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戰爭,是人類有組織的大規模的鬥爭。
最近幾年,國產軍事題材電影,如《戰狼》等,尤其是《紅海行動》畫面相當火爆,但是這些商業大片體現的是小規模軍事衝突,談不上戰爭,也不是史詩級別。
竹林君在這裡推薦的這部電影,主要角色都沒有武器,少有對戰場面,畫面不夠火爆,甚至不夠清晰,劇情側重點也是人物心理和思想變化。這些對普通觀眾來說都是缺點。
而且,這部電影也相當不友好,它對軍事史不太熟悉的普通觀眾來說,太過陌生,一個個人物都不甚了解;它對國家戰略大局沒有概念的我們來說,太過深奧。這也是這部電影很難火的原因。
就是這部電影,它所涉及到的幾場戰爭,每一場都改寫了中國甚至世界的歷史,說它是史詩級別的戰爭片,無可厚非。它的主要場景又設置在監獄裡,也可以說這是一部監獄片,不過《肖申克的救贖》和《監獄風雲》跟它比,格局小了。
只有初中歷史水平的竹林君,經過一番查找資料,勉強把自己看懂的部分,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部電影名叫《決戰之後》,講的是建國初期,在北京功德林看守所關押的大批國民黨高級將領們的思想變化。(竹林君提醒:沒看過的,可以先去看這部電影,再來讀這篇文章,也可以先結合我在下文中提供的相關人物資料,更輕鬆的理解這部電影。)
這批戰犯,每一個都沾滿鮮血,有無數紅軍、新四軍、解放軍的戰士,倒在他們的腳下,可謂罪惡滔天。如果說戰場殺敵情有可原,那用卑劣手段殘害我黨領導人(如瞿秋白、方志敏)、地下工作者以及民主人士的國民黨大特務,就更應該槍斃了,以祭奠烈士們。
這裡不禁產生疑問,為什麼共和國的領袖們要對這些戰犯兇手「刀下留人」?難道真的只是影片中講的「殺死一個肉體容易,改造一個靈魂難」攻堅克難的精神嗎?
恐怕沒這麼簡單。
個人理解有以下幾點。首先,我軍有優待俘虜的傳統,但一般不會縱容不知悔改的頑固反動派,功德林這些俘虜是例外。
其次,建國初期,如何把國家穩定下來,才是第一要務。改造這些國民黨高級將領,讓他們回到黨和人民群眾的懷抱裡,能穩定國家大局:連杜聿明、黃維這樣的頑固分子都心甘情願與我黨合作,對其他反對勢力,尤其是退守臺灣的蔣氏政權是一個嚴重的打擊。倘若蔣氏政權在外國勢力的支持下,真的能反攻大陸,這些改造好的國民黨高級將領能發揮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第三,有助於向國際社會表明我黨政權的合法性、包容性。比如,杜聿明參與會見了來華訪問的蒙哥馬利將軍,蒙哥馬利就說,很難想像淮海戰役雙方將領能坐到一起。
第四,意識形態的鬥爭。
回到影片,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率領過千軍萬馬的將軍,如今風光不再,變成了罪犯,變成了普通人。每個人物都有不同的特點,每個將軍都有各自的風格和態度,這讓這部影片更具文藝性和深度。
決戰之後
這裡竹林君把一些角色的歷史資料,給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理解這部影片有所幫助。資料可能不全,畢竟影片涉及到的人物太多,涉及到的歷史太久。
1、杜聿明,中將副總司令,1949年1月10日被俘於安徽蕭縣張老莊村,是淮海戰役時他率軍從陳官莊突圍時被俘。杜聿明不但是淮海戰役時徐州剿總的副總司令,也擔任過東北剿總副總司令。1939年12月,他率領的第五軍取得崑崙關大捷,殲滅日軍5000餘人,日軍傷亡共計萬餘人,日軍少將中村正雄被擊斃。之後指揮中國遠徵軍入緬作戰。他是抗日的功臣,也是被我軍俘虜的級別最高的國民黨將領,即便是在監獄裡,也似乎是這些戰犯的無冕之王。
2、王耀武,第二綏靖區中將司令,1948年9月被俘於山東壽光,是濟南戰役失敗後他化妝逃跑時被俘。影片中,那個操著山東口音給戰犯們盛飯的師傅,就是王耀武。抗戰時,他參與了至少十次大規模對日作戰的戰役,是一員悍將。解放戰爭時期,他是山東軍政首腦。孟良崮戰役中被我軍擊斃的張靈甫,是他的愛將。他頭腦清晰,精明強幹,被中共視為國民黨中少有的明白人。
3、宋希濂,中將,1949年12月19日在四川大渡河沙坪被俘。1948年,曾任華中「剿共」副總司令。
4、邱行湘,青年軍206師師長,洛陽警備司令,1948年3月15日在洛陽戰役時被俘。
5、陳長捷,天津警備中將司令,1949年1月15日平津戰役時在天津被俘。對傅作義的出賣,耿耿於懷。
6、楊伯濤,第十八軍軍長,淮海戰役時列入黃維兵團,1948年12月15日在淮海戰場雙堆集被俘。
7、鄭庭笈,四十九軍中將軍長,1948年10月28日在遼瀋戰役中於遼寧黑山被俘。抗日名將。
8、曾擴情,國民黨四川黨部主任,藍衣社十三太保之一,特務。他的可笑事跡,上篇文章介紹了一個,今天,再說一個。解放四川時,他既不起義,也不露面,跑到深山古寺當起了和尚,被俘時他說「早已遁入空門,逃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們還抓我作甚?」
9、黃維,十二兵團中將司令,1948年12月15日在淮海戰場雙堆集被俘。影片中的頑固分子,試圖製造永動機,藉機抵抗改造。
10、廖耀湘,遼西兵團司令,1948年10月27日在遼瀋戰役時被俘,廖耀湘兵團是國民黨在東北的一支主力部隊。
11、龐鏡塘,1948年10月9日在濟南戰役時被俘。中統骨幹成員,王耀武下屬。影片中的鬍子事件源頭,自稱鬍子是黨國的鬍子。
12、楊光鈺,國民黨第三軍中將副軍長。1947年10月22日在河北定州的清風店戰役時被俘。影片中的傷員,失去了一條腿,拄著拐杖。
13、文強(葛優飾),國民黨中將,原是軍統,後在徐州剿總,任副總參謀長。和杜聿明一起被俘。
14、孫殿英,四十一軍中將軍長,1928年曾盜掘清東陵。1947年在河南湯陰戰役時被俘,後因病去世,去世時,還沒有我黨的功德林戰犯收容所。但他吸食了幾十年鴉片,菸癮極大,這是真的,只不過被創作者移花接木到了功德林。
15、劉鎮湘,六十四軍中將軍長。1948年11月22日包括劉鎮湘的64軍在內的黃伯韜兵團被圍困於淮海戰場,劉鎮湘的64堅持的最久,但最終被俘,黃伯韜自殺。影片中,他扔掉日本人的網球,發展成中日混戰。
16、張淦,第三兵團司令官,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1949年12月1日在廣西博白被俘。羅盤將軍,影片中鑽研《易經》。
17、羅歷戎,第三軍中將軍長,1947年10月21日於河北定州被俘,次日,同在定州,楊光鈺被俘。
18、沈醉,保密局雲南站站長,中將遊擊司令。影片中,負責剃鬍子。
歡迎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