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部電影,是倪妮主演的《28歲未成年》,觸碰到心底的感動。
回想起我小學時候的作文課堂,構想過太多次自己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那時候天馬行空的豐富想像力和初生牛犢的迷之自信,總能把自己的未來生活規劃得特別了不起,覺得自己的未來擁有無限可能,比如才華橫溢的作家、火遍街頭小巷的歌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自由浪漫的旅行家……結果而今一一都沒有實現。
或許是不足夠熱愛和堅定,以及一些現實的客觀因素,很快的,年少時的夢境更迭交替,幻想與現實,低落與歡欣,就像醒來就忘、餓了就哭的小孩,一眨眼功夫就奔向下一個注意點。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忽略愛情的部分,看到她和未成年的自己相遇的那段過程裡,雞飛狗跳也有,心驚膽戰也有。
但最令人感動的地方是,一起和未成年的你攜手,重新遇見更好的自己。
女主角涼夏(倪妮飾)在28歲時,事業愛情都不順遂,逐漸迷失了自己,因為不小心吃到一盒神奇的巧克力,竟然穿越回17歲,和當時熱愛畫畫的那個自己相遇。
最終,在事業上,28歲的她找回了自己曾經的夢想,可以靠自己喜歡的事情走向事業巔峰。
面對愛情,她也終於可以坦然地說一句:」我只是不想再站在你的身後,等待你轉身了。「
我們漸漸長大後,很多事情總會慢慢變得身不由己,「少年感」也漸漸隨著滄桑歲月消失殆盡。
夢想這個詞,似乎越長大變得越難以啟齒。
大家心照不宣的一邊忙碌,一邊丟棄初心。直到翻起舊照片和舊筆記,恍然倒帶記憶重新看著十幾年前的自己,原來自己也曾是那個熱血沸騰的少年。
大涼夏和男主角茅亮的愛情長跑了十年,最開始的時候,他們什麼都沒有,有的只是對未來生活的熱情和期待。
他曾經信誓旦旦地對涼夏承諾:「十幾年之後,我當上了公司CEO。而你成為畫家,到時我們結婚,生一堆孩子。」
十年真的過去了,涼夏為了他放棄出國深造的機會,放棄了最愛的畫畫,一心一意跟他在一起。
結果涼夏等了他十年,迫不得已到逼婚的時候,卻等來他一句:「分手吧,我厭倦了這樣一成不變的日子。」
她幾近崩潰的飆車狂追,卻再也追不上一個心已經不在自己身上的男人。一次次的求閨蜜支招,如何挽回這個自己已經愛了十年的男人。
甚至後來遇到小涼夏,也一遍遍的請求小涼夏幫忙畫畫,希望能幫茅亮度過公司的難關。
以前看《歲月神偷》有一句評價說:當你發現歲月是個賊,他早已偷走了你所有的選擇。
誰曾料到這個在17歲時驕傲執著,古靈精怪的小女孩,懷揣著「我未來要成為一個超級厲害的畫家,辦很多很多畫展」的野心,會在28歲的時候,把這些珍貴的想法丟棄在時間長河裡,碎成滿天星,懦弱不堪,為了不值當的愛情失去了最真實的自己。
很慶幸的是大涼夏遇見了小涼夏,那個敢愛敢恨、野心蓬勃的17歲的女孩,教會了她如何正確的去愛,去做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也許人總要失去點什麼,才會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
不再為男人而活的她,重拾起畫筆,儘管一開始並不順利,時常遭到小涼夏的審美吐槽。
可是有什麼關係,最重要的是,她終於願意自己走出失戀的霧霾,重新開啟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真正的活過一遍。
就像未成年的我們面對感情一樣,很多時候更像是在喝一杯滿滿氣泡的蘇打水,心動來得熱烈就一定要乾杯,一飲而盡才能凸顯彼此的重要性。
小涼夏當初在搭地鐵時,對嚴巖一見鍾情,兩人後來如願的走到一起,十年美好的初戀時光,愛過,是真的美好,但是不愛了,就該學著放手。
年少時候的愛情擁有奮不顧身的衝動,然而最終還是因為渣男誤解找了別的女人,同樣痛苦不堪的她為了留在這個世界久一點,陪心愛的人時間能夠多一點,把剩餘的巧克力全部吃完卻導致食物中毒,她終究不是屬於這個世界的人,在醫院裡涼夏的夢境,跟28歲的自己告別。
她17歲的時候,單純,無畏,敢說敢做,言出必行,率性莽撞,不顧後果。
她28歲的時候,穩重,成熟,瞻前顧後,謹言慎行,眉眼動人,波瀾不驚。
她在最燦爛的青春年紀裡,擁有最真實的自己。一系列稀奇古怪的點子創意,一大堆正待實現的願望夢想。
喜歡是簡簡單單的,一見鍾情的心動;
愛是求28歲足夠成熟的自己「親他一口」時的羞澀。
她在最渴望擁有歸宿的年紀,卻活得一點也不帶勁。為了男人,丟了夢想,沒了工作,依附讓她的魅力不再,逼婚不成反被分手。
喜歡是長達十年依然清晰在腦海裡他的那一句「我要我們一輩子都在一起」;
愛是求17歲元氣滿滿的自己幫忙,也想要和他複合的欲望。
被這部電影感動到的地方是,28歲的自己遇上17歲的自己後,她重新看清了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並且接受不完美的自己,重新拾起自己的夢想,帶上年少的勇氣和彼時的成熟,繼續出發。
我是你最美好年華的真,是你不施粉黛素麵朝天也滿臉膠原蛋白的活力生機。
我也是你最性感輕熟的美,帶著你未完成的夢想,和你賦予的勇氣,繼續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