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口碑崩盤了嗎,迪士尼的套路到底行不行?

2020-09-14 印客美學


列夫·託爾斯泰:「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對於電影也是一樣,成功的電影有跡可循,失敗的電影各有缺憾。

花木蘭十分不幸,正是後者。

花木蘭的吐槽梗


這兩天,密集性的吐槽梗。


吐槽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妝容、對中國文化的誤讀、劉亦菲的呆若木雞演技、五毛錢特效和「哎呦我去」的邏輯線。



比如:


B站上,曾經看過中國妝風靡海外,油管上的評論和各類採訪都讓人挺起腰板,昂起頭。


花木蘭汲取精華,加上木蘭辭的對鏡貼花黃的表述,從宮廷到村莊,形成了獨特的、統一的妝容風格,就是:刷白牆、沾黃粉、描上華為榮耀花鈿,令人虎軀一震。



網友們——

1樓:知道真相的我們,眼淚流下來。

2樓:再也不敢說中國妝風靡海外了。

3樓:辣眼睛,嘔吐

4樓:花木蘭的濃妝豔抹確實不符合古代東方美學普遍的含蓄之美。


當然,劉亦菲是好看的,能去看已經是給面子了。


但是,劉亦菲的演技也成為職業生涯中的演技滑鐵盧。


被無數人吐槽的面癱臉


再說文化差異。


比如,吐槽比較狠的,穿著道士服的皇帝,活脫脫是美國醜化華人的大反派傅滿洲的翻版,哪家皇帝這個設計?



網友評論:我都沒看出來,皇帝竟然是李連杰演的,造型毀人不倦。原來西方人刻板印象中國古代的皇帝是這樣的……



鞏俐阿姨被塗迷幻的眼妝,出場就是為了掛在花木蘭懷裡?


而且死前,莫名其妙的突然覺醒自我意識,為花木蘭擋箭,明明前面那麼厲害,卻死得跟玩一樣。



還有,一直在說的氣,是什麼鬼,中國粉絲不能接受。



邏輯線也混成一團。


草原人攻打皇城,派人送挑戰貼決鬥,皇帝竟然答應了,還親自帶隊去建築工事上陣,這是何等個人英雄主義的情節?


花木蘭帶著七八個人就力挽狂瀾,陣亡人數ZERO?千裡走單騎,花子龍!


騎兵逃散後個人救全軍於水火之中、莫名而來的一場雪崩、一個人救駕了皇上,回憶了下動畫好像也是這樣,但真人後真的超違和。


戰狼都不敢這麼拍,以後再也不說自己家的瓜不香了。

裡面的特效,也是很兒戲。


還有作為精神圖騰鳳凰來無影去無蹤,除了鼓舞花木蘭的士氣,啥用也沒有,特效師是去放風箏了麼?



最不能讓人接受的是歷史混亂梗。


花木蘭是魏晉南北朝時的人物,結果開頭平地草原起土樓。然而,土樓是福建的建築……



順便科普一下,土樓的興建高潮是在中國動亂與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遷移之際。這些時期包含唐末黃巢之亂、南宋政權南移與明末清初。魏晉南北朝那時候根本沒土樓。



還有最後朝堂封賞時,在大殿上男女混雜,後宮瞬間幹政了?這都是什麼鬼……


祭祖的畫面也是坑,祠堂外掛著大紅燈籠,點著蠟燭,肅穆嚴肅呢,擔心詐屍系,聯想到冥婚。


感覺吐槽梗能說一整篇文章……




花木蘭虧慘了麼?


當然,我們不是來單獨呈現吐槽的。


我們想分析的,是花木蘭背後的套路。


大家都知道,《花木蘭》是今年好萊塢成本最高的電影之一。


光製作成本就高達2億美元(從特效來看,並不知道花哪了……)


按照慣例,這類頂級大片在公映宣傳期,還額外要燒掉上億美元的宣發成本。


這意味著影片總成本高達3億美元。



中國的票倉表現低迷,北美發行模式更變更為網絡付費播放。


在這種慘澹情況下,花木蘭能回本麼?


化用國內網絡中的戲言:不要傳播花木蘭的資源!!!不要浪費別人的時間!!!




這這這……看來靠中國人賺錢,真是沒戲了。


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曾剖析過:「如今人們對電影的評價更多的是看它們的票房收入,而不是它們的製作手法是否巧妙。」



迪士尼的公主系列雖然口碑一直不佳,但真人化仍舊一直走下去,主要原因是商業模式上有完整的邏輯。


如果堅持院線上映,好萊塢大片的片方能從其全球票房總額中拿回40%-45%,按此推算《花木蘭》全球票房至少要7億美元才可能回本。


去年,完成這一任務的難度並不算大,然而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近期美國、歐洲現在都不能正常上映,即使是堅持院線上映,票房也會大幅度縮水,保本重任全都壓到了中國市場。


現實也證明了,光靠中國回本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正因如此,迪士尼想出了一招險棋:一半市場上流媒體,一半市場進院線。


花木蘭如今在全球的成績,無疑也證明這是一招好棋。


事實上,國內外對花木蘭的觀感也並不相同。


雖然在迪士尼公主簡單的故事結構中,將背景和人物放在中國古代,將西方人民的中國印象雜糅進去,只能讓人想到奢侈品走秀中,出現的牡丹刺繡和大紅大紫的配色,讓國人哭笑不得的各類奇怪圖案。



但是,即便《花木蘭》在中國慘不忍睹,然而在海外流媒體平臺,評分甚至超過了同檔期上映的《信條》。


《信條》至今在中國電影院上線10天,票房3.5億,爛番茄媒體新鮮度74%,而《花木蘭》為78%,可見文化之間隔著溝



在Disney+覆蓋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以及歐洲多國。


從今年4月開始,已經有十幾部好萊塢電影試水直接上線點播,但《花木蘭》30美元的點播價格仍然是市面上最貴的。


按最新數據,Disney+在全球已經有6000萬用戶,與其他點播平臺點擊抽成不同,這筆收入幾乎全數會進入迪士尼腰包。


換句話說,只要付費率超過10%,光靠點播收入《花木蘭》就有可能收回製作成本。


不得不說,好萊塢是最懂商業化和工業化的電影工廠,改編的作品只需要符合全球市場可以接受的故事模板。



更何況,迪士尼集團的電影攻略本就是為了主題樂園服務。


在迪士尼的商業閉環中,電影回收成本只是第一步,主題樂園的公主品牌,以及玩具開發、衍生品授權方面更是廣闊的市場。



在今年線下主題樂園受到重創的情況下,新的流媒體業務成為重要增長點。


無論從用戶拉新還是成本回收的角度,《花木蘭》已經大獲全勝。


畢竟,即便罵上天也很歡樂,人家也收穫了眼球,不是麼?


這是你沒想到的吧?


迪士尼的套路,到底還行不行?


花木蘭定項、拍攝和投入市場的一系列操作流程,大家可以看到這是好萊塢的經典打法。


隨著漫威、DC等宇宙,在全球市場上攻城略地,以IP為基礎的超級大片成為追逐商業化的好萊塢的一劑良藥。


迪士尼最有力量的IP——迪士尼公主自然也不甘示弱。



迪士尼動畫電影已經到達了一個巔峰,真人化很早就提上日程。


2014年真人版《沉睡魔咒》系列、2015年真人版《灰姑娘》、2017年真人版《美女與野獸》、2019年真人版《阿拉丁》《沉睡魔咒2》……


越來越快的公主真人化步伐似乎在昭示著迪士尼擴充IP的野心,但是從票房和評價上來看,真人化的公主電影似乎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成功。



《灰姑娘》由莉莉·詹姆斯主演,豆瓣評分6.9。


在眾多吐槽聲中,最多的是對空洞華麗的特效和慘白無力的劇情不滿。



《美女與野獸》在真人版中的表現力似乎並不足夠……



中國這幾部電影的票房平均在3億左右,最高的《美女與野獸》也只有6億票房,已經可以看出一個側面,真人化公主的IP情懷能讓人買帳,卻難以形成漫威、DC、速度與激情系列數十億票房的觀影熱潮。



從全球市場角度,這幾部投資1-2億美元成本的真人版電影,票房基本在7-12億美金。


再加上流媒體的內容長尾作用,只能保證回本,但利潤的增量一直是難以突破高點。


我們可以看出觀眾老爺不好伺候:完美複製是只有情懷,缺乏新意和表現力;大幅度改編,則容易跑偏。



其實,問題主要出在迪士尼公主系列的故事本身。


這個系列的初衷本是公主與王子的夢幻愛情故事,故事結構簡單單調,對於孩子而言的動畫電影,令人追捧。


但當童話進入現實,卻充滿了違和感,這是迪士尼公主難以迴避的痛點。



好萊塢電影在一個多世紀的全球傳播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中國題材電影越來越成為好萊塢電影工業的一個組成部分。



隨著中國電影票倉在全球市場所佔比例越來越高,在美國大片中融合中國元素近十年也逐步完成了試水。從超級大片中中國演員的客串;


美國超級大片開始嘗試講一個中國故事,來突擊中國市場這個增量。



所以,超級英雄系列中,出現了中國的英雄《尚氣》。


迪士尼的公主真人化的目標也終於放到了《花木蘭》身上。


奈飛的改編內容也瞄準了劉慈欣在國際上廣受好評的科幻作品《三體》。


中國故事進入好萊塢的時代,已經到來。


然後,天災人禍,這個願望落空了。



一年多的期待,讓中國觀眾的觀影熱情,並沒有因此而消退。


然而,國內的口碑可算是全線崩盤。


只能說是高開低走,一地狼藉。


花木蘭不是第一個口碑崩盤的迪士尼真人公主系列,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失敗的作品。


迪士尼的公主系列依舊會保持著內容畸形、商業健康的狀態,不斷走下去。好萊塢的中國故事也將如此。


不過,如果真正想賺到中國人腰包的錢,還是認真研究一下中國文化再說吧。




相關焦點

  • 《花木蘭》崩了,迪士尼的套路,還能行嗎?
    《花木蘭》就名列其中。而如今,滿屏大咖的真人電影卻在中國全線崩盤了。或許迪士尼的電影《花木蘭》沒變,變的是我們。《木蘭辭》,分別改編成了動畫電影《花木蘭》、《花木蘭2》。花木蘭的身上,始終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忠孝與保家衛國」的思想觀念。在動畫片中,迪士尼將這一精神內核做了改動。
  • 口碑暴跌,票房撲街!《花木蘭》全面崩盤,迪士尼錯在哪?
    作為迪士尼首個中國公主真人版電影,《花木蘭》的製作和宣發費用高達3.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4億元。在主演方面,有劉亦菲、鞏俐、李連杰、甄子丹等眾多國際明星加持,從籌備開拍製作到上映耗時將近4年。為了給《花木蘭》造勢,早在2019年7月,迪士尼發布了《花木蘭》的首支預告,立刻引起了全球範圍內的關注。
  • 口碑暴跌,票房撲街!《花木蘭》全面崩盤,迪士尼錯在哪?
    》造勢,早在2019年7月,迪士尼發布了《花木蘭》的首支預告,立刻引起了全球範圍內的關注。作為迪士尼的重頭戲,《花木蘭》到底是如何全面崩盤的,迪士尼在這個過程中又做「錯」了什麼?,迪士尼到底錯在哪?這一天,《花木蘭》的海外口碑開始解禁,儘管其在爛番茄上拿到78%的新鮮度,MTC是69分,成為迪士尼近四年來評分最高的一部真人電影。
  • 迪士尼《花木蘭》口碑崩了?歷史上的花木蘭,到底是什麼樣?
    對迪士尼出版方而言,萬萬沒想到!迪士尼護航 + 鋪天蓋地式宣傳 + 強大的華人影星陣容的電影《花木蘭》,再加上將近 14 億人民幣投資的影片,還未在國內正式上映,卻已在國內慘遭口碑全線崩盤。但咱們今天來談談關於花木蘭的歷史故事。
  • 《花木蘭》在國內巨大的宣傳造勢,能不能頂住國外口碑的崩盤
    《花木蘭》從9月4日上線Disney+後,海外的小夥伴率先觀看了該片,只需29.99美元,花木蘭小姐姐陪你過夏天。算來算去,可是折合人民幣205塊啊,小編不得不佩服,還是有很多人願意為這位中國的公主買單的。
  • 評分4.7的迪士尼電影,劉亦菲要為《花木蘭》的口碑負責嗎?
    9月11日,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迪士尼大片《花木蘭》終於在中國內地上映,但與前期熱鬧的宣傳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截止9月10日24點,該片的預售僅1400萬, 排片佔比39%,比已上映22天的《八佰》還要低,貓眼預估《花木蘭》票房可能不超過3億元。
  • 《花木蘭》的口碑崩盤到底問題在哪?
    哪怕真的是要算,也不至於找個女巫,坤道總可以吧,實在不行,花木蘭發生在北魏時期,少數民族的薩滿也OK吧?其次,花木蘭的形象,和公主就不沾邊,所以對於那些說把《花木蘭》當個公主片看的人,我的態度就四個字,「嗤之以鼻」。公主是有著家國情懷的,花木蘭只有一顆無奈的孝心。
  • 國內還未上映口碑就已崩盤?《花木蘭》中外評價呈兩極化
    22年前,由美國動畫巨頭迪士尼打造的動畫電影《花木蘭》,讓「木蘭代父從軍」這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為全球觀眾熟知。當迪士尼宣布耗資2億美元拍攝真人版《花木蘭》時,立刻引發了熱烈關注。而如今,《花木蘭》在流媒體平臺上線後,國內外出現了兩極化的評價。
  • 迪士尼《花木蘭》票房口碑雙輸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早在9月4日,當迪士尼放棄疫情迅速反彈的北美、歐洲和日本院線,選擇登陸迪士尼流媒體Disney+付費獨播時,許多人就表示了強烈的擔憂和反對。上個月,一段視頻在外網爆紅:一位憤怒的法國影院老闆一棍子朝著《花木蘭》的展板狠狠砸去。英法德等票房大國的院線也展開了對迪士尼的集體聲討。
  • 劉亦菲新劇《花木蘭》口碑崩盤,趙立堅點讚,稱劉亦菲就是花木蘭
    就在昨天,趙立堅聊到了《花木蘭》的相關問題時,點名表揚了劉亦菲,他甚至直言:「她就是當代的花木蘭!」要知道,能得到趙立堅這種肯定的人,屬實是不多了。對於她來說,這無疑是非常有力量的肯定。但是當我們把目光拉回到《花木蘭》的時候,就會發現,這次不光電影的口碑崩盤了,就連劉亦菲的演技,也被大家吐槽了一遍。
  • 《花木蘭》口碑崩盤?劇情遍地是bug,劉亦菲還被扒出替身鏡頭
    因為疫情原因,備受矚目的好萊塢大片《花木蘭》取消在北美院線上映的計劃,於前天在迪士尼Disney+平臺點播放映,但從《花木蘭》變網播後,就有人擔心到時會有很多盜版資源傳播,果不其然,電影前天在Disney+上線,昨天網上到處都能找到《花木蘭》的高清盜版資源了,而且嘲聲一片。
  • 迪士尼版的《花木蘭》在中國口碑撲街?這是我們的花木蘭嗎?
    《花木蘭》是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由執導,、、、等人主演的奇幻動作片。影片根據1998年迪士尼同名動畫片改編,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由萬裡赴戎機,一路歷經磨鍊,駕馭自己內心的力量,激發真正的潛能。通過這段傳奇歷程,她將成為一名光榮的勇士,不僅贏得國家的認可,更博得父親的驕傲。該片於2020年9月1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花木蘭》口碑崩盤?鞏俐角色多餘,劉亦菲連替身鏡頭都沒剪掉
    《花木蘭》自放出了將由迪士尼影片公司拍攝成真人版電影的消息後,國內對於該電影的上映一直抱有很大的期待。9月4號在迪士尼Disney+平臺點播放映。雖然請了國內著名的武打明星甄子丹參演,但電影中的打戲卻潦草簡單,讓觀眾不禁吐槽:「就這樣的動作,還需要請甄子丹來嗎?」
  • 劉亦菲《花木蘭》口碑崩盤?多平臺低分開畫,迪士尼遭遇水土不服
    最近一段時間,迪士尼所出品的最新大片《迪士尼》宣傳非常猛,幾乎每次發布新物料都會上熱搜,可以說是吸引了很多觀眾和媒體的目光,整部電影的熱度非常高。隨著《花木蘭》在北美正式上映之後,越來越多的粉絲開始關心這部電影的口碑和質量。
  • 《花木蘭》口碑崩塌?迪士尼最新財季淨虧近50億美元
    《花木蘭》經歷過幾次改檔之後,迪士尼直接放棄了北美院線的上映,但9月4日在disney+上線之後,《花木蘭》沒有出現想像中「爆炸」的趨勢,反而在國內口碑全線崩盤。截至9月8日,豆瓣評分顯示,6萬觀眾打出了4.7分的評分,其中,20.1%的觀眾打出了一星、37%的觀眾打出了兩星。
  • 口碑崩了的《花木蘭》,像極了「美式中餐」把中國人吃噁心了
    《花木蘭》在中國口碑崩盤的原因,是因為中國觀眾已經厭倦了那種美式不正宗中餐的味道了,把一個歐美童話故事穿一身所謂的中國文化外殼再賣給中國人的套路,行不通了。迪士尼在強行用自己理解的中國文化去拍他們理解中的花木蘭。
  • 迪士尼《花木蘭》口碑撲街,什麼是真正的花木蘭精神?
    近日,迪士尼電影《花木蘭》上市,口碑卻斷崖式下跌。豆瓣網友毫不客氣的打出了評分4.9分。無論在國內國外,《花木蘭》都面臨口碑翻車的局面。電影劇情不合理,魔改中國文化,是網友最大的不滿。迪士尼的公主們,遭遇磨難之後都等著王子來拯救,而東方的花木蘭卻能一個人升級打怪,代父從軍,自立自強。因為一部動畫片,花木蘭成為不少外國小孩仰慕的女英雄,這是東方文化的勝利。
  • 《花木蘭》口碑面臨崩盤,劉亦菲演技遭質疑?
    《花木蘭》是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真人版劇情電影,由妮基·卡羅執導,劉亦菲、甄子丹領銜主演,鞏俐、李連杰特別出演,李截、安柚鑫主演,於2020年9月1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部分國家/地區上線迪士尼該片根據迪士尼1998年同名動畫片改編,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勇戰柔然的故事。
  • 口碑滑鐵盧、盜版滿天飛,14億投資的《花木蘭》惟聞嘆息
    國內還未上映,豆瓣評分只有4.7的評分,只能怪前期宣傳太好了,導致看過很失望,在國民心目中木蘭是應該是一個大家閨秀,而不是從小就習武喜歡出頭的女生,而且學過文言文的都知道,文言文中體現的是木蘭迫不得已才替父出徵,而果然外國人是拍不出那種感覺的,而且特效用的很尷尬。最諷刺的事莫過於:還未在國內正式上映,便已在國內遭遇了口碑的全線崩盤。
  • 當花木蘭靠嘴炮勝利的時候,我就知道迪士尼這回要栽
    首部以中國公主為主人公的迪士尼真人版電影終於在國內上映了,作為喵妹最喜歡的迪士尼IP之一,《花木蘭》從宣布要籌拍的那一刻起,就一直牽動著喵妹的心。但這部電影終究還是被迪士尼拍成了一部對中華文化莫名其妙的意淫和糟蹋的史詩級大爛片。其實外籍演員來演中國故事,咱並不排斥,畢竟這些演員在演其他中國電影電視劇的時候並不乏佳作,但是當他們在《花木蘭》相聚的時候,一切都被搞砸了。《花木蘭》在選角的時候就飽受期待,全球的粉絲都在想,這個中國公主到底會由誰來演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