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惡意》悲劇不要再發生

2020-08-28 陳玉華親子



讓《惡意》悲劇不要再發生

文|陳玉華

【最迷偵探推理】

我是一個閱讀趣味不高的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

比方說,四大名著中,《紅樓夢》這樣的巨著我就沒讀完,《三國演義》也只是讀了一半——續完是通過影視。

更不要說那些國外經典了。《百年孤獨》經典吧,堅持了幾次都疲軟下來;我有被《約翰·克裡斯朵夫》、《追憶似水年華》這樣的「磚頭」砸過的經歷,落下個大部頭「恐懼症」;這輩子稍稍能讀下去的大部頭是《基督山伯爵》,因為情節確實跌宕。很過癮。

多年以後,我發現,自己能讀得進去《基督山伯爵》是有原因的。因為相對藝術氣息濃厚的經典,《基督山伯爵》就一通俗讀本,陰謀、冒險、奇情、復仇......跟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無異,非常引人入勝。這麼些年來,自己有幸能寫點東西,全是拜了這些通俗讀物所賜。

而在通俗文學裡面,自己最最沉迷的——

不猜你也知道了——

就是偵探推理。




【偵探推理教你如何工作】

我特別愛古龍。

金庸與之相比,也得靠邊站。

為什麼呢?

因為古龍有「推理」加持啊!

我有時想,古龍如果不寫武俠,改寫偵探推理,也會是大咖。

什麼《流星·蝴蝶·劍》、什麼《楚留香傳奇》、什麼《陸小鳳傳奇》......

你說是武俠,我說是推理,你要反對,我跟你急。


偵探推理小說的價值在哪裡呢?

這麼說吧,如果說自己身上還有些邏輯思維的話,偵探推理小說功不可沒!

偵探推理小說為我們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一個面對結果、進行反推演繹的路徑。

然後尋找問題的癥結。

八年前,我讀松本清張的《零的焦點》——我被女主角不挖掘出真相誓不罷休的堅韌所感動。那是一連串的從結果反挖真相的漫長旅途,女主角為找出殺害丈夫的兇手,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從一個鄉鎮到另一個鄉鎮,調查,實證,糾偏,再實證......最終挖出驚天大秘密。

在此,我不劇透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我們從《零的焦點》這樣的推理小說身上學點什麼呢?

學邏輯、學條理、學解決問題的方法!

比方說,一起兇殺案,逐步調查發現造成這起兇殺案會有幾種可能,我們列出這幾種可能,然後將「可能性」進行定性或定量的先後順序排列(或有並列的),然後根據這幾種「可能性」的輕重緩急,進行合理的人員分派,時間地點安排,一一排查,一一求證,直至與真相激情碰撞。

工作也是如此。

如果將「兇殺案」比作為工作中的一個「壞的結果」,然後反過來糾正工作中的一些錯漏失誤,改善工作中的一些路徑和方法,一步步讓工作流程更合理、更高效,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

如果將「最終的破案」比作工作的」目標」,我們會根據具體的情況,就工作的輕重緩急,進行合理的鋪排及時間管理。這跟警員的人力分配及時間上的安排同理。如果工作無輕重緩急之分,幾條線都比較重要,要通過這幾條線同時進行,才能更快更準確地抵達目標,那工作上就得多分派人力,完成階段性任務。這跟警員的多線調查同理:多線同進,真相或在幾條線的交叉處。


【偵探推理教你認識人性】

這麼多年,我讀柯南道爾、讀阿加莎克裡斯蒂、讀布洛克、讀橫溝正史、讀森村誠一、讀松本清張、讀東野圭吾、讀黑白乙一、讀京極夏彥。

「哇哦,讀這麼多!」朋友都感覺詫異。

我想,很多人只是把它們當消遣讀物去讀的。

我不一樣。我在消遣中發現價值。

發現人性。

偵探推理小說裡面有最最真實的人性。

在宗教與道德還未大範圍普及深入之前,每一個人都有一顆犯罪的心。如果法律也「誅心」的話,普羅大眾都多少在生活、工作中犯了罪。

那麼,了解犯罪的動機、心理就非常有必要。

偵探推理小說提供了最普遍、也最複雜多樣、最不可思議的動機與心理。

我把它稱之為「人性」。

五年前,我讀東野圭吾的《惡意》,面對著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轉,面對那陰暗到極致的人性,一邊興奮於作者的構思,一邊倒吸一口涼氣。《惡意》說的是一個極度自卑而又極度自尊的人,面對在能力上和道德上都很強大的朋友的關心和幫忙,一步步反襯自己的弱小與卑微,由感激轉化為嫉恨——在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後,殺害朋友,並企圖破壞朋友名譽的故事。

早年不通人性的我,看到這個故事,只感覺到悲哀,「對你好,還被你殺,還要被你毀壞名譽」。當自己進一步深入社會,了解人性中最幽微的心理,才發現這種犯罪動機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找到觀照——當朋友處處比你強,你卻越來越卑微的時候;當朋友處處幫你,你不是感覺欠了情而是感覺被施捨的時候;當自己越發低下,而對方有一種「施」的優越的時候——你心裡的嫉恨就產生了,你心裡就會有惡毒的想法——希望他垮掉,而重新拾起自己碎了一地的自尊。

這是一種複雜而又真實的人性。或常常閃現在某些人的腦海,只是沒有轉為實際的行動而已。

偵探推理小說,特別是社會派推理小說,在人性的挖掘方面,可與那些優秀的現實批判主義小說比肩。

那我們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會直面怎樣的人性呢?

一定會有你的付出得到的不是感激而是嫉恨的時候。 一定會有你幫他脫離苦海他反過來推你下海的時候。 一定會有你寬容了他而他變本加厲的時候。 一定會有彼此走得太近而不好管教的時候。 一定會有他為了終極的利益而泯滅友情的時候。 一定會有你越真實別人反倒認為你虛假的時候。


我在數十本偵探推理小說裡,略通了這樣的人性。

然後想方設法去應對、去把握關係尺度。

避免類似於《惡意》這樣的悲劇發生。



【偵探推理教你智慧】

接下來,我想說:

偵探推理小說,是智力的競賽。

完美的犯罪是系統的謀篇布局。

如何才能不露破綻?如何才能逍遙法外?

貓捉老鼠,如何才能讓老鼠戲弄貓?

當然,我們是從高智商的犯罪中學習系統運籌,而不是去犯罪。

我們將負面的、反面的案例,去粗取精,化為商業競逐中的典型教材。

完美的破案幾乎不存在。

社會派偵探小說中的破案,是一套系統的流程與作戰方案。

它不神乎其技,但它是一套更為科學的方法。

如果說,完美的犯罪只能是靈光乍現的話,那麼,不那麼完美的破案,就具有普適性了。

如果,把完美的犯罪和不完美的破案,比作是工作的話,完美的犯罪就是:小聰明,或者說是能力。

而不完美的破案,就是:道。】

【其他路徑】

寫到這裡,我得糾偏了。

我想說,以上只是我從偵探推理小說裡面獲得的「道用」。

是否適合每一個人,真的未可知!!!

只是說,這種案例式的呈現方式,是極適合我的。

當然,隨著年紀的增長,我也會從思想類書籍中吸收「道用」。

我的朋友溫柔響馬,是一個熟讀古經書的人。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左傳》、《戰國策》、《三國志》等等,無所不涉。

他可以將這些古經書裡的智慧融入到工作、生活當中。

也是「道用」,將老祖宗的思想靈活運用了。

這是適合他的方法。

寫到這裡,作個結吧。

讀讀古經書,讀讀偵探推理,總有好處。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End



相關焦點

  • 一而再再而三 這樣的悲劇仍在發生
    接二連三的悲劇之下,種族問題成為美國大選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如今,大選近在眼前,美國再次發生涉及非洲裔族群、涉嫌過度執法的爭議事件並觸發抗議和騷亂,凸顯美國制度性頑疾根深蒂固且深度「撕裂」美國社會。引發大規模抗議10月26日下午,兩名費城警員與被指手持刀具的27歲黑人男子華萊士當街對峙,將其射殺。
  • 《我們與惡的距離》:悲劇為什麼會發生?
    相信大家都一直關注著7號發生的貴州安順公交車世間,警方最新的通報顯示,此次事件系公交車司機因為對拆遷不滿,蓄意報復社會。一瞬間的惡念,致使包含公交車司機在內的21人死亡,15人受傷。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 不要再惡意相攻了
    他還強調吸菸有害健康,呼籲未成年人不要學習吸菸,以及在室內公共場所都不要吸菸。 所以李佳琦乾脆大大方方的承認抽菸的事情,並用行動告訴大家在市內公共場合不可以吸菸,18歲以下的青少年千萬不要學李佳琦這一點, 此前還說過這樣的話「十五歲請退出我的直播間」 觀點是「還沒有經濟收入時,就不要來直播間買買買。這就和背著爸爸媽媽遊戲充值一樣。除非是你媽媽讓你來買的。」
  • 全球熱點 | 一而再再而三 這樣的悲劇仍在發生
    接二連三悲劇之下,種族問題成為美國大選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如今,大選近在眼前,美國再次發生涉及非洲裔族群、涉嫌過度執法的爭議事件並觸發抗議和騷亂,凸顯美國制度性頑疾根深蒂固且深度「撕裂」美國社會。引發大規模抗議26日下午,兩名費城警員與被指手持刀具的27歲黑人男子華萊士當街對峙,將其射殺。
  • 《惡意》:以惡意開幕,以惡意告終
    惡意是我讀的第一本東野圭吾的書,讀完之後,真的感覺挺震撼。我沒有想過最後的結局還是以惡意結束。或許是自己接觸的東西真的太少了,總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是以真善美作為結局,而這本書,我暫時真的感覺很意外。當所有人認為日高被殺是因為影子作家的事的時候,劇情又發生了一個大轉彎。野野口或許由於家庭的原因,對所處的環境和環境裡的人都充滿偏見,一句話,就是不順眼。家庭教育影響著孩子,這真的引發思考。野野口如此的思想扭曲,(我真的不會用其他的詞來形容了)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校園暴力。
  • 別讓悲劇再發生!教育部緊急發布第3號預警!
    6月21日,重慶潼南區發生8名小學生溺亡事件,令人震驚,令人痛惜,給各地各校再次敲響了警鐘。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特發布2020年第3號預警,提醒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學校務必引以為戒,認真落實防溺水工作各項要求,盡最大努力防止此類事件發生。此前報導:悲痛!8名小學生落水,已打撈起多名孩子遺體痛心!
  • 漢隆剃刀原則:不要惡意揣測別人!
    基本背景:漢隆剃刀原則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思維模型,其最佳的概括方式就是下面這句話:永遠不要把完全可以選擇忽視的事情解釋為惡意。和奧卡姆剃刀原則(點擊可跳轉)一樣,漢隆剃刀原則對於迅速決策和認知的發展來說都是一套非常有用的工具。
  • 兩起17歲學生弒母案的悲劇,請不要再做專制型的父母親了
    兩起17歲學生弒母案的悲劇,請不要再做專制型的父母親了更年期的母親與青春期的孩子交鋒,沒有贏家這一段,12.12日,江蘇一則17歲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的新聞,11.13日,南京高三男生李某殺死媽媽的案件
  • 充滿惡毒詛咒的6年級同學錄:永遠都不要低估小孩子的惡意
    我曾在某社交平臺上看到一則,關於小孩子的惡意究竟能有多大的帖子,說實話看到帖子的時候,真的讓我後背發涼。我們不該忽略孩子的惡意,更不該滋長孩子的惡意,很多孩子之所以敢為所欲為,就是他們料定大人不會和他們計較。發帖人是一位小學老師,帖子的標題是:「我們班上一個不受歡迎小孩的同學錄」。
  • 權珉阿公開AOA申智珉霸凌、粉絲惡意攻擊的證據:不要再傷害我了
    女團 AOA 成員出身的權珉阿公開了持續不斷的惡意留言和遭到申智珉霸凌的證據。據韓國媒體1 月18 日報導:女團 AOA 成員出身的權珉阿今日通過自己的 Instagram 寫道:「看著惡意留言,我很生氣、也很委屈」,傳達了因為惡意留言而受到的折磨。
  • 瘋狂的茅臺:被惡意炒作的天價神物,會重演「君子蘭」的悲劇嗎?
    近日,關於茅臺搶購的新聞可以說每一次都刷新眼球,12月10日,百餘萬人在線等著搶茅臺,但成功者寥寥,為了填補市場供應,茅臺集團決定再將約883萬瓶平價茅臺投向市場,但仍像滴水投進大海。被惡意炒作的天價神物造成的嚴重後果,中外皆有。最有名的就是荷蘭的「鬱金香泡沫」。17世紀鬱金香在荷蘭流傳後,一些機敏的投機商就開始大量囤積鬱金香球莖以待價格上漲。1636年,一株稀有品種的鬱金香竟然達到了與一輛馬車、幾匹馬等值的地步。
  • 江歌事件:為了悲劇不再發生
    自己養的小狗吃老鼠藥死了,會非常難過,不過,當有新的小狗再出生的時候,就被喜悅替代了,忘記了之前的悲傷。初中二年級的時候,我二嬸去世,我才明白死亡是天人永隔,從那以後,再也不會輕鬆戲謔地對待死亡。在生命中黑暗的階段,我也曾經想到過自殺,很多年以後我回想起來,慶幸自己沒有做出輕率的感覺。
  • CBA連續發生惡意傷人事件,究竟是誰讓北京男籃陷入尷尬與難堪?
    尤其是近期的連續輸球,讓曾經的籃壇霸主北京男籃隊員們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也推進了輿論漩渦而陷入尷尬境地。真是奇怪了,最近連續的三場比賽,每次比賽幾乎每場他們都要讓對方的主力隊員傷一個,而且還都是得分外援。為此,媒體和網絡給北京男籃起了個綽號「拳擊手」「傷人隊」,這的確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我們先看看連續發生的這幾起傷人事件的簡要情況。
  • 女孩搭錯車受傷害:如何避免悲劇再發生
    防範性犯罪應成必修課  我們的防備性犯罪教育,顯然太羞澀了,老師和家長,甚至羞於告訴女孩子們,這種理想化地躲避本身只能起到麻痺的作用。  可以想像得出,如果救援人員再晚出現半天甚至一兩個小時,會有什麼樣的嚴重後果?
  • 不要忘記林奕含,她是發生在我們每個女性身上的悲劇
    記錄,不是為了還原真相(除了林奕含本人,沒有人會知道她自殺的全部真相),而是為了面對現實:我希望知道,到底造成林奕含/房思琪悲劇的,是什麼?直到最後,她被打到流產了,她才選擇離婚……也許這樣的悲劇,是有一點戲劇性吧,但是再想想思琪的家庭教育,又好像覺得一切都合乎情理:這些精緻的女孩,從小就只知道要乖巧、順從,做個好女兒、好老婆,好媽媽,她們有為自己的人生想過別的可能嗎?
  • 請不要讓高以翔的悲劇再次發生
    因為一直沒有官方得回應和消息,更多人還是祈禱,希望噩耗不是真的。這個讓人不敢相信的噩耗,還是發生了。一切,來得都太突然。很難相信,這樣的意外會發生在他身上。看起來體格那麼健康的高以翔為什麼會猝死?做得再出彩,拍得再刺激,錄製時間是否合適?節目流程是否有安全隱患?配備的醫療和儀器是否到位?這些都需要考慮。這樣的突發事件,誰都不希望發生;但類似的事情,我們真的不希望再看到了。
  • 半妖的夜叉姬:犬夜叉和殺生丸一起防止悲劇,悲劇還是發生了
    原來是一場天災導致這一切事情發生變化,為了應對天災,犬夜叉和殺生丸都奮起而戰。犬夜叉和殺生丸,兩人能否成功將天災擊退呢?這份天災會帶給他們什麼樣的影響呢?這些都是我們非常期待的劇情。一直以來支撐著粉絲們繼續觀看半妖的夜叉姬的信念,估計就是為了等待這一刻的到來。殺生丸和犬夜叉兩人之前關係一直不和,但是在經歷了一系列事情之後,兩人的關係稍微有了緩解,可是依然不是很好。
  • 停一停吧,惡意剪輯!別再把觀眾當傻瓜了
    但節目組卻把兩個片段剪在一起,打亂了事情發生的順序,讓觀眾看完之後產生了錯覺。王俊凱是公認的「小乖乖」,在人前人後都是很恭敬的樣子,可就是這麼一個男孩子,當年也因為遭受惡意剪輯而忍不住發聲了。而現實則是,王俊凱並沒有累慘,只是節目組惡意剪輯拼湊而成的片段,又一次讓觀眾產生了錯覺。
  • 金卡戴珊同情梅根對隱私的渴望,不要發生雪莉具荷拉式的悲劇!
    金卡戴珊同情梅根對隱私的渴望,不要發生雪莉具荷拉式的悲劇!
  • 毀掉孩子的悲劇,無時無刻不在發生
    接下來,媽媽的反應:「之前的弄壞了,這張又不行了,接下來要是再壞了,你還拿什麼比賽?」孩子越說氣越弱,最終不說話了。老師拿來畫紙給孩子換了。媽媽依然忿忿。南京的地鐵上,一個四五歲的男孩,跟他爸爸說:「爸爸,我討厭你。」坐在對面的媽媽,聲色俱厲地責問:「你有什麼資格說討厭爸爸?快!給你爸爸道歉!說對不起!」因為媽媽太嚴厲,孩子雖不樂意,但還是怯懦地說了:「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