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檢測7.6萬人!北京35度氣溫下,穿防護服是怎樣一種體驗?

2020-12-28 騰訊網

北京35度氣溫下,穿防護服是怎樣一種體驗?

北京新發地海鮮市場突發的疫情,再一次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

好在這次疫情的反彈,我們的政府部門反應相當迅速,豐臺區啟動戰時機制,當地6大批發市場暫停營業,周圍幼兒園、小學停課、周邊11處小區封閉,這一系列舉措可謂雷霆防控。

新聞發言人在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117場新聞發布會中介紹:

為做好新發地市場相關人員核酸篩查工作,醫療保障組協調東城、西城、石景山、門頭溝等相關區和北京安貞醫院、朝陽醫院、積水潭醫院、優訊醫學檢驗實驗室、安諾優達醫學檢驗實驗室,協助豐臺區開展信息採集和樣本檢測工作。

6月14日,按照「應檢盡檢、願檢盡檢」原則,全市核酸檢測機構共檢測76499人

截至6月15日6時,16個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置了193個採樣點。

如此雷霆防控政策之下,相信北京疫情反彈的火苗會被及時掐滅。

一天能夠完成7.6萬份核酸檢測的盛舉,除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功勞最大的,就要數奮戰在一線的同仁了!

為何這樣說,請看下下面這張圖片:

14日的北京,夏日正當午,陽光曝曬之下,日間的氣溫已經高達35度,地表的溫度甚至高達40度。

在這麼炎熱的環境之下,一線防疫人員還要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連一個遮陰的棚子都沒有,長時間給附近的居民做檢測,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01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最大的善良,是體諒別人的不易。

還記得當初武漢疫情嚴重的時候,一線醫護人員們脫下防護服時的情景嗎?

防護服密不透風,一穿就是一整天,即使饑渴難耐,也不敢隨意吃飯,不敢喝水,因為防護物質短缺,脫下後就要白白浪費一套防護服了。

等到高強度的臨床救治工作完成後,在隔離區脫下防護服,此時可以看到,內衣已經完全溼透,就像剛從水裡爬出來一樣。

這些水,全是因為防護服密不透風悶熱環境下出的汗水。

因為太過悶熱,被汗水浸泡的雙手都要脫水泛白。

還記得那位剛離世不久的梁小霞護士嗎?

當初她倒在工作崗位上的時候,就是由於防護服悶熱,體液大量流失,體內低鉀心臟驟停的。

要知道,2-3月份的武漢,正是寒冬將過,春風料峭,如此寒冷的環境下,穿上防護服都要悶熱到汗流浹背、難以呼吸了。

當氣溫炎熱的夏天,地表溫度接近40度,穿著防護服在陽光下曝曬又將會是多麼難受的一種感受?

肯定是非常容易中暑的。

能堅持個十幾分鐘,都已經是極其不易了吧!

真為他們感到難受。

02

然而遺憾的是,採集工作的現場,並沒有看到足夠的遮陰處。

照片中的防疫人員們是穿著防護服直接曝曬於烈日之下的。

這時候,光是戴著口罩行走在大街上,都感覺要悶死了,何況是他們還要穿著防護服?

究竟是什麼情況,現場連一把遮陽傘都沒有呢?

是採集點現場物資不夠嗎?還是一時間匆忙召集,來不及布置完善就開始了緊張的採集工作?

但是無論怎樣,都不應該的呀!

再怎麼緊急,至少也要確保奮戰在一線的防疫工作人員們的後勤保障呀。

基層的幹活的人員已經夠辛苦的了。

疫情期間,他們這些一線醫護人員不畏艱難衝在一線,沒有休息、沒有日夜地工作,更有甚者,有許多在基層衛生院的防疫人員每天的夥食費、交通費都是自己貼錢,事後沒有補貼,只能領到基本工資,績效都沒有得領。

困難的時候,他們還是毫無怨言地衝在前線,現在即使疫情反彈,我們也積累了寶貴的抗疫經驗,但是後勤保障這一塊,不應該落下的呀。後勤保障跟不上,如何能讓防疫人員們沒有後顧之憂地安心工作?

每個醫護人員,都是國家最寶貴的資源。

希望有關的上級部門能夠給一線工作人員提供最基本的防暑設施,讓奮戰在一線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得到足夠的重視。

千萬不要某天哪位防疫人員中暑倒下了,「那位XX最美的醫護人員,倒在了工作崗位上」的新聞被人們點蠟痛心轉發。

相關焦點

  • 為何我堅信北京能挺住?看35度下穿著防護服的他們就知道了……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不太平:新冠疫情在北京「復燃」、浙江槽罐車爆炸20人死亡、南方持續暴雨幾百萬人受災……2020,註定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今年年初武漢疫情大暴發,在一線醫護人員與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從3月份開始,各地疫情逐漸平穩。
  • 探訪疾控中心病毒檢測實驗室:穿防護服大冬天汗溼毛衣
    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2時30分,常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檢測實驗室的王輝、程思傑等同志剛結束了一批樣品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此時室外溫度只有4度,脫下防護服,回到辦公室的他們卻已經汗溼毛衣。謝朝梅告訴記者,現在他們的工作量很大,大年二十九接到檢測任務,當天他們就一直工作到大年三十凌晨5點,上午9點又開始工作至晚上9點,初一肯定不到晚上9點收不了工。除了工作量大,穿戴全套的防護裝備進行檢測對檢測人員也是一大考驗。
  • 要學習韓國檢測亭?採樣人員:沒必要,那樣更累
    隨著北京疫情防控升級,醫護人員也再次投入到防疫戰線中。6月17日下午,北京召開疫情防控第123場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6月13日以來,北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已完成35.6萬人。最近的北京,中午溫度可達35度甚至以上,這意味著不少醫護人員要在炎炎烈日下穿著厚重的防護服為民眾進行核酸檢測。
  • 為何我堅信北京能挺住?看高溫下的他們……
    >而地上的陰影是他們身上印出的汗漬……連日來北京室外最高溫度都在35度以上脫掉防護服後他們的衣服已經溼透許多網友拍下了堅守崗位的社區工作人員和醫務人員工作的身影令人動容:中午的北京氣溫35℃地表溫度最高達40℃醫護人員還在做檢測真的太不容易了看著就想流淚圖片來源:新浪微博截圖網友@水蜜桃還是大久保:酷暑,高溫,密不透氣的防護服
  • 50歲女護士一天換6套防護服 爬樓採樣累到腿軟
    50歲女護士一天換6套防護服 需要室外消毒手雙手凍腫的她爬樓採樣累到腿軟張姝是九院年齡最大的臨床護士,在防疫工作中她總是衝在前面。醫院供圖不記得爬了多少層樓,50歲的護士張姝蹲在樓梯旁稍作休息,幾分鐘後,她扶著還有些發抖的雙腿直起身,敲開了居民家的門。
  • 《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報導91科技集團許澤瑋核酸檢測經歷:及時...
    『由公司行政部提前一天預約,按約定時間到達檢測機構,沒有怎麼排隊就輪到我了。』」文章中講述:「考慮到防護需求,檢測點設置在戶外。許澤瑋回憶,相比上一周其他時間的酷熱,周六那天氣溫還算稍低。」「但醫務人員穿著多層密閉防護服,取樣的時候能看到他們的護目鏡裡都是霧氣,可以想像一會兒工夫身上肯定就被汗溼透了。」許澤瑋說道。
  • 探訪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穿防護服檢測像在「沙漠」中戰鬥
    【解說】2月6日,記者探訪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院區檢驗科臨床基因檢測實驗室,該院為雲南省5家在疫情防控期間第一批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工作的醫療機構之一。【解說】從2月3日正式檢測第一例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標本開始,該實驗室每天嚴格按照防控要求,做好實驗室的疫情防控工作。收到每個標本時,必須進行嚴格消毒才能進入實驗室;所有檢測人員必須做好三級防護工作才能進入實驗室。【同期】(昆明市一院南院區檢驗科副主任 錢淨)在這個過程裡邊,要堅持4到6個小時,我覺得還是很難承受的。
  • 探秘武漢防護服生產車間:4分鐘生產一套,生產區潔淨度堪比手術室
    工作人員逐一進入一間如同街頭電話亭的風淋室,接受7秒鐘的消毒處理,而且在消毒過程中,必須自覺張開雙臂,將身體旋轉一周。生產區潔淨度堪比手術室走進「神秘」的生產區,記者仿佛進入了一個偌大的無塵手術室。數百平方米的廠房內,數十名工人全身穿著防靜電工作服,正在各自不同崗位上奮力工作。
  • 「疫」線之花丨防護服下的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巾幗志願服務隊
    但是出於對父母的了解,她知道父母很可能不會支持自己,她要做的這件事是參與核酸檢測志願服務。2月,湖北新冠疫情進入暴發期,李爽第一時間報名表示:「如果武漢需要醫務人員支持,我願意去。」雖然最終李爽沒有被通知前往武漢支援,但是到了6月初,當北京因為新冠疫情局部反彈成為「疫情中心區」時,李爽再一次坐不住了,立刻報名參與了醫院核酸採集志願服務隊。
  • 特別報導 | 72小時緊急排查20萬人,北京重返「戰時狀態」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北京市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下稱新聞發布會)又恢復了「一天兩場」的節奏。6月15日下午,在第118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徐穎表示,由10萬社區工作者參與的全市社區防控工作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全面提升社區防控措施,恢復體溫檢測,加強公共部位消殺,暫停開放文化娛樂等室內活動場所。
  • 北京今日最高氣溫僅2℃ 天氣陰冷需防寒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12日),北京天氣舞臺的關鍵詞就一個字——冷!預計今天白天,北京以多云為主,白天的最高氣溫僅2℃,有外出活動計劃的市民一定要記得多穿點,謹防感冒。昨天,北京南郊觀象臺觀測到的最低氣溫出現在早晨6點37分,為-4℃,不少網友都說早上出門真切地感受到了什麼叫「冷得瑟瑟發抖」;白天的氣溫也不高,最高氣溫還不到0℃,較前兩天降溫明顯。
  • 25度氣溫下 在武漢抗疫一線的他們 背著冰塊工作
    這兩天全國範圍內都經歷了一波降溫從春意綿綿到幾乎有了初夏的感覺瞬間跌回到冬天而在前幾天武漢氣溫一度達到25度的時候對於身著三層防護服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來說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醫護人員連續不停地工作,三層防護服密不透氣,每個人都大汗淋漓。於是醫院就想辦法弄來了冰塊,通過冰塊把環境溫度降下來,這樣醫護人員就會稍微舒服點。華山醫院援鄂醫療隊的護士汪佳玲,拿著一個扳手似的工具一下下鑿著冰,把一大塊冰砸成小塊。
  • ...就是了;6月上海生鮮食品核酸檢測均為陰性|新民早報「2020.6.24」
    截至6月20日,共採集16個區300餘家涉及重點生鮮相關市場等的相關環境和重點生鮮食品5681件,已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樣品結果均為陰性。■截至北京時間昨日16時,215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9081678例,死亡472649例。
  • 今天河北降雨持續 明天有大到暴雨 承德氣溫降幅達10度
    昨天(4日)白天到夜間,河北大部分出現分布不均的雷雨天氣,氣溫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今天降雨持續,其中,張家口、承德、保定、廊坊、石家莊局地有中到大雨。6-7日,降雨有增多之勢,受高空低渦和西南暖溼氣流共同影響,河北自西向東再次出現明顯的降雨天氣過程,降雨量大的地方仍然在中北部地區,局部有大到暴雨,大家外出做好防範措施。明天高溫將逐漸被雨水澆熄。
  • 北京已超200人確診 截至20日累計核酸採樣229.7萬人
    新發地聚集性疫情已有超過200人確診  北大國際醫院已有2669人接受核酸檢測,均為陰性;截至6月20日6時北京已累計採樣229.7萬人  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介紹,6月19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22例、疑似病例4例、無症狀感染者2例。
  • 緊急奔赴核酸檢測現場,順義女醫生錯過訂婚儀式
    截至昨天下午,順義重點地區人員的核酸檢測任務已完成採樣1207657人,已出結果901206人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如此快速的檢測離不開醫護人員的努力,其中也包括順義區醫院超聲診斷科的醫生王曉靜。緊急奔赴核酸檢測現場的當天,正是她舉行訂婚儀式的日子。
  • 武漢現有核酸檢測實驗室92家 日單檢量可達35萬人次
    武漢現有核酸檢測實驗室92家 日單檢量可達35萬人次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0日 10: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現有核酸檢測實驗室92家 日單檢量可達35萬人次  中新社武漢12月19日電 (記者 張芹)記者從中共武漢市委19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該市共有核酸檢測實驗室92家、移動檢測車6臺,日單檢量可達35萬人次,應急狀態下大規模核酸檢測能力可達每天150萬人次以上
  • 北京核酸檢測需求暴增 部分第三方機構6月30日前已約滿
    本報記者 孟慶偉 北京報導6月11日以來,北京發生新發地批發市場聚集性疫情,已波及市內多個區,並引發外省關聯病例。官方通報,北京近6日已經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37例。6月17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3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表示,目前北京市疫情還處於上升期。
  • 中國紅基會:20萬人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發放至10家醫院
    中新網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 張素)記者10日從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獲悉,該基金會已收到20萬人份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並將其發放至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北京兒童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民航總醫院等10家醫院。
  • 在五萬人圍觀下,當回「巨嬰」是怎樣一種體驗?
    受進口母嬰電商蜜芽的邀請,常爸昨天(7月20日)在上海CBME孕嬰童上用直播的方式探索了推車座椅館。本來以為就是自娛自樂一下,沒想到居然在各個直播平臺(包括蜜芽自己的直播平臺)上居然共有四五萬人圍觀了常爸介紹推車座椅!在展會所到之處,引起眾人圍觀,如下圖所示。^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