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餘萬元! 公司的錢也敢拿

2020-12-25 大眾網

  12月10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獲悉,瀋陽市公安局渾南分局破獲一起涉企職務侵佔案件,抓獲兩名犯罪嫌疑人,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60餘萬元。

  11月3日,遼寧某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到渾南分局經偵大隊報案稱:該公司業務經理陶某某(男,25歲)和陳某(男,27歲)有侵佔公司錢款的嫌疑。

  接到報案後,渾南分局立即開展調查取證工作。民警通過對涉案人員資金往來情況進行統計和審查,很快掌握了陶某某和陳某侵佔公司錢款的證據。隨後,辦案民警根據掌握的線索趕赴鞍山市進行調查取證,進一步完善了證據鏈條,全面掌握了二人的犯罪事實。經查,在近一年的時間內,二人利用職務便利,將公司140餘萬元的客戶快遞承運費據為己有。

  11月11日,得知侵佔公司款項的犯罪證據已被警方掌握後,犯罪嫌疑人陶某某和陳某迫於法律震懾,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如實供述了二人利用職務便利和企業管理漏洞,侵佔公司應收錢款的犯罪事實,並當場返還贓款60餘萬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陶某某和陳某因涉嫌職務侵佔犯罪,已被瀋陽市公安局渾南分局依法予以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楊碩

相關焦點

  • 4500萬元到帳,膠州140餘企業快速獲得獎勵扶持資金
    截至目前,已累計兌現獎金4500餘萬元,惠及企業140餘家。2月13日,企業綜合技術改造專項補貼91萬元到帳;2月25日,工信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獎勵資金30萬元到帳。疫情期間,兩筆獎金先後打到青島新希望琴牌乳業公司的帳戶上。「感謝膠州政府對企業的支持,這兩筆資金來得太是時候了!更加堅定了我們戰疫情穩發展的信心。」
  • 滕州「雙十一」網上賣貨8870餘萬元
    網絡銷售品類豐富「雙十一」期間,全市網絡銷售商品以童車童床、農副產品、服裝服飾、兒童玩具、休閒食品為主,其中,農副土特產品實現交易額500餘萬元,童車童床實現交易額800餘萬元,「雙十一」期間,鑫迪家居網上銷售全屋定製木門及衣櫃,交易額達1600餘萬元;頂源食品公司「小熊駕到」調味品成交70萬單
  • 公司收到股東一筆錢100萬元,到底如何做帳?
    疑問公司收到股東一筆錢100萬元,到底如何做帳?借:銀行存款 100萬元貸:其他應付款-股東 100萬元情況二若是屬於股東增資入股的錢,用途註明了「投資款」,應計入「實收資本」。借:銀行存款 100萬元貸:資本公積 100萬元情況四若是屬於股東捐給企業的錢,應計入「營業外收入」。
  • 炒貴金屬被騙480餘萬元 一波神操作 他竟要回200餘萬元 怎麼做到的?
    為了大賺一筆,他先後和北京、浙江、湖南、四川的4家貴金屬交易平臺籤訂協議書,開設帳戶進行交易,先後投次資480餘萬元,做起了「千萬富翁」的美夢。夢醒後,他卻發現自己一分錢沒賺到,反而虧了 480餘萬元。發現被騙後,他接下來的一波「神操作」,竟然追回200多萬。他是如何做到的?
  • 本溪上演現實版《人民的名義》,張其寨中學「收費」小金庫竟達140餘萬元!
    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劇接地氣,講出人民心聲,讓這部劇大獲成功然而沒想到本溪最近更是上演了一部現實版《人民的名義》張其寨中學共有教職員工75名28人涉嫌違紀違規這所學校共有300多名學生從2007年到2017年,在這十年間學校卻能通過向學生收取各項費用等方式設立140
  • 市民帳戶裡140萬元憑空消失!寧波警方追查15年竟然發現……
    15年前,鎮海一證券公司客戶經理為償還賭債,非法侵佔客戶銀行帳戶上140餘萬元後「跑路」了。這些年來,因其幾乎沒有行動軌跡,搜捕行動舉步維艱...但功夫不負有心人。12月14日,鎮海警方通報,民警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將此人成功抓獲。
  • 德州天虹廣場拖欠職工工資50餘萬元,老總停機不露面!
    10餘名招商、運營等部門員工解聘,並答應在2018年8月31日之前結清工資。但截止目前,被解聘員工的50餘萬元工資仍沒發放,他們曾多次多公司索要,但相關負責人「避而不見」。  天虹廣場拖欠職工工資50餘萬元  何先生坦言,他的工資是從2016年2月份開始拖欠的,包括2016年兩個月,2017年全年以及2018年四個月的總共13萬餘元,至今仍沒發放。
  • 31萬元錢投沒了 台州人的錢能不能追回來?
    最近,台州椒江的餘阿姨滿臉愁容地找到本報「民情365」記者,她投資了一個P2P理財,不到2個月,平臺就關閉了。餘阿姨說著說著流下了眼淚,「這31萬元錢,準備給兒子結婚用的。」她也不敢和家人說,愁得整夜睡不著。衝著高利息,餘阿姨投了錢餘阿姨50多歲,關於P2P理財,近兩年投資過寧波米利財富,收益不錯。
  • 一公司沒人懂古董 卻做鑑寶騙50餘藏家300萬元
    全國共有50多餘古玩藏家被騙了300萬元。  昨天,杭州濱江區法院以詐騙罪對陸某等15名被告人提起公訴。諷刺的是,陸某自己也承認,從成立公司到案發,只成交了一件藏品。  因為有15個被告人,庭審持續了一整天,沒有當庭宣判。
  • [公司]尚緯股份:收到政府補助 累計將增利1700餘萬元
    [公司]尚緯股份:收到政府補助 累計將增利1700餘萬元 全景快訊
  • 蔡英文的錢不好拿!臺灣萬元紓困惹民怨,有人拿不到錢當場哭出來
    臺灣無保申領一萬元(新臺幣,下同)擴大紓困昨起受理申請,申請的人多,但符合資格的少,民眾罵翻,也有人看見排隊人多,還需拿出不少證明,擔心拿不到救命錢,當場急得哭出來。新北三重區公所到中午號碼牌已發到800多號,緊急加設旁邊的活動中心因應,四十四歲陳先生說,政府宣傳講得很輕鬆,說只要準備身份證與銀行帳戶到公所籤名即可,但到現場才發現要一堆文件,他來回跑了四趟,「政府要紓困也甘願一點,不要搞得像詐騙集團」,自己是小英支持者,但「蔡英文的錢真的不好拿」。
  • 南陽民警奔波千裡 追回30餘萬元被騙貨款
    直播南陽訊(記者 張曦 通訊員 丁俊良)「感謝西峽經偵民警,你們不辭辛苦,奔波千裡,將我們被騙的30多萬元錢追回來了」11月28日,西峽某企業負責人任先生一行來到西峽縣公安局,領回被騙的30餘萬元貨款,向民警連聲道謝。
  • 數十位家長共交納60餘萬元 一堂早教課沒上店關門了
    一堂早教課沒上,店關門了數十位家長共交納60餘萬元;股東:暫時拿不出錢退費10月12日上午,長沙市雨花區新愛嬰早教中心已經人去樓空,大門被鎖上,室內凌亂地擺放著兒童玩具。說起這兩天的遭遇,長沙市民代女士一肚子委屈,她說,早知道這家早教中心會出現這種狀況,當初還不如把錢省下來,帶孩子出去旅遊。與代女士有相同苦惱的,還有其餘數十位家長,他們都在長沙市新愛嬰早教中心給孩子報了相關課程,報名費共計60餘萬元。得知這家早教中心疑似跑路,家長們走上了維權之路。
  • 四川內江警方破獲特大網絡貸款詐騙案 抓獲嫌疑人140人
    1月9日,總臺央視記者從四川省內江市公安局獲悉,內江警方成功破獲一起特大網絡貸款詐騙案,這是該市範圍內犯罪嫌疑人分布最廣、受害人最多、暴力特徵最明顯、涉案金額最大的網絡貸款詐騙案,內江警方派出警力480人,跨省抓獲嫌疑人140人,凍結涉案資金1000餘萬元,查扣涉案房產、車輛共計價值5000餘萬元
  • 跨省抓獲140人 內江警方成功破獲一起特大網絡貸款詐騙案
    據了解,為偵破這起犯罪嫌疑人分布廣、受害多、暴力特徵明顯、涉案金額巨大的網絡貸款詐騙案,內江警方派出警力480人,跨省抓獲嫌疑人140人,凍結涉案資金1000餘萬元,查扣涉案房產、車輛共計價值5000餘萬元。
  • 夫妻稱買保健品返10萬餘元 騙234名老人400餘萬元-廣西新聞網
    花9.5萬元買保健品,能返10萬餘元「宣傳費」,還送免費旅遊 這種「好事」為啥總有老人信? 騙走234名老人400餘萬元,「黑店」夫妻昨日過堂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王斯 實習生 劉倩君 通訊員 勞秋豔 文/圖     核心提示     一盒成本價為40元的保健品,被以199元的價格高額出售,而且是24盒起售。
  • 有溫度 有情懷 有擔當——東莞立頓捐贈200餘萬元消毒除菌產品助力...
    近日,立頓向東莞紅十字會捐贈10000桶140噸價值80萬元的消毒除菌產品。危難之時,亦有大愛。作為一家工藝設備先進,專業從事洗滌用品生產、銷售及加工的企業,自疫情發生以來,東莞市立頓洗滌用品實業有限公司已累計捐贈價值200餘萬元抗疫產品,為抗擊疫情作出了積極貢獻。
  • 股東把錢從公司拿出來的合法途徑
    很多企業老闆都會有這樣的想法,企業就是我的,我把錢從自己的公司拿出來,難道還違法了嗎?這可能是很多企業家老闆、股東的本質想法。其實不然,公司是獨立的法人主體,股東從公司拿錢,就等於是從別人口袋中偷錢,一個是債權人會追究股東責任,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國家不允許,稅務機關不允許。
  • 迷上網絡賭博不可自拔,銀行信貸員詐騙500餘萬元
    近日,裁判文書網披露酒泉肅州區人民法院判決,一名銀行信貸員因迷上網絡賭博,詐騙錢款共計500餘萬元,最終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20年。  出於好奇,2018年5月份,馬某註冊了帳戶準備體驗一把,「我就通過支付寶充值了5000元,玩了幾局就全部輸完了,我就覺得不服氣,又借了8000元充值到帳戶,玩了幾個小時很順利就贏了16萬元,當時我就覺得賭博贏錢太容易了,就又在「巴xx」賭博網站上充值了5萬元左右。」
  • 我也能投錢拍電影?全國200多人被騙7800餘萬元
    犯罪嫌疑人通過虛增影視劇製作成本、誇大預期票房收益,騙取投資人投資款,涉案金額達7800餘萬,涉及各地受害人260餘人。10月初,高新分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轄區內有人通過微信群聊誘導群眾進行所謂的「影視投資」。犯罪嫌疑人張某某在合肥成立「安徽君笙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通過在網上發布虛假廣告吸引受害人添加其成員微信後組建多個「投資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