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新餘12月15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李建豔 李檢根)2018年以來,分宜縣在頤養之家實現農村符合條件、有需求的老人基本全覆蓋的基礎上,著力在提升頤養之家服務管理水平上下功夫,並將農村頤養之家經驗運用到城市社區,持續打造「黨建+頤養之家」升級版,讓廣大城鄉老人在家門口享受高品質的居家養老服務。目前,全縣共建成城鄉頤養之家201個,「入家」老人2800多人。
突出「四個提升」
農村頤養之家不斷鞏固升級
「以前床單都是舊了自己補、髒了自己洗,現在床單被子裡裡外外一層新,東西都給我們準備得妥妥噹噹。」「這裡還有澡堂,休息室裡面好暖和,地暖這東西以前都沒見過,真的感謝共產黨。」2019年11月,洋江鎮輯睦橋村頤養之家老人住進由村小改造的新「家」,大家喜笑顏開地議論著。
老人之樂,來自分宜縣用心用情的貼心服務。2018年7月,出臺「農村『黨建+頤養之家』升級版二十條」,全力打造農村「黨建+頤養之家」升級版;2019年9月,把「黨建+頤養之家」列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走一線、解難題、惠民生」十件民生實事,接續鞏固升級頤養之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利用頤養之家受疫情影響暫停運行期間,對各村頤養之家來了一次「大檢修」,對20個頤養之家再次升級。重點是在「四個提升」上發力:
提升居住條件,對場所條件不好的則進行改造或搬遷,室外做到「路平燈亮」,室內添置設施設備,為住宿房間配置衛生間,有條件的地方還設置了電影放映室;
雙林鎮青竹村槐樹下頤養之家(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提升醫養品質,在保證環境環境質量、夥食質量的基礎上,實行醫養結合,頤養之家配套建設「曉康診所」,讓老人可經常性享受醫療服務;
曉康診所醫生在湖澤鎮鬧洲村洋龍山頤養之家為老人檢查身體(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提升服務深度,深化志願服務活動,指導幫助老人開展適合老年人身心特點文娛活動,對精神焦慮的老人進行心理開導,動員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認領老人「微心願」,為「入家」老人「圓夢」,提升了老人幸福感和獲得感;
黨員志願者帶著「入家」老人玩起趣味遊戲(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提升安全管理,在免費為入「家」老人辦理意外傷害險的基礎上,強化頤養之家管理人員安全教育,排查頤養之家消防隱患等安全問題。
如今,很多老人感慨,住在頤養之家就像住星級賓館一樣,農村頤養之家「入家」老人總數比2018年新增500多人。
推行「五辦模式」
頤養之家向城市社區延伸
2020年12月7日,鈐西街道保健巷社區「小區值日生」吳豔在社區頤養之家表演節目,帶領頤養之家老人唱歌跳舞拍抖音。老人們排起長隊,興高採烈、手舞足蹈,在吳豔的帶領下依次走向鏡頭,幸福之情溢於言表。
2019年以來,分宜縣推行「社區主辦」「民建公辦」「閒產活辦」「集中合辦」「醫養聯辦」五種模式,全力打造社區頤養之家建設,不僅豐富了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而且為分宜老年人實現家門口養老探索出一條得民心、惠民意的好路子。
鈐東街道礦建社區頤養之家老人在集中觀看全國「兩會」(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社區主辦,即充分發揮街道、社區主觀能動性,將社區辦公用房進行整合,按照城市頤養之家建設標準統一創辦。民建公辦,即利用民辦社區嵌入式養老院現有場所進行整合,由街道社區與民辦養老機構合作建立頤養之家,為老年人提供用餐、娛樂、護理等服務項目;閒產活辦,即充分發揮大型商業住宅小區老年人多、較為集中的優勢,利用閒置的業主委員會辦公場所建設社區頤養之家,方便小區老年人在家門口就可以養老;集中合辦,即選擇老人較多、相對集中的頤養之家建立中心廚房,利用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統一送餐到周邊頤養之家,減少各個頤養之家都需要聘請廚師的人工成本。醫養聯辦,即在城市頤養之家選點布局時,選擇就近社區醫院或衛生所,既方便醫務人員入家開展健康體檢志願活動,又能使入家老年人得到及時的醫治,滿足老年人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需求。
鈐西街道組織「紅色藝術團」來到保健巷社區頤養之家表演節目(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截止目前,全縣共建成11家城市頤養之家,「入家」老人150多人。
實現「三個熱心」
頤養之家外溢效應持續放大
「黨建+頤養之家」工作的生動實踐,以黨組織凝聚合力,以「小錢辦大事」,在家門口實現城鄉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實現了民得實惠、黨得民心、社會和諧的願景。幹部服務群眾更熱心。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掛點聯繫一個村,縣鄉村三級幹部帶頭到頤養之家走訪慰問老人,一起吃餐飯、聊聊天,為老人慶生,工人主力軍、青年生力軍、婦女「半邊天」積極跟進,紛紛到頤養之家開展志願者活動,累計2380批2.5萬人次,服務時長6.3萬小時。今年疫情形勢緩和後,廣大鄉村幹部像打理自家一樣到頤養之家打掃衛生、洗曬被褥,每個角落悉心消毒,以實際行動迎接老人「回家」。
鈐山鎮鎮村幹部為頤養之家老人慶生(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社會尊老敬老更熱心。「黨建+頤養之家」開展以來,社會各界積極行動,捐款捐物,匯聚了一股尊老敬老的強大正能量,本土民營企業家回報家鄉的熱情高漲,以商會為單位抱團支持頤養之家建設,每每有鄉友回到村裡,總要到頤養之家看一看,送上米油牛奶等物品,形成了不做好事不好意思,做點好事才有意思,多做好事才夠意思的良好風尚。目前,全縣10個鄉鎮商會為頤養之家捐款捐物合計300餘萬元。
群眾支持工作更熱心。將黨建工作融入民生事業,找到了黨員幹部「幹點」與群眾「盼點」的最大公約數,產生了明顯的外溢效應,支持村裡工作的多了,說風涼話的少了,廣大群眾更加支持中心重點工作。2019年,分宜縣開展了拆「三房」建「三園」工作,總計拆除「三房」334.7萬平方米,老百姓全力支持、無一上訪,殯葬改革、城鄉供水一體化、廁所革命等民生實事,貼民情、順民心、曖民意,上下歡迎,大家越幹越有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