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9部最精彩人格分裂電影,主角最多竟然有24種人格

2021-01-09 晚安電影

關於人格分裂類的電影,想必很多同學都很感興趣,特別是之前國內難得的一部人格分裂好片《催眠大師》(哈哈哈哈個人意見,情節還不錯),人格分裂類的電影也慢慢被國人所接受,今天Bella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最精彩的10大人格分裂題材電影吧。

1、機械師 2004 豆瓣7.5分

在一系列講述精神分裂的影片中,患者的雙重人格,通常會得到外化,由兩名風格迥異、對比鮮明的演員分別表現。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如何使觀眾落入圈套,忽略掉貫穿影片中所有意義明確的指向性細節,從而忘記尋找兩者之間實際上無處不在的聯繫。這一類故事接近讓-克勞德·卡裡耶劃分的第二種故事類型:講故事的人了解這個故事,而聽故事的人並不了解。在這樣的故事裡,引起觀眾的興趣並不特別困難,並不需要飛機墜毀或者大樓坍塌什麼的(它們只是在浪費製片人的錢),只需要一點點神秘的不可知的因素就足夠了。而在講述精神病患者的影片中,這樣的神秘因素通常來自於「敘述者」的想像空間,即代表其第二人格的主人公的某些不合理行為(比如,他的突然出現與消失,並且通常地,他在其他所有人的記憶裡處於空白狀態)。

當然,電影發展到今天的浩大規模,也許我們考慮這個問題的機會越來越少。曾經別致的敘事方式一再重複,而觀眾學會逐一識破影片中的種種陷阱,甚至他們從一開頭就可以料想到結局(就像今天的大多數鬼片那樣,在觀看之前,我們就幾乎可以斷言,它們大抵跟精神病或者犯罪心理脫不了干係),這時編劇所要面對的巨大難題就是,如何在已經有一個確定終點的前提下,持續而強烈的挑撥觀眾的神經。

在此意義上,《機械師》的做法,有一些是成功和值得借鑑的。與另一部同樣描寫精神分裂的影片《搏擊俱樂部》不同,後者中實為一體的兩個主人公之間,由始至終穿插了一個名為瑪拉·辛格的女人,而導演謹慎地將「三人從未同時出現」這一細小而至關重要的細節抹得一乾二淨,從而輕鬆地將觀眾的通常性解讀引向了誤區。而《機械師》的主人公萊茲尼克比任何人都要憂鬱和沉默寡言,由於溝通的極度缺乏,觀眾從一開始就不難猜出,萊茲尼克與數次出現的黑人胖子(萊茲尼克臆想出的另一人格)其實就是同一個人。不得不指出,圍繞著黑人的事件過於詭異和誇張,以及導演過分在意兩人間的外型差異,大概就是導致此處敘事失敗的根本原因。

2、生死停留 2005年 豆瓣7.5分

山姆·福斯特(伊萬·麥克格雷格飾)作為一名心理學家,曾為不少心理疾病患者解開心結,將他們重新帶入 正常人的生活當中。然而,他這次卻真的遇到了棘手的病人亨利·拉薩姆(瑞恩·高斯林飾)。亨利是附近艾維聯盟大學的學生,本是成績不錯的他卻逐漸走向頹廢,並且,揚言要在幾日內自殺,到另一個世界中去。

山姆為了挽救亨利,決定採取更加有效的治療方式,但經過了細微的深入和了解之後,發現亨利已經參加某個駭人的自殺組織。但奇怪的是,在亨利的腦海裡經常會出現很多異樣且難以理解和用科學來解釋的奇怪現象。亨利自己也會經常說出一些可怕的預言,並且,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他那可怕的預言得到了證實。這一點,更增加了山姆要解開一切之謎的勇氣和信心。這當中,山姆的女朋友麗拉·庫爾佩(娜奧米·沃茨飾)也給予了他莫大的幫助和支持。然而此時,亨利預言的那些恐怖的事實依然在城市中接連的發生著,並且已經逐漸危及到山姆的所愛,為了拯救亨利,挽救自己心愛的一切,包括這座城市。山姆拼盡一切與莫名的力量展開了殊死的鬥爭

3、禁閉島 2010年 豆瓣8.7分

女犯蕾切爾(艾米莉·莫迪默 Emily Mortimer 飾)從戒備森嚴的牢室神秘逃脫,藏匿於孤島深處。泰德懷疑監獄的主治精神病醫師約翰·考利(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飾)有意隱瞞內情,並向查克透露他上島的真實目的其實是尋找當年縱火燒死他妻子德洛麗絲(米歇爾·威廉士 Michelle Williams 飾)的哈德魯·萊迪斯,並揭露美國政府利用精神病犯人進行人體科學實驗的罪行。

但隨著調查的逐漸深入,真相卻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

4、致命ID 2003年 豆瓣8.7分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一片無邊無際的沙漠荒原,一場肆虐的暴風雨,將矗立在其中的一座汽車旅館,與外界完全隔離,道路不通,通訊中斷。

11個此前相互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被迫聚集在這個搖搖欲墜的破汽車旅館中。拉裡是這家汽車旅館的老闆,他的舉止異常,似乎潛藏著很多秘密。艾德過去曾是個警察,現在則為女影星卡洛琳·蘇珊開私家車,他們因在路上撞到了艾莉絲而不得不把她送到了這家汽車旅館進行治療。艾莉絲和丈夫喬治及兒子提姆西在開車的途中,車子突然爆胎。他們下車檢查時,艾莉絲被艾德的車子撞到了。帕瑞斯PARIS是一個妓女,她在途中找打火機的時候,把一個高跟鞋掉出了車去。結果,正是這個高跟鞋使得艾莉絲的車子爆了胎。艾德想要去找醫生,在去的途中,他遇到了路和吉尼,由於雨實在是太大,所以他們只好返回了汽車旅館。羅德警官押著一個犯人進入了旅館。這11個人被分在了不同的房間,他們都拿著帶有號碼的房間鑰匙。

5、搏擊俱樂部 1999年 豆瓣9.0分

傑克是一個大汽車公司的職員,也是一個充滿著中年危機意識的人,他非常憎恨自己的生活和周圍的一切,再加上患有嚴重的失眠症,於是為了自我救治,他突發奇想,決定參加團體諮詢會。傑克先是參加了那些絕症患者的相互撫慰團體,他接觸到了一個全部由患睪丸癌的人組成的社團,傑克和他們互相撫慰和哭泣,而且上了癮。

一天,傑克遇到了賣肥皂的商人泰勒,他是一個渾身充滿叛逆、殘酷和暴烈的行動力量的痞子英雄。剛一見面,泰勒就向傑克提出了一個奇怪的要求,他要傑克痛打自己一頓,在對打中,傑克體會到了搏鬥的樂趣,兩人因緣際會地成了好友。他們開始創建「搏擊俱樂部」:一個讓人們不戴護具而徒手搏擊,宗旨在於發洩情緒的組織。俱樂部制定了一系列的活動規則:不許向他人談論俱樂部,只允許兩人對打等等。

地下俱樂部開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地下組織,所有的成員都將泰勒視為教父。泰勒以自己的個性魔力和行動哲學吸引著那些盲從的人,他變得越來越偏激,他讓成員們到處滋事打架,到處搞破壞,砸汽車、放火、向顧客的食物中小便,他的行為越來越瘋狂。

傑克對於「搏擊俱樂部」的現況及泰勒的行為越來越無法忍受,同時,他還驚訝地發現泰勒還組織了一支軍隊,他要對社會實行更大的報復。傑克決定疏遠泰勒,但讓他驚訝的是,每到一處,他都被認為是泰勒,並被尊為教父。這讓傑克受到了不小的打擊,他開始反思自己到底是誰,泰勒是誰。最終他驚恐地發現,原來自己就是「泰勒」,泰勒是「我」的人性中的另一面,「我」和「泰勒」是彼此的影子和幻象。

傑克向警察自首,泰勒也追蹤而至,在他們的撕打搏鬥中,泰勒手中的槍自然地、魔術一般跑到傑克的手中。傑克無法擊中泰勒,於是將槍口對準了自己,可當槍響時,傑克卻發現被擊中的人變成了泰勒,他化成了一道輕煙。

6、分裂 2016年 豆瓣7.3分

詹姆斯·麥卡沃伊飾演的男主Kevin患有精神分裂,有著多重人格疾病,他被精神病醫生Dr. Fletcher診斷出有23重人格,而且其中有一種人格能控制其他人格。Kevin在其中一個人格狀態下綁架了三個少女,其中有一個女孩Casey逐漸意識到了他的問題。

於是Kevin和自己的多重人格、以及身邊的人展開了鬥爭……

7、一個頭兩個大 2000年 豆瓣7.1分

查理(金凱瑞 飾)是一名善良的巡警,他的妻子與別人偷情生下三個兒子後與情人私奔了。可是查理仍把三個兒子視為己出,兒子們也十分尊敬這個老爸。鎮上的人們都欺負查理的善良,終於隱藏在查理體內的另一個狠角色——阿慶出現了。阿慶與查理截然不同,他到處搗亂,到處生事。

警方為查理檢查,發現他患上了精神分裂,需要用藥物治療。這時查理要護送美女伊蓮(芮妮齊薇格 飾)回去紐約,可是伊蓮的前老闆狄克所做的不法事情被舉報了,他認為舉報者就是伊蓮,於是狄克買通了警察等人,誓要殺死伊蓮。

伊蓮求助與查理,於是兩人還有阿慶一起開展了一段亡命之旅。查理的藥卻丟在了旅館裡,於是一路上查理與阿慶毫無預兆的更換著,更複雜的是查理與阿慶都愛上了伊蓮,查理與阿慶爭風吃醋,爭鬥不斷。而警察與狄克一直窮追不捨查理他們…

8、美麗心靈 2001年 豆瓣8.9分

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數學家小約翰納什念研究生時便發明了他著名的博弈理論,短短26頁的論文在經濟、軍事等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他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

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著他的妻子艾麗西亞的相助下,與被認為是只能好轉、無法治癒的疾病作鬥爭。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完全通過意志的力量,他一如既往地堅持工作,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他在博奕論方面頗具前瞻性的工作也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理論。

9、捉迷藏 2005年 豆瓣7.8分

艾米麗(達科塔·范寧 飾)的媽媽死在滿是血泊的浴缸裡,小女孩深受打擊,陷入了孤僻。為了讓女兒儘快走出陰霾,大衛(羅伯特·德尼羅 飾)帶著女兒搬到了鄉村。在這裡,艾米麗結識了她的新朋友——查理,他們一直在玩捉迷藏。可是除了艾米麗誰也不知道查理是誰,他似乎活在女兒的假象中,又似乎就遊走在他們周圍。恐怖事件接二連三的發生,艾米麗變得愈加神情恍惚,大衛漸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開始潛心記錄女兒的言行,希望阻止查理接近女兒。可是,查理究竟是誰?他藏在哪?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啦,如果覺得有趣可以點點關注呦。

相關焦點

  • 那個「24重人格」的變態回來了!
    主演一人分飾24種人格,頑皮小孩、優雅女性、潔癖冷麵男.以及吃人肉的「野獸」。這大概是史上分裂人格最多、肉體最擁擠的主角吧?同一張臉,神一樣演技。時隔3年,《分裂》續集回歸——由於小時候被母親虐待,導致精神異常,男主凱文分裂出了24種人格。
  • 張一山七種人格算什麼,這部電影主角有23種人格!
    小編最近看了張一山主演的電視劇《柒個我》,七種人格在一起,張一山演繹的也很好,不過看著張一山這七種人格,讓我想到一部電影《分裂》,這電影主角分裂的人格總有23總,是張一山的三倍之多!!綁架三個女孩的,是一個名叫凱文(詹姆斯·麥卡沃伊 James McAvoy 飾)的男人,實際上,他是一位多重人格患者,支配著他的身體的人格,竟有23種之多。
  • 頑·電影丨 24重人格 分裂變異再整合 —— 《分裂:藍光紀念版》
    M•奈特•沙馬蘭的心理恐怖電影《分裂》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深入探究了駭人聽聞的"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
  • 不可錯過的人格分裂電影TOP5
    小編我也比較愛看這方面電影,因此今天給你們寫一篇人格分裂合集,評出小編認為最好看的人格分裂電影TOP5。畢竟每個人喜歡的電影是不同的,若你喜歡的電影沒有上榜,也不要生氣喲!實際上,他是一位多重人格患者,竟有23中人格之多,而他的第24種人格正在形成 這三個小女孩的命運又何去何從呢?《分裂》的男主就是X戰警的教授。
  • 《24個比利》改編電影《擁擠的房間》遙遙無期,人格分裂看這些
    於是好奇的我,去研究了一下《24個比利》。原來這是一部小說。《24個比利》是美國作家丹尼爾·凱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是一部多重人格分裂紀實的作品,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威廉·斯坦利·米利根(比利),是美國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結果卻獲判無罪的嫌犯,因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
  • 言情推薦 主角人格分裂
    《三百六十種夫君》作者:杏遙未晚文案:穿越到古代成了女強人,蕭樂每天過著忙碌的生活……
  • 24種人格共存於1人身上,是怎樣一種喪心病狂的體驗
    《分裂》(Split)這部電影不僅令人嚮往,並且精彩十分,當我們看懂了這個故事,看完電影後會不禁浮出兩種恐懼:我是否也有人格分裂?《分裂》中的情節和上訴方式很像,但人格分裂不存在彩排與練習,他們的每一句話都是最真實的。影片中最精彩的部分的就是有分裂人格的凱文(詹姆斯·麥艾維飾演),他一個角色必須要演出多種人格。雖然片中沒有看到全部23個性格,但有出現的人格都演得深刻,通過其情神態等細節掌控能讓觀眾輕易分辨出是哪個人格。
  • 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精神分裂
    電影裡的主人公分裂出來了11個完全不同的人格,每一個人格都有完全不同的形象,具有其特有的的氣質,邏輯思維,情感認知等等一系列的特點。可以說如果這11個人格如果不是同時出現在了一個身體身上,那麼這11個人格就會是11個截然不同的個體。
  • 《致命ID》才11種人格,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重!
    最終美國警方逮捕了他並證實他患有精神分裂症,他在自己身體中分裂出了24個人格,不但有普通英國男子,還有4歲小孩,甚至還有女同性戀者和南斯拉夫的共產黨員……這些不同的人格眼神、口音、說話語氣也可以完全不同,警方至此終於明白為什麼受害者對於罪犯的描述會大相逕庭,因為實施這些罪行的根本就是不同的人,或者說是比利的不同人格。
  • 九部高分「人格分裂」電影_遊俠網 Ali213...
    總結九部中外關於人格分裂的影片。人格分裂這種類型的電影本來就十分難拍,十分考驗演員的演技,因為演員要通過表情,眼神,肢體語言,甚至語調來表現角色的不同人格,可以這麼說,每一個人格都是一個新的角色,主演的演員演完這種類型的影片也就以為這演了多個角色。
  • 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精神分裂(下)
    前面我提到過《致命ID》這部電影,當中的主人公患得的精神疾病就是所謂的多重人格。簡單的說,多重人格就是一個人的身上,同時存在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人格。         那麼也許你會問,這麼多個「人格系統」同時存在於一個人的身體裡,不會產生衝突嗎?他們之間會互相影響嗎?這些人格之間彼此會有記憶嗎?人格與人格之間又會有相似性嗎?而導致多重人格的原因又是什麼呢?下面我就來一一解答上述問題。         首先,對於多個「人格系統」同時存在於一個人的身體裡,衝突是必然的。
  • 這麼巧你也是人格分裂啊
    除「16重人格」噱頭,電影較為詳實地分析了西碧爾童年遭母親虐待而用多重人格保護自我的病因。此後幾十年裡,人格分裂電影更加注重精神分析,裂變人格數量也從雙重、三重人格變為24、最多的甚至接近50。1981年,丹尼爾·凱斯的《24個比利》出版,人格分裂正式成為無數驚悚片和恐怖片所探尋的主題。▼「好萊塢的首要商品不是類型而是敘事方式。」模糊了現實與幻想的多重人格故事,本身也為非線性敘事提供了契機。在多重人格電影中,大致分為三種敘事類型。
  • 分裂出24個人格後,他從性怪癖變成了超級英雄
    讓折耳想到《分裂》中的男主角凱文便是因年少遭受母親的暴力而分裂出24種人格,其中某些人格甚至會傷害到其他人。當然這只是一個電影,但在現實生活中因童年遭受過心理創傷而報復社會的人也不在少數。我們能夠在公益片中呼籲拒絕暴力,能用實際行動盡最大努力阻止暴力,但肅清這種行為太難了。
  • 五部關於多重人格的電影推薦
    今天堃哥就為大家推薦五部關於多重人格的電影,希望大家喜歡。一、《致命ID》故事發生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11個不同的人來到同一家汽車旅館居住,他們分別住在該旅館的不同房間,且他們都有自己所在房間的號碼牌。
  • 這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男主角居然有24個人格
    這部電影男主角有24個人格,而其中一個人格居然是獸格,喜歡綁架美女囚禁之後再吃掉,據說當年小李子超想演這個角色,這部電影叫《Split》,中文名《分裂》。這部影片最大的迷人之處在於它是經過真實事件改編。
  • 小巫延伸閱讀 | 人格分裂病症與人格分裂症電影
    同時,這也是電影裡面常見到的題材,除了加強電影劇情的複雜層次與張力,更加考驗著演員的功力與經驗,是很有話題性的題材。 多重人格的成因有許多爭議,不過有理論與實例指出多數的人格分裂患者皆是起因於童年的身體及精神創傷或是人生中遭遇重大事件/變故/壓力而導致。或者出現另外一個人格來保護自己,甚至做出一些犯罪行為手刃施害者讓自己能夠擺脫惡魔的魔爪。
  • 《24個比利》到底是煞氣還是人格分裂?
    我們平時生活中有一些奇怪的病,大部分是由煞引起的,比較典型的就是人格分裂。著名的紀實文學《24個比利》詳細描述了這種現象,書中描述了美國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結果卻獲判無罪的嫌犯比利。法庭上,4位精神科醫師和1位心理學家共同宣誓證明其存在嚴重的精神錯亂,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 DID: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精神分裂?
    我們經常在電影或小說中見到的「人格分裂」,如一位主角身上出現幾種完全不同的人格的情節——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中其實是指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DID),又稱為多重人格,是一種常見的分離障礙。較早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版本將其命名為「多重人格障礙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後來才改名為「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 DID具體表現為: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截然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狀態。
  • 超體都做不到的 24 重人格分裂,只能靠小李子了
    男主角 Billy Milligan 因患有多重人格的精神疾病,會表現出 24 種不同人格,其中甚至會出不同人種、不同語言的狀況,雖然劇情有絕對的吸引力,但不僅飾演是一大挑戰,在拍攝上也有許多需要克服的難題,若計畫確定實行,
  • 小李子電影推薦《擁擠的房間》 擁有「24重人格」
    ­  小李子一直想演一個多重人格的變態。­  拍完《鐵達尼號》後,就開始對這類角色念念不忘。­  直到二十年後,他終於接下來了《擁擠的房間》。­  本片改編自小說《24 個比利》。­  而原著取材於真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