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我是十點君。
七年前,河北傳媒學院有一群學生拍了一部劇。
後來,這部劇成了網劇的鼻祖——
毛騙
這部劇有多厲害呢?
這部系列劇共有三季,豆瓣平均分在9分以上。
它的最終季甚至排到了國產劇前三,87年的《紅樓夢》評分甚至在它之後。
不過,十點君今天要安利的不是《毛騙》,而是另一部網劇——
殺不死
這部網劇同樣出自毛騙劇組之手。
首播時,就拿下了豆瓣10分的評價。
當然這分數確實有點水分,其中不乏真愛粉的加持。
目前其豆瓣已經降到了8.5。
在十點君看來,還可以再降一些,但這並不妨礙《殺不死》成為一部國產良心之作。
該劇講述的是一個環環相扣的故事,短小精悍,只有12集。
劇中的兩位主人公,都是市井之中常見的小人物。
木頭是4S店的銷售員。
工作是親戚幫忙找的,飲食作息都聽媽媽的話。
面對同事搶客戶,屁都不敢放。
每天下班後,必須準時7點回家吃飯,晚上不能出門。
路見校園霸凌,更別提見義勇為。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他,那就是——慫。
木頭有個好哥們哨子,是個汽車修理工,個性和他完全相反。
哨子頂著一頭泡麵,鬍子拉碴,好賭,欠了一屁股高利貸只能擠在朋友家。
他有老婆,可是老婆要跟他離婚。
他有小三,可是小三也不見得跟他一條心。
他老爹生前給他留了一家小超市,超市是和親戚合資開的,也是人心各異。
他對自己的評價是:「我叫哨子,是因為我說話響亮。」
以為自己有面子、有地位,到哪裡都能混得開,實際上沒人看得起他。
這樣的人不學好,但也沒壞到哪去。有點小聰明,餓不死,但也富不了。
這倆哼哈二將,說白了就是實打實的倆廢柴。
但兩人的命運,卻因為一個錢包,陰差陽錯地惹上了越來越大的麻煩……
木頭有個暗戀的女孩,暗戀了人家一個月,盯著人家吃飯偷看了一個月,連名字都不知道。
就這點出息,身為兄弟哨子都看不下去。
於是,哨子給出了個餿主意——
偷女孩的錢包,然後再假裝撿到還給她,妥妥地製造了一個邂逅機會。
話音剛落,還沒等木頭同意,哨子就上手了。
這偷包的路數,活脫脫個扒手教程,頗有當年《毛騙》的味道。
可包偷來了,手欠的哨子卻發現裡頭有一袋鑽石。
他們朝玻璃門上一划拉,好傢夥,還真不是義烏批發小水鑽。
可是一個普通的前臺妹子,錢包裡居然有鑽石,還是24顆?
要說這妹子既沒有親爹黃鶴,也沒有乾爹黃鶴,家裡也不開江南皮革廠……怎麼會有這麼多鑽石呢?
以下是木頭開腦洞時間
事出反常必有妖!
不過,木頭只想泡妹子,不想惹事,和哨子一合計,還是決定把錢包還回去。
結果妹子接回錢包一看,卻說:「這錢包不是我的。」
那是誰的?
那是一幫劫匪的,確切地說,錢包裡的24顆鑽石是劫匪搶劫金店得來的。
而就在下一秒,這幫劫匪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把前臺妹子擄走了。
他們不求色,不求命,只求財,只要木頭和哨子把錢包還回去,一切好說。
但是,命運的多米諾骨牌一旦推動,誰也攔不住。
缺心眼的木頭把那袋鑽石落車上了,車卻被客戶開走了。
好不容易找回了鑽石,哨子一口碎嘴又惹了事。
他把鑽石的事告訴小三,小三見財起意,用手機上的水鑽魚目混珠,昧了兩顆。
不知情的木頭卻拿著摻雜水鑽的鑽石,去單刀赴會救前臺妹子。
劫匪為了拿那倆顆真鑽,帶著哨子和木頭一起去了小三家。
沒想到擦槍走火,鬧出了命案。
事情開始失去了控制,劫匪為了脫罪,企圖栽贓嫁禍給哨子和木頭。
用手機錄下了讓他們挖坑、埋屍的過程。
而另一邊,電視廣播裡,搶劫金店的事兒傳的沸沸揚揚。
新聞也驚動了另一撥劫匪。
原來,這兩撥劫匪一塊搶了400多萬的首飾和現金,單單這袋鑽石就佔了300多萬。
可是,錢明明是一塊兒搶的,分贓的時候,第一撥人卻私留了一手鑽石。
這擱誰都咽不下這口氣,另一撥劫匪殺上門搶鑽石是遲早的事。
但這事,卻又牽動了整個事件背後的大BOSS。
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莫過於如此,這次的搶劫不過是一個局。
做局的人不為色,不為命,只求財,他要的不止是這400多萬的金店錢財。
當然,他也可以為了財,既要色,也要命,殺人不眨眼。在他的字典裡,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兩撥劫匪不過是局中的棋子,而木頭和哨子是意料之外的攪局人。
無論是不聽話的棋子,還是搗亂的攪局人,擋路者只有死路一條……
在國內,能在12集40分鐘裡,把故事講清楚的劇組少之又少。
毛騙劇組的作品最出彩的地方,就在於精巧的劇情設置。
這次的《殺不死》也一樣,節奏緊湊,環環相扣。
劇中的每一個小物件,主人公的每一個小舉動,每一句話都可能會有伏筆,都可能引發蝴蝶效應。
前臺妹子錯拿了劫匪的錢包,由此引發了後續的事件。
木頭和哨子只為追妹子,卻捲入了搶劫案、命案。
劫匪只為求財,沒想到手一抖槍一開,卻把搶劫案辦成了殺人搶劫案。
藏屍的時候隨便丟的一塊牌子,竟然是施工工地的提示牌,沒多久屍體就被警方發現……
你以為劇情會這麼發展下去,但下一秒編劇又給你一個反轉。
當然,本劇也有自身存在的bug。
比如巧合安排太多有些假,反派沒來由的蠢,唯一有點亮色的女配沒來由的撲街等等。
比之《毛騙》,確實差多了,也沒那麼燒腦,但絕對不是腦殘劇。
劇中的演員,都是《毛騙》之前的配置,沒有大明星,沒有大流量,但每個人的形象都很飽滿。
劫匪頭頭搶劫時心狠手辣,對兄弟卻重情重義,對心上深情卻又口是心非。
他手下的小混混不是單純的壞人,他們也有家人,最大的心願就是找個好老婆,生個大胖兒子,讓老母親高興高興。
停車場的保安可能為了洩憤,就對人上手銬,甚至用盡私刑。也可能為了自保,對警察撒謊。
就連一個小角色,也不是整齊劃一的非黑即白。
每集的片頭的集標設置都很有心。
本劇的題眼是——殺不死。
「那些殺不死我的東西,只會讓我變得更強大。」這句話其實是來自於尼採。
在十點君看來,「殺不死」在劇中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是指木頭和哨子兩名主人公,捲入案件,歷經磨難,在多次槍戰、爆炸、追殺,鬥智鬥勇中活了下來,肉身不死。
第二層是指木頭和哨子兩人經歷了這場事件不斷成長的過程,精神不死。
木頭一開始是一張白紙的慫包,就算心愛的妹子被綁、兄弟被綁,都每天堅持晚上7點回家吃飯,雷打不動。
但隨著劇情發展,他由一開始的忍氣吞聲,到後面為了爭一口氣跟壞蛋敢拼敢鬥。從一根木頭變成了一個有獨立意識的靈魂。
而哨子的情況比木頭複雜的多,他的小聰明和處世手段是深入骨髓改不了的,但經過了一系列的事,更懂得珍惜眼前的家人愛人。
一開始,哨子就為我們講了「兩隻老鼠」的故事。
而木頭和哨子,就像洞中那兩隻老鼠,躲在洞裡只會活活餓死,但出去了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毛騙這個劇組,全國90%的觀眾可能都沒聽過他們,沒有看過他們的作品。
但他們的作品邏輯上線,演技在線,不拖泥帶水,不把觀眾當傻子。
這就是為什麼一個又窮又苦的學生劇組,拍出來的劇卻讓十點君心心念念。
當初拍《毛騙》時,他們有多窮呢?
一人幹四五人的活,一個導演可以身兼製作人、編劇、監製、後期,一個演員又當攝像,又當剪輯。
拿著痰盂當瓷瓶,拿著DV拍網劇,都不是什麼新鮮事,小成本照樣可以拍出好劇。
服化道鄉村非主流的可以_(:з」∠)_
當年的《太子妃升職記》雖窮,好歹也有兩千萬投資。這群學生沒人沒資源了,都得靠自己去拉。
有一次劇組在街頭拍戲,由於演員表演的騙術太過逼真,引得一群吃瓜群眾圍觀,後來還被警察蜀黍請去泡茶。
劇中的片段,甚至被搬上普法教育頻道當反面教材。
手法逼真的如同真實偷竊
第一季的時候,畫質糙的不行,演員的演技也很稚嫩,幸虧好的劇情終於讓十點君撐了下去。
到第二季拉來了投資,劇組成員也隨著劇情不斷成長,終究在最終季拿下了9.5的高分。
以下是豆瓣網友對《毛騙 終結篇》的評價
儘管,它依舊被人氣所拋棄,被流量所拋棄。
但十點君相信,那些殺不死他們的東西,只會讓他們變得更強大。
這群一腔孤勇、心無旁騖的少年,終有一天可屠龍。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想看的,戳「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