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以為她的背後是一部「我爸是XX」的吃瓜內幕
那你會很失望,她既不是劉二菲,也不是富貴花,沒有呼風喚雨的權力乾爹,也沒有痴情多金的實力男友
圈裡真的沒有人知道,她爸是誰?
連她自己對親生爸爸的印象也是極其模糊的。
但她,最近卻因為神助攻繼父向她媽求婚,接連上熱搜,騙走了我一大筐眼淚,到現在還鼻子酸酸的
在新生代小花裡,她資源絕不算差,以《小姨多鶴》出道,靠《如懿傳》裡的蒙古格格、《知否》裡的盛如蘭出名,前有趙寶剛導演的《青年醫生》,後有剛剛殺青的張愛玲名作《沉香屑·第一爐香》,幸得許鞍華+王安憶,神級班底點撥。
不免令外人對她的身家背景浮想聯翩,甚至江湖誤傳,說持續給她輸出巨額資源的是她的神秘生父。
「著名導演XXX的女兒C位出道」純屬以訛傳訛,但她與娛樂圈確實淵源深厚,她的親舅舅張曉龍,被錯當成她的男友,曾以《甄嬛傳》裡的溫太醫而出名。
瓜眾而分不清「張曉龍」和「鄭曉龍」,《如懿傳》和《甄嬛傳》,就自動把她的生父,對號入座錯認成《甄嬛傳》導演鄭曉龍,而「著名導演之女」的誤傳就是這麼被錯封的。
如蘭的身世,可比不上富貴花們,如蘭很小爸媽就離婚了,媽媽懷她的時候才21歲,30年前的社會環境,對一個離異帶著孩子的單身女人,非常不友好,母女相依為命,輾轉幾個城市,為了生計,沒少受周遭鄰裡歧視。
如蘭媽是個年輕的聲樂老師,21歲時早產生下如蘭,女兒從小體弱多病。
為了掙錢給女兒看病,什麼苦活累活只要掙錢她都肯幹,東北過年零下幾十度的天氣,一個人在街上擺地攤兒賣鞭炮,賣果籃,忙得團團轉,出汗棉鞋裡一溼又馬上凍成了冰,為了加速收銀找零,不方便戴手套,滴水成冰的天氣,手凍成關節粗大的紅腫冰蘿蔔。
爸爸去哪兒了?她沒有爸爸。
也正因為她的童年,父親角色的缺失,媽媽為了供她讀書,拼命掙錢,使她比同齡人明顯早熟,很早就表現出強大的上進心,責任感,表現出超出實際年齡的懂事
為了改善生活,母女倆搬家到了海口,為了供如蘭昂貴的私立學校學費,媽媽開小賣部,做導遊什麼都幹,把女兒送去私校住宿,自己為了節省,睡在小賣部閣樓上。
有一年,媽媽生病,檢查出腫瘤,怕女兒擔心不敢說,直到在舅舅張小龍的安排下,把媽媽接到北京腫瘤醫院做手術,才敢對如蘭透露了媽媽要做手術的情況。
如蘭從來沒聽媽媽說過身體不舒服,當時就淚崩了。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可媽媽咬著牙讓女兒去昂貴的私立學校受好教育,過好生活,從小雖然沒有爸爸,但衣食住行媽媽也從來沒短過如蘭半點,始終把她保護得優渥周全。
媽媽病得不輕,在舅舅的張羅下,住進了北京的腫瘤醫院,為了怕增加親姐的精神壓力,出院時,特地繞開了腫瘤醫院的正門,避開「腫瘤醫院」的門牌,以免再次刺激到受苦了一生的媽媽。
做完手術,才3天,媽媽就堅持要出院,因為實在是不放心,女兒一個人在海口過年。
傷口還沒癒合,醫生都不贊同坐飛機,為了女兒,她強撐著扛到趕回海口,母女團聚。
顛沛流離多年,在舅舅的幫助下,母女倆變賣了在海口的小賣部、房子,北上求學,開始了如蘭的演藝圈心酸路。
北京的生活消費比海口貴,為了讓女兒上學,出道,見世面,媽媽算了算帳還是覺得兩個人在北京開銷太高了,就一個人回了海口,租了20平米的小房子,繼續打工掙錢,供女兒北漂讀書追夢。
20出道的如蘭,深知自己在娛樂圈裡根基淺,沒有資源,沒有家底,只能靠自己拼了老命的接戲,掙錢,養家,爭取一切磨練演技的機會,踏踏實實堅持熒幕之上,哪怕微光的力量。
媽媽是她愛的精神支柱,哪怕再苦再難,母女同心,也一定能熬到雲開月明時。
在娛樂圈的惡性競爭生態環境裡,她就像是危機感極強的羚羊,隨時隨地哪怕一絲的鬆懈掉隊,就會喪命。
出道11年,拿命去拼混成現在的咖位,她沒有半點可自喜,下一秒隨時有可能踩準了點,抓住改變命運的轉機,也隨時有可能洩了半口氣,被新人徹底代替。
她知道只有瘋狂的向前奔跑,不斷不斷的前進,永遠保持競爭、警覺、進化的狀態,在不進則死的娛樂圈,只有拼命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有次,和她搭戲的男演員說,劇情正演到她躺在床上,男主要對她表白,男主含情脈脈把臺詞都說完了,發現她半天沒有回應。
起初是以為她在醞釀感情,原地等了半天,發現她是真的睡過去了,大白天的,在床上,她徹底昏睡了過去。
她實在是太累了,即便是在睡覺時,神經狀態依然保持緊繃,儘管全家和舅舅再三對她說,丫頭,你不能這麼接戲,1年接5部劇已經是極限了,你這麼拍下去身體會出問題的。
可機會來了,她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因為她太害怕沒戲可接被行業淘汰的感覺了,正因為眼前這一切來之不易,她拼了全力,也要儘可能做好每一個她爭取來的角色。
她的最高紀錄,一年接了18部戲,幾乎沒有回過家門。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吉林,沒有任何供暖措施,凍得連攝像機都開不了機,她還在雪地裡一邊靠踢樹根保持身體活動意識清醒,一邊在不斷的按臺本走戲。
11年超負荷工作透支身體,用她自己在綜藝上所說的那樣,趁自己還年輕,還能狠狠地再拼兩年,苦盡甘來11年,終於有能力靠自己在北京給媽媽給姥姥買房
和絕大多數的離異家庭的孩子不同,如蘭並不反對媽媽再婚
甚至積極撮合媽媽的男朋友向她求婚
畢竟,媽媽已經為了她付出了一生
為母則強三十年
一個女人最美好的年華
又還能有多少個三十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