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市政府當地時間10月28日宣布,因警方槍殺一名黑人男子引發連續兩晚抗議和騷亂,費城當天21時至次日6時實施宵禁。
接二連三的悲劇之下,種族問題成為美國大選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如今,大選近在眼前,美國再次發生涉及非洲裔族群、涉嫌過度執法的爭議事件並觸發抗議和騷亂,凸顯美國制度性頑疾根深蒂固且深度「撕裂」美國社會。
引發大規模抗議
10月26日下午,兩名費城警員與被指手持刀具的27歲黑人男子華萊士當街對峙,將其射殺。
華萊士家人說,華萊士有精神疾病,正在接受藥物治療。事發時,家人撥打911意在尋求醫療急救,而不是尋求警察幹預。警方調查發現,兩名警員至少各開7槍,現已調離崗位。
10月26日,在美國費城,示威者與警察對峙。新華社/美聯
華萊士遭射殺後,目擊者將視頻上傳網絡。26日晚,防暴警察與示威者發生對峙和衝突,一些人趁亂破壞和搶劫商店。27日晚,抗議和騷亂再度發生。兩晚,共有53名警察受傷、172人被捕。
華萊士之死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紐約市和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等地也引發抗議活動。
費城市長肯尼28日說,賓州國民警衛隊將被部署到費城,協助警方維護治安。費城警方稱,將在「不久的將來」公布警察隨身攝像頭拍下的槍殺事件視頻。
10月27日,在美國費城,示威者與警察對峙。新華社/美聯
針對費城騷亂事件,謀求連任的美國總統川普28日在內華達州競選集會上呼籲強硬維護「法律與秩序」,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27日則悼念「又一個美國黑人生命的喪失」。
結構性種族主義
讓人「無法呼吸」
種族歧視是今年美國大選的主要議題之一。在過去幾個月中,美國警察對黑人濫用暴力的現象屢見不鮮,讓黑人群體感覺「無法呼吸」的一幕幕悲劇仍不斷在美國上演,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
除了遭受警察暴力之外,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非洲裔問題專家工作組2016年公布的調查報告指出,美國政府未能履行保護非洲裔權利的責任,制度性和結構性種族主義的持續存在,對非洲裔美國人的公民權利、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造成了負面影響。
6月30日,一名打扮成「蜘蛛俠」的抗議者在美國紐約市政廳附近手舉寫有「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標語。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相關統計顯示,超過四分之一的非洲裔家庭淨資產為零或負數;非洲裔在教育、工作中遭受普遍的歧視與欺凌……
另據美國媒體報導,在新冠疫情當中,由於很多非洲裔從事容易導致感染的「必要」工作,很難在家辦公,而且更難獲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感染新冠的非洲裔死亡率高於白人。
傷痕恐將加深
今年以來,美國涉警種族暴力頻發,執法部門始終未從源頭上反省種族主義危害,民眾壓抑已久的怒火一再燃起。
令人擔憂的是,隨著政治極化加劇,美國社會由種族矛盾撕扯的傷痕恐將進一步加深。
背景連結
5月30日,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名女子戴著寫有「我無法呼吸」字樣的口罩參加抗議活動。新華社發
今年5月25日,明尼蘇達州黑人男子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跪頸」近9分鐘死亡,引發全美各地長時間、大規模示威,反對種族主義和警察濫用暴力。激進的白人至上主義者也走上街頭,種族矛盾日益激化。
抗議浪潮在8月23日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黑人男子布萊克遭白人警察槍擊致癱瘓後再次升級。
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市一個大陪審團9月23日裁定,黑人女子布倫娜·泰勒3月在警方執法過程中遭槍擊死亡案件中,3名當事警察中2人因「正當理由」開槍,不予起訴。這一裁決引發抗議活動。
(來源:新華國際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