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野曾在豆瓣好評這首出自《安河橋北》的歌,這也是我感覺旋律感挺強的一首民謠。
剛開始接觸民謠就是宋胖子的歌,尤其喜歡他寫的歌,但時間長了,也有喜歡其他民謠歌手,但這首 莉莉安 一直是我喜歡民謠這條路上一個抹不掉的標點印記。
莉莉安 這首民謠背後的故事來自宋胖子的一個精神分裂患者朋友的「親身經歷」,在其康復後對宋胖子所講的患病期間自己腦子裡的故事。
宋冬野的一個女性朋友,在患上精神分裂後,剛開始她經常將自己幻想成兩個人,一個是男人A一個是女人B,慢慢的男人A與女人B相愛了 但是,突然有一天,因為一些特別的事情,女人B感覺男人A好像找不到了,他就像一個孤獨的人一樣推開門而去,而她還在黃昏祈禱著他可以回來,每天自言自語的她又幻想出來了長發女人C,於是她就讓這個女人C去幫她尋找那個男人,她把翠綠的衣服扔進火爐,點燃的衣服 放下的過去,升起的火焰 嶄新的期盼,伴隨著那長發女子推門而去,她告訴這個女人,如果你找到他了,就請你告訴他我的名字 我的名字----莉莉安
男子推開門孤獨的離去 留下孤獨的姑娘 姑娘每天孤獨的禱告 於是孤獨的長髮女子撐著孤獨的船幫姑娘尋找孤獨的他,整首民謠的音樂氛圍被孤獨二字體現的淋淋盡致。
在感情世界裡徘徊,難免少不了孤獨,孤獨是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去看病,在往往會有人陪的時候自己卻一個人,那就是 孤獨。
人生在世 哪裡都是感情 所以孤獨總會時不時的如約而至的來到你的身邊。
比如小時候因為考試成績被父母批評,一個人在屋裡難受,不僅沒人安慰反而還得聽著嘮叨。比如中學因為矛盾或者誤會,而導致下課上廁所 去小賣部 都是一個人 上課睡覺被提問沒人幫忙「打電話」。比如 高中或者大學 無限付出為了喜歡的人 最後換來一句對不起。比如 畢業後 工作上的無助 生活上的壓力 。比如 在深夜裡看這篇文章的你。
一個人走在黑夜路燈悠悠的路上 或者是 一個人晚上在床上躺著 戴上耳機 聽著 莉莉安 總會有一陣風吹過心上 蕩起一道道的水波 翻起一件件讓你孤獨的情緒。
越來越多的人不想委屈自己 越來越多的人學會了不勉強對方 越來越少的人不再去纏綿悱惻 越來越多的人慢慢失去了那個你看不見,但一直在你世界裡想告訴你他(她)在等你的莉莉安。
關於民謠,想要了解哪首歌,或者你對於文章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