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5度氣溫下,穿防護服是怎樣一種體驗?
北京新發地海鮮市場突發的疫情,再一次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
好在這次疫情的反彈,我們的政府部門反應相當迅速,豐臺區啟動戰時機制,當地6大批發市場暫停營業,周圍幼兒園、小學停課、周邊11處小區封閉,這一系列舉措可謂雷霆防控。
新聞發言人在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117場新聞發布會中介紹:
為做好新發地市場相關人員核酸篩查工作,醫療保障組協調東城、西城、石景山、門頭溝等相關區和北京安貞醫院、朝陽醫院、積水潭醫院、優訊醫學檢驗實驗室、安諾優達醫學檢驗實驗室,協助豐臺區開展信息採集和樣本檢測工作。
6月14日,按照「應檢盡檢、願檢盡檢」原則,全市核酸檢測機構共檢測76499人
截至6月15日6時,16個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置了193個採樣點。
如此雷霆防控政策之下,相信北京疫情反彈的火苗會被及時掐滅。
一天能夠完成7.6萬份核酸檢測的盛舉,除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功勞最大的,就要數奮戰在一線的同仁了!
為何這樣說,請看下下面這張圖片:
14日的北京,夏日正當午,陽光曝曬之下,日間的氣溫已經高達35度,地表的溫度甚至高達40度。
在這麼炎熱的環境之下,一線防疫人員還要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連一個遮陰的棚子都沒有,長時間給附近的居民做檢測,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01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最大的善良,是體諒別人的不易。
還記得當初武漢疫情嚴重的時候,一線醫護人員們脫下防護服時的情景嗎?
防護服密不透風,一穿就是一整天,即使饑渴難耐,也不敢隨意吃飯,不敢喝水,因為防護物質短缺,脫下後就要白白浪費一套防護服了。
等到高強度的臨床救治工作完成後,在隔離區脫下防護服,此時可以看到,內衣已經完全溼透,就像剛從水裡爬出來一樣。
這些水,全是因為防護服密不透風悶熱環境下出的汗水。
因為太過悶熱,被汗水浸泡的雙手都要脫水泛白。
還記得那位剛離世不久的梁小霞護士嗎?
當初她倒在工作崗位上的時候,就是由於防護服悶熱,體液大量流失,體內低鉀心臟驟停的。
要知道,2-3月份的武漢,正是寒冬將過,春風料峭,如此寒冷的環境下,穿上防護服都要悶熱到汗流浹背、難以呼吸了。
當氣溫炎熱的夏天,地表溫度接近40度,穿著防護服在陽光下曝曬又將會是多麼難受的一種感受?
肯定是非常容易中暑的。
能堅持個十幾分鐘,都已經是極其不易了吧!
真為他們感到難受。
02
然而遺憾的是,採集工作的現場,並沒有看到足夠的遮陰處。
照片中的防疫人員們是穿著防護服直接曝曬於烈日之下的。
這時候,光是戴著口罩行走在大街上,都感覺要悶死了,何況是他們還要穿著防護服?
究竟是什麼情況,現場連一把遮陽傘都沒有呢?
是採集點現場物資不夠嗎?還是一時間匆忙召集,來不及布置完善就開始了緊張的採集工作?
但是無論怎樣,都不應該的呀!
再怎麼緊急,至少也要確保奮戰在一線的防疫工作人員們的後勤保障呀。
基層的幹活的人員已經夠辛苦的了。
疫情期間,他們這些一線醫護人員不畏艱難衝在一線,沒有休息、沒有日夜地工作,更有甚者,有許多在基層衛生院的防疫人員每天的夥食費、交通費都是自己貼錢,事後沒有補貼,只能領到基本工資,績效都沒有得領。
困難的時候,他們還是毫無怨言地衝在前線,現在即使疫情反彈,我們也積累了寶貴的抗疫經驗,但是後勤保障這一塊,不應該落下的呀。後勤保障跟不上,如何能讓防疫人員們沒有後顧之憂地安心工作?
每個醫護人員,都是國家最寶貴的資源。
希望有關的上級部門能夠給一線工作人員提供最基本的防暑設施,讓奮戰在一線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得到足夠的重視。
千萬不要某天哪位防疫人員中暑倒下了,「那位XX最美的醫護人員,倒在了工作崗位上」的新聞被人們點蠟痛心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