝地:印度尼西亞泗水

武當山太子坡是明永樂十年救建。清康熙年間曾三度修繕。太子坡的建築充分利用了陡險巖石下的一片狹窄的坡地,縱橫序列布局,紅牆環繞,復道曲折,使建築與環境緊密結合,是武當山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道觀。太子坡有「一裡四道門,九曲黃河牆,一柱十二梁,十裡桂花香」四大奇景。

拍攝地:湖北武當山

 

津門網作者劉日升,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華僑攝影學會理事、國際攝影家聯盟(GPU)會員、美國攝影協會(PSA)會員、遼寧省攝影家協會會員、遼寧省僑聯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亞洲一帶一路攝影大聯盟副主席。曾在國內舉辦11次個人攝影展,並在國外舉辦8次個人攝影展。百餘幅作品榮獲國際國內金銀銅獎或在雜誌上發表。

相關焦點

  • 津門網劉日升:黑白人生(四)
    用這組黑白反差濃鬱的紀實影像記錄這個沉默的世界。相對於彩色的多元,黑白照片單純、樸實、含蓄而有想像空間,在視覺傳播中有獨特優勢。黑與白將這個世界描繪的更為深沉和空寂。 是阿聯七酋長國最大、全世界第八大的清真寺。清真寺佔地2.2萬平方米,設計有82個圓形穹頂,主穹頂高85米,裝飾著黃金的柱子多達1100根。清真寺最多可容納4萬穆斯林人同時做禱告。地板上的色彩不是顏料彩繪,而是用天青石、紅瑪瑙、紫水晶、鮑魚貝等天然材料拼構而成。清真寺耗資55億美元,僅黃金就用去了46噸,整個建築群都用來自希臘的漢白玉包裹著,非常的莊嚴肅穆。而那些精美的雕刻則是來自中國工匠的手藝。
  • 劉日升:黑白人生(二)
    有人說黑白照片是孤獨的,但當失去色彩時,我們較為專注在人物本身上。黑白照片,不只是關於色調,還能夠捕捉人類的情感。緬甸男人出家當和尚就像有些國家服兵役一樣,屬人生必不可少的經歷。按照緬甸佛教規矩,男孩子出家以後穿朱紅色的袈裟,女孩子出家做比丘尼穿淺粉色的,小沙彌則是純白色的。
  • 津門網趙萬波:百年老茶館
    津門網趙萬波:百年老茶館 2020-09-11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津門網趙萬波:玉溪工匠
    津門網趙萬波:玉溪工匠 2020-08-31 1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新聞紀實】津門網吉秋樺:留痕
    新舊更迭,因拆遷走出城中村的人,也會隨著居住條件的的改善,逐漸去適應新的生活方式。(2020、11、9拍攝於鐵爐廟村) 津門網作者 吉秋樺 西安人 陝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陝西省人文地理攝影協會會員 中國著作權協會會員 西鹹新區攝影家協會會員 多幅作品入選全國攝影大賽、刊登《中國攝影報》。
  • 津門網魏育新:涼山的阿姆惹
    津門網魏育新:涼山的阿姆惹 2020-11-09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郭忠誠:黑白膠捲拍攝疫情中的天津城市街道與建築
    郭忠誠:黑白膠捲拍攝疫情中的天津城市街道與建築 2020-05-24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津門網」他畫大寫意戲曲人物線條具有張力動感十足,與關良不同
    今天我們來分享一組人物繪畫,這些人物繪畫是用大寫意的筆觸來繪製的,整個畫面非常具有張力,點線面的結合恰到好處,這些畫面也很熱鬧,就如同我們的人生一樣,這方唱罷那方登場,其實人生也是如此,人生也是戲,看的是舞臺上面的短暫時光,當把這些人生的故事和戲曲裡面表現出來的古人對於人生的思考價值的探討
  • 【黑白影像】津門網馬小淳:小野貓
  • 津門網何秀明:城市美容師
    津門網作者 何秀明,網名:茉莉綠茶。特別喜歡拍攝人文紀事作品。現已在津門網刋登有21組作品。想用自已的雙眼發現生活中的美,用鏡頭定格美的瞬間,把美傳播出去,讓自已的夕陽生活更有意義。堅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 色彩裡的黑白人生
    這些感觸一方面是來自國內電影界對色彩的迷信,其實黑白電影拍得好絕對不會比色彩繽紛的電影遜色,因為其中有人性,還有人文精神。在人性裡面,色彩顯得多麼無力呀!也許在真實的人生裡面,我們回顧過去的點點滴滴,色彩會慢慢褪去,到最後只剩下淡淡的黑白。
  • 《大佛普拉斯》黑白的真實人生彩色的夢
    影片中的黑白和色彩的對比,是一個重要的影射,電影的旁白也提到:「有錢的人生是彩色的,貧窮的人生是黑白的。」《大佛普拉斯》的影片幾乎都是黑白畫面,也藉此說明電影是從貧窮階級的視角,去審視這個世態炎涼的社會。而到了菜埔和肚財看行車記錄視頻時,則變成了有錢人的視角,也就是彩色視角去觀看這個魔幻的社會。
  • 香港藝人陳百祥:「我的人生黑白分明」
    新華社香港10月25日電 題:香港藝人陳百祥:「我的人生黑白分明」新華社記者 陸敏今年國慶,香港特區政府公布了2020年度授勳名單,藝人陳百祥獲頒銅紫荊星章,是今年香港演藝界唯一獲此殊榮者。頒獎詞讚揚他是「促進社會和諧與溝通的良好榜樣」,是「新一代演藝人的模範」。
  • 香港藝人陳百祥:「我的人生黑白分明」
    新華社香港10月25日電 題:香港藝人陳百祥:「我的人生黑白分明」新華社記者 陸敏今年國慶,香港特區政府公布了2020年度授勳名單,藝人陳百祥獲頒銅紫荊星章,是今年香港演藝界唯一獲此殊榮者。「我的人生黑白分明,沒有什麼灰色地帶。」陳百祥說。無論做人做事,他始終立場鮮明,嫉惡如仇,「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對的就要堅持,這是我的信念」。
  • 淘寶人生:張藝興、李佳琦、黑白契約套裝同款鞋子
    其實細心的小夥伴可能已經發現了:張藝興和李佳琦應援活動獎勵的鞋子和「黑白契約所以在張藝興應援活動中沒有得到鞋子獎勵,是因為你在之前的「黑白契約」心願禮盒或李佳琦應援活動中已經獲得過了。 小夥伴們可以將上面的「張藝興演唱會同款鞋子」與下面的「黑白契約 黑皮鞋」對比一下。
  • 大佛普拉斯:小人物的黑白人生
    你看見,黑白的人生,彩色的人生,以及一起兇殺。你全部看見了。 你看見,肚財的葬禮,莊嚴的法會。但你不知道,為何晴天會有一汪積水,為何燭光熄滅。 會場的誦經聲,驟然停歇,只聽見有沉悶的迴響,砰,砰。似從大佛肚內發出。似是雷電交加。 畫面全黑,你什麼也看不見了。
  • 愛國藝人陳百祥,傳奇人物喜劇大師,黑白分明的人生
    近日,香港藝人陳百祥在香港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作為一名愛國的香港藝人,陳百祥表示:「他的人生黑白分明。」1995年陳百祥推出唯一一張個人專輯《全港至叻星》,主打曲《我至叻》讓陳百祥在樂壇一飛沖天,並連開七場演唱會
  • 區婦聯觀看警示教育片《刑警隊長的「黑白人生」》
    區婦聯觀看警示教育片《刑警隊長的「黑白人生」》 2020-05-16 0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狼」張安樂的兩岸黑白人生
    「白狼」命運已不屬於法律問題直到今天,臺灣輿論界還在就張安樂「會否有另外一種人生」而進行假設——「一個假設性的問題是,如果當年張安樂不公布那個錄音帶(『江南案』),他今天的結果會怎麼樣?」在王豐看來,若依據「竹聯幫」的幫規,張安樂的人生根本不存在「假設」。他介紹說,竹聯幫的幫規有四個要點:不偷,不搶,不欺負老實人,不叛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