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禪修】行走在正念的路上

2022-01-22 泰山正念文化

作為一個修行人,任何時候都要認真,包括走路、吃飯的時候,都要小心謹慎,內心專注,不能散亂。走路的時候,不能隨便東張西望、散亂觀瞧。如果你的身這樣不穩重,內心肯定也是散亂的。目光應該恆時垂視約一米的範圍。如果很有威儀,身態很穩重,說明內心也是很專注的。

這樣非常小心謹慎地行走,有時候眼睛、身體也會疲勞,這個時候可以休息一下,也可以眺望四方。若看到對面有人過來了,應該很有禮貌地問一句:「您來了,還好嗎?需不需要幫助啊?」這不是裝的,而是用真心說的。因為面前的這個人,無論貧窮富貴、美貌醜陋,都是宿世的父母,都是未來的佛,都是修行的助緣,都是成就的根本。能夠這樣想,心裡自然就歡喜了。

若以正知正念去步行,你所邁的每一個步伐都有正知正念的攝持,內心的境界就會不斷提高。


同樣,吃飯的時候也要謹慎,放在口裡的飯要適量,細嚼慢咽。若每一口都以正知正念去攝持,吃一口就增長一分智慧,吃一口就提高一分境界,這樣進步才快。睡覺的時候也是如此,若能保持正知正念,打一聲呼嚕就提高一個境界、增長一分智慧。其他一切行為也是一樣,都要有正知正念來攝持。

除了行住坐臥,哪有修行啊?每一件事都用心去做、認真去做,這樣才是所謂的修行,最後才能真正圓滿。

【正念禪修一日體驗營】

正念之道:幸福,就在當下

正念,源自東方古老的禪修文化,是通過靜坐冥想的方式,一刻接一刻地觀察當下所發生的一切,去發掘你如天空般遼遠的本真心性,讓你堅硬的內心像陽光下的冰塊慢慢融化,把你散亂的心帶回家。

正念,一種專注的藝術,體驗簡單生活,給你的內心帶來平靜與祥和。

正念,一種修心之道,幫助你了解生命整體意義,欣賞生命深層奧秘。

正念,修習活在當下的心智能力,是一條通往幸福和覺悟之路。

正念,作為一種簡單的冥想方式,已在西方社會流行起來,越來越成為時下人們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的有效方法!

【課程特點】

前沿課程體系:東西方文化交融與碰撞的智慧結晶——以正念修持減輕壓力,健康生活;

理論與體驗並重: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獲得深度的體驗;

活在當下,享受生命。切身感受舒緩焦慮、超越抑鬱、釋放壓力、動靜相宜的生命存在之道…

【課程收穫】

  正念基本知識

  正念練習

  自我成長與探尋生命的寶藏

【參與對象】

·熱衷於自我探索的心理諮詢師

·禪修愛好者

·希望體驗深度放鬆的職業人士

(出於正念課程的目的及安全設置的考量,本課程謝絕患有精神疾病及嚴重軀體疾病的相關人士參加)

【課程介紹】

  正念,就是如其實際的明了當下的心身狀態及其變化。它源自東方,後來在西方被整合到現代心理治療中,成為當代最重要的心理治療和心理保健方法之一。

  正念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被介紹到西方,為醫學界和心理學界所注意,由喬•卡巴金等學者介紹和科學研究,漸漸改良和整合為當代醫學界、心理學界、健康界中最重要的發展,並因此誕生了正念減壓療法(MBSR),以及辯證行為療法(DBT)、接受實現療法(ACT)、正念認知療法(MBCT)等當代著名心理療法。

  「正念課程」已被醫療、學校、企業、監獄等機構廣為應用。目前美、加等地約有200多家醫療院所和相關機構都運用正念減壓療法幫助病人,它被廣泛運用於焦慮、抑鬱、疼痛情況下,同時還被創造性的運用於婚戀親密關係、親子關係、衰老、死亡等方面。

  當下,你身心中,有什麼想法或者感受正在發生?

  或許忘記了,但不要緊。認識和接受目前這種狀態,僅僅了解它,不要評判它,如其所是的輕輕接觸它,你的正念或許正在開始。

  本課程將告訴你什麼是正念,並且體驗正念,用一種新的視角看待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壓力,自己的生命,不知不覺中,新的生命會漸漸為你打開。

【課程帶領】


慈 慧

·國際註冊心理諮詢督導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正念治療師

·中國整體心理療法核心小組成員

·原泰安市心理學會會長

慈慧老師長期從事心理諮詢,心理治療技術及正念禪修的研究,是正念禪修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課程時間】

2015年8月15日(9:00-17:00)

8:30分籤到,請提前15分鐘進場靜心。

【課程費用】

公益課程,僅收取260元(行政費、場地費、茶點和正念餐)

【參加人員】

10人以內

【諮詢電話】

400-1868-120

185-5380-0120 楊老師

【主辦方】

中國家庭婚姻教育網

幸福婚姻家庭研究中心

【溫馨提示】

1、請將參加課程期間的工作及家庭事務提前安排好,期間需關閉手機且非答疑時間禁止說話。

2、報名人員須確定可以全程參加和一起享用中午「正念飲食」。

3、請自備帶蓋水杯及小毛巾被一塊(用於禪修時包裹膝蓋)。

吃茶去微信號:chichaqu-zen

相關焦點

  • [正念]淨化身心的正念禪修系列
    二、禪修態度 1、保持平等心,覺知所發生的事——不管它是好的,或是壞的; 2、保持耐心與毅力,正念覺知身心經驗的如實相,不分析、不評判; 3、不要試著去創造經驗,也不抵制任何發生的現象。只需正念如實觀照和覺知。並小心注意,心對這些現象生起了怎樣的反應。
  • 什麼是正念禪修?
    禪修訓練可以創造更多清晰的精神狀態,以純粹開放的意識看待事物。它讓你站到一個制高點上,當思想和情感出現時,你可以將它們盡收眼底。禪修並非宗教。正念禪修只是一種精神訓練方法。從根本上來說,正念禪修可以幫助你認清消極思想的存在模式,從而不讓它們把你拽入負面情緒的深淵。它讓你進入一個新的修養過程,讓你重新掌握自己的生活。
  • 【正念生活】德加尼亞:日常中的正念禪修
    任何當你意識到自己已經沒有了正念的時候,檢查你的心的狀態。試著去感覺心的情緒。它是放鬆還是緊張?然後,從觀察身體任何一個部分明顯的知覺開始。禪修的心必須單純而不複雜。你可以使用任何一種知覺作為主要的觀察目標,從而使心回到當下。這個主要的或者基本的觀察目標,能夠幫助你保持心對此時此刻的覺知。當你不知道應該觀察什麼的時候,你總是可以回到這個主要的觀察目標上來。
  • 卡巴金講解如何練習正念行走
    正念行走不僅是正念減壓課中非常經典的練習,也是傳統的佛教禪修中的必修,可以說跟靜坐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許多人卻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方法;卡巴金博士講解了如何通過步行的方式來冥想,探索了如何在每一個步伐中融入正念——怎樣改變練習的速度和距離。
  • 正念和正念行走,在茲念茲
    X老師走出了會場,打車來到驪山腳下……啊,這可是卡巴金老先生親授的課程,居然去登山,在我們一片詫異的目光中,X老師如是說:正念絕不是半天的體驗就能明了和學會的,那不如就去擁抱自己熱愛的登山運動吧,驪山遠黛宛如一匹奔騰的駿馬,樹木蔥蘢,路邊多見垂掛著累累果實的火晶柿子樹,山路逶迤,行走的雙腳一步一步去丈量,可以感受身體律動和秋日暖陽的交融,登頂後內心是一片平和安寧。
  • 《正念的奇蹟》第2課:什麼是「正念」?
    所以,如果想真正保持清楚的覺知(從現在開始,我將用「正念」這個詞來指稱「對當下的實相保有覺知」),就要即刻在日常生活中開始修習,而不只是在禪修時。當你行走在通往鄉間的小路上,你就可以修習正念。走在這條四周都是綠草的泥土路,如果你修習正念,你就能(真正)體驗這條小路,這條帶你去往鄉村的小路。你可以通過練習保持覺知來修行正念:「我正走在這條通往鄉間的小路上」。
  • 正念:正念是什麼?
    我們的正念課程已經陪伴著大家走過了一個多月的時光。在這段時間裡,每天的正念音頻受到了大家的歡迎。經常有朋友來信說,每天的五分鐘站滿時間太短,剛剛靜下心來,時間就到了。在春節期間,我與幾個老師一起討論如何讓這個正念課程更好地幫助大家,經過仔細地思考,我們決定調整「正念課程」的每次音頻的時間與發布頻率,把每次正念音頻的時間長度從以前的五分鐘提高到十分鐘,同時在每周的二、四、六發布最新的正念音頻。因為,我們每個音頻都是精心製作出來的,可以反覆收聽。所以,在其他時間,建議大家重複收聽頭天的內容,這樣,我們的正念課程可能會收到比以前更好的效果。
  • 靜觀,冥想,正念,禪修分別是什麼東西?和宗教有關係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靜觀、冥想、正念、禪修好像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又不太一樣,究竟分別是什麼?就讓本文為你一一解釋。
  • 《與正念同行》|感受「正念的藝術」 一行禪師電影推介影
    也是一部關於一行禪師建立禪修組織向世人推行「正念生活」的紀錄片。       影片聚焦於一群禪宗僧侶組成的社群,他們畢生投身於修煉一行禪師所提倡的「正念」「感知當下的境界、掌握正念的藝術。該片拍攝歷時超過三年,於法,美國兩國取景。作為一部親切又發人深思的電影,帶我們進入了一個遠離日常生活的世界,並且揭示了僧侶們如何通過深入探尋存在的本質、煩惱的由來和各自真實的自己轉化自己和他人的煩惱。
  • 貴陽·五日正念止語靜修營|華人資深正念導師郭海峰帶領
    從最簡單的走路、打坐探尋問題的解決方法,用身心以行走、靜坐形式去覺察生命中流動的能量,撥開迷霧,開啟智慧,發現真理,以滋養生命!做諮詢工作正念都不會,是不能做的。就像呼吸都不會,你怎麼跑步呢?!                             ——李孟潮  郭海峰老師是有豐富的正念禪修實際經驗與十分專業深厚理論基礎的正念老師,他能在放鬆的教學中幫助你適應自己的正念練習基礎。同時,我和郭海峰老師也曾在佛學研究所有多年的同事交往交流,對他在正念和佛學造詣十分了解。
  • 94歲「正念之父」靜待死亡|電影《與正念同行》活在當下的藝術
    中文名:與正念同行英文名:Walk With Me導演:Marc Francis & Max Pugh類型: 紀錄片地區: 美國片長: 88分鐘上映: 2017我們嫻熟於為生活做準備,卻並不擅長於生活
  • 【解憂錦囊01】-《正念的奇蹟》
    9.觀照內身,直入正念,安住其中。10.「正念」這個詞指稱「對當下的實相保有覺知」。11.當漫步鄉間小路時,我們如果能夠真正地安住在正念中,就會覺得每一步都是無上的奇蹟,歡喜將如花兒般綻放在心間,使我們就此步入實相的世界。12.我在正念中踏下每一步,了知自己正行走在這美妙的大地上。
  • 題外 |電影推薦 《與正念同行》
    Walk With Me》,電影記錄的是越南的禪宗大師一行禪師與信徒一起,探索禪修與正念的情節。他於1982年在法國創立梅村禪修中心,推廣正念修習。禪師於2014年中風,經四個半月療養後,繼續與梅村同修一起修習正念。2017年8月,他回到越南靜養。一行禪師,被美國《時代》周刊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精神領袖之一,2014 年因嚴重腦出血後送醫後,一直住在法國梅村休養及定期接受治療。
  • 《正念的奇蹟》節選
    呼吸是工具,呼吸本身亦是正念。儘管把呼吸作為工具加以運用,能讓人們收益匪淺,但是我們不應該把這些益處當作目的本身。他們不過十正念覺醒後的副產品而已。在為越南人開設的小型禪修班裡,有許多年輕人。我告訴他們,如果每個人闡修一個小時,當然很好。但那是遠遠不夠的。
  • 周末繼續愉快 ● 電影推薦 | 一行禪師《與正念同行》讓全世界領悟「正念的藝術」
    》(《Walk with me》)也被譯為《與我同行》、《正念的奇蹟》,是一部關於宗教人士修煉之藝術的紀錄片。也是一部關於一行禪師建立禪修組織向世人推行「正念生活」的紀錄片。一行禪師於1926年在越南出生,1942年在歸原寺出家,1949年受具足戒,是越南臨濟宗第四十二代、越南了觀禪師第八代傳人。禪師主張入世佛教,將一生奉獻於和平運動與弘揚佛法之中。1963年,他在越南推動反戰運動。1967年,禪師獲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 【邀請函】正念日,等你一起來體驗正念的奇蹟
    許多朋友看過一行禪師的《正念的奇蹟》,正念的奇蹟:32個正念的練習,其中介紹了正念日,一行禪師建議大家每周都給自己安排一個正念日,正念日是怎樣的體驗?上午8:00-12:00,連續四小時止語練習;我們開的時間比較早,因為會從大家一起正念吃早餐開始哦。除了進行正念認知療法MBCT課程中的各種練習外,我們還會一起練習慈心禪、MSC正念自我關懷課程的慈悲的身體掃描練習、以及網友點讚數最高的湖中石冥想。2. 晚上21:00-22:00,正念練習及正念溝通;你的正念日是怎樣度過的?
  • 正念核心肌肉訓練
    前幾日他答應以後我回國免費教我,我還以為我們交情好呢。昨天,他居然推出了幾乎免費的培訓。我不太相信免費的培訓能搞得好,能維持下去,但還是那句話,我相信小金。課程內容:正念核心肌肉訓練體系基本原理,如何迅速鬆開肩胛骨等。完成課程之後,享用美味素食。
  • 禪修丨廣東珠海「身健康心自在」 3日正念減壓(10月15日-10月17日)
    【禪修活動】廣東珠海「身健康心自在」 3日正念減壓(10月15日-10月17日)正念減壓禪修緣起
  • 從正念,到愛情
    前幾天,在北京和網友@天天Sylvia 約見,聊天時她提到「正念練習」,我好奇問她:什麼是正念練習?怎麼做?她說:正念其實就是覺知。保持對自己的覺知。正念練習是從自己的呼吸開始,專注自己的一呼一吸。和冥想差不多嗎?對,是挺像。不過冥想更需要一種儀式感,比如開始的時候有引導語之類,但正念練習隨時隨地可以開始。
  • 科學 | 正念減壓著中「禪」的根源與作用機轉(下)
    例如卡巴金說:「…當你坐下來禪修的時候,心裡卻想著「我要放鬆」、「我要開悟」、「我要控制我的疼痛」或「我要變得更好」,那麼,你心中便有了應置身於某處的想法,隨之而來便是,你「現在並不好」的想法。」  還有,「我們只是認識並領悟到(意即我們認定它是真實的),事情早已完美,它們本來的樣相就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