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攤賣雜誌、預約購書、線上讀書會……鄭州書店花樣自救

2020-12-19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叢博

當全國許多知名書店網上發起眾籌求助的時候,同樣受到嚴重衝擊的鄭州書店卻不願「哭窮賣酸」,通過擺攤賣雜誌、預約購書、線上讀書會等,在沒有開門營業的情況下,展開花樣自救。如今,隨著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的推進,成都、太原、合肥、天津、長春、石家莊等城市的實體書店紛紛恢復營業,鄭州書店還要等多久?

不敢等的書店開始擺攤賣雜誌、預約購書

3月16日,我在書店聯合創始人焦姣收到了商場的通知,對書店二、三月的房租減半,但即使如此還得再交3萬多元,這對一直沒有恢復營業的書店來說是純支出。「在書店沒有恢復營業的情況下,我們還採取書友線上預約借還書和購書服務,但這個量很小,收入很有限。」焦姣說。

最近幾天,鄭州東區的兆熹書店,在龍湖裡街區擺了雜誌攤,希望依靠室外的人流能增加點收入,但收入寥寥。同時,線上書友群也偶爾售賣圖書,但對於習慣線下銷售的店員來說,線上營銷還有些生澀。

我在書店、兆熹書店還積極參與了出版社聯合全國書店組織的「燃燈計劃」。兆熹書店負責人閆娟表示,這些線上活動是在與粉絲們產生互動與黏性,可以讓顧客知道書店都在努力自救。

此次疫情的衝擊,也讓書店的經營者有了新的思考。

兆熹書店的店員開始學習直播,閆娟說,未來經營方式要由單一線下升級為多樣化經營。她對店員說:「大家不要覺得做直播就是玩網紅啥的,直播、短視頻賣貨是帶著你書店的氣質上線,賣的是學識、專業。」

我在書店也開展了多場線上讀書會。焦姣表示,未來會探索線上活動,利用本地名師和專家、資深會員等資源,探索線上約課以及線下在書店開展的課程。

鄭州書店不願「哭窮賣酸」希望政府能出臺扶持政策

本就獲利微薄,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疫情期間實體書店雪上加霜。全國各地的實體書店發出了集體「呼救」,知名的單向街書店、先鋒書店等先後發起眾籌求助,但很少聽到鄭州的書店出來「賣慘」。

「書店都不願意哭窮賣酸,一些眾籌也可能會引起讀者的反感,但是需要向大眾輸出書店舉步維艱的狀況,以便更多書店放下顧慮積極轉型自救,比如線上銷售。」談到所希望的書店扶持政策,閆娟表示,房租補貼很多城市都在踐行了,希望鄭州也能早日出臺。

國家新聞出版署11日下發通知,支持和推動出版物發行企業抓好疫情防控、有序恢復經營。推動落實「減免房屋租金」政策措施,對承租國有企業經營性房產的實體書店,協助落實疫情期間免除房租政策;協調商務樓宇、商場等市場運營方對實體書店給予租金減免。

據了解,往年鄭州曾多次向市民發放「綠城購書券」,市民在實體書店購書將享受優惠。在疫情受到衝擊的情況下,鄭州可否出臺相關的更大扶持力度的政策?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鄭州市相關職能部門了解到,在疫情更穩定一些後,相關扶持政策還會有。

全國各地書店陸續恢復營業,鄭州還要等多久?

根據鄭州發布的復工通告,書店是負面清單中的一員,至今尚未有明確的恢復營業通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聯繫了多家書店,得到的答覆均為「等通知」。不過,有不少書店希望能早日恢復營業,降低損失。

記者了解到,全國各地的書店在陸續恢復營業,成都、太原、合肥、天津、長春、石家莊等城市在做好防疫措施的情況下開門營業。在省內,焦作等地的書店通過復工復產審批也開始營業。

不妨來看看安徽圖書城恢復營業後所採取的防疫措施。書店只設立了一個出入口,出示綠碼,伸出手腕測溫,免洗洗手液消毒,領取號碼牌,經過一番嚴格的「安檢」後,方可進入書店。出口處還放著帶有口罩專用標識的有蓋垃圾桶,用於收集使用過的口罩及紙巾。書店還會每日對圖書等商品到貨的包件嚴格做好消毒滅菌工作。

鄭州書店何時恢復營業?鄭州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稱,也在爭取儘快讓書店復工,書店相對而言畢竟是單一的經營形式,完全可以通過點單式的模式開業經營,建議已經上報。

相關焦點

  • 實體書店如何花樣「自救」?美國:亞馬遜從線上開到線下
    來源:環球時報實體書店如何花樣「自救」 本報駐美國、英國、韓國特約記者 田秋 紀雙城 夏雪編者的話:「我以為世界上早就沒有實體書店這種東西了。」美劇《生活大爆炸》中,編劇曾借主角之口發出這樣的感嘆。因為書店給人以「真實可靠」的感覺,美國大型商場和社區中心也歡迎其入駐,甚至對其進行一些經濟上的支持。隨著小型獨立書店因創新而崛起,受到衝擊的行業巨頭也在尋求轉型。2015年,線上零售商亞馬遜開設了第一家實體書店。2020年,亞馬遜的實體書店將達到23家(包括今年新開的兩家)。亞馬遜為何會進入線下圖書零售領域?
  • 鄭州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書店,每個角落都充滿煙火氣,文青的好去處
    書店、咖啡廳還是自習室?今天就介紹一個讓你愛上讀書的地方,書店。說起鄭州生活中的書店,很多人都會想起陪伴自己童年的新華書店,但其實藏在鄭州的大街小巷中,還有很多值得一去的書店,只是少為人知罷了……安利給坐標鄭州的文藝青年們一家獨立書店。
  • 線上讀書會小小提醒
    每一個人,一生都誠墾過……《神聖的你》7-5〈神聖的祈禱〉❤12月讀書會,可以一次報名四場,也可以逐週報名,建議您妥善安排時間,不要錯過 https://zoom.us/webinar/register/9415428413153/WN_lahBWzu0S-GwLIVKYbfopg未使用過ZOOM的朋友,請依照教學影片自行操作 (微信公眾號--楊定一博士專欄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外賣「點書」,書店不妨化「疫」為機
    日前,72家北京市實體書店成為第一批進駐某網絡平臺的示範企業,平臺則對這首批書店給予免費入場、流量補貼等支持。點「外賣」,成為疫情之下讀者購書的一個新選擇。既點「外賣」,還能購書,已經成為疫情之下讀者購書的一個新選擇。往年春節、寒假一般是實體書店的一個銷售高峰期,但今年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體書店按下了「暫停鍵」,遭遇到不一樣的「寒冬」。
  • 參與線上詩詞大會 贏新華書店購書卡
    本報訊(記者曾建渝)6月1日,記者從區圖書館獲悉,即日起至6月30日,參加由重慶市少年兒童圖書館主辦的「渝城少年行·童夢飛花令——少兒線上詩詞大會」活動,最高可獲得價值2000元的新華書店購書卡。
  • 求生自救,200家實體書店上線淘寶直播!
    根據淘寶的數據,目前全國已經有200多家書店開通直播,同比大漲了5倍。新華書店、建投書局、麥家理想谷、蒲蒲蘭繪本館等等,都在通過直播進行自救。   直播的效果又如何呢?   2月14日,瀋陽「離河書店」的老闆在豆瓣上直呼,「直播賣貨效果出奇的好!我的書店可以活下去了!」
  • 影院未復工,電影人自救,線上擺攤賣片—蔣能傑導演院線電影《矮婆...
    影院未復工,電影人自救,線上擺攤賣片— 蔣能傑導演院線電影《矮婆》預售作者:蔣能傑大家好,我叫蔣能傑,一名獨立製片人,影像工作者。2008年,大學畢業後,我開始用公益影像的方式記錄社會,所創作的紀錄片題材涉及抗戰老兵、塵肺病、心智障礙等。
  • 全世界的雜誌書店
    The Magazine Bookshop ListOfr Paris|ParisCasa Magazines|New YorkUnder The Cover|LisbonHello, Kristof|LisbonDo You Read Me ?!
  • 鄭州的這些景區、博物館、綠道……都開放了!
    目前僅供讀者進行圖書借還,暫不提供館內閱讀、線下活動等服務,讀者朋友可通過預約進館借還圖書。三、預約方式線上預約:讀者可通過河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預約到館時間。線下預約:持讀者證至入館處用手機掃碼或者現場紙質登記。線上提前一天預約,線下當天預約。每人每天只能預約一次。
  • 抗擊疫情 堅守責任——甘肅省新華書店服務不止步
    有個性需求的讀者也可以在群內提問,書店工作人員解疑答惑,實現網上「一對一」諮詢及預約並開展免費送書服務。白銀市新華書店做好線上購書消毒配送武威市新華書店及時發布或轉載權威信息,加強政策措施宣傳解讀,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持,營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濃厚氛圍。
  • 沒人相信疫情會讓實體書店消亡:兩家百年老店的自救
    惠特曼強烈地意識到:人們始終願意讀書,並希望保持與書店之間的聯繫。她決定加強線上運營能力,把以往供人們閱讀和休閒的實體書店只當作一個「倉庫」,同時考慮策劃播客和講座等其他線上社群活動。惠特曼說,這場疫情危機教會了她保持靈活的重要性。在受到疫情重創的實體書店行業,莎士比亞書店是一個縮影。
  • 內山書店購書函考釋
    因此,書店吸引了眾多知識分子和進步青年,成為他們聚會、交流思想的場所。可以說,內山書店對新文化、新文學思潮在上海的傳播起到了推動作用。由於相關史料缺失,有關內山書店出售其他書籍的資料比較少見。筆者在南京大學就讀期間,曾在圖書館整理原金陵大學檔案,其中有內山書店與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之間購書來往函5則,包括內山書店致金陵大學3則,金陵大學回函2則(底稿)。
  • 對話鄭州三聯書店創始人:「書商」薛正強創業30年
    35歲創立鄭州三聯書店,而今已經66歲的薛正強堅持不肯稱自己是個文化人,甚至對記者說「你不要把開書店看成一個多麼偉大的或者有情懷的事情,其實它就是一門生意,一門營生。」 說這話的時候,就在花園路紅旗路的松針蔡記。坐在木質板凳上的薛正強,在講述到興奮處會雙手在胸前比劃。
  • 杭州街頭、地鐵、書店、公交車上,有一個橙色的...
    公交車地鐵1號線體育場路上的平面廣告杭州每一輛公交車的電視上,杭州地鐵1、2、4號線上,馬路邊的一些廣告牌上,都是2021「書香迎新 閱享美好」TALK SHOW的精彩預告,以及8位嘉賓的身影。除了公交工具和街頭,很多書店裡也能看到。博庫書城曉風書屋慶春購書中心單向空間動聽968的廣播裡,也播出了這一跨年活動的信息。
  • 開書店13年,遇狂風、遭水淹、被拆,他如何讓自己變成書店之光?
    我看書後一心想去遠方,碰見一個餐廳門口的擺攤小哥賣《旅行者》,就把小哥的《旅行者》雜誌全買了。當初選擇賣雜誌那條路,也是因為後來大學的幾年,和他成了朋友,他把貨源地告訴了我,我一邊上大學,一邊在我們大學的餐廳門口擺雜誌攤兒。這是2005年的事兒,擺攤最大的收穫除了補貼生活費,另一個最大的收穫無疑是遇到了現在的媳婦兒。
  • 不直播的書店不是好書店?線上線下融合或將成為實體書店著力的方向
    3月9日晚,小童以嘉興海鹽烏託邦書店創始人身份做了第一場直播。與他同場直播的,還有杭州曉風書屋創始人朱鈺芳等。直播並非為了賣貨――2月25日,烏託邦書店已發布公告,將於5月1日前後結業,庫存圖書皆以「盲盒」形式出售。公告發出24小時內,盲盒售出上千份;一周,售出3000多份。
  • 當網絡改變消費習慣:實體書店發展如何打破空間界限?
    藉助線上突破空間界限之外,謀求多元化發展可能是更好的破局之道。賣書:實體書店渠道、網店渠道哪個強?日前,開卷公布的《2020上半年整體圖書零售市場報告》引發關注。數據顯示,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國內圖書市場也逐漸回暖。
  • 青鳥書店線下讀書會丨邀你共讀《愛的藝術》,一起探究愛的真諦
    主題湘遇愛讀書會丨《愛的藝術》>豐盈裡一號(距離黃興廣場地鐵口300米)茶位費30元/人轉發朋友圈或邀請一位朋友同行,贈送一張10元飲料卷或2折購書卷讀書會報名▽ 領讀人簡介 初 晴青鳥書店主理人豐盈裡一號空間運營官 專業涉及心理學、生涯規劃、人力資源等
  • 疫情下獨立書店老闆們:線上直播興起,線下社群帶貨
    李蘇皖是北京「碼字人書店」的老闆,藉由微店、美團、抖音等渠道,她在疫情期間反而有了更好的成績:單憑賣書,今年2月的營收比去年同期高出幾千塊,而3月的銷售額又是2月的兩倍。但李蘇皖並沒有因此而高興許多,「轉到線上之後,就只剩下了賣書和賣文創一條路。同時直面與電商平臺的價格競爭,書要打折扣,毛利率很低。
  • 單向空間眾籌續命,背後是實體書店的集體「呼救」?
    中國書店的沙龍、講座的習慣,很大程度上是從單向空間開始的。 單向空間出版的雜誌《單讀》,每期設一個主題,由許知遠和一些著名知識分子共同撰寫而成。並且單向街開始了新媒體運作,進行內容的分發。不過,我們肯定單向空間文化創意產品的成功,然而對於單向空間來說,文化創意產品相對來說比較單薄,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線上、線下購物體系。可以說他們的文創探索剛剛開始,就遇到了此次疫情,文創的收入就顯得杯水車薪。書店自救花樣頻出,臨時抱佛腳收益甚微其實不僅單向空間,獨立書店都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