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西四季》
Tilda Swinton執導的,
關於約翰·伯格的紀錄片,
由四部短片構成,
串聯起一年四季。
豆瓣評分:8.1
劇情簡介
冬天,蒂妲絲雲頓拜訪落腳於法國小山村四十餘年的好友約翰伯格,兩人漫步於靄靄白雪的村莊、或深或淺地,在小屋中聊起童年記憶與歷史承接。春天,透過凝視動物,經歷一場人類與動物關係的思辨。夏天,於山村中和三兩藝術家漫談當代政治,佐以舊時視頻、音樂,探索藝術如何述說政治。秋天,蒂妲再度帶著孩子拜訪約翰以及約翰之子,在視野遼闊的山村生活中,發現傳承的意念存在於所觀看的每一片風景。
四部短片象徵四季的更迭,而山村的風景、動物、生活則是年復一年的循環,體現約翰口中「無窮延伸的此時此刻」。他的思想及人生觀與古老的農舍、青翠的綠地、放牧的牛群相呼相應,說著這個世界周遭人物景物的故事,阿爾卑斯山裡的小村莊,則是最迷人的舞臺。
(以上來自2016臺北金馬影展)
《葛飾北齋》
使用最先進的8K高清拍攝技術,
將葛飾北齋筆下的油畫、
版畫和插圖纖毫畢現地展現。
豆瓣評分:8.3
劇情簡介
世界著名日本藝術家Katsushika Hokusai(1760-1849)的第一部英國電影傳記,其版畫《大浪》與李奧納多的《蒙娜麗莎》一樣舉世聞名。在安迪·塞爾基斯(Andy Serkis)朗讀了和歌齋的聲音後,影片中有藝術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和馬吉·哈姆林(Maggi Hambling)以及熱情的學者,他們研究、崇拜和崇敬這位偉大的日本大師。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繁華的大都市江戶,現在的現代東京,和草齋的工作、生活和時代。利用非凡的特寫鏡頭和開創性的8K超高清視頻技術,Hokusai的版畫受到了世界專家的檢驗。在這一過程中,它們揭示了對名著的新詮釋,充分表達了作為一位偉大的世界藝術家,的非凡成就。
《尋找小津》
本片是維姆·文德斯對小津安二郎的致敬之作,
他在八十年代中期親自跑到日本去追尋小津的足跡。
豆瓣評分:8.1
劇情簡介
日本電影導演小津安二郎是國際影壇上備受尊崇的大師,歐美和亞洲的不少導演自認受到他的作品啟發和影響,德國的維姆.文德斯就是其中之一。本片是維姆.文德斯對小津致敬之作,他在八十年代中期親自跑到日本去追尋小津的足跡,以日記手法紀錄他對東京這個城市的感覺。
1982年溫達斯在羅馬一次放映會上,選擇了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 1903-63)的《東京物語》(Tokyo Monogatari, 1953),作為對自己電影工作有特別影響力的作品來播放,並觸發拍攝這個屬於自己版本的「東京物語」的念頭。溫氏聲明並非本著朝聖的心態「尋找小津」,縱然他相信小津的留世作品最有資格被擺放在電影藝術的殿堂。他之所以推崇小津,是因小津「在掌握了經由美國推展及至全球的電影的語言後,竟能反過來從中調製出一種完全個人的景觀;在拍攝某樣事物時,能讓事物保存原有的身份」。溫氏總結對小津的賞析,在片初把電影的本質界定為「提供一個這個世紀人類的真實和可行的圖像,從而讓人能夠認清自我」。順帶一提的是,溫達斯的好友、奧藉劇作家漢德克(Peter Handke)在寫作上滲用了小津的鏡頭敘事手法,同是溫氏消化小津的另一途徑。
尋找小津的片名Tokyo-Ga其意指東京畫,為溫德斯嘗試將他對於小津電影與東京印象所聯繫而拍攝的紀錄片。此片對照了小津鏡頭下的東京,以及三十年後的東京,在拍尋找小津時,溫德斯筆觸顯得平淡,幾乎仿效了小津當年的拍法。溫德斯不但採訪了為小津工作了二十五年的攝影師,同時也拍柏青哥店,沉浸當中痴迷的人們,小鋼珠像是可怕的蟲卵般蠕動著;工人維修不鏽鋼的擋洞扇;他拍公園中的遊人;學唱西洋流行樂曲的摩登少男少女、追蹤那些餐廳外食物樣品的制蠟工廠,工人如何像製作真的三明治般製作著假的三明治。
《水花四濺》
真實記錄了1970年代大衛·霍克尼的創作、感情生活以及從英國前往美國的過程。
還呈現了他與男友的感情關係對他藝術創作的影響。
豆瓣評分:7.6
劇情簡介
現畫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藝術創作和感情生活的1975年的紀錄片《水花四濺》(A Bigger Splash)由傑克-哈贊(Jack Hazan)執導的《水花四濺》,用攝影鏡頭真實記錄了1970年代早期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繪畫藝術家的霍克尼的創作、感情生活以及從英國前往美國的過程。影片還結合了真實記錄和電影創作的形式,呈現霍克尼與男友的感情關係、和兩人後來的分手對霍克尼藝術創作的影響。
《水花四濺》曾獲1974年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據愛白網的資料,對於身為藝術家的霍克尼的創作與其感情生活之間的關係,本片中還有大膽的人體呈現和同性親密鏡頭,這種表達在三十多年前曾是本片引發爭議的焦點。
現年70歲的霍克尼是公開的同性戀者,他的作品和創作活動如今依然受到關注。
《草間彌生-無極》
草間彌生剛剛上映的最新紀錄片
豆瓣評分:7.7
劇情簡介
揭開身價最高女藝術家,不為人知的創作秘辛。1977年便住進精神療養院的草間彌生,近年大展遍及全球藝術殿堂。創作數度將她從崩潰邊緣挽救回來,世上沒有藝術家能與之並列!本片走訪草間彌生的摯友、收藏家、策展人、藝術史學家,集結她橫跨半世紀的各式代表作,不但能一窺她年少時的珍貴畫稿,更能見證她勇闖紐約藝壇的大膽創舉!
《我的建築師:尋父之旅》
關於美國著名建築師Louis Isadore Kahn的紀錄片
豆瓣評分:8.7
劇情簡介
本部紀錄片講述美國費城著名建築師路易斯·I·康因,這位曾設計過眾多著名建築的偉大建築師生前有關事業和家庭的故事。這是一部有關愛與藝術的影片,也是一部講述背叛和原諒的故事。從賓夕法尼亞火車站的地下走廊到人潮洶湧的孟加拉首都達卡的國家議會大廈,在這些美輪美奐的不朽作品中,我們似乎看到了這位20世紀下半葉被很多建築歷史學家公認的最具影響力的天才驚人的創造力。然而在生活中,路易斯卻是一個既神秘又矛盾的丈夫、父親。路易斯有著三段不同的家庭生活,執導本片的導演納撒尼爾·康恩正是路易斯的其中一個兒子。
由美國導演納撒尼爾·康恩執導的人物傳記紀錄片《我的建築師》,榮獲2004年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提名等多項紀錄片大獎。
《坂本龍一:終曲》
坂本龍一的紀錄片,記錄了從2012年到2017年間,他參與《末代皇帝》等電影以及40年前作為YMO樂隊成員活動的寶貴片段。
豆瓣評分:8.8
劇情簡介
這部關於日本頂級作曲家坂本龍一的紀錄片,主要按照2012年到2017年的時間順序,剪輯了坂本龍一30年前參與《末代皇帝》等電影以及40年前作為YMO樂隊成員活動的寶貴片段。Coda在音樂術語中是,Coda是一個樂章最後的段落裡強調終止效果的樂段。,正如有著匠人精神的坂本龍一,願將每部作品都當做生命中的最後一部進行創作。
《場面調度: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關於電影大師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紀錄片,取材於拍攝《犧牲》期間留存下來的超過50小時的幕後影像資料,加上訪談,詳盡介紹了他的工作,思考,以及對電影的感受。
豆瓣評分:7.3
劇情簡介
紀錄片「塔可夫斯基執導/ 場面調度: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Regi Andrej Tarkovskij」,取材於拍攝《犧牲》期間留存下來的超過50小時的幕後影像資料,加上選取塔氏的著作《雕刻時光》以及塔氏接受的訪談,由剪輯師Michal Leszczylowski剪成97分鐘的紀錄片,帶中文字幕。該片詳盡地介紹了一代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的工作,思考,以及對電影的感受,是非常珍貴的關於塔氏的資料。
幕後:·1986年冬,正在巴黎拍攝攝影片《犧牲》的塔科夫斯基突然得到一個消息:多年來被蘇聯政府扣為人質兒子來到巴黎。在得到塔科夫斯基的同意之後,法國紀錄片大師克裡斯?馬爾凱立即帶著攝像機來到拍片現場,記錄了這位當代電影史上別具一格的電影詩人最後的工作瞬間。一個月後,塔科夫斯基因病臥床不起,只能躺在床上觀看剛剛拍完的電影素材。
房屋在燃燒的時候,膠片卻卡在了攝影機裡面,工作人員無法重新安裝。於是只好重新建造了一棟房子,然後再把它燒了。
歡迎補充~也聊聊你喜歡的紀錄片吧!
圖片:網絡
文字編輯:李迪倫
投稿、合作、閒聊請聯繫:lxz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