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記者冒蕞孫敏堅劉笑雪長沙報導
12月24日,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省委書記許達哲在會上發表講話,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明確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毛偉明在講話中對明年經濟工作作出具體部署,並作總結講話。省政協主席李微微出席。
省委副書記烏蘭主持,省領導傅奎、黃蘭香、謝建輝、張劍飛、馮毅、張宏森、李殿勳、姚來英等出席。
「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完成
會議認為,今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國內外形勢的複雜深刻變化特別是突如其來的疫情和罕見的汛情,我們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省經濟運行平穩向好,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創新型省份建設紮實推進,產業和項目建設成效顯著,改革開放亮點紛呈,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經過5年接續奮鬥,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完成,經濟實力和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奠定了堅實基礎。
會議指出,這些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我們在工作中突出把握了幾個方面: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湖南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作為謀劃推進工作的綱和魂;面對風險挑戰因勢利導、精準施策,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揮棒,堅定不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質量和成色取信於民;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凝聚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
謀劃推進經濟工作要準確把握經濟形勢
會議指出,謀劃推進經濟工作,要準確把握經濟形勢,進一步強化機遇意識,積極應對風險挑戰。要圍繞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關心關愛湖南帶來的新機遇、國家宏觀政策總體穩定帶來的新機遇、經濟社會總體預期穩定向好帶來的新機遇、構建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新機遇、產業新動能進一步集聚帶來的新機遇,充分把握一切積極因素和潛在機遇,用好湖南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積極做好應對各種複雜狀況和風險挑戰的充分準備,加快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
會議強調,2021年是全面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第一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堅持創新引領開放崛起,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堅持系統觀念和底線思維,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精準施策,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推動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來展開,突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來推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系統觀念,統籌處理好當前與長遠、戰略與戰術、供給與需求、質量與規模、政府與市場、發展與安全、抓項目與抓環境、重點與全面、全局與一域、抓大與保小的關係。
明年要抓好七大重點工作
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一要著力打造「三個高地」。認真落實省委全會部署的「八大工程」、「七大計劃」等具體抓手;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要突出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新材料等重點,提高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要以紮實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為總攬,努力形成開放聯合的創新生態;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要持續深化各類重點改革,推動全方位、寬領域開放,真正讓湖南成為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
二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大政策協同力度,進一步挖掘內需潛力,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加快實施消費升級行動計劃;圍繞產業、「兩新一重」、生態環保、鄉村振興、公共安全與應急能力提升等領域,大力實施擴投資專項行動,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繼續高質量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抓好長沙、嶽陽等國家物流樞紐基地建設,大力培育有影響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不斷完善現代流通體系。
三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大政策支持和跟蹤問效,落實好減稅降費、援企穩崗等各項紓困惠企政策,強化普惠金融服務,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精準幫扶;一些應對疫情衝擊出臺的特殊應急性政策到期後要逐一退出,但要把握好時度效;領導幹部聯繫企業要制度化常態化,構建親清政商關係要把功夫下在平時,在幫扶上有求必應,在檢查上無事不擾;把營商環境的評價和績效考核、幹部任用結合起來;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支持企業家以恆心辦恆業,依法依規經營,紮根湖南、深耕湖南。
四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大力發展精細農業,打造更多湘字號優質農副產品品牌,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養,不斷夯實農業發展基礎;科學謀劃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統籌做好繼續幫扶、宣傳總結、輿論引導等工作,幫扶政策總體保持穩定;著力抓好鄉村建設行動、特色小鎮建設、農村改革、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等工作,激發農村發展內生動力;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要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示範,湘西地區要在推動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上走在前列。
五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統籌抓好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各項民生事業,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每年集中財力辦一批民生實事;堅持就業優先,完善就業創業政策,強化就業服務;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健全住房租賃監管制度體系,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
六要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按照國家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要求,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紮實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突出抓整改、抓治理、抓保護、抓建設,統籌推進長江幹支流治汙治岸治漁,支持嶽陽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和郴州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繼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繼續開展汙染防治「夏季攻勢」,切實解決中央關注、百姓關心的環境汙染問題;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推行重點行業領域清潔生產、綠色化改造,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
七要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完善政府債務風險常態化監控機制,堅決控增量、化存量,加快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應急管理體系,強化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努力實現「三個堅決、兩個確保」目標;加快完善能源產供銷體系,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繼續深化社會治理、深化掃黑除惡,打造更高水平的法治湖南、平安湖南;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營造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湖南新篇章的良好輿論氛圍。
打造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的重要載體
會議強調,要按照高位統籌、同向發力、創新協同、政策一體、齊抓落實要求,一以貫之推進長株潭一體化。要圍繞打造「三個高地」抓人才引進和培育,把對人才的服務做得更暖心一些,把創新創業氛圍搞得更濃厚一些。要加快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打造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的重要載體。要為打好種業翻身仗作貢獻,牢牢守住耕地紅線、糧食安全底線。要做好紀念建黨100周年相關工作,從黨的百年光輝歷史中汲取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
會議強調,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各級領導幹部要強化戰略思維,把握經濟規律,提高治理能力,狠抓工作落實。明年是集中換屆之年,各級黨委要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敏銳性,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把心思和精力凝聚到真抓實幹謀發展、心無旁騖幹工作上來。
要在六大領域見到新氣象
會議指出,要樹立搶抓歷史發展機遇的強烈意識,緊緊把握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為我省帶來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搶抓中非經貿博覽會、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家級平臺落戶湖南的重大歷史機遇,在「十三五」時期取得全方位歷史性成就的堅實基礎上,把「三高四新」戰略要求貫穿到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全方位、全領域、全過程,夯實「穩」的基礎,找準「進」的方向,盯住「高」的目標,把戰略設計和戰術運用更有效地結合起來,以創造性工作贏得未來發展主動權,確保邁出新步伐、見到新氣象。要在打造「三個高地」上見到新氣象。大力培育企業主體、扶持各類產業、提升產業鏈、涵養產業生態;瞄準產業、技術、人才、平臺制高點,著力攻克關鍵技術、搶佔先發優勢、打造人才高地、培育創新引擎;堅持供需兩端協同發力,增強自貿試驗區帶動效應。要在培育發展新動能上見到新氣象。推動全生產要素良性循環,推動數字經濟、新興產業良性發展,推動創新鏈、資金鍊、人才鏈、價值鏈良性互動,打造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鏈、以金融為支撐的資金鍊、以「頭雁」為引領的人才鏈、以品牌為核心的價值鏈。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上見到新氣象。促進消費升級,擴大有效投資,暢通流通環節,優化生產力布局。要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上見到新氣象。大力發展精細農業,推進鄉村振興,深化農村改革,鞏固脫貧發展成果。要在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綠色發展上見到新氣象。持續推動汙染防治,持續實施生態保護修復,持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要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上見到新氣象。大力辦實事,努力穩就業,盡力補短板,全力兜底線,著力保平安。
會議號召,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勠力同心,銳意進取、真抓實幹,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會議通報了2020年度全省綜治、安全生產工作考核評估情況。
各市州、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人;管理區、國家級經開區、高新區,省直有關部門,省屬企業和中央在湘單位,部分央企駐湘機構、有關金融機構和全省本科院校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