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哪些條件可以適用緩刑?

2021-01-11 律視微言

我國刑法具有謙抑性,一直以來奉行的都是「教育改造為主,懲罰為輔」的立法理念。緩刑制度正是我國刑法運用懲辦和寬大相結合、懲罰與教育改造相結合的刑事政策而確立的一種重要的刑罰制度,既對犯罪分子及其犯罪行為作了否定評價,也體現了對犯罪分子一定的寬大政策,充分展現了我國的人道主義精神。我們都知道詐騙罪是一種財產犯罪,其社會危害性極大,那麼對於詐騙犯能夠適用緩刑嗎?

緩刑,屬於暫緩執行刑罰,是對原判刑罰附條件不執行的一種刑罰制度,具體包括一般緩刑和戰時緩刑。由於戰時緩刑是發生在特定時期的,所以在此不作贅述。一般緩刑,是指人民法院對於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前提下,暫緩其刑罰的執行,並規定一定的考驗期,考驗期內實行社區矯正,如果被宣告緩刑者在考驗期內沒有發生法律規定的應當撤銷緩刑的事由,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的制度。

根據我國刑法典第71、74、76條的規定,適用一般緩刑須符合以下條件:(1)犯罪分子必須是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這裡指的是宣告刑而不是指法定刑。(2)犯罪分子必須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這些犯罪分子往往具有較大的主觀惡性和人身危險性,有再犯可能,適用緩刑難以防止其再犯新罪。(3)須符合犯罪情節較輕、有悔罪表現、沒有再犯危險且適用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等條件。在實踐中必須嚴格審查是否符合緩刑條件,嚴格適用。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其侵犯的是公司財產的所有權,犯罪對象可以是各種財物,包括動產和不動產。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且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用虛構的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騙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數額較大是成立詐騙罪的一個必要條件。

根據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3000元至1萬元以上、3萬元至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詐騙「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刑法典第266條規定,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可知,詐騙罪的基本犯罪的法定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成立因詐騙數額較大,成立詐騙罪而被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只要其符合上述法律規定的緩刑使用條件即可被判緩刑。

北京衡寧律師事務所

在司法實踐中,一定要要防止應當適用緩刑但對緩刑條件掌握不嚴而不適用,以及不應當適用緩刑但對緩刑條件掌握過寬的錯誤傾向。只有嚴格遵守法律明確規定的適用條件,才能充分發揮緩刑制度的積極作用。

律視微言,聽律師講生活中的法律知識。

相關焦點

  • 緩刑是什麼?哪些條件下才能適用緩刑
    但是除了這九種刑罰外,我們還經常聽到一種處罰叫做緩刑呢?是不是經常看到刑事判決書寫到「判決被告人某某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呢?那麼緩刑到底是什麼呢?緩刑是對已經確定罪行的被告人由於其罪行減輕且有悔過表現,即使不予收監也不會有社會危害性,對這些被告人暫時不予執行刑,而是進行一定期限的社區矯正,待社區矯正期滿後再決定原刑罰是否執行的一種制度。
  • 緩刑的適用條件及考驗規定
    緩刑的適用條件及考驗規定緩刑是指對於犯罪情節較輕,有悔罪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暫不執行刑罰對其居住的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的犯罪人,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緩刑罰的執行的一種量刑制度。一、緩刑的適用條件根據《刑罰》第72條、第74條的規定,適用緩刑應當符合以下幾個條件:1、緩刑只能適用於用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的犯罪人,被判處三年以下徒刑,是指宣告刑而非法定刑,因判處管制或者單處附加刑的不適用緩刑,因為其本身未被剝奪人身自由,被判處數罪的,只要總和刑期在三年以下徒刑或者拘役,也可以適用緩刑。
  • 緩刑適用條件的法條衝突與解決
    緩刑適用條件的衝突我國新、舊刑法均有緩刑制度的規定,且均系「可以型緩刑」。為擴大緩刑的適用範圍與體現刑法的人道性,刑法修正案對緩刑的適用條件予以修正,增加了「應當型緩刑」。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同時,將刑法第74條修改為:「對於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由此帶來的問題是,如果懷孕的婦女或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屬於累犯,又應當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否可以適用緩刑。不難看出,立法一方面強調必須判處緩刑,另一方面又規定累犯不得判處緩刑,這是否為一種自相矛盾的規定?
  • 緩刑的適用條件和執行方式
    顯然緩刑不再上述八種刑罰之列,緩刑是對於依法被宣判定罪的犯罪嫌疑人,暫不予執行刑罰,而是由相關機構在一定期間內監察犯罪,並根據考察罪犯在期限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對於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在罪犯居住社區,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機構負責執行。被判處緩刑的人如果遵紀守法的話和一般人沒有啥區別,能夠進行正常的生活和社交。
  • 哪些情形可以判緩刑?緩刑結束之後就自由了嗎?
    導讀:我們經常在電影電視中看見法官判處犯人緩刑的,但又不太清楚緩刑到底是什麼意思,犯人在符合什麼情形下法官才會判緩刑呢?緩刑結束之後也會像除了無期和死刑之外的其他刑罰一樣刑滿釋放嗎?哪些情形可以判緩刑?
  • 取保候審與緩刑適用關係之異化與重構
    而緩刑作為一種附條件不執行原判限制人身自由刑的刑罰實現方式,規定於實體法中,是一種刑罰裁量和執行制度。在法律規定的實體條件下,由法官通過自由裁量權決定是否適用緩刑。緩刑一般是針對輕微犯罪的犯罪分子,依法對之進行社區矯正,可以在正常的社會環境中對之進行改造教育,避免了收監服刑在監獄中發生的交叉感染。
  • 以案說法:緩刑制度的適用和法律規定
    被告人王某在發生事故後,保護好現場並主動報警,如實向公安機關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屬自首,依法可以從輕處罰;同時,案發後,被告人積極要求家屬設法籌款,給被害人家屬額外進行補償,有一定的悔罪表現,因此得到了被害人家屬的諒解,亦可對被告人王某酌情從輕處罰。綜上,對被告人王某從輕處罰並可適用緩刑。辯護人對此提出的辯護意見有理,本院予以採納。
  • 法律規定多少年刑期可以判緩刑?被判緩刑會有什麼影響?
    緩刑這個詞對於大家來講並不陌生,其實緩刑並非一種刑罰手段,而是對原判刑罰暫緩執行的一種制度,那法律規定多少年刑期可以判緩刑?被判緩刑會有什麼影響?網友諮詢:法律規定的三年以下可以判緩刑,還是判決在三年以下的可以緩刑呢?
  • 2019醉駕判緩刑條件有哪些?醉駕入刑後有什麼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醉駕案件中,當事人諮詢最多也最關心的問題是,醉駕能不能爭取緩刑?醉駕什麼情況下適用緩刑?2019醉駕判緩刑條件有哪些?緩刑只對酒精含量在120mg/100ml以下,無以下從重情節、且認罪的被告人適用:1、造成他人重傷或者死亡,尚未構成交通肇事罪的。2、在高速公路上醉酒駕駛的。
  • 李某勇、李某建因保險詐騙罪被榮昌區人民法院判決
    重慶市榮昌區人民檢察院以渝榮檢刑訴[2019]243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李某建、李某勇犯保險詐騙罪,於2019年10月8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受理後,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重慶市榮昌區人民檢察院委託重慶市榮昌區司法局對李某建、李某勇是否適合社區矯正進行社會調查評估,其評估意見為:李某建、李某勇均具備社區矯正條件。另查明,被告人李某建、李某勇系同胞兄弟關係。
  • 遼寧省瀋陽市王照林犯詐騙罪案警示錄(轉載)
    因詐騙罪於2020年8月8日被瀋陽市公安局瀋河分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14日被取保候審。被告人趙聰,男性,20**年**月**日出生,漢族,初中文化,中街大悅城紋身師,戶籍所在地遼寧省瀋陽市大**,現在瀋陽市渾南區。因詐騙罪於2020年8月8日被瀋陽市公安局瀋河分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14日被取保候審。
  • 原德雲社演員啜夢珏涉嫌詐騙罪將受審,緩刑考驗期內犯案被抓
    於2016年被德雲社「清門」因詐騙罪被判緩刑的原德雲社演員啜夢珏,在緩刑考驗期內再次涉嫌詐騙。
  • 取保候審判緩刑的機率大嗎
    在對刑事案件尚未作出判決之前,此時可以依法對嫌疑人、被告人批准取保候審,讓其暫時不被羈押。而一般批准取保候審需要滿足規定的條件,而在法官對刑事案件作出判決的時候,也有可能對罪犯判緩刑。那取保候審判緩刑的機率大嗎?下文中為你做詳細解答。
  • 永州市冷水灘區菱角山沿江路劉愛鳳詐騙罪案警示錄(轉載)
    ;被告人陳雄國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四千元;被告人文福君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九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二千元;被告人劉小猛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被告人蔡道龍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二個月,緩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八千元;被告人左信賢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八千元。
  • 刑法中的「緩刑」
    一、一般緩刑這是指人民法院對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法定條件的,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不執行原判刑罰的制度。(一)適用條件1. 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如果數罪併罰決定執行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也是可以適用緩刑的。2. 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同樣,緩刑之後不可能成立累犯。
  • 緩刑是什麼?還用坐牢嗎?怎樣爭取判緩刑?緩刑全解析
    陳健律師我在日常接受法律諮詢時發現,很多人會混淆緩刑、假釋、監外執行的區別,往往案子還沒判決就問我能不能假釋、能不能監外執行。今天在此對緩刑、假釋、監外執行的概念做梳理,並對緩刑適用條件、如何去爭取判緩刑等做介紹。
  • 山西省朔州市李龍犯詐騙罪案警示錄(轉載)
    因涉嫌犯詐騙罪,2020年6月5日經朔州市公安局朔城分局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同年6月17日經朔州市朔城區人民檢察院批准並於6月19日被執行逮捕,現羈押於朔城區看守所。朔州市朔城區人民檢察院以朔城檢一部刑訴[2020]158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李龍犯詐騙罪,於2020年9月1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 緩刑真的不用去坐牢嗎?在緩刑期間還要「聽話」,你了解嗎?
    緩刑就是刑罰的暫時不用執行,在緩刑考驗期內沒有故意犯罪或者發現之前有漏罪的,緩刑期滿後,原來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了。緩刑適用的對象必須是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處超過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於他們的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不適宜放在社會上執行,所以不能適用緩刑。
  • 什麼是緩刑?就是不用坐牢了嗎?一文帶你全面了解緩刑
    2、緩刑的適用條件既然是緩刑是給犯罪人的一個改過自新,不執行刑罰的機會。所以,緩刑適用的罪犯一定是輕微的刑事犯罪,比如常見的過失犯罪。過失犯罪人不是故意犯罪,只是因為自己的過失不小心造成了較重的後果所以才構成了犯罪,人身危險性小,再犯罪的可能性小,所以適用緩刑的機率就比較大,最典型的罪名就是交通肇事罪。與之相對,故意犯罪,人身危險性較強的犯罪人就不適用緩刑。
  • 緩刑是不是不用坐牢?
    我國刑法所規定的緩刑,屬於刑罰暫緩執行,也就是對原判刑罰附條件不執行的一種刑罰制度,包括一般緩刑和戰時緩刑兩種。由於戰時緩刑適用於戰時,所以在此就不贅述,僅詳細闡述一般緩刑。根據刑法典第72條的規定,一般緩刑,是指人民法院對於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的前提下,暫緩其刑罰的執行,並規定一定的考驗期,考驗期內實行社區矯正,如果被宣告緩刑者在考驗期內沒有發生法律規定應當撤銷緩刑的事由,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的制度。緩刑並不是所有犯罪的人都可以適用,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首先,犯罪分子必須是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