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倫敦,溫布利體育場。
舞臺上,一聲聲「Ay-Oh」喊出去,山呼海嘯般的回聲湧過來。
音樂響起……
▲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劇照,再現了溫布利的經典一幕
皇后樂隊用這場史詩級的演出,為自己最精彩的瞬間定格。
同時,他們也為這場史無前例的LIVE AID演唱會做了最好的註腳。
▲LIVE AID足以寫進流行音樂史
這場雲集全球音樂巨星的演唱會,為賑濟衣索比亞饑荒而舉辦。它由鮑勃·蓋爾多夫發起,在倫敦和費城同時進行,歷時16小時,吸引了全球15億觀眾收看直播。
鮑勃·迪倫、麥當娜、埃爾頓·約翰、U2、大衛·鮑伊,還有皇后樂隊……20世紀你能數得上名字的搖滾巨星,絕大部分都在這個舞臺同框。
這是一場可以用「偉大」來形容的音樂會。
▲查爾斯王儲和黛安娜王妃也來到LIVE AID的現場
35年後,The show must go on。
2020年4月19日凌晨,由LADY GAGA提議發起,為抗擊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而歌的在線音樂會播出。約140位(組)流行樂壇的大咖名宿,在線上帶來了持續8小時的演出。
▲LADY GAGA在家中演唱
這場音樂會叫做「One World:Together at Home」,同一個世界,四海聚一家。
有人認為,這是屬於21世紀的LIVE AID。但不同的是,因為疫情隔離的原因,這場演唱會的確都是巨星們在各自家中進行。
片中不乏中國音樂人的身影。陳奕迅在女兒的鋼琴房彈唱,郎朗和吉娜帶來四手聯彈,張學友手機伴奏開啟K歌模式……
▲陳奕迅
這不只是一場籌集到1.2億美元的公益演唱會,更是不可複製的一段歷史。
音樂,並不一定是拯救生命的靈丹,但一定是慰藉和振奮心靈的良藥。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全世界人民奇蹟般地「天涯共此時」。
武漢人曾經推開窗戶大聲歌唱,米蘭人在他們的陽臺敲起手鼓唱起歌,巴黎的小提琴和長笛琴瑟和鳴。
環球同此涼熱。
最早用音樂為生命和城市歌唱的,還是武漢人。
無論是那首讓人淚崩的《武漢伢》,還是刷過屏的《獻給武漢——for my city》,又或者是那首《來自武漢027》,都記憶猶新。
而武漢解封之後,一批曾經在疫情中,在這座城市做志願者的小夥伴,也開始籌備一場線上音樂會。
這個志願團隊叫做「武心援」,由海外內數十位中國90後在1月20日自發組成。
成立以來,他們竭盡全力在幫助這座城市,成功幫助過幾百名危重患者住院;幫助幾千人次的孤寡老人和上百個醫院進行對接。
他們還製作了求醫指南,以及對求助者進行心理疏導和危機幹預。
奮戰79天之後,武漢迎來了解封的時刻。為了幫助撫平傷痛,走出陰影,「武心援」開始籌備「音愛同行,祝福武漢——共飲長江水」線上公益音樂會,並面向所有人徵集表演視頻。
已有白魚Fiasili、馮大亞、馮翔、何大河、洪啟、歡慶、李劍鴻、李志明、秘密後院、培培、皮怡然、上海秋天、聲音碎片、小河、野孩子、張不三、張尕慫、張瑋瑋等18位(組)音樂人將帶來作品。
5月4日19:30,武心援團隊將在快手和Youtube平臺錄播這場音樂會,同時將穿插武漢在疫情期間的影像記錄。
▲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劇照,音樂總是有觸動人心的力量
雖然是一場音樂會,但它不僅僅是唱歌。
如果你是一位志願者,可以說說自己的志願故事和心情,分享難以忘記或難以釋然的記憶。
如果你是一位普通人,也可以講出傷痛,對自己的黑暗時刻做一次告別;或回憶接受幫助時的感動,表達感謝。就像——
疫情結束後最想做的一件事;
疫情結束後第一時間見的人;
疫情中你最想感謝的人;
最懷念武漢的小店;
疫情裡最常聽的音樂(可以唱出來);
在這期間新摸索的愛好;
你有了哪些新的發現;
疫情給你來了什麼變化;
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無論是故事還是回憶,是致謝還是感慨,是祝福還是期待,你都可以錄成3分鐘以內的音頻、橫屏的視頻,在4月28日前發送到zhufuwuhan2020@163.com郵箱,屆時將剪輯播放。
郵件請以主題為名字,比如「疫情結束後我見到了最想見的人」,方便整理視頻素材,郵件內也可以加上自我簡介和內容簡介。
這是一次熱愛音樂的人的雲上相聚,也是一個樹洞的悄然打開,讓音樂伴隨心情,種在這個刻骨銘心的春天。
讓我們在歌聲中,陪著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