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口罩很「受傷」。
在全球疫情爆發之際,還沒有從疫情恢復過來的中國,就在35天內為5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產了38.6億隻口罩。經歷過疫情肆虐的我們,對其他國家的疫情感同身受,不遺餘力地支援著大量的口罩、防護服、藥品和呼吸機等緊缺醫療物資。可以說,為了援助其他國家,我們真的是拼了,以一國的產能去滿足全球幾十個國家不斷增長的防護物資需求。類似的報導不斷出爐:義大利向中國訂購800萬隻口罩;西班牙宣布從中國訂購5億隻口罩;法國與中國籤下10億隻口罩訂單……
中國製造馳援世界,同時一些爭議也出現了
然而,在中國與世界心連心、同抗疫的氣氛之下,有些國家卻傳來「中國製造的試劑盒準確率太低」、「中國製造的口罩不適合醫護人員佩戴」等說法。
英國政府叫停5千萬隻醫用口罩
英國政府花1.5億英鎊購買的5千萬隻口罩,竟然都不能用?綜合英國廣播公司(BBC)及美聯社當地時間6日報導,英國政府表示,出於安全考慮,英國國民保健制度(NHS)將停用此前由政府購買的5千萬隻口罩。
今年4月29日,英國政府與投資公司Ayanda Capital籤署價值2.52億英鎊(約合23億元人民幣)合同,其中包括5,000萬個FFP2口罩以及12.5萬個Type IIR口罩。這筆交易是由國際貿易部長利茲·特魯斯(Liz Truss)的顧問,安亞(Ayanda)的高級顧問安德魯·米爾斯(Andrew Mills)促成的。這批口罩是通過另外一個貿易Prospermill 公司在中國購買,該公司為安德魯·米爾斯(Andrew Mills)和他的妻子公司建立。
本月6日公布的一項法庭文件顯示,非營利組織「好法律項目」( Good Law Project)及「每位醫生」(EveryDoctor)對英國執政黨保守黨政府提起訴訟,要求對政府籤署的防護用品採購合同進行審查。文件稱,這些口罩為掛耳式而非頭掛式,而且可能在貼合臉部時不夠緊,無法保護醫生。
政府的信件中說明,4350萬個不適合一線抗疫人員使用的口罩已經交付給衛生和社會福利部門(Department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的物流鏈,
由於對耳帶固定的方式擔憂,這些口罩將不會被用於NHS。
註:
我們在這裡不深究公司的關聯購買行為,我們會單獨籌文,解密歐洲口罩通過什麼中介公司獲得的政府訂單,有興趣的客戶朋友可以關注我們的公共號-歐醫資訊專家 。(本文只分析和口罩生產商,口罩機製作商,耳帶廠的關係)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Boris Johnson)表示,他對這批醫療物資無法使用而感到非常失望。但英國已經在積極儲備個人防護裝備,以防秋冬兩季出現第二波新冠病毒疫情。
特別提示:防護服和手術衣生產商請注意
這次起訴書還涉及到了另外2家公司,他們從英國政府分別獲得了3200萬英鎊和1.08億英鎊的合同,以生產防護衣和手術衣。目前,英國檢測機構正在對隔離服和手術衣進行檢測測試,我們將第一時間跟蹤報導最新訊息,以供廣大商家了解和交流,敬請關注。
西班牙口罩無奈召回,原因口罩勒臉!
目前,中國生產的口罩,大多是耳代式,並且耳代帶是通常採用了有鬆緊彈性耳代。同樣的理由,在西班牙也多次召回口罩。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報社報導,西班牙最大敬老院召回一批由中國Garry Galaxy生產的口罩,口罩的召喚理由,和英國剛好相反,是由於耳代過短,敬老院工作人員表示,耳代橡皮筋短小,長時間佩戴非常勒臉。
質量爭議怎麼破?監管和改變都來了
這當中或許有一些誤會,也有一些不規範。監管機構已經出手,嚴格把關,維護「中國製造」的聲譽。
口罩頻遭拒,對於中國生產商來說
口罩出海看似很美的生意,但口罩廠決定出海前,至少兩個問題需要解決:產品資質和生產方向。
CE和FDA分別是歐洲和北美的產品認證資質,簡單說,只有拿到這兩份資質,口罩才可以在海外市場銷售。
從英國和西班牙事件中可以獲得一個信息,對於外貿口罩,綁帶式或更具優勢。「不管是做口罩還是其他產品,早進來晚進來,機會點總會有的,把重心放在產品上,做好技術標準的提高,做好技術力量的儲備,需求總是存在的,要想好接下來怎麼走。第一時間洞悉行業趨勢和市場需求才能走得穩定而長久。
在這場極速的口罩戰中,廠商還在加足馬力撈金,來不及停留思考,但留給中國口罩的問題還在等待解答!感謝您對我們的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最新出口歐盟資訊!
也可以查看公眾號-歐醫資訊專家,了解更多出口市場乾貨,歐盟最新政策法規!對於CE認證過程,如有疑問或者不懂之處,隨時可以向我們提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