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臺灣最佳電影,就這?

2021-01-10 鵬鵬俠影

每年的臺灣金馬獎,是臺灣電影的一次大盤點。

在去年的57屆金馬獎上,又一部電影橫掃11項獎項提名,最終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剪輯以及最佳視覺效果5個獎項,成為最大贏家。

拿到了這麼多項大獎,不少影迷也紛紛認為,這部電影或許就是去年臺灣電影的最佳了。

可有些出人意料的是,這部電影在大陸觀眾也可以觀看時,並沒有獲得影評人和觀眾如此高的評價。

有聲音認為,這部電影雖然不差,但並沒有好到拿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的程度。

也有人認為,這是這幾年水準最一般的金馬獎最佳影片。

這部電影緣何得到兩極分化的評價?

它就是——

《消失的情人節》

星級指數:★★★☆☆

一句話點評:高概念下的愛情小品,雖然不差,但難稱最佳

《消失的情人節》由臺灣鬼馬導演陳玉勳自編自導。

1995年,陳玉勳自編自導個人首部電影《熱帶魚》,獲得第3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1997年,自編自導喜劇電影《愛情來了》,獲得第3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2013年,執導喜劇電影《總鋪師》,在臺灣創下了票房佳績。

大陸觀眾對陳玉勳最熟悉的作品,當屬其2017年執導的,舒淇、王千源主演的《健忘村》。

陳玉勳作品的特點是,腦洞大開,高概念,充滿想像力,風格清新逗趣。

該片由憑藉《陽光普照》獲得金馬男配的劉冠廷,以及知名主持人李霈瑜領銜主演。

它究竟講述一個怎樣的故事?

不落俗套的概念設定

《消失的情人節》仍舊保留著陳玉勳的典型特色。

它也是一部高概念的電影,有著新鮮的世界觀設定。

這世界上除了芸芸眾生外,還有兩類比較奇異的普通人。

一種時間比別人快,做什麼事都比別人快半拍。

比如唱歌必搶拍,跑步必搶跑,打蚊子也屢打屢中。

但也有一種人時間比別人慢,做什麼事都比別人慢半拍。

唱歌慢半拍,跑步一定是最後一個起跑,地震來了又走了他才意識到地震來了。

每天比別人快幾秒的人,積少成多,他就會比別人少過一天。

每天比別人慢半拍的人,積少成多,他最終會比別人多出一天時間。

女主角楊曉淇(李霈瑜 飾)是個時間比別人快半拍的人,一直等不到一個合拍的人。

她在郵局工作,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情投意合的做區塊鏈的健身教練——其實是個騙子。

倆人相約情人節那天去參加一個情侶默契比賽。

楊曉淇一覺醒來,出門後才發現昨天才是情人節。

可她明明沒有過昨天啊?

她的情人節消失了。

楊曉淇在郵局每天都會遇到一個來寄信的怪咖吳桂泰(劉冠廷 飾)。

他是一個公交車司機,也是一個做事比別人慢半拍的人。

而原來楊曉淇和吳桂泰小時候曾一起住過院,並有過美好的回憶。兒時的他們相約往038號信箱寄信。

楊曉淇很快忘記了,但單相思的吳桂泰十多年來一直持續寫信。

當長大後的吳桂泰偶遇楊曉淇後,他就默默守護著她。

包括楊曉淇消失的那個情人節,其實是與多出一天的吳桂泰一起度過的。

而醒來後的楊曉淇忘記了一切……

楊曉淇如何發現消失的一天?

楊曉淇與吳桂泰會否相認?

《消失的情人節》採取的是AB面的敘事方式。

前半程以楊曉淇的視角展開敘事,後半程以吳桂泰的視角展開敘事。

A面敘事中埋下的一些伏筆和懸念,在B面中得到補充和解析。

陳玉勳的整個敘事,流暢又熨帖,AB面對仗工整,嚴絲合縫。電影有著極好的商業類型片的架構。

而「快一步」與「慢半拍」的設定,並勾連起男女主角愛情的緣起,也不落俗套。

所以金馬獎最佳影片頒獎詞寫道,「導演陳玉勳以喜劇手法創造出寫實魔幻的戲劇張力,女主角的快和男主角的慢交織出奇妙的時間落差,導致一天的情人節憑空消失,卻連接起陳化多年的情事,豐沛的想像力落實在平凡小人物身上,情感與喜感兼具,精心與創意並重,非常難得。」

欠缺厚重的愛情小品

通過新奇的設定,《消失的情人節》傳遞了別具一格的觀念。

消失的情人節=消失的人+消失的情節。

雖然每個人都過著正常的時間線生活,但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其實是楊曉淇。

我們的生活節奏很快,所以我們往往可能忽略了身邊的人。

最後,他們就成了消失的人。

楊曉琪一開始以為,沒有什麼人愛她。

她信奉的是網絡上的一句話,「你要好好愛自己,因為沒有人愛你」。

但並非沒有人愛她。

消失的爸爸,十幾年後仍記得她的豆花。

媽媽一直默默關注著她的臉書,會給她每條動態留言鼓勵,並按贊。

更不必說,有一個在默默守護她、愛著她的吳桂泰。

如果我們總是步履匆匆,那麼這些愛的細節最終只會是消失的情節。

當楊曉淇意識到這些消失的人和消失的情節時,她總算明白了一個道理,「你要好好愛自己,因為有人愛著你」。

《消失的情人節》就像是一個都市童話,它有一個溫暖溫馨的內核,治癒著水泥森林裡那些善良、孤獨的靈魂。

電影裡腦洞大開的馬賽克男子、吐著長舌頭的壁虎老人,都可以讓人感受到導演的童心。

願意相信這個故事的觀眾,看到這些細節也會會心一笑。

但電影也非十全十美。如果我們從電影的邏輯上考究,《消失的情人節》也有bug。

比如楊曉淇消失前是在公交車上,假若不是吳桂泰把她帶走,她這消失的一天該如何體現?

為何有人快一步有人慢一拍?

吳桂泰在多出來的一天,帶著無意識的楊曉淇回鄉下,各種擺拍照片,甚至想要親吻她……如果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的人,一定會被稱為「變態」。

而楊曉淇僅僅因為吳桂泰暗戀她,就愛上了吳桂泰,也顯得跳躍。

因此,金馬獎把最佳影片頒給《消失的情人節》,的確有點出人意料。

《消失的情人節》本質是一部充滿想像力和臺式小確幸的愛情小品。

它可以對標的作品,是去年大陸的《被光抓走的人》,雖然後者的內核是冷峻的。

你能想像《被光抓走的人》拿最佳影片嗎?

金馬獎前幾年的最佳,譬如2017年的《血觀音》、2018年的《大象席地而坐》、2019年的《陽光普照》都是有口皆碑,藝術成就突出,具有現實批判力的作品。

《消失的情人節》各方面很均衡,但無藝術上的大突破。

商業類型片的演繹,它的落腳點也很大眾化、很小確幸。

它能在金馬獎上橫掃,要麼是這一屆評委趣味不及以往那麼「開闊」。

要麼是去年受疫情影響,臺灣電影也是小年。而大陸電影的退出,對金馬獎的確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金馬獎可以選擇的好電影愈發少了。

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都讓人覺得遺憾。

相關焦點

  • 不愧是去年金馬獎最佳電影
    去年的第54屆臺灣金馬獎,被譽為最「佛系」的一屆頒獎禮。
  • 《孤味》:看到最後淚流滿面,這是去年最好的臺灣電影.
    影片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本、最佳新人導演、最佳原創音樂等6項提名,最終摘得最佳女主角獎。導演: 許承傑編劇: 許承傑 / 黃怡玫主演: 陳淑芳 / 謝盈萱 / 徐若瑄 / 孫可芳 / 丁寧類型: 劇情 / 家庭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臺灣語言: 漢語普通話 / 閩南話上映日期: 2020-11-06(中國臺灣) / 2021-02-05(中國臺灣網絡)片長: 123分鐘
  • 大尺度、喪到極致,卻成了去年最好的臺灣電影
    點 擊 關 注 電 影 派從 此 過 上 沒 羞 沒 臊 的 觀 影 生 活電影派Vol.1079去年的金馬影展,臺灣本土電影一掃過去的頹勢;攬下了提名中的大半壁江山。不過去年金馬獎的最大贏家,還是當屬這部——《大佛普拉斯》(2017)這部影片,一共斬獲了金馬獎10項提名——最佳劇情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原創配樂、最佳原創歌曲、最佳剪輯、最佳音效並且獲得了包括最佳攝影
  • 這算是去年臺灣很重要的一部電影了,可惜缺點不少
    不僅在多倫多影展大出風頭,金馬獎也對它十分捧場,順利入圍四大獎項,成為去年最重要的臺灣電影之一。Netflix今年擴增投資華語片內容,首先購買了《幸福城市》的版權,以示對臺灣市場的看重。《幸福城市》2010年獲金馬獎之後,何蔚庭因籌拍新片失敗,背負巨債,無奈開始四處拍片還債。雖然作品數量不少,《幸福城市》才是他真正意義上獨立自主創作的第二部電影,電影海報上打出「我們都在自討苦吃」的文案,既像苦中作樂,更像死裡求生。
  • 去年最大膽的臺灣LGBT電影
    看死君:「花園」第七期,為大家帶來去年最重要的臺灣LGBT電影《阿莉芙》。在第54屆臺灣金馬獎上,陳竹昇憑藉他在影片中的變性人Sherry一角,榮獲最佳男配角。作者| River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對於追求愛和快樂的人來說,愛是不分性向的。
  • 【Living】這才是去年最佳華語片該有的樣子
    對,這部電影就是導演鍾孟宏的新片《陽光普照》。 《陽光普照》在去年的金馬獎上大獲全勝,摘得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以及最佳剪輯五項大獎。本片是鍾孟宏的第五部劇情長片,也是他首次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更是他在《第四張畫》後第二次獲得金馬獎的最佳導演,此外,他還以「中島長雄」這個名字憑藉《大佛普拉斯》獲得過金馬獎最佳攝影。
  • 去年最好的臺灣電影,再一次帶來驚喜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BOSS電影(guessfilm)作者:阿七說到臺灣電影,似乎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有一兩部佳作出現
  • 這牛可以吹一年!臺灣電影包攬金馬獎全部獎項
    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臺灣金馬獎參選期,今兒出了一則讓灣灣「喜大普奔」的消息,據國家電影局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我們的網友自然是「恭喜」臺灣電影的,祝他們「欣欣向榮」。
  • 金馬最佳,也是去年華語最佳電影,《陽光普照》真有那麼好?
    ○ 文 | 觀影君去年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結束後,幾乎所有影迷都在翹首以盼這部電影——《陽光普照》。其中包括最重磅的「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還有「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剪輯」獎。《陽光普照》所要表達的主題是臺灣電影一貫擅長的:透過一個破裂的家庭,來窺探整個社會。01.有陽光就會有陰影片名雖為「陽光普照」,但整部電影的基調卻並不明亮,導演鍾孟宏是這樣解釋這個片名的:「人們會說,父母的愛就像太陽,毫無保留地給了孩子。
  • 《陽光普照》代表臺灣競爭奧斯卡 曾斬獲金馬獎最佳電影等五獎
    中國臺灣地區確定選送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罪案電影《陽光普照》,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獎)。據當地媒體報導:此次共有18部影片角逐參賽資格,而臺灣選送該片的理由是,《陽光普照》以「親子議題刻畫深刻,觸動人心,製作品質領先群雄,備受電影節肯定」等因素突圍,最終成為角逐影片。
  • 《陽光普照》代表臺灣競爭奧斯卡 曾斬獲金馬獎最佳電影等五項大獎
    中國臺灣地區確定選送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罪案電影《陽光普照》,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獎)。
  • 臺灣資深演員小戽鬥去世,曾被鞏俐讚美演技,去年剛拿到臺北電影獎影帝
    小戽鬥演了一輩子甘草角色,2019年終於憑藉《老大人》獲得臺北電影獎最佳男主角,這是他這輩子唯一的一座影帝獎盃。之後金茂住進了安養院,孫子要結婚了,女兒帶他去訂一做一套新西裝,但這套西服的意義,已經超出了禮服的概念(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就叫Dad's Suit《爸爸的西裝》)。
  • 這就是傳說中的年度最佳臺灣電影?我反對
    臺灣電影常展示家庭悲劇下終究成長的下一代人,與臺灣強調「青年奮進,自強不息」有直接關係,片中的青年像是在服兵役一樣,去「履行」他們生命中必然要經歷的苦痛,最終這一切會被歸為成才過程中的必然打磨。到了現代,臺灣社會基本已經去掉了這種自宏觀而下的總主旨,電影工作者和他們劇本中、鏡頭下展現的社會,都不再有「統一思想」,因此,呈現現代社會的紛亂,異化,成為目前臺灣電影的主要特徵。
  • 被贊2020年最佳臺灣電影,豆瓣高達8.0,這片不該被埋沒!
    其實在華語電影中一點也不缺好的家庭電影,尤其是中國臺灣的電影,在90年代就有李安的「父親三部曲」,去年一部《陽光普照》更是打動了無數內地觀眾,豆瓣評分高達8.5分,是去年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近期又一部來自臺灣的家庭片《孤味》獲得了內地觀眾的讚譽,被贊是2020最佳臺灣電影。這部電影既有中國人的細膩,又有日本家庭片的克制,讓我們在冬日裡體會到家的溫暖,體會到了親情的真諦。
  • 臺灣電影這一年:人生海海出頭天
    去年年底臺灣民視新聞網用「臺灣電影出頭天」來形容 2020 年的臺灣電影產業,雖然票房榜前十名中依然只有兩部華語片,但相比於過去華語片在總票房中4%到 7%的佔比,今年華語片的票房佔比獲得了顯著提升,票房突破 3000 萬新臺幣的電影也超過 10 部。
  • 陽光照不到的陰暗角落,成就了去年這部華語最佳
    希望中國電影陽光普照,願所有的情感和愛地久天長。/《陽光普照》青春片成就了臺灣電影,也困住了臺灣電影,在如今好萊塢電影不斷蠶食和華語電影市場整合競爭的弱勢下,臺灣電影如何走出困境?《陽光普照》給了我們一個啟示。
  • 臺灣電影「病了」?
    但好在很多片子都在奈飛等一些流媒體上放映,我們也就能陸陸續續看到這兩年一些比較重要的片子。比如去年獲得金馬最佳男主(莫子儀)和最佳女配(陳淑芳)的《親愛的房客》資源也有了,等這兩天《同學麥娜絲》在線上再播放的話,基本上過去這一兩年的臺灣電影,我們就看得差不多了。
  • 恭喜這部臺灣電影雙喜臨門,男主西寧拿最佳演員,女主進軍威尼斯
    看來,評委是看到了鄭人碩這幾年的厚積薄發和成長的他獲獎的這部電影《川流之島》,講述的是臺灣高速公路電子收費後,失婚的女收費員阿雯(尹馨飾)被裁員,為了生活,她和貨車司機志豪(鄭人碩飾)有了肉體與金錢的交易,但卻發現這種交易起了微妙的變化
  • 《陽光普照》代表中國臺灣競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由鍾孟宏執導,陳以文、柯淑勤、巫建和、劉冠廷、許光漢主演的電影《陽光普照》確定代表中國臺灣競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原最佳外語片獎)據當地媒體報導,此次共有18部影片角逐參賽資格,《陽光普照》以「親子議題刻畫深刻,觸動人心,製作品質領先群雄
  • 去年最好的日本電影就是這十部了!
    《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石井裕也執導的《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成為旬報選出的年度最佳電影。老牌導演大林宣彥的新作《花筐》排名第二,黑澤清、廣木隆一、是枝裕和等名導的新作也順利入圍。《生在幼子》導演:三島有紀子主演:淺野忠信、田中麗奈日本電影和文學關係親近,本片也是一部文學改編電影。中年男人再婚後的生活陷入危機,探討了當代日本家庭這一社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