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四新」,需要些嶽麓書院的歷史文脈

2020-12-22 澎湃新聞

「三高四新」,需要些嶽麓書院的歷史文脈

2020-12-20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7日下午,由湖南省委宣傳部和湖南大學聯合舉辦的「嶽麓書院與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理論研討會在嶽麓書院舉行,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嶽麓書院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將習近平總書記對嶽麓書院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凝聚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實事求是是貫穿工作始終的理論基本線,要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尤其需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既需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也需要拿出巨大的政治勇氣,主動擔當,才能把實事求是融入到湖南建設發展的各個方面,讓湖南發展的每一步都更有「含金量」,才能更好地迎來高質量的發展。

深刻領會實事求是的重大意義,在歷史的長河中去認真理解。

實事求是重要嗎?沒有比歷史的真實故事更能夠說服人。走進嶽麓書院,我們要善於從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策源地去進行理解,只有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才能讓每一步都腳踏實地。在尊重規律能辦好事和不尊重規律辦不成事的兩種不同的結果中,讓我們以更深刻的方式來領會實事求是的重要意義,明白實事求是對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的重要意義。

用心掌握實事求是的重要方法,在新時代要求中去摸準脈搏。

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方法論的基石。我們要把實事求是的好方法用好,首先就需要掌握好這個方法,這就需要把嶽麓書院的歷史文脈推進到新時代。而要把握實事求是的精髓,更需要通過嶽麓書院這個思想宣傳地來進行引導,才能讓黨員幹部在新時代的要求中更好地觸摸時代的脈搏。

主動使用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在奮進新徵程中去譜寫新篇。

實事求是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方法,要把方法變成實踐,尤其需要把歷史與現實貫通,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讓實事求是的理念紮根在腦海中。在對嶽麓書院、湖湘文化、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中,更好地感受實事求是的思想,才能讓其成為我們重要的指導思想,在每一項工作中都堅持實事求是,才能譜寫出發展的新篇章。

新時期的湖南是一張五彩斑斕的畫,我們要用好嶽麓書院的寶貴財富,寫好紅色文章、古色文章、綠色文章,且能夠在這些不同的顏色中,對「三高四新」戰略進行更深刻的理解,將實事求是貫徹落實到每一項工作中去,才能讓新湖南的美景惠及每一個人。




來 源 | 學習強國

編 輯 | 黃凌晨

校 審 | 潘振興 羅 瑤 李 丹

原標題:《「三高四新」,需要些嶽麓書院的歷史文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芻議「實事求是」、湖湘文化與嶽麓書院
    歷史大轉折時期,魏源、曾國藩、譚嗣同都有認識論新實踐、新思想、新貢獻,創造了「湖湘經世理學」。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的《實踐論》和「實事求是」的思想,使中國認識論達到了新的高峰。毫不誇張地講,湖湘文化和湘學在認識論上有特色、有優勢,是中國傳統哲學和思想的奇葩。
  • 惟楚有材 於斯為盛 嶽麓書院何以傳承千年仍弦歌不絕?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高等學府,這座書院走過千年風雨,直到今天成為湖南大學的一部分,依然為國家培養著人才,朗朗讀書聲不絕於耳。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座書院,探索它傳承千年依然弦歌不絕的秘密——惟楚有材 於斯為盛書院,中國古代獨具特色的一種教育形式。它始於唐、興於宋,集講學與藏書為一體,培養人才,傳承文脈。
  • 千年學府正青春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讓「經世致用」之才脫穎而出
    「要把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充分運用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緊密聯繫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奮鬥歷程,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在道理,深刻領悟為什麼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
  • 嶽麓文藝 || 蔣集政:嶽麓書院與瀟湘人物
    因為種種原因,多少次參觀遊覽過嶽麓書院,躑躅徜徉在嶽麓書院的角角落落。或許是所見所聞多了,便想為嶽麓書院寫點什麼。但每當我想產生此想時,總感覺與嶽麓書院之間缺少一點什麼,就像一對妙齡男女,仿佛缺少一根情線相牽,雖然時時邂逅相逢,卻往往擦肩而過。
  • 原來你是這樣的嶽麓書院
    意思是說楚國(特指湖南)人才眾多,而書院尤為興盛。 很多年後,習近平總書記又為這個「名聯」賦予了新的含義。 9月17日下午,嶽麓書院,小雨淅瀝。正在嶽麓書院考察的習近平對大學生們談起他對「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新解: 於斯為盛這個「斯」,是指的這個時代。明年是第十四個「五年規劃」開局之年,是我們開啟「第二個百年」新徵程的起點。
  • 1906年湖南長沙歷史建築老照片,古老的嶽麓書院與天心閣
    嶽麓書院是中國歷史上赫赫聞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的嶽麓山腳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學府之一,其古代傳統的書院建築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組院落、每一塊石碑、每一枚磚瓦、每一支風荷,都閃爍著時光淬鍊的人文精神。1988年,嶽麓書院建築群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為嶽麓書院全景。嶽麓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
  • 「嶽麓書院與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理論研討...
    總書記關於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策源地的重要論述,把嶽麓書院的歷史地位提升到新高度;總書記對「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全新解讀,把嶽麓書院的歷史文脈推進到新時代。12月17日,由省委宣傳部和湖南大學聯合舉辦的「嶽麓書院與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理論研討會在嶽麓書院舉行。
  • 弘道養正 創新發展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推薦「弘」為2020...
    弘道養正 創新發展(致敬2020·「字述湖湘」2020湖南(長沙)年度字)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推薦「弘」為2020湖南年度字  肖永明推薦「弘」為2020湖南年度字。2020年,「弘」對嶽麓書院而言具有特殊的意義。千年學府,文脈相傳,其命惟新。從古代書院到現代大學的文化延續和學制變革,這塊湖湘文化瑰寶在賡續與創新中變得更加熠熠生輝。  長沙晚報12月24日訊(全媒體記者 石禎專劉俊)冬日暖陽下,走進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古風撲面,樹木蔥蘢,煥發一派生機。這座千年書院延綿發展到今天,仍肩負著學術研究、人才培養、文化傳播的重任。
  • 長沙新竹第二小學學子參觀嶽麓書院
    華聲在線訊 (通訊員鮑傑) 2020年1月12日長沙新竹第二小學二年級(五)班的同學們來到湖南千年學府-嶽麓書院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參觀遊覽了嶽麓書院並聆聽了現場講解。嶽麓書院是中國歷史上赫赫聞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的嶽麓山腳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學府之一,其古代傳統的書院建築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組院落、每一塊石碑、每一枚磚瓦、每一支風荷,都閃爍著時光淬鍊的人文精神。今天的嶽麓書院不僅是湖南大學的文史哲人才培養和研究基地,湖南省旅遊勝地,更是是整個長沙市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名片。
  • 自卑亭與「自卑」精神——嶽麓書院的一部分
    嶽麓書院第十三位山長,清代書法家、詩人,廣為流傳的少兒啟蒙讀物《聲律啟蒙》即由他所著。大丈夫立德、立功、立言,雖久不朽,必不可缺這種孜孜以求的自卑精神。反觀時下,一些人往往自稱作家、書法家、藝術家……招搖過市。殊不知,個人修為的高下必賴他人認可,真正的作家、書法家、藝術家,絕不會自稱為作家、書法家、藝術家!自卑亭是嶽麓山和嶽麓書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機靈小不懂》與湖嶽麓山、嶽麓書院隨想
    我不知道其中的「觀自在書院」在哪?它與嶽麓書院有無關係。然而,卻由此對古代書院有了莫名的好奇之心。夢想總有一天,也能親眼目睹古代書院的文雅之風。今遊嶽麓山,終償所願。少不了的湖光山色——穿石坡湖因是午後的班機回上海,不得不起大早偷閒趕往嶽麓山。天公不作美,對我這個外鄉人始終陰沉著臉,直到離開。
  • 古城青春志|嶽麓書院:千年弦歌 青春不老
    紅網長沙站策劃系列報導《古城青春志》,解碼長沙底蘊深厚的歷史符號,尋找古城鑑往知來的青春路標。千年學府嶽麓書院。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吳翰攝嶽麓書院御書樓。嶽麓山下,科創熱土。紅網時刻記者 賀衛玲 杜放 長沙報導如果要問現在古老書院中的頂流「網紅」是誰,嶽麓書院當仁不讓。嶽麓書院,自古就有各路先賢大儒前來「打卡」,朱熹和張栻更創下「一時輿馬之眾,飲池水立涸」盛景,被後人傳為佳話。
  • 嶽麓書院大門上的對聯,被稱為史上最牛最大氣對聯,確實言之有理
    說起嶽麓書院,由於名揚四海,聞名遐邇,所以讓大家耳熟能詳,略知一二。她是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因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美麗的嶽麓山腳下而得命。清末光緒廿九年,即公元1903年,已有千年歷史的嶽麓書院與湖南省城大學堂合併為湖南高等學堂,沿用了書院的舊址。到了中華民國15年,即公元1926年,湖南高等學堂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這也許是我國歷史上由書院演變成大學的唯一範例。在這座千年學院的大門兩旁,寫著這樣一副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此聯的大意是,楚地有人才,在此地匯聚。
  • 嶽麓書院講壇第431期:儒學的現代轉化與當代價值
    嶽麓書院講壇第431期預告【講座信息】主 題:儒學的現代轉化與當代價值時 間:2020年12月16日(周三)19:00—21:00地 點: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內中國書院博物館報告廳主講人:顏炳罡(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副院長)吳根友(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武漢大學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院長)主持人:朱漢民(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國學院院長)主 辦: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鳳凰網承辦:
  • 千年嶽麓,弦歌不絕
    1015年,宋真宗將這座山間庭院的負責人周式請到汴京,賜給他書籍馬匹,書「嶽麓書院」四字相贈。相傳宋真宗曾親自聽周式講學,並許以功名利祿,留他在京都做官,但遭到他的拒絕。自此以後,周式的道德品行成了歷代負責人效法的榜樣,而嶽麓書院也就成了讀書人的文化人格和學術人格的冶煉場。  宋真宗所賜的「嶽麓書院」四個大字,一直高懸在大門上。
  • 嶽麓書院浪漫史(八)
    梁中康倒不是為了周紀的那一個免試名額,以他的背景與能力,想進入嶽麓書院那是十拿九穩,他為的自然是出風頭的機會。想想看,他破了案,周紀將名額贈與他,他再斷然拒絕,表示自己斷案是為了百姓,並不是為了這個名額,說出去該有多風光,就是對以後的官聲,也是十分有利的。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可以當著眾人的面向四皇子投誠,有人想要招攬他,但是他依然選擇了明主。
  • 深度觀察丨當千年嶽麓遇見開源新時代
    這是繼九月初「數字新經濟 雲開看未來」2020網際網路嶽麓峰會之後,在長沙舉辦的中國網際網路業界又一饕餮盛筵。當綿延千年的湖湘文化,遇見最硬核的高科技與最具活力的開源新時代,究竟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麓山論劍論道開源新世界深秋麓山,漫山紅遍,層林盡染。
  • 嶽麓書院對聯「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是湖南人自大狂妄之語?
    嶽麓書院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千年學府,存在不少對聯。其中的文廟有一副對聯: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湘水即湘江,是流經湖南省的最大河流,至湖南岳陽市注入長江水系的洞庭湖。嶽麓書院本有一幅門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就惹有爭議,認為是湖南人目中無人的表現。不過這裡的「楚」也可解釋為包括湖北、湖南在內的廣大楚地。而在小小湘江眼裡,萬裡長江竟然是湘江的「餘波」、晚輩!一省之河,竟然輕視一國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