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網改版啟航:回到財經新聞原點

2021-01-09 donews

7月16日,北京21世紀網改版啟航新聞發布會冠蓋雲集,近百名資本市場重量級嘉賓到場同賀。

21世紀網是21世紀傳媒旗下的專業財經新聞網站,以專業、獨家的視角,有機整合即時資訊、深度報導、權威觀點,應用新媒體手段深度挖掘有效商業信息,為中國最優秀人群提供優質、實用的原創財經新聞與評論。

「21新媒體是21世紀傳媒為迎接傳媒技術變革而成立的一個事業部,它也是21世紀傳媒在新媒體時代與時俱進的一個實踐,是21世紀傳媒對媒體網絡化的響應,對媒體移動化的一個回答。來自讀者和市場的認可也讓我們倍感鼓舞。以21世紀網為例,艾瑞網絡用戶行為監測2010年10月份報告,21世紀網的排名已超越國內外眾多的競爭對手,居於中文財經新媒體類網站的首位。」二十一世紀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沈顥指出。

然而,在新浪、搜狐、百度這些已經十分強大的門戶或者搜索網站的面前,21世紀網仍面臨著如何打破以傳統新聞模式來做網際網路媒體的僵局。

「在改版之前,21世紀網曾就此進行了一系列嘗試,包括王功權私奔門的獨家報導、江蘇宜興騙貸案的獨家報導等;改版之後,我們也陸續的策劃了吳英案追蹤、阿里巴巴CEO衛哲下臺背後的莆田打假風暴、廈門37億擔保黑洞等各種類型的深度報導。」21世紀經濟報導副主編、21世紀網總編劉冬指出。

「我們驚奇地發現,這些深度獨家的信息產品在網際網路上一樣廣受歡迎。這證明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不管網際網路如何發達,精緻、深度和獨家的內容,仍然是市場中的稀缺品。這就更加堅定了我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擴展疆土的決心。」劉冬指出。

因此,在這種嘗試下,21世紀網以此盛宴為起點,拉開了標識著「回到新聞原點」的改版大幕。

21世紀經濟報導財經版主任、21世紀網總編助理周斌指出,「人們被信息淹沒,成為孤島,我們希望能成為一座燈塔。」周斌總結指出。

21世紀傳媒將繼續引領媒體變革

21世紀傳媒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集《21世紀經濟報導》、《理財周報》、《21世紀商業評論》、《商務旅行》、《福布斯中文版》、《環球企業家》、《城市畫報》、《21世紀導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及21新媒體為一體的綜合性媒體集團。

遍布全球的400多位專業的財經記者構築了一線的全球採編網絡,採集海量的戰略信息,為中國精英階層構築登高望遠的價值平臺。我們不僅在傳統財經媒體領域奠定了領先者的地位,同時也在網際網路等新媒體的道路上積極探索,收效頗豐。

21新媒體是21世紀傳媒為迎接傳媒技術變革而成立的一個事業部,它也是21世紀傳媒在新媒體時代與時俱進的一個實踐,是21世紀傳媒對媒體網絡化的響應,對媒體移動化的一個回答。

來自讀者和市場的認可也讓我們倍感鼓舞。以21世紀網為例,艾瑞網絡用戶行為監測2010年10月份報告,21世紀網的排名已超越國內外眾多的競爭對手,居於中文財經新媒體類網站的首位。

隨著手機電視、網絡電視、搜尋引擎、SNS、博客以及微博等新媒體形態的不斷湧現,今天的媒體傳播已經轉向多向傳播、多點互動、移動獲得、即時分享。各種新媒體形態在以銳不可當之勢進入我們生活的同時,也給傳媒業帶來巨大而深刻的變革。

作為中國領先的財經媒體,我們感於勢,敏於行,積極藉助我們在傳媒內容、人才和品牌方面的既有優勢,整合21新媒體的平臺資源,擴大21新媒體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利用新媒體打造全媒體營銷戰略。

在當今技術變革日新月異的背景下,21世紀傳媒人也正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我們將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實現新媒體產業在未來的長足進展,繼續引領媒體變革,與各位繼續共贏商業財經的未來!

資本市場重量級嘉賓

中金所:副總經理李正強

投資者教育中心龐玉珍

廣發證券:黨委書記孫樹明

平安證券:總裁薛榮年

投行執行總經理方向生

華泰聯合證券:副總裁馬衛國

投行支持總部總經理龍麗

銀河證券:創新投資董事總經理 黃勁松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所長姜必新

中信證券:董事會辦公室總監唐臻欽

南方基金:總經理高良玉

銀華基金:總經理王立新

匯添富:總經理林立軍

建信基金:總經理孫志晨

華夏基金:副總裁吳志軍

易方達基金:總裁助理陳彤

嘉實基金:副總經理李道濱

博時基金:副總裁李雪松

泰達宏利基金:總經理繆鈞偉

總經理助理徐克磊

民生加銀基金:董事長萬青元

國海基金:總經理李雄厚

廣發基金:總裁助理包林生

上投摩根:市場總監郭鵬

海富通基金:營銷總監姚綠綠

工銀瑞信:渠道營銷部高級經理郭小蓮

華商基金:市場總監呂紅貞

融通基金:總經理助理陳曉生

市場總監倪大勇

興業全球基金:市場部總監王寧

大成基金:總經辦副主任於雷

景順長城:市場服務部總監李黎

法興中國:執行長畢鵬飛

中英人壽保險:資深副總裁常穎

美的電器:董事局副主席黃曉明

大智慧:董事長張長虹

金螳螂:副總裁陰皓明

杉杉控股:行政總監曹陽

比亞迪:投資者關係部總經理李黔

媒體界:

二十一世紀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沈顥

二十一世紀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 李戎

二十一世紀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 劉洲偉

二十一世紀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 陳東陽

21世紀經濟報導副主編、21世紀網總編 劉冬

21世紀經濟報導編委 馬騰

21世紀新媒體事業部執行總經理 李俏彬

21世紀經濟報導財經版主任、21世紀網總編助理 周斌

21世紀新傳媒事業部副總經理 李建興

21世紀新傳媒事業部副總經理 汪楊明

理財周報主編 夏日

理財周報執行主編 羅周

搜狐財經中心總監 史彥

網易戰略發展部總監 高鷗

騰訊副總編 馬立

和訊總編輯 王煒

金融界副總編輯 黃建濤

更多嘉賓名單詳見21世紀網

李戎:站在巨人肩上,打造立體傳播產品集群

我們21新媒體三年多來做了很多的努力,我們先整體上分析一下21世紀新媒體的架構。

2008年,通過21世紀網這個平臺,我們邁出了自己在新媒體的第一步。經過三年多的發展,我們21世紀新媒體又在依託21世紀網這個大平臺的基礎上,開發了21EDM、手機閱讀器、手機彩信報,還有手機經濟網等平臺。同時,我們也推出國內基於網際網路的21電臺、數字報等。不僅如此,我們現在還正在著力推進自己的SNS社區和微博平臺。

21新媒體的三大特徵就在於「多平臺合作」、「跨媒體整合」和「立體化傳播」。

巨人肩上的新媒體

像剛才我們看到的宣傳片裡面說的,2008年21世紀網作為21世紀新媒體的先行軍率先上線,我們在一個巨人的肩膀上,21世紀經濟報導還有21世紀新媒體有雄厚的採編資源,以專業而且獨到的視角有機整合即時資訊、深度報導、權威觀點,致力於應用新媒體手段,為中國最優秀人群建構一個汲取知識、分享智慧的平臺,也成功樹立了「商業新聞首頁」的形象——你想了解財經新聞,這是你的首選。

這次改版後的21世紀網擁有9個特色欄目。首先是21訊,21訊主要是一些及時的新聞,我們現在的產量大概每天有300條、500條,明年我們希望擴大到千條以上;第二個部分是特色專題,就像大家也在我們網站上看到的王功權私奔等專題,;還有就是機構頻道,包括基金、私募、券商、上市公司調查、視頻節目、生活人文、商評管理、時評專欄以及21電臺。

其中,21訊、上市公司和機構這三個欄目都是本次改版後新增的三個特色欄目。

21訊的推出主要是從新聞的及時性角度考慮。在21訊以前,大家會說傳統媒體的網站就是一個電子版的形式,基本上報紙上有什麼,網站上就有什麼。

21訊顛覆了傳統媒體每天只能更新一次的局面,全天即時更新。每天24小時滾動播出財經快訊,始終為讀者提供新鮮出爐的信息。

而上市公司調查主打的則是原創的公司新聞。

上市公司調查欄目不僅繼承了《21世紀經濟報導》深度調查的風格,而且還輔以對上市公司要聞的及時反映。既有對準備上市公司的放哨偵察,也有對已經上市公司的長期追蹤,我們希望這裡能夠記錄中國公司的前進軌跡。

另外,機構這一欄目主要涵蓋了基金、私募、券商等三方面的內容。著力為我們的讀者報導這些主力機構的第一手信息,以及機構們對市場的判斷和解讀。從而,從另一個角度呈現出金融市場的風雲變化。

是用手機瀏覽器看的適合手機屏幕的一個網站,還有手機彩信報、21手機電臺等。

財經「俱樂部」

依託二十一世紀傳媒的強大的號召力,21新媒體建立了擁有超過175萬高端會員的21俱樂部,用傳統媒體方式很難得到及時信息,很多時候只能知道讀者的名字,知道他的地址,但無法知道更多我們想掌握的信息,他的身份,他的教育水平,他的收入水平,他的年齡,他所在的行業,通過新媒體這幾年的運作,我們用電子郵件的手段,用資料庫的手段,已經匯集了超過175萬高端會員的俱樂部,我們可以為客戶服務,做更多的增值服務。

這是我們想重點介紹的會員EDM精準直投服務,內容包括財經資訊、機構動態、產品信息和活動邀約等。這是我們針對客戶精準傳播需求而定製的EDM會員郵件頁面。

基於這樣大規模的一個資料庫,我們可以做大量的調研,有需求的調研,有他們滿意度的調研。像我們上海做的21世紀商學院的競爭力調查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21世紀新媒體還開展了大量的線下活動,開展以名家論壇、高端沙龍、財富精英調研等形式多樣的俱樂部會員活動,涵蓋財經、藝術、養生、心靈、科學、公益等領域,為廣大會員提供高端交流平臺,為中國商務人群打造優質中產生活圈,同時,也為企業產品與品牌提供向最精準人群進行整合營銷推廣的最佳渠道。(二十一世紀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 李戎)

劉冬:「新聞老兵」轉戰網際網路新戰場

21世紀網是21世紀報系旗下新媒體的主體,它是我們向新媒體進軍的一個重要戰略。隨著新媒體時代的蓬勃興起,我作為平面媒體的一個老兵也加入了這個隊伍。

作為一個二十年傳統財經媒體的從業人員,我把自己定義為新聞老兵,然而,今天老兵要開闢新的戰場,新的疆土了。沒錯,這個戰場就是網際網路。

老兵的新戰場

我們現在來談網際網路也許會稍嫌時間蹉跎。十年前,新浪還是一個名為四通利方的論壇,而搜狐的張朝陽也才剛剛開始創業;至於百度,更是若干年後才在一間招待所裡租了房子,準備開始開發搜尋引擎。然而,短短十年後的今天,他們已經都悄然變身為商業的翹楚和網際網路的新貴了。

可惜,我們作為傳統的媒體人,見證了這一切,卻又輕輕的與這一切擦肩而過了。正因如此,我也不止一次的向自己發問,「現在才出發,會不會太晚了?市場留給我們的機會究竟還有多少?」

帶著這個問題我諮詢過不少從傳統媒體轉戰新媒體的同行和朋友們。

他們都異口同聲地告訴我,網際網路是傳統媒體的軟肋。因為網際網路最重要的東西是技術、是產品;最不重要的東西就是信息,因為網際網路是信息的海洋。因此,不少以傳統新聞模式來做網際網路的媒體,已經成為了網際網路時代的犧牲者,具體案例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這些善意的勸告讓我感到迷惑,難道傳統媒體在網際網路時代已經沒有生存空間了嗎?作為印刷時代信息提供方的我們,在電子時代該如何尋找我們的定位呢?難道我們要和新浪、搜狐、百度這些已經十分強大的門戶或者搜索網站去拼技術?拼產品?這些難道是我們的強項嗎?

「直播+深度」的勝利

思考再三,我還是決定,哪怕是在新的戰場,也應該採用我們擅長的方式去戰鬥。所謂以己之長,攻彼之短,如果我們也去拼技術、產品,無疑就相當於以卵擊石。

顯然,我們還是要採用自己最為擅長的戰術,通過提供獨家獨到、有權威性並且有深度研究的信息產品來獲取網際網路領域戰爭的勝利。

在改版之前,我們曾就此進行了一系列嘗試,包括王功權私奔門的獨家報導、江蘇宜興騙貸案的獨家報導等;改版之後,我們也陸續的策劃了吳英案追蹤、阿里巴巴CEO衛哲下臺背後的莆田打假風暴、廈門37億擔保黑洞等各種類型的深度報導。

我們驚奇地發現,這些深度獨家的信息產品在網際網路上一樣廣受歡迎。當然,我們也有自己的苦惱——很多轉載的門戶網站也好、讀者也好,還是想當然地把這些報導的來源定義為《21世紀經濟報導》,而不是21世紀網。甚至很多人去買了報紙,但在報紙上卻沒有看到他們想看到的新聞。

當然了,不管是門戶網站還是讀者的誤解,對我們來說,卻證明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不管網際網路如何發達,精緻、深度和獨家的內容,仍然是市場中的稀缺品。這就更加堅定了我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擴展疆土的決心。

在這些嘗試中,我們採取了很多傳統媒體根本無法觸及的方法,例如採訪直播。最近就有一個案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在做江蘇宜興騙貸案的採訪直播過程中,由於訪問量過大,甚至導致了伺服器死機。

而且,當地很多銀行的職員都在我們網站上看直播,甚至在我們的記者到達採訪地點時,銀行的工作人員都面帶詭異的笑容,說他們已經知道記者的來意了。

我們將這種在傳統媒體時代是不可想像新聞生產模式稱為新聞進程化。雖然紙質媒體的印刷周期決定了它的靜態性,但網際網路卻提供了新聞動態和持續的可能性,而新聞報導也在推動事件本身的發展。

正因如此,我們又繼續推出了股東會直播等讀者喜聞樂見的欄目。應該說,對資本市場投資者而言,這是最為便捷和快速地了解公司的手段,我們的做法,是在以新技術低成本地降低資本市場的信息不對稱。

做信息海洋中的燈塔

實際上,我們的理解,網際網路提供了工具,但是在這個時代,人們對真實信息的稀缺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在網際網路浩瀚的海洋中,人們被信息淹沒,成為孤島,找不到方向,而我們正在努力成為信息海洋中的燈塔,試圖為所有在信息海洋中隨波逐流的人們指明方向,這就是我們的理想和目標。

不僅僅如此,在網際網路時代,好新聞的重要性並沒有削弱,這一點在商業範疇也是被驗證的。我的一個同事做過這麼一個測算,我們以21世紀經濟報導和門戶網站新浪網做個對比,去年,新浪4.026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中,廣告佔了70%以上的收入,而21世紀經濟報導的營業收入達到了5億,其中80%是廣告收入。在這裡大致可以算一個小帳,新浪作為所謂新媒體,他的廣告營收是2.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大概是18.85億。

新浪的稿件資源囊括了全國近千家傳統媒體的資源,如果按照100家這個數字計算的話,每家傳統媒體為新浪換取的廣告收入應該是1800萬人民幣。但是21世紀這一家媒體所產生的廣告收入是多少呢?是4個億。21世紀經濟報導之所以能夠獲得這樣的收入,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其強大內容生產和製造能力。

所以,數據也可以說明,網際網路時代,擁有強大的內容生產製造能力的企業,仍然是時代的寵兒。如今,21世紀報系擁有了21世紀網這樣一雙新技術的翅膀,儘管這雙翅膀還很稚嫩,但是我們相信,這雙翅膀會逐步長大、豐滿,最終帶領21世紀報系飛向更高的天空。而這一切,有賴於我們21世紀報系在新媒體上的勇敢投入、堅持不懈,更加有賴於21世紀網所有團隊成員的努力,才能讓夢想照進現實。

我們希望,以今天作為起點,若干年後,我們可以自豪地宣稱,老兵不死,老兵只是換了戰場。這足以激勵我們傳統媒體的同行們,勇敢地進入新的時代,我們更希望,我們的探索,能夠為所有的傳統媒體人探出一條新的道路。(21世紀網總編 劉冬)

周斌:21世紀網希望成為信息海洋中的燈塔

我們認為,21世紀網的優勢在於,能夠提供目前市場上所缺少的東西。我們看到目前網際網路上有三種形態的信息,一個是門戶網站,他們從傳統媒體拿到信息進行轉載,擁有廣泛採集信息的能力;第二個是論壇;此外還有第三種就是純粹的娛樂傳播的信息。而在信息的海洋當中,你往往會成為一個孤島迷失其中。

21世紀網要做的是:我們將會建立一個很強大的信息搜集的隊伍。這個隊伍的核心能力是他們知道投資者需要什麼信息。我們會進行獨立的信息採集和原創內容的創作。

未來我們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很強大的信息系統。資本市場上的各類人群都能在這裡找到需要的信息。比如基金公司的老總,當你們想了解哪個公司產品細節的時候,都可以在21世紀網獲得滿足。

我們希望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們能夠提供有用有效的,不需要你再去核實的東西,這就是網際網路最稀缺的內容。就像前面21世紀網總編劉冬提出來的,人們被信息淹沒,成為孤島,而我們希望能成為一座燈塔。(21世紀網總編輯助理 周斌)

黃升文:21世紀網高度介入必然成為大事件

我今天談的題目是網際網路江湖中的財經新聞原點。我個人一直把網際網路看成是一個江湖,這個江湖的水很深,也很渾濁,網際網路有40年的發展史,商業經營也有20年。它的出現不亞於蒸汽機、原子彈對人類文明的衝擊。中國現在有近5億的網民,9億的手機用戶,是世界最大的網際網路用戶市場,也可以說是世界最大的網際網路江湖。

網際網路的是與非

從經營角度來講,網際網路的強大在哪裡呢?我認為有三點。

第一點是網際網路的技術力,它的技術更新始終是最快的。

第二點,網際網路之所以強,強在他的市場。市場能力的根源在於它的營銷能力。營銷能力不在於理論體系是否完備成熟,也不是說網際網路的經營者是天生的營銷高手。事實上,營銷的核心、最高準則在於準確、有效地把握需求,然後再調用自己的產能來滿足這種需求。而傳統的營銷體系,花了一百多年來建構的就是一個捕獲需求的網絡和方法。而網際網路的出現讓MBA學院這個神話破滅了。舊有的營銷體系其實是沒有用的,所謂的MBA學院就是一個社交場所,而不是知識提供的地方,因為那裡所提供的知識已經是過時的了。那麼,新知識產生在哪裡呢?我認為是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是和需求距離最短的。

第三點,其實網際網路還有非常重要的產業聚合力。產業經營的核心是掌握稀缺的資源。所有的投資者在判斷某個企業、某個行業值不值得投入的時候,一個公認的標尺就是它是不是擁有稀缺資源。頻道是稀缺的,刊號是稀缺的,能源是稀缺的,而網際網路是豐腴的,沒有稀缺可言。網際網路是一個平臺,所有人都可以參與,進入的門檻很低。

基於這一點,網際網路上的聚合力量是建立在平臺機制上的。這種平臺的模式對外是合作的,多元的介入,對內是融通的。這和在稀缺資源基礎上建構的商業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網際網路也有它的問題。

第一,它的商業模式至今是模糊的。最近的時候,十年前、二十年前,網際網路的大師們對網際網路的理念和我們現在看到的網際網路的理念是多變的,建構在一個虛擬網上的虛擬經濟,必然產生一種虛擬的文化。這種文化我覺得常常是不理性的,常常是不道德的。

第二,我們往往忽略了網際網路成本的外化。我們看到的低成本乃至無成本運作背後,其實是把成本外化在整個網際網路上、外化在社會上。比如微博的商業模式就是博主與運營商的共享利益。所有成本其實都平攤在粉絲身上。

不過,不管怎麼說,網際網路的產生有著很強的營銷的能力,也有它很特殊的商業模式和商業文化。

網際網路需要「原點」精神

網際網路時代受傷最大、最早的是報紙,被預言最快消失的也是報紙。報紙的生存和今後的發展其實和網際網路是密切相關的。

事實上,十年前我們就在說報網互動,也有很多的報紙記錄了網際網路的經營。但非常遺憾的是,到現在報網互動成功的只是鳳毛麟角,大多數我認為都是失敗的。這是很值得我們反思的。失敗的原因我覺得有幾個。

首先,我們報業的知識體系是陳舊的,我們的組織建構是落後的。此外,還有非常重要的是,網際網路文化和傳媒文化常常是衝突的。

正是因為此前報網互動的大規模失敗,在這個時候,當大家在重新反思、檢討報網互動的時候,21世紀網的改版,必然成為一個大的事件,引起各方關注。

21世紀網有他自己的優勢,從2008年開始,就在不斷地進行調整,適應網絡媒體的發展。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我注意到21世紀網所提出的出發點,這個出發點體現在他們的口號上:財經新聞的原點。事實上,對網際網路傳播來說,自己獨特的內容是最根本、最關鍵的。所以在這個定位上,我特別同意,也特別認同。

在網際網路魚龍混雜的信息洪水中,我們非常需要一種「原點」的精神。這個原點是溝通的原點,事件的原點,也是我們對事實把握的一個最根本的東西。

說到這裡,我想再說我們的一個看法。進入2011年以來,我一直關注一個核心命題。我們認為,中國傳媒業有兩個很重要的力量非常糾結,一個力量是來自經濟的力量,我把它稱之為大國化的經濟背景。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中國的經濟實體已經超過了日本,如果按購買力來算,五年後就和美國持平,也就是說,我們有生之年必然會看到一個非常巨大的經濟實體出現在人類的面前。

第二股力量就是數位化的力量。數位化的力量持續有二十年了,從網際網路開始延及到了電信,後來到廣播,現在叫三網融合。廣播網,電信網,網際網路這三種力量交織在一起,必然形成對網際網路巨大的衝擊。在這個時候,我覺得對於報業,以及整個傳媒業,都必須面對這樣一個事實:在信息不斷爆炸、粉絲不斷增多,全部網民常常處在一種亢奮之中,在這個時候,我們最需的是什麼?中國的傳媒,在中國網絡數位化發展的時候,需要的是什麼?

我非常同意劉冬的說法。其實信息很多,需要的是獨特的東西,其實觀點很多,需要的是冷靜的東西。

所以,我理解的原點,除了獨創、除了深度,更重要的是在中國未來發展裡帶來一種公平、公開、客觀、冷靜的輿論環境。

這是我對21世紀網改版的一個期待。這也是網際網路時代最稀缺的,它代表著報紙背後文字的力量。希望21世紀網能夠成為網際網路江湖中的一股新生力量。(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 院長 黃升民)

黃嘉驪:未來一定要關注移動網際網路

我們說新媒體的時代已經到來了。艾瑞通過整理一些數據,可以看到網民網際網路消費的時間的增長情況,從2002年到2010年,是非常快速的增長。

截至2010年底,網際網路網民已經有四億多人,正是四億多網民,使得網際網路凸顯出了它的媒體價值。過去在提到媒體的時候,我們會說電視、報紙、雜誌,而現在不得不提到網際網路。

艾瑞通過對網絡廣告的長期監測發現,從2002年到2010年,網際網路廣告收入與傳統廣告收入相比,雖然絕對佔比看上去還較小,但它的增速非常迅猛。於此同時,網絡廣告的廣告主數量增長非常快,涉及到的行業也是在不斷豐富,現在已經從最早的交通、IT等行業擴展到了更多更豐富的領域。我們預測,2011年網絡將成為第二大的廣告媒體。

研究網民的行為,是希望通過網民的行為來啟發、指引網際網路應該如何發展,應該如何經營自己的產品、應用和服務。

我們發現,80後已經在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人群。由於他們的存在,將推動社會向信息化的方向更快速的邁進。

他們的網際網路上的使用行為和習慣就非常重要。從他們的網絡行為我們可以看到,SNS、在線視頻、電子商務實際上是網際網路中的三駕馬車。

而除了這三駕馬車之外,我們通過數據可以看到,用戶對財經新聞的需求還是非常強烈的。

我們做了一個2010年十大網絡應用的調查。我們發現靠前的除了微博、團購、視頻搜索之外,財經資訊的排名也非常靠前。

我們的另外一個調查顯示,網民對理財產品的獲知渠道或者購買渠道,很多是通過一些垂直性的財經網站。

對於財經網站來說,以用戶為中心的定位必然會在未來的市場當中有所斬獲。以用戶為中心會促使我們更深入地去分析用戶屬性,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去挖掘用戶深層次的需求,同時關注用戶體驗。對於財經網站來說,以用戶需求為原點,可能也會更為明確自己的網站定位。垂直化、分眾化、細分化的企業未來也會有成功的希望。

另外一方面,我們知道現在對於很多財經網站來講,社區、搜索、視頻都是一些標配的產品了。基於剛才我跟大家分享的一些網際網路發展的新媒體的特點,我們認為大家要思考財經網站和新媒體怎麼樣更好地結合、融合,這並不只限於SNS和財經媒體怎麼結合。

此外,我認為還要特別關注的是移動網際網路。我們認為2011年,已經進入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剛才劉冬也介紹了,21世紀網已經在移動網際網路方面開始布局。認為這應該是一個大的戰略方向。

今天對於21世紀網來講,做這樣一個改版新聞發布會,核心也體現了大家對基於用戶出發為原點這樣一個思路,希望其產品和服務能夠給用戶更好的一些感受,希望能給用戶提供更深度的內容。

另外劉冬提到一個問題,在這樣一個時刻,作為一個傳統媒體進入網際網路是不是晚了?我的理解是恰逢其時。我覺得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雖然我們都在講內容為王,但在版權保護都不到位的情況下,提內容為王,對於我們是一個痛苦的選擇。而現在來看,網際網路正在走向一個相對良性的循環。

在此,我也提前恭祝21世紀網在財經領域有所斬獲。(艾瑞諮詢集團副總裁 黃嘉驪)

相關焦點

  • 瑪斯卡專輯同名曲《回到原點》MV今日全網發行
    今日(10月21日),Matzka 搜瑪斯卡瑪斯卡最走心單曲《回到原點》MV全網發行,這也是他出道十年推出的重磅專輯《回到原點》的同名單曲,這首歌既是整張專輯的核心所以我寫下《回到原點》這首歌,這裡面有說出了很多我的一些想法、希望、無奈,算是寫給我自己的一首歌,希望大家會喜歡。」   MV特別找來兩度入圍金曲獎的青年導演Birdy邱柏昶合作,他覺得《回到原點》其實不只是Matzka 搜瑪斯卡瑪斯卡本人的故事,它是許多人的故事。
  • 回到原點
    從故鄉匆匆回到魔都,雖然感覺到空氣裡的緊張,但卻並不妨礙我豐富的假期計劃,總算可以心安理得的在家安心喝茶,鑽研廚藝,讀書寫字,把平常想做沒時間做的事情一一補齊。然而真實情況卻是喝茶並不安心,做飯也沒有很出彩,讀書寫字更是六神無主。雖然形式上過著自己平常最渴望的吃了睡,睡了吃的二師兄模式,但實際上卻是食之無味,寢之難安。
  • 2021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校園招聘63人公告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成立於2016年11月,是經中央批准的全國首家全媒體集團,是廣東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標誌性項目。集團核心業務為「媒體、智庫、數據、交易」。旗下擁有21世紀經濟報導、經濟頻道、股市廣播、21財經APP、南方財經網、越聲理財、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等。
  • 張力奮:真相的傳播,是回歸新聞的原點
    被新冠肺炎疫情隔離的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FT中文網前總編輯張力奮,在美國休斯頓養了十幾隻靜悄悄的蜥蜴。本以為這是另一個尋常的寒假,張力奮按慣例結束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一個學期的工作,啟程去美國寫作,幾天後疫情突然暴發,武漢宣布封城。
  • 央視紀錄、財經頻道今起改版升級,近來多節目改變你注意到了嗎?
    今天,央視紀錄頻道、財經頻道改版升級,這也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全面改版大動作之一。此次全面改版涉及總臺19個電視頻道、17套對內廣播頻率、44種語言對外廣播和主要新媒體平臺、3個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以及央視新聞客戶端等各新媒體。
  • CCTV-10央視科教頻道改版,19檔節目將亮相
    這是科教頻道堅持「臺網並重、先網後臺、移動優先」的具體舉措,也是打造「科教+」全網傳播鏈條的重要一步。今年以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改革動作不斷,包括央視新聞頻道、社會與法頻道、中文國際頻道、少兒頻道、科教頻道、中國之聲、音樂之聲等頻道、頻率相繼「官宣」改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此輪全面改版陸續揭開面紗,從頻道包裝、內容編排再到融媒傳播呈現出全新樣貌。
  • 新聞聯播改版,然後呢
    從7月18日起不間斷放送42年伴隨了很多人對電視的記憶1978年1月1日開播的《新聞聯播》重磅改版首次啟用全新的16:9高清片頭這是新聞聯播開播後第9次換片頭了(歷年片頭合集看文末)也是首次全流程實現16:9高清制播
  • HERE財經全球啟航儀式暨戰略發布會圓滿成功
    2020年12月9日晚,HERE(希爾)財經全球戰略發布會暨開業慶典於深圳正式宣告全球啟航。本次發布會由環球金融集團、HERE財經聯合主辦,平行字符協辦,GX全球數字資產交易所(以下簡稱GX.COM)冠名贊助,及業內數十家頭部知名媒體聯合承辦。
  • Lady Gaga:晦冥之夏,回到原點
    《Chromatica》是Gaga回到出發原點之作,製作主張似乎沒什麼野心。團隊用Spotify海量播放1990年代House舞曲,刻意避免1990年代還沒出現的技術。他們要營造撫慰耳朵的聲音,讓具有時代感的聲音連通時光通道,使人跌落徜徉在熟悉的聲音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迪斯科文化又回潮,LGBTQ亞文化隨著熱門美劇《姿態》(Pose)回到主流視線。
  • 年終特輯|回到原點
    2020年即將過去《人民日報》用「無價」來定義這一年而我則將這一年視為「回到原點」一萬個人有一萬個2020年只是這一年所有人都有太多共同的回憶而我只挑出我所專屬的那一部分向你們講述我的2020年朝陽照亮了半截樓宇,過膝的羽絨服捂熱了膝蓋,自然微卷的頭髮被手指有意地拉直後就抵達了肩膀,手機自帶天氣系統上定位的是太原市小店區
  • 探尋中國經緯度定位基準點 網媒記者走進中國大地原點(圖)
    探尋中國經緯度定位基準點 網媒記者走進中國大地原點      網媒記者們步入塔樓,進入大廳,正中央是一直徑約2米的圓柱     網媒記者拍攝大地原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朱正攝影報導:你聽說過中國的大地原點麼?
  • 《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改版升級後有何不同?
    為做好《新聞聯播》高質量改版升級工作,2019年10月16日起,總臺央視新聞頻道陸續完成高清系統的交付使用工作;其姊妹節目《晚間新聞》也於2019年12月21日起採用高清制播系統進行播出,為《新聞聯播》高清迭代升級蓄力。  《新聞聯播》主持人首次啟用「電子提詞器」進行播報。
  • 直播時代的財經網紅,月入超過200萬 創世紀
    而隨著知牛財經、易直播等財經直播平臺的誕生,日進鬥金就不僅僅是遊戲主播和美女主播的特權了。據《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報導,目前,知牛財經已經有了近十位月收入超過200萬元的財經主播,月收入幾十萬的也大有人在。直播的財經網紅時代終於到來!秀場變遷財經網紅的秀場經過了幾個時代。
  • 2020第十七屆中國酒店「金枕頭」獎評選暨21世紀住宿業高峰論壇
    由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21世紀住宿業高峰論壇(2020),12月18日將在上海外灘茂悅大酒店盛大開幕,主題是「雙循環新格局下的機變與攻守」。2020(第十七屆)中國酒店「金枕頭」獎也將於當晚揭曉。2019年,旅遊經濟繼續保持高於GDP增速的較快增長。國內旅遊市場和出境旅遊市場穩步增長,入境旅遊市場基礎更加穩固。
  •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如果一切回到原點
    只是看到結尾,高智商的主人公因為藥物的副作用,又回到了原點,變成一個低智的人,忘記了經歷的一切。忘記了曾經的愛人。haruka站在sakuto身邊,他卻認不出她。她只能蹲在地上哭。這是這部劇裡最悲傷的一個場景。即便這樣,卻也能被sakuto那治癒般的笑容衝淡。如果一切回到原點,又是什麼可怕的事呢,最重要的自身,還在,也許是另一次新生。
  • 娛樂圈沉浮二十年,黃曉明終於又回到了原點
    劇中的醫者黎老堂主一句話最為觸動人心:「有時世事就是這樣,你拼盡了全力,最終,卻又回到原點。」  但令侃姐沉思的是,一切真的回到原點了嗎。看似結局回到了最初,但這期間所發生的一切,難道就真的不重要嗎。 蕭平章兩次主動放棄自己的生命,這兩次給觀眾帶來的感受,完全不同。
  • 央視財經2015節目資源推介會在京舉行
    2009年8月24日,CCTV—2「財經頻道」作為財經專業頻道改版播出。財經頻道開播以來,在全國電視財經節目市場中的份額穩步攀升,從2009年8月開播前的56.5%,提升到2015年第一季度的82.8%,在電視財經媒體中遙遙領先。3、3300萬。
  • Matzka 瑪斯卡全新大碟今日發行,出道十年「回到原點」
    Matzka瑪斯卡2020全新大碟《回到原點》封面今日(10月16日),Matzka 瑪斯卡2020全新大碟《回到原點》正式發行,這也是他出道十年推出的重磅之作。Matzka 瑪斯卡在《回到原點作為加盟Universal Music環球音樂後發行的首張完整大碟,專輯《回到原點》不僅是Matzka 瑪斯卡出道十年的歸根之作,更是他站在人生的中場,試著梳理前半場人生經歷的歸零總結。在Matzka 瑪斯卡的音樂中,讓我們一起試著回到原點、找回當時踏出第一步的初心!
  • 酷我音樂特別企劃「重啟21世紀」 與津津樂道播客乘坐時光機回到2009
    年度特別企劃「重啟21世紀」已在酷我音樂繼續更新。主播們將與聽眾一起乘坐時光機,回顧過去20年的閃亮記憶和美好時刻。本期節目由津津樂道播客全力打造,一起回到創業崩塌的2009年,尋找記憶深處最初的感動。
  • 《如果歲月可回頭》:回到原點,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江小美恢復了單身,把區曉歐接了回來,一切又回到了原點,但這個原點性質已經發生了變化,因為在過去的兩年,大家都經歷了很多波折,重新認清了自己,都得到了成長,所以這個原點也是一個新的開始。人生就是一條單行線,沒有歲月可以回頭,所以我們要珍惜,不能等到失去時再去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