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生了!胎兒卻沒有入盆,想要分娩更順利,臨產前多做5個小運動

2021-01-18 騰訊網

進入預產期,孕媽們每天都在期待寶寶的發動,見紅了、破水了、規律宮縮出現了……說明寶寶也已經迫不及待與媽媽見面了。但想要順利分娩,除了這些臨產徵兆之外,寶寶們還需要調整好「姿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胎頭入盆」

一、什麼是「胎頭入盆」

「胎頭入盆」,簡答來說就是胎兒的頭部下降到媽媽的盆骨腔內,呈頭朝下,腳朝上的蜷縮倒立姿勢,

簡單來說,胎頭入盆是胎寶寶在為自己的出生做準備,孕晚期一旦胎頭已經入盆,那說明離分娩不遠了。而在胎頭入盆之前,寶寶們在媽媽們肚子裡的姿勢一般是橫臥位,這樣的姿勢對順產而言是無法順利進行的,所以,胎頭入盆也可以認為是寶寶為分娩所做的必要準備。

二、胎頭入盆了會有什麼感覺?

總的來說,胎頭入盆了準媽媽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有的孕媽說胎頭入盆以後孕晚期呼吸不暢會輕鬆很多,上腹部也沒難麼大壓力了,但有的準媽媽表示並沒有感覺到。

理論上來看,胎頭入盆,寶寶的位置往下移,準媽媽們上腹部的壓迫感應該會減輕很多,孕晚期「端晚飽」以及呼吸困難都應該有所緩解。

但是,由於胎頭下降又會壓迫到膀胱和直腸,孕媽們尿頻、便秘的問題可能會再次上演,加上孕晚期的緊張和焦慮,稍有緩解的不適可能也被抵消掉了。

所以,寶寶到底有沒有入盆,光憑感覺還是不夠準確,還得通過專業檢查才能確認。

三、胎兒一般什麼時候入盆?

對初產婦而言,胎兒一般會在預產期前2-3周的時候入盆;經產婦的話有的會提前入盆,但大多數直到臨產徵兆出現後寶寶可能才會入盆。

這都屬於正常現象,寶寶什麼時候入盆跟何時分娩並沒有太直接的關係。先入盆的不一定就會早產;而即使寶寶已經入盆也不代表馬上就會有分娩症狀出現。進入預產期,大家還是要把重點放在臨產徵兆的觀察上。

四、為什麼有些胎兒遲遲不入盆?

明明分娩徵兆已經出現,但有的準媽媽卻被突然告知寶寶還沒入盆,這對想要順產的產婦的確不算友好的消息。

為什麼有的胎兒遲遲不入盆?

胎兒未能入盆,大多是由於媽媽骨盆狹窄、胎頭過大、寶寶頭部大小與骨盆不相稱等導致胎頭無法下降至骨盆。另外,大家常聽說的胎位異常以及胎盤前置也可能導致胎兒無法入盆。

所以,除了孕期必要的產檢之外,孕媽們還要注意平時的坐臥姿勢,若孕媽經常坐著,很容易導致寶寶枕後位,這種情況就很難入盆。

五、促進胎兒入盆的5個小運動

1、散步

散步是孕媽們比較中意的運動,運動幅度小,安全係數高,但對孕期身體健康很有好處。而且還能幫助胎兒入盆、鍛鍊骨盆韌帶和局部肌肉彈性,為分娩做準備。臨近預產期的孕媽散步時最好有家人陪同,每次30分鐘即可,不要追求運動量。

2、劃腿運動

手扶固定物站好,單腿劃圈,早晚各做五六次,能夠很好地鍛鍊骨盆附近肌肉群。孕晚期肚子漸大行動不便,孕媽們運動幅度切勿太大,以免傷及腰背哦!

3、小馬步

手扶固定桌椅,雙腳自然放開站立,慢慢彎曲膝蓋下蹲,這時候骨盆會下移,對胎兒入盆也有一定促進作用。做這個動作時下蹲和站起應儘量緩慢,以免抻著了。

4、踮腳運動

手扶椅子做好,慢慢吸氣,同時腳尖點地,腰背部緊靠椅背,然後慢慢呼吸,腳還原,每天早晚做5到6次。

5、骨盆運動

雙手雙膝著地,吸氣弓背,吐氣,同時抬頭,上半身儘量往上抬,反覆10次。如果你肚子比較大,行動不便的不建議這項運動哦。

結語:

胎兒入盆是寶寶出生前要做的必要準備工作,什麼時候入盆,並非決定你順產和剖宮產的主要考量因素。準媽媽們不要有太多焦慮和擔心,精神緊張反而容易引發其他不確定的意外情況。

----

【你家寶寶什麼時候入盆的呢?】

相關焦點

  • 胎兒入盆後多久會生?5大症狀告訴你什麼時候入盆
    臨近預產期時,胎兒他會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讓自己的頭部進入到媽媽的骨盆腔裡,並與骨盆銜接而不浮動,為分娩做準備,而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入盆」。 入盆後多久會生就如胎兒入盆時間一樣,因人而異。 通常情況下,胎兒會在孕36周以後到分娩前這段時間入盆,初產婦一般會比經產婦提前入盆。
  • 孕39周,胎兒頭位但沒入盆,會影響分娩?4個方法讓胎兒順利入盆
    導讀:小麗懷孕39周了,聽朋友說她們懷孕36周胎兒就已經入盆了,小麗特別擔心,為什麼自己懷孕39周胎兒還沒有入盆?會不會影響分娩不能順產?怎麼樣才能讓胎兒趕緊入盆呢?很多朋友都經歷過這個問題,都已經懷孕38周39周了胎兒還沒有入盆,特別焦慮會不會影響胎兒分娩?
  • 孕晚期天天擔心臨產「突襲」?胎兒入盆有6大徵兆,準媽媽要會看
    其實,寶寶出生前也會提前做好準備工作,那就是「入盆」,只有經過這一個過程,寶寶才能通過「正常渠道」接受自然分娩的洗禮,正式地來到人世間。當然入盆是準媽媽想要順產的第一先決條件,一旦胎兒入盆就預示著媽媽可能要生了。孕晚期天天擔心臨產「突襲」?
  • 分娩時刻:胎頭入盆的感覺
    還有入盆具體指什麼?入盆發生在什麼時間?有無個體差異?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入盆意味著什麼?孕媽媽需要注意什麼……這些都是孕媽媽們非常關心的問題。我們先來看2個案例。案例1:已經超預產期的張女士十分著急,因為她去產檢,醫生說胎兒還沒有入盆,短時間還不會分娩。「為什麼過了預產期胎兒還沒有入盆?我還能經陰分娩嗎?」張女士焦急地問醫生。
  • 胎兒入盆後若是這個姿勢,稱之為「左枕前」胎位,恭喜順產很輕鬆
    ,所以越來越多的孕媽更傾向於順產,但想要確定自己是否符合順產的條件,必須要從這幾個方面判斷:1、孕媽身體是否健康產檢時,如果發現孕媽自身存在一些心血管疾病或者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醫生通常不建議順產,因為身體不適會對分娩造成一定影響,容易釀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 懷孕38周,下腹隱隱作痛,是胎兒入盆要生了嗎?
    導讀:小編的一位閨蜜在最近也到了準備卸貨的日子,越是到了臨產的時候,閨蜜就越是緊張,尤其是到了最後的兩周時間裡。因為還遠沒到預產期的日子,但又特別害怕自己的孩子會不會突然提前出來,遇到一些特別情況的時候都緊張一把。
  • 到了孕晚期,想要娃乖乖入盆,準媽媽「二避免三多做」迎接小寶貝
    每個產婦的情況不一樣,有的孩子在入盆的時間會早一些,有的孩子入盆時間就會晚一些,最早的可能會在懷孕第32周開始,孩子就進入到入盆期。而有的胎兒會在臨產前的一周或者是兩周,才能正式進入到入盆狀態。既然每個孕媽的情況都不一樣,那麼在準備臨產時,哪些動作對胎兒入盆更有利,哪些細節是需要準媽媽注意的呢?
  • 能否順產和胎位有關係,胎兒入盆後呈現這個姿勢,生娃肯定不遭罪
    擔心「生產不順」是大多數孕媽的心理介懷,很多孕媽害怕自己無法順利自然分娩,也就是無法順產,因此格外看重孕晚期的產檢,總會追著醫生問:「大夫,你看我能順產嗎?」而醫生往往模稜兩可的回答,讓準媽媽更是焦慮,其實,想要知道能否順產,關鍵還是在於胎兒入盆與否,以及入盆後呈現什麼樣的姿勢和胎位,這是能否順產的根本所在。
  • 孕晚期胎兒遲遲不入盆,多半由於孕媽常做兩個動作,中了趕緊改
    初產婦最早會在孕32周左右就已經入盆,正常情況會在孕36周入盆,部分產婦會在臨產前1~2周才入盆。初產婦最早會在孕32周左右就已經入盆,正常情況會在孕36周入盆,有些會在臨產前1~2周才入盆,而經產婦則通常會在臨產後胎頭才會逐漸下降,大部分會邊入盆邊生。
  • 懷孕最後一個月,孕媽儘量做好這4件事,胎兒出生更順利!
    很多孕婦都開始鬆懈下來了,覺得只要等預產期到了,胎兒出生就好了。可是胎兒能順利出生,也是需要孕婦做出努力的。懷孕到了最後一個月,轉眼就步入了最關鍵的時期,越是差這臨門一腳,越是需要孕媽媽多注意,孕期最後一個月,準媽媽若多注意這幾個方面,分娩時或許能少受罪。一起來和小編了解一下吧!
  • 我是初產婦,寶寶入盆多久會發動生產?
    胎兒入盆想必媽媽們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在孕晚期胎兒發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自動跑到媽媽的骨盆腔裡並與之銜接不浮動,這就是入盆。初產婦胎兒入盆後多久會分娩是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的,因為胎兒入盆與分娩時間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在懷孕之後媽媽們會經歷三個階段,即為孕早期、孕中期以及孕晚期。
  • 胎頭入盆是什麼樣的感覺?
    當妊娠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時,你腹中的胎兒已經在默默地為出生做準備了。他(她)會在羊水和胎膜的包圍中,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等待一朝分娩的時機。在分娩之前,胎兒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使其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可以說,入盆是分娩的前奏。胎兒入盆為下一步臨產經陰道分娩打好了基礎。初產婦胎頭銜接常發生在預產期前2~3周,經產婦多在臨產後才發生。
  • 初產婦大多第幾周入盆,分娩啊?提前發動機率高嗎?
    雖然沒有懷過孕,但是淼哥非常理解各位孕媽的好奇心,也儘自己所能解答各位的疑惑。初產婦第幾周入盆?初產婦的入盆常發生在預產期前1~2周內,也就是孕38周左右,但也有部分初產婦入盆較晚,甚至直到臨產才入盆。入盆意味著胎頭和骨盆的銜接,產檢時無法推動,為分娩做準備。
  • 孕晚期入盆,孕媽會有四種感受,對照看看你家胎寶入盆了嗎?
    胎兒入盆是指,胎兒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其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進而身體的位置相對固定。入盆不是表示胎兒馬上要分娩了,只是臨產徵兆之一,說明胎兒已經為分娩做好了準備,他要「離家出走」了,胎兒入盆的過程大概持續3~5天,有些快的可能一天就完成了。入盆後胎兒的體位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了。
  • 為什麼孕晚期胎兒遲遲不入盆?原來還跟坐姿有關,新手媽媽易中招
    其實,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大多數都會在孕36周左右就會感覺到胎兒入盆,但往往也有例外,大概有10%-20%要等到臨產後才進入骨盆,這裡面有很多原因,最好去醫院進行檢查一下。胎位異常有種情況,即使媽媽骨盆正常,可是胎位異常,前置胎盤,也會造成胎兒遲遲不入盆,另外,胎兒腦積水或者羊水過多,也可以引起胎兒不入盆。
  • 懷孕39周了還是頭位,要怎樣才能讓寶寶快點入盆?
    我現在已經39周+了,昨天去產檢,B超檢查結果寶寶還沒有入盆,頭位。醫生說如果再等三四天還不能入盆就可能要考慮剖腹產了,我家大寶是順產的,我不想剖腹產。有沒有什麼辦法讓寶寶快點入盆呢?分娩前,胎兒成功入盆是一項重要的生產指標。
  • 懷孕7個半月,還要做幾次產檢?有什麼注意事項?
    懷孕7個月半,也就是孕30周左右,在分娩前大約還需要做7~8次產檢。 一般來說,孕28周以後就需要每隔兩周產檢一次,而懷孕36周以後,就需要每周都去產檢一次。
  • 想讓寶寶順利入盆,孕晚期要做到「一避免三多做」,孕媽收藏
    胎兒入盆後,也就意味著寶寶很快就要出生初產婦最早的有在懷孕32周左右就入盆的。而也有孕婦在臨產前一周兩周,胎兒才剛剛入盆的。經產婦則常常在臨產後胎兒才會開始下降,甚至很多都是生產的同時正在入盆。在胎兒臨盆的階段,準媽媽們也不是只能靜靜等待的,在這個階段,可以適量做一些,有助於胎兒入盆的動作鍛鍊,但要避免盲目活動、劇烈活動。
  • 生產前,除了見紅,破水,這幾個「臨產」症狀你發現了嗎?
    文|墨媽育兒經 孕期的時間是非常快的,臨近預產期的時候孕媽媽們都是特別的擔心,因預產期並不是一個準確的時間,胎兒在前後兩周出生都是正常的,所以媽媽們不僅要按著預產期做打算,還要根據身體的一些變化來判斷胎寶寶是不是要降生了。
  • 擔心分娩突然發生?了解這4個臨產徵兆,孕媽不再驚慌失措
    其實孕媽完全不用擔心,生孩子是一個逐漸發生的過程,只要了解臨產前一些徵兆,就可以輕鬆應對。一.臨產前的4個徵兆1.分泌物見紅寶寶快要出生的那幾天,孕媽的子宮頸會慢慢張開,少量的分泌物粘液會從子宮排出,呈現褐色,深褐色,暗紅色,因此叫做見紅。見紅一般在陣痛24小時出現,但是也不一定,有的孕媽在產前一周前就會出現反覆見紅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