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許鞍華導演要拍《第一爐香》的消息傳出以後,關於電影的爭議就始終沒有停息。
不是信不過導演的功力,實在是選角過於一言難盡,試問當年誰沒有吐槽過呢?
當時馬思純和彭于晏的路透造型一出來,大家的語言都可以稱得上惡毒了:
馬思純膀大腰圓,彭于晏傻粗黑。
網友們顯然不是對演員本人有意見。
這倆人都還算是演員裡路人緣不錯的,尤其彭于晏還是萬千少女的老公,《邪不壓正》裡的pp讓人浮想聯翩,當時路人們對他充滿了愛意。
姜文摸了彭于晏的腹肌,都讓人恨不得魂穿,絕沒有當彭于晏是駱駝祥子的意思。
可是到了《第一爐香》就完全不一樣了。
張愛玲筆下的男主角們,風流的範柳原,敦厚的沈世鈞,愛算計的佟振保……不管外貌性格如何,似乎都是一種頹廢的、精神永遠無法昂揚的狀態。
彭于晏如此健康的充滿陽光海岸氣息的男生,實在不符合張愛玲一貫的調調,她似乎也從沒表現過對這類男人的興趣。
重溫一下喬琪喬的容貌,特徵是蒼白,瘦削。
而彭于晏呢,黝黑,健壯,完全反著來。
他穿了西裝絕不會顯得「忘記了他身體的存在」,反而讓人更注重他那身勃發的腱子肉。
葛薇龍呢,也是一樣:「平淡而美麗的小凸臉」,「長而媚」的眼睛,纖細的鼻子,肥圓的小嘴……
跟馬思純有半毛錢關係?
說句引戰的話,從上述描寫來看,周冬雨都比馬思純要合適,起碼還佔了幾樣。
之前只是有路透照倒還好,現在有了宣傳片,網友們對於劇情和角色形象的反差進行了瘋狂毒辣而精準的吐槽。
啥?男主是花花公子而不是黃包車夫?
喬琪喬是要靠葛薇龍養著的軟飯男,可是這身板去搬磚三年也成包工頭了吧?
彭于晏大概也沒想到,如此愛他的網友們有一天會如此不留情面地嘲諷吧?
這當然不能是演員本人的錯,可是看完宣傳片以後,也很難說是網友太刻薄吧。
當初宣布演員名單的時候,雖然大家都是眼前一黑,可是至少還願意保留意見,萬一演員有整容般的演技可以改善形象呢?
松本潤的道明寺就有這個效果啊。
然鵝事實證明一切都是想多了,宣傳片出來之後,兩位演員都沒有辜負網友的期待,正式把交際花和軟飯男演出了虎妞祥子/熱血青年的感覺……
就連路人緣十分突出的俞飛鴻,演了姑媽都讓人遲疑。
姑媽是要用葛薇龍來幫她勾引男人,可是問題是,俞飛鴻這樣的姑媽會需要馬思純來幫她?
而且就像很多網友指出的那樣,俞飛鴻,美則美矣,沒什麼風情。
她是那種清冷疏離的美感,欲望感一點都不強烈,跟「小型慈禧太后」也關係也不大。
連這麼一個應該風情萬種的側面,她都有一種凜然之氣,仿佛是高貴的大小姐利用自己的身份深入敵後幹革命。
有網友放出鄔君梅和周迅的劇照,雖然外形仍然不是完全符合姑媽和葛薇龍,但起碼氣質上是非常貼合的。
劇照來源是《美人依舊》。
然後配上陳坤的喬琪喬。
從宣傳片的質感來看,也不能說不好,浮華香豔頹靡都是有的。
彭于晏跟別人互動還蠻帶感的,可是畫面一切到主演們的正臉或者近景,一切感覺就都變了。
其實看陣容裡的名字,從導演編劇到各種配角都是很厲害的名字,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最後呈現出一個這樣充滿割裂感的作品。
先不說演員們的外形氣質,就說服裝造型,馬思純這一套油菜花色的衣裙配上葡萄髮飾就讓人十分迷茫。
有人甚至表示這是「多肉成精」, 我覺得肉不肉的好說,彭于晏胸口這個紅花是真的騷。
張愛玲一個如此熱愛服裝尤其是時裝的女性,知道了後人要如此篡改她筆下的人物,是不是要恨不得自己沒寫過。
設計師們但凡看看張愛玲的手繪,也不至於把衣服設計成這個德行。
不管是中式還是西式,照葫蘆畫瓢也好啊。
負責服裝的是日本設計師和田惠美,多次參與華語電影的創作,可以看看她往日的作品,感受一下她的風格。
就……跟寫實關係不大,比較隨意。
很多人詬病說為啥總是請日本設計師,設計師的國籍其實不重要,最關鍵的是風格和理念是否合適。
葉錦添張叔平倒是中國設計師,可他們設計的造型也經常一言難盡。
那肯定不是外國的東西,可那到底也不是什麼「中國風」,倒有點像那次met gala裡搞的那種「鏡花水月」的中國風,特別迷。
《第一爐香》的導演許鞍華,多多少少都有一種一意孤行的態度。
她明明並不適合改編張愛玲的作品,但還是孜孜不倦地一次次挑選完全不合適的演員,演出張愛玲根本不會寫的情節。
她讓馬思純演葛薇龍,讓繆騫人演白流蘇。
讓一個以肌肉聞名的男明星演一個蒼白瘦削的小白臉。
《第一爐香》從演員到造型到宣發,哪怕有一個是對的,也好啊。
張愛玲筆下的愛情,無奈的痛苦的悲哀的變態的雞賊的,就是沒有「執著堅定」的。
這做作的語句仿佛是馬思純親自動筆。
真要寫所謂「堅定執著」的愛,把原著摧殘窒息的畸戀PUA改寫成純愛小言情,我建議把編劇王安憶換成瓊瑤,這樣至少能自圓其說,皆大歡喜。
觀眾到時候也許不僅接受了馬思純和彭于晏的設定,反而願意嗑起這對健壯昂揚充滿鬥志的CP。
希望他們能順利從香港奔向解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