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個角度解析《寄生蟲》的悲劇意義

2020-08-29 張沐子的小酒館

文:張沐子

《寄生蟲》這部電影在奧斯卡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有很多人對此進行了解析,而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解析這部令人影響深刻的電影。


這部電影無疑是部悲劇。悲劇的定義是

描寫主角與佔優勢的力量(如命運、環境、社會)之間衝突的發展,最後達到的悲慘的或災禍性的結局。


這部電影一共涉及到了三家人,第一家是基澤一家,第二家是樸社長一家,還有一家是樸社長的保姆一家。

影片是以基澤一家的視角展開的,更是以他們為主線,所以他們是主角。再來看看主角們的命運:基澤殺了社長,逃入地下室,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重見光明的時刻遙遙無期;基婷被保姆的丈夫在生日宴上用刀殺死,當場斃命;基宇雖然活了下來,但是名聲狼狽,腦袋也受到了重創,前途渺茫;忠淑也就是基澤的老婆,失去丈夫和女兒,四口之家只剩下自己和兒子。毫無疑問,這是一部悲劇。


導演安排悲劇結局的用意是什麼呢?到最後基宇通過努力讓基澤走出地下室,皆大歡喜的結局不好嗎?這值得我們思索。


一、性格角度出發,基澤一家的悲劇是必然

(一)基澤一家沒有職業操守


基澤一家對於美好生活存有嚮往,社長一家出去給小兒子多頌過生日,基澤一家不請自來,透過偌大的玻璃窗,看著外面的雨幻想著自己是這棟別墅的主人,但是他們絕不可能過上這樣的日子,這種結局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


基澤一家都沒有工作,全部待業在家,於是他們找了一個簡單的工作,就是折披薩盒子。而披薩盒子可以說是他們一家的唯一生計,但是他們是怎麼做的呢?對這份簡單的工作絲毫沒有重視。披薩店的老闆來驗收成果的時候,發現只有四分之一是合格的,只能結一部分錢,他們吵了起來。


這可以看出基澤一家態度不認真,明明可以做好的事情非要偷奸耍滑,在這樣的性格內驅力的影響之下,成功是偶然,失敗是必然。


(二)基澤一家缺乏感恩之心


基宇的朋友敏赫送給了他們一塊石頭,他們的生活也正是由這塊石頭開始發生變化,敏赫讓基宇代替他給多慧補習,因為敏赫喜歡上了多慧,留學回國後他打算向多慧告白,他將這件事情託付給了基宇,是因為他相信基宇。而基宇明知道敏赫喜歡多慧,自己還是跟多慧在一起,沒有過一絲猶豫。

一個沒有感恩之心的人,必然對別人的幫助感到理所當然,沒有回報之心,不遵守承諾,這樣的人取得成功必定充滿坎坷。

(三)基澤一家是空想主義者


影片最後有一幕場景,是基宇扔掉了石頭,列下了最基本的計劃,在他的話語聲中可以看到他買下了那棟別墅,而基澤終於走了上來,此時影片有幾秒鐘的黑幕,我以為影片到此就結束了。只不過,在最後的兩分鐘,又是另外一個結局,基宇依舊在寫計劃。


所有的美好都是幻想,而他只能在這些幻想裡獲得幸福。


二、從現實角度出發,階級的對立使得基澤一家的悲劇是必然


為什麼我說這兩個階級是對立的?富人階級拼命的想要維持等級,而窮人階級則想要打破這個階級。影片中有三個情節可以體現:

(一)樸社長要自己的司機送基婷回家,司機對基婷言語冒犯,基婷將自己的內褲脫下藏在了車裡,樸社長最後發現了,誤以為司機帶女朋友在車後座發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樸社長對自己的老婆說:我可以理解年輕人有性慾,在車前面就好,為什麼要在車後座逾越界限。


(二)樸社長辭退司機之後,聘用了基澤,基澤一家通過水蜜桃過敏的手段令樸社長的妻子也辭退了保姆,在車裡,樸社長說他想吃排骨,以前的阿姨手藝很好,只不過吃的多,相對來說做的也很多,也沒什麼,他不能接受的只有一點,就是不懂界限,這也是他第二次提起界限這個詞。之後談起妻子,不明白妻子為什麼不讓他知道阿姨要走的原因。

基澤說:即使這樣,您還是很愛您妻子吧,此時樸社長的臉色不對了,因為基澤觸碰了界限。


(三)樸社長為兒子準備生日聚會,想和基澤一起扮成印第安人,然後讓兒子出來拯救大家,基澤說了一句:您真的很愛您妻子、孩子,樸社長直接怒了,說了很多。大意是讓基澤幹好自己的工作,自己會付錢,不要觸碰自己的界限。


無論貧窮還是富有,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生命的價值不盡相同,但生命的個體是平等的。以樸社長為代表的富人階級卻「堅硬」的固守著界限,將「貧」和「富」人為的劃出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以基澤為代表的窮人階級想要跨越,何其艱難。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暗諷了韓國的國情,財閥當道,基澤一家寄生在了樸社長一家上,而樸社長一家何嘗不是像吸血蟲一樣寄生在基澤等普通人民的身上。


「你爬了十層樓,可能才達到別人的地下室」」我用盡了一生,才有資格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說不盡的心酸,但也是事實,力量並不相等的對立雙方,弱者必然會成為悲劇。


三、從藝術手法看,悲劇具有美學價值。


一直有這樣一種感覺,無論是電視還是電影,悲劇給人的印象更為深刻,令人念念不忘。

例如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為主線,描寫了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史,魯迅先生評:悲涼之零,遍被華林」,令人唏噓不已,其中黛玉葬花,寶玉另娶,黛玉咳血而亡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寄生蟲》也不例外,悲劇的結尾令人戀戀不忘,感慨不已。


悲劇有洗滌心靈的作用,人們在痛中成長,在淚中反思,我們更多的人在基澤一家人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更有代入感。再說藝術必定是要貼近現實的,結局早已在基澤衝動的殺死樸社長那一瞬間就註定了,很難想像樸社長死後,他的妻子、兒女該如何謀生,基澤毀了一個家庭,這樣的他怎麼會得到幸福。


結語:《寄生蟲》這個名字很妙,一時之間,我們也分不清究竟誰是那個寄生在別人身上、靠依附別人才能生活的蟲子。影片看完了,似乎得到了些什麼,又似乎看清了一些現實,喪失了一絲熱情。但無論是得到還是失去,內心只有一個念頭:去做,馬上行動起來,不負時光,不負自己,因為你再也耽擱不起了。


作者有話說:嗨,我是沐子,愛旅行,愛讀書,歡迎關注 與我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寄生蟲》與《燃燒》:階層悲劇的偶然性與必然性
    如果說《燃燒》中因貧富差距產生的殺戮是社會矛盾的必然,《寄生蟲》中的悲劇更像是去政治化的偶然巧合。如奉俊昊所言:即使沒有壞蛋,不幸也可能發生,這是個不可預期的悲喜劇。在奉俊昊看來,在這個資本主義統領一切的時代,我們無路可走。
  • 黑色幽默下的時代警鐘——解析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
    由於本部作品在述事方式上有著清晰的遞進式三段結構:即開篇布局、主題鋪墊和衝突爆發,本文將從這三個方面,來深入解析本部影片。一、開篇布局:重點刻畫基澤一家的生活困境,並通過他們一家通過學歷造假、欺騙等手段進入樸先生家中工作的行為,生動的描繪出他們全家人為了生存而自私、毫無道德底線的「寄生蟲」本質。
  • 換個角度看《寄生蟲》:上流家庭如何規避「被寄生」
    作為本屆奧斯卡最閃亮的黑馬,《寄生蟲》實際上展示了一幅上流家庭如何被寄生和毀滅的全景圖,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殘酷法則令人唏噓不已。二戰後全球經歷了難得的75年和平發展,各國都催生了新的階層分化,上流社會與最底層的財富差距和社會鴻溝已經儼似天塹。
  • 豆瓣評分8.7的《寄生蟲》,從三個方面淺析金家生活的悲劇
    最近刷手機時,看到《寄生蟲》這部影片於去年五月份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並成為首次拿到該獎的韓國電影。其後《寄生蟲》版權被多個國家買走,並獲得了好評。02 寄生蟲是精神上的稀缺寄生蟲曾被解釋為:「具有致病性的低等真核生物,可作為病原體,也可作為媒介傳播疾病。在宿主或寄主體內或附著於體外以獲取維持其生存、發育。」
  • 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特效解析特輯曝光:豪宅、開車全都是假的
    在狂攔奧斯卡四項大獎後,韓國電影《寄生蟲》一炮而後,而該電影的幕後特效更是備受關注。日前,油管頻道Movie VFX發布了一段《寄生蟲》電影的特效解析特輯,為我們揭示了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特效組成鏡頭。
  • 《寄生蟲》階級氣味引發的悲劇
    人物之間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更多是階級之間的對立,這種對立大部分影片通常是通過富人階級和窮人階級直接對抗,通過雙方的動作和反動作來完成的,但本部影片人物設置並不是這樣,它設置了兩組寄生蟲,影片中第二幕中更大篇幅展示的是兩組寄生蟲之間的對抗,甚至最後的高潮party激情殺人段落也是由B線中的寄生蟲雯光的丈夫拋出鉤子,最後引起了A線的金基澤激情殺害樸社長,而這兩組寄生蟲家庭設置也非常有意思,雯光家庭他們是甘願當寄生蟲
  • 奉俊昊 |《寄生蟲》的幕後故事和影片意義
    奉俊昊導演的影片《寄生蟲》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以及最佳原創劇本四個重量級獎項。從驚喜、實至名歸到驚愕,甚至是暗暗質疑它的名不副實,這或許是每個坐在電視機前的電影愛好者此刻的心情。無論如何,這是韓國電影的歷史性時刻,奉俊昊成功地把握住世界跳動的脈搏。
  • 電影評論;《寄生蟲》喜劇和悲劇的傑作
    《寄生蟲》將故事鎖定在一個半地下室裡,他們通常會在地下室裡互相爭鬥,彼此關係良好,並讓導演用俊以輕鬆幽默的故事基調包裝殘酷的現實。正如喬登剝開《我們》之間的差距喬登和《我們》代表兩個世界地上和地下,《寄生蟲》批評和諷刺韓國甚至世界各地的貧富差距和社會困境。
  • 影評;《寄生蟲》喜劇悲劇共存的大師級傑作
    寄生蟲社會階級的現實韓文片名《 》直譯為寄生蟲,不禁讓我聯想到英文片名取為The Host (宿主)的怪獸災難電影《駭人怪物》。無論是電影前段一家四口的半地下室家中因為沒關窗戶而飄進大量消毒白煙,或者女管家只用拍手就喚醒怎麼都叫不起來的女主人,都像是導演試圖把觀眾的期待引向生化恐怖的詭計。
  • 認知偏差導致了行為偏差——解讀《寄生蟲》悲劇原因
    2019年,韓國影片《寄生蟲》獲得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有朋友推薦過,一直沒記起看。今天,偶然間,查閱別的影片名字跳出了《寄生蟲》。擇日不如撞日,臨時決定選擇了這部影片。隨後,基宇便開始暗中設計,把家人一個個介紹進這棟高級住宅裡工作,妹妹成為了美術老師,爸爸變成了司機,媽媽擔任了管家……就這樣慢慢地,他們成為了這戶人家的寄生蟲。
  • 《伴你高飛》:從三個角度解析這部小眾高分電影的價值和意義
    影片的片名有著多重的意義,不僅代表著艾米陪伴雁群高飛,其實雁群也在陪伴艾米高飛,還有艾米的父親也伴隨女兒艾米完成了一次心靈層面的飛躍和成長。顯然,如果僅僅從本片的故事內容角度恐怕很難發掘出這部影片的獨特魅力和意義。那麼,今天我這篇文章就從影片的切入角度、敘事方式和主題呈現三個層面,來為大家深度解析這部小眾高分影片的魅力所在。
  • 《寄生蟲》電影符號解析
    樸家豪宅也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面住著樸家三口,地下室裡住著女傭偷偷藏在自家的丈夫。樸家一家人對地下室的存在毫不知情,原因也頗有深意,因為住在上面的人從來都不會往下看,既不會知曉,也不會在意下面是什麼情況。這一點在金家一家躲在沙發底下的時候,樸社長夫婦躺在沙發上竟不會發現下面躲著四個人一樣,看似荒謬,卻指向電影的暗線。
  • 《寄生蟲》的結局註定是悲劇的
    寄生蟲是指具有致病性的低等真核生物,可作為病原體,也可作為媒介傳播疾病。寄生蟲特徵是在宿主或寄主體內或附著於體外以獲取維持其生產、生存、發育或者繁殖所需的營養或者庇護的一切生物。許多小生物以寄生的方式生存,依附在更大的動物身上。
  • 《寄生蟲》:警惕人生路上的三個思維陷阱
    在剛剛結束的第92屆奧斯卡獎中,韓國導演奉俊昊憑藉《寄生蟲》一舉摘得桂冠,將最佳影片、最佳國際影片等4項大獎收入囊中,開創了韓國電影和奧斯卡獎的新歷史,也成為奧斯卡史上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的外語片。電影主要內容是圍繞著住在廉價的半地下室的金家展開,因為偶然的機會,原本是無業游民的基宇靠偽造學歷來到富人家庭裡做家教,後來基宇通過手段讓妹妹和父母也如同寄生蟲一般的進入了樸社長家裡工作。然而,他們的野心並沒有止步於此,最後因為一場衝突而導致了一場悲劇。
  • 《寄生蟲》如果由好萊塢拍的話,會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結尾
    一、《寄生蟲》裡編織出一個人性的欲望的「筐」《寄生蟲》裡有三個空間,組成了電影裡的社會。這三個空間,就是貧困家庭的半地下室,成功家庭的豪華大宅,以及寄居在豪華大宅之下地下室裡的那個逃債家庭。這三個空間之外的社會,電影裡雖然有所涉及,但一概作虛化處理,這樣,整個電影在結構中基本等同於克裡斯蒂作品裡的鄉野孤宅,表現了一個封閉環境裡,各色力量被欲望驅使著與驅動著,在其中左衝右突,相互角力。《寄生蟲》對現實生活捕捉的貼近程度,令我們感到驚愕。
  • 解析《寄生蟲》中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韓國電影《寄生蟲》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這其中有非常多的細節值得我們推敲和分析,今天小影給大家解析一下《寄生蟲》中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 經典賞析 | 從三個角度解析小眾高分電影《伴你高飛》的價值和意義
    影片的片名有著多重的意義,不僅代表著艾米陪伴雁群高飛,其實雁群也在陪伴艾米高飛,還有艾米的父親也伴隨女兒艾米完成了一次心靈層面的飛躍和成長。顯然,如果僅僅從本片的故事內容角度恐怕很難發掘出這部影片的獨特魅力和意義。那麼,今天我這篇文章就從影片的切入角度、敘事方式和主題呈現三個層面,來為大家深度解析這部小眾高分影片的魅力所在。一、獨特的切入角度:助力大雁南飛不僅是對鳥兒天性的尊重,更引燃了人類潛藏在內心深處共同的夢想1.艾米養小雁遭遇難題,沒有雁媽媽的小雁該如何重返天空?
  • 《寄生蟲》:深度解析金家四口一步步釀成悲劇的內心想法
    2020年,韓國電影《寄生蟲》勇奪奧斯卡四座小金人,創下了亞洲電影的奇蹟。《寄生蟲》還是首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語電影,這也給了非英語電影更多動力和希望。 影片講述的是貧窮的金基澤一家四口用欺騙的方式進入富人樸家工作的經歷,其中又與貧窮的雯光夫婦發生了利益衝突,最後的矛盾又指向了富人樸家。社會學畢業的奉俊昊用僅三個家庭的矛盾就把一個社會問題刻畫得入木三分。
  • 《寄生蟲》憑什麼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2020奧斯卡深度回顧解析
    韓國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笑到了最後,拿到了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外語片) ,最佳導演,最佳電影四個極為重量級的大獎,橫掃奧斯卡。《寄生蟲》也成為了韓國電影史上最風光的一部電影。在此我給出一些客觀的數據和個人見解,或許能側面了解《寄生蟲》如何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首先作為代表性的歐洲三大電影節,威尼斯柏林和坎城,都是評審團制。每一年的電影都是十幾位評審團討論出來的,有很強的作者性,所以我們能看到這樣的電影節更偏文藝和獨立電影。
  • 《寄生蟲》:窮人的悲劇從何而來
    這一家人就如同寄生蟲一樣野心不斷,甘願寄生於這個有錢的家庭之中,看似聰明的一家人卻也難逃被揭穿的命運,最後一家人中女兒死了,父親有家不能回,造成這樣的悲劇的原因值得深思,對此,我想談談我的看法。,而他的妹妹基婷只是用網絡上的知識糊弄夫人,讓那個夫人以為她是個美術專家,成功取得了夫人的信任,並設計手段讓司機被辭退,然後向夫人舉薦自己的父親做司機,後來全家人一起設計保姆,基宇的父親藉機舉薦自己的老婆做保姆。