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娛樂正在完成他們的第一個蓄力期,將迎來在內容和業態上的新爆發。除了《理想之城》《斛珠夫人》《萌賊探案》這樣影綜雙賽道上的多款爆款儲備,更值得行業關注的是,傳遞娛樂將在版權採購與原創,楊超越等藝人培養,劇集界「FIRST模式」開發,以及分帳劇和網絡電影探索等多方向上的新動作,以及,他們多業務間已經開始慢慢發酵的協同加乘效應。
作者:藍二
編輯:王子之
版式:王威
傳遞娛樂CEO 趙文竹
一部作品前後歷時五年「納米級」打磨,落下的不僅僅是收視的迴響。
在《棋魂》的成功之後,傳遞娛樂CEO趙文竹告訴我們,集英社的版權已經優先對他們開放,同時小學館、朝日電視臺也表示出積極的合作意願。
「《棋魂》打了一個很好的樣,我們目前與這三方都在商談下一步的合作,涉及三個現實題材的版權,其中每一個IP的影響力和爆炸度都不會比《棋魂》差。」趙文竹向黑白文娛表示。
經過前期活躍的業務擴張後,從2020年開始,傳遞娛樂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已成型的業務布局要往縱深走,內容生產上也開始進入收穫期,而《棋魂》也只是第一響。
到了這個階段,尤其值得關注的還是,囊括了內容版權、製作開發、藝人經紀、紅人經濟、潮流產品這樣一條「B+C」長生態鏈的傳遞娛樂,如何用核心的內容基因帶動各業務發展,又如何發揮協同加乘效應?
從這一意義上來看,今年其陣容中《理想之城》《萌賊探案》等代表作的意義,已不僅僅是一兩部「爆款相」劇綜,還將令行業在其中窺得其業務交融與互助的真實底色。
「我們正在經歷一個業務態度上的必要轉變」,趙文竹認為。
2020年初,趙文竹為傳遞娛樂提出了新的「扇形業務模型」,這一模型的提出代表著公司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從整個工作模式上來說,前三年在金字塔階段時,是以打通行業上下遊產業鏈為主,因為那時的傳遞娛樂經歷從無到有,不斷地有新團隊新業務新模式加入進來;而改變業務模式為扇形,也就意味著我們開始進入穩紮穩打的發展階段,擴張暫緩,以穩定性業務為主。從2020年起,到未來三四年,都會是這一狀態。」
在扇形業務模型下,以傳遞娛樂集團為扇釘主控,影視綜核心業務線為扇骨,包括導演、編劇、藝人在內的人才和合作夥伴為扇面——可以看到,這三個關鍵組成已經非常穩定,而「扇子」發展的走向就是扇邊往外延,讓扇子不斷變大,也就意味著將業務不斷縱向拉長、拉深,是這一階段的主要路徑。
這也指向了趙文竹所提的業務態度的轉變:過去鼓勵試錯,現在更強調踩準、落地、實效。
眾所周知,現在的傳遞娛樂版圖以對厚海文化的收購為一個關鍵支點,繼而向上遊延伸導演、編劇、藝人團隊的創作力體系,以及向下遊延展紅人、潮流生活產品等的變現力體系。
有著紮實的內容開發基礎,傳遞娛樂首先正在迎來影綜項目爆發期。放眼2021年,兩部內容精品+陣容頂流的頭部劇《理想之城》《斛珠夫人》已順利殺青,最新的頭部綜藝《萌賊探案》正在開發製作,已有的IP綜藝《喜歡你,我也是》第三季也開發出了一個在價值探討和內容形式上都同時顛覆過往的創新模式。
「我們只做兩類,一類是S級的,大劇、大綜藝,一類就是以小博大、最貼近年輕人,靠內容取勝的項目。所以除了頭部之外,大家之前已經看到了我們小體量的《少年江湖物語》,現在還有《機智的戀愛生活》等儲備。」
這些新項目,從直觀上看就是妥妥的出圈爆款頭號種子選手,而稍加觀察的話,每一部也都開啟了傳遞娛樂不同業務間或深或淺的融合。
在核心的版權開發之後,製作環節也進入了能力體系。「實話實說,每家影視公司都希望自己能做製作,但《棋魂》那會兒,雖然我們在版權能力上比較強,但是製作上確實剛剛開始積累經驗,因此並沒有自己來做。這幾年我們的一個目標就是逐漸增強自己的製作能力,《理想之城》就是我們第一次獨立製作的S+級項目。」
這樣的全流程開發把控,也連接起了傳遞娛樂的藝人板塊,使得合適的情況下,旗下的藝人們能夠儘可能在好項目中得到難得的參與機會。
目前傳遞旗下最吸引外界關注的藝人,無疑是楊超越,「我們對她有一個非常完整的計劃,非常堅定的路線就是演員楊超越。在項目的選擇上,關於她從什麼樣的題材和角色起步,我們格外謹慎。一方面因為她比較年輕,像青春、仙俠、甜寵類的題材和角色,相對好演繹和駕馭一些;但另一方面,每年我們還是希望她能夠參與一些好導演的好作品,不在乎番位,關鍵是學習,這也是我們努力爭取的。包括像楊超越參演《理想之城》,就向前輩演員學到了很多演技和職業精神方面的東西」。
而在比如《萌賊探案》這樣的綜藝上,除了上述業務板塊的連接,還有可能將衍生產品開發環節帶入。
內容無疑是傳遞娛樂的基因,而花時間精細打磨內容所帶來的紅利,他們也是一直實打實感受到的。遠的不說,僅《棋魂》而言,由於在從談版權到製作完成的整整五年間,不斷磨礪細節,為他們打開的就是後續長遠的通路。
「日方其實很挑合作夥伴的,但現在只要一聽是做過《棋魂》,這一環節就沒有什麼障礙了。我們現在基本上直接進入版權談判的後期,因為太熟練了,我們知道日本版權方的需求,一上來怎麼改編、怎麼本土化、做多少集、用什麼樣的導演和演員,我們都提前想得非常清楚也溝通得非常清楚,甚至我們的翻譯在這方面也是非常成熟了,前期過程大大縮短。」
內容為王,自上遊起。
早在厚海文化時期,該公司就強於版權開發,而到了傳遞娛樂時期,在這一大盤子之下,這一根基性的工作有了更充足的力量。
「原則上以厚海為主線,但同時包括編劇公司傳遞夸克、導演公司傳遞四力,我們都鼓勵大家一起來開發出好的項目。原則上,希望每家公司每年至少能採購到一部好的IP,當然厚海會更多,我們希望它每年至少採購到三部。這樣整合起來,每年採購的新IP至少能在五部左右,當然不設上限。」
趙文竹同時也表示,這並不是一個以絕對的「公司視野」來完成的任務,在傳遞娛樂整個集團裡,鼓勵人人可以推薦好故事,都可以直接向她推薦;把接觸面放至最大,而背後則有經驗豐富的厚海IP評估團隊和機制來做專業把關。
因難度大,《棋魂》成為目前為止厚海或者說傳遞開發周期最長的版權項目,但這也不意味著它就將成為唯一的特殊個例。
「對內容開發,我的原則是不能有硬性周期指標,我也不說每年必須完成一個東西。我經常跟策劃團隊說,與其心急一年想開發三個出來,不如花兩三年做一個口碑收視都好的作品,帶給團隊及公司的價值會更大。」
這是好內容的開發原則,但同時可能產生悖論或者說相矛盾的是,公司運營需要項目的不斷運轉和資金的充分流轉,而這就考驗業務架構的合理性了。
傳遞娛樂的做法是,首先保持充足的策劃團隊,同時開發,互相備份;其次,不同的業務環節互為支撐,比如當厚海在開發自主項目時,以青年導演吳強、李雁倩為核心的傳遞四力,還會接外部項目。這樣保證每年都會有傳遞娛樂體系開發出的項目。
「其實我們現在每個公司、每個團隊都有儲備,這是很值得慶幸的;在時間和資金安排上,我們也儘量不讓兩個項目同時開工,至少前後錯開1-2個月。但是,即便劇集發生了最意外的情況,一年中沒有滿意的成果,我們每年至少還會有兩個綜藝與大家見面。」
客觀來說,綜藝的盈利空間不比劇集,傳遞娛樂也是業內較少數同時具備劇綜開發製作能力的公司,而在團隊本身具備豐富經驗之外,從業務板塊整體協調、內容賽道互為補充的意義上,也讓我們更深地理解了傳遞娛樂必須抓綜藝的重要考量。
通過對每一種內容、每一個項目的精細開發,除了收穫來自市場的收視和收入回報,也在給傳遞娛樂帶來更多的升維空間。
一方面,是原創力體系的持續升級。此前傳遞娛樂在劇集開發上主要依靠版權再開發,而現在一些新的原創內容已經在開發中。並且從體系構建上來說,在編劇束煥、蘇彪加盟傳遞夸克之下,越來越多的優秀策劃創作人員也在加入傳遞娛樂,不斷加固最上遊的創作力量。「我們目前還在開發一個類似FIRST青年影展這樣的劇集領域的青年創作者扶持計劃,今年即將推出。」
另一方面,好的內容也在支撐著傳遞娛樂去試水創新模式,趙文竹向我們透露,傳遞娛樂與一家非常優秀的影視公司將一起合作一部分帳劇,探索ToC端邏輯;同時公司與阿里合作的第一部網絡電影今年3月也將開機。
在這個網生內容發展的關鍵分水嶺,傳遞娛樂試圖以自己已經驗證的內容競爭力進入更多新領域,一同參與拉升行業水準,打破相應領域的市場天花板,也為自己開拓更大的內容可能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